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8710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隧道设计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共设置有3种类型工作井结构,平均间距约为500In左右。其中I、1型工作井主要考虑人员出入口及通风,II型工作井则除、1型工作井功能外,另外配备低压、高压配电房。每个工作井旁边应设置投料孔,方便吊放设备和线缆。电缆隧道在局部低点和工作井中均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平面尺寸为1500x200OmnU电缆隧道结构和工作井结构按整体闭合框架计算内力,顶、底板按受弯构件计算(不计算轴力影响),侧墙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结构抗浮设计水位均为完成面地面标高处,采用自重抗浮,在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小于1.05;在考虑侧壁摩阻力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小于1.15。变形缝缝距平均约为40m,另在结构断面形

2、式明显改变处、与变电站接口处、工作井室外侧、荷载和工程地质等条件发生显著改变处均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缝宽为20mm,贯通全截面,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二、工程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1)电缆隧道、工作井:C30混凝土、P6防水混凝土:2)垫层:C20混凝土;(2)支撑和钢围棵:9m和12m拉森IV型钢板桩:双拼122b型钢和双拼13和型钢。(3)钢筋:1)一级光圆钢筋采用HPB300等级,材质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要求:三级钢筋采用HRB400等级,材质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要求:2)钢筋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如果采用焊接接头必须按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作。焊

3、接工艺及质至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有关规定执行。(4)钢结构构件(如支撑、型钢等):采用Q235钢,钢结构构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并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出厂证明书;(5)焊条:用电弧焊接Q235钢板和HPB300钢筋时采用E43焊条,焊接HRB400钢筋时采用E50焊条,焊接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碳钢焊条(GB/T5117-1995)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的规定;(6)构造要求电缆隧道设计说明一、工程设计Ll总体设计公益路电缆隧道与电缆沟工程属公益路(三东大道平步大道)

4、配套工程项目,电缆隧道全长约L7km,主要分布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中,标准段平均覆土深度约为1.8m:电缆隧道共两种截面形式,截面一考虑4回220kv和40IlOkv高压电缆,截面二考虑4回22OkV和6回IIokV高压电缆,标准横断面尺寸分别为BxH=2.5mx2.9m(净空)、BxH=2.5mx3.3m(净空)。1.2工程设计1.2.1 设计标准(1) 结构净空:BxH=2.5mx2.9m,BxH=2.5mx3.3m(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3)适用路面:行人、行车:(4)构筑物类别:电缆隧道、工作井(I、I、型);5)抗震设防类别:丙类(6)抗震设防烈度:7度(7)抗震等级:三级(8)耐火等

5、级:一级(9)防水等级:二级(10)结构使用年限:100年11)环境类别:二a(12)荷载等级:城一AL2.2设计要点本次电缆隧道设计只为土建部分,其余风、水、电等配套专业由供电部门设计。电缆磁道采用现浇整体箱形结构,结构顶、底板厚均为30Cnb侧墙厚均为35cm),电缆隧道及工作井均设IOCm厚C20素混凝土基础和20Cm厚砂砾(碎石)垫层。全线电缆隧道2)施工缝在初凝后,应用钢丝刷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水平施工缝浇捣前,先铺净浆,再铺3050mrn厚的1:1水泥砂浆,垂直或者环向施工缝浇捣前,先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并及时浇注混凝土。(5)变形缝1)侧墙、底板变形缝外侧设置外贴式止水带及中埋

6、式止水带。2)在顶板变形缝外侧,变形缝左右50un宽度范围,防水涂料层与板间应设置塑料纸隔离层,并在变形缝左右850mm宽度范围增设二道自粘性改性沥青卷材加强带。四、基坑支护本次电缆隧道及工作井结构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不同路段地质情况,本次电缆隧道及工作井结构支护形式主要采用钢板桩支护及放坡开挖形式。基坑地面设计超载按20kpa考虑,整体稔定安全系数按L2考虑。4.1 电缆隧道主体结构基坑支护(1)放坡开挖对于地质条件较好路段,电缆隧道可采取放坡开挖形式,坡面采用IoOmm厚C20混凝土护面,坡度为1:1.5。(2)钢板桩支护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砂层较厚及含

7、水量较大路段,按电缆隧道埋深不同,钢板桩采用9m和12m长拉森IV型钢板桩,围槐采用22b型工字钢围槐,横撑同样根据不同深度采用13道直径35OmnI横撑,横向间距4m。钢板桩两侧设置A800550水泥搅拌桩止水帷箱,桩底进入不透水层1m。4.2 工作井基坑支护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本次电缆隧道工作井均采用钢板桩支护。钢板桩采用12m拉森IV型钢板桩,32a工字钢围糠,直径450mm和650mm钢管支掾。钢板桩四周设置A800550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桩底进入不透水层Im.4.3 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变形超过警戒值,采取的相应应急方案如下:1)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如下加固方案:1)钢筋混凝土

8、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顶板、底板及侧墙为50mm厚:2)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设计厚度,保护层垫块可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其抗侵蚀能力和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匕水胶比不低于0.4,3)钢筋的锚固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1350010-2010中8.3节规定。三、防水设计(1)防水设计标准电缆隧道标准段及工作井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顶板不允许渗水,结构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IOOm,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设计原则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9、强调结构自防水为主。强调结构自防水首先应保证混凝上、钢筋混凝I:结构的自防水能力。为此应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加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孔洞、各型接头、各种结构断面接口、桩头等细部结构的防水措施。针对广州地区的气候,附加防水层应吸取国内外类似工程结构防水的经验,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防水目的。(3)附加外防水层1)顶板:顶板采用2.5mm厚聚氨脂防水涂料,采用7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2)侧墙:复合式结构侧墙采用1.5mm厚PVC防水板,采用土工布及临时保护板进行保护。3)底板:采用1.5mm厚

10、PVC防水板,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4)收口处理:在防水板和涂料之间采用自粘改性沥青卷材、外贴式止水带或与其材料相容的其它材料进行收口处理。(4)施工缝防水1)水平施工缝不宜留在现力与弯矩最大处或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边墙与仰拱相交点30Omm的墙体,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OmmIIa.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段按变形缝划分,这样有利于工程质量也便于施工。由于每道电缆隧道均需在隧道中部(中央分割带下)连同基础设置变形缝一道,按照设计要求,分段情况宜在30米左右。施工时采用间隔施工,这样即有利于边模的拆装和变形缝的施做,同时也加快了工程进展速度。b.电缆隧道可

11、采用两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第二次浇筑剩余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应保证有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不得有堆落的混凝土、砂浆等)。c.模板支设。现浇钢筋混凝土电缆隧道,模板支设是主要环节。电缆隧道的内模支设要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L2Nmm二时,方可进行施工。隧道的直墙侧模,其两侧模板间加临时撑杆,浇筑时,在混凝土面接近撑杆时将撑杆拆除。要保证电缆隧道侧墙和底板钢筋保护层为5cm。d.作为闭合框架的主要受力钢筋可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同一断面的接头面积不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其搭接长度可根据有关规范进行修正。e.模板的拆除。电缆隧道模板的拆除应该符合以下规定;拆除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

12、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应在与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抗压强度的75%时拆除;内模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的85%后方可拆除。f.电缆隧道的养护。由于工期短,预计工程在冬季到来之前可以完工。模板拆除后,电缆隧道用土工布苫益,定时撒水养护。每段用同一方法养护,保证覆盖厚度、养护温度及撤水等条件保持一致。3)回填土回填土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或砂质土作填料。a.回填土工序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_TE50-2011)的规定进行施工。b.电缆隧道隧道两侧填上要同时对称进行,填土高差不得大于50cm,逐层振实。侧墙背后填土,应在隧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l时方可进行,要求分层

13、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堆上超厚压实法,必须在电缆隧道两侧对称进行。5.2基坑施工工艺及要求(1)基坑开挖前,还应查明地下管线和周边其它构筑物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安全。a、在地面出现裂缝区域,采用纯水泥浆进行灌填:b、如有必要时,可增加钢支撑限制基坑变形。c、对场地条件允许的部位,可采用挖除坡顶.上方卸载减小基坑变形。2)当基坑累计变形超过设计允许值时,视变形发展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基坑内侧回填土施工。要求回填士在一天内完成,回填土的范围沿基坑边,回填土的高度不少于基坑深度的2/3,宽度不少于IOnb回填土间隔不大于6m。3)保持对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沉降及变形观测,

14、若变形异常超过规范允许值,轻微时进行坡顶卸载,严重时需及时疏散居民及基坑内的作业人员,力求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五、施工要求5.1主体结构施工要求1)清淤、开挖及地基处理选用挖掘机清淤开槽,清除的淤泥外运。挖掘机不准超挖应留有少量土由人工清挖。按照设计要求,基础应坐落在土质良好的原状上层上。排水方涵基槽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若仍旧不是原状土,或是有机质污染的粘土及粉土,应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法如下:a.将不良土层全部挖出至老土层,开挖范围比原槽底宽度两侧各增宽1.2H(H为不良土层厚度。b.用砂夹石(石料占全重的40%,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50un)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un0c.垫

15、层底面宜设在同一高度,当厚度不同时,垫层底面可挖成台阶或斜面,其坡度不得大于1:2(垂直距:水平距),施工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d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已经完成的垫层不被扰动,型层浇注完成后,泡凝土强度达到7质,才能进行基础施工。f.当临近需进行低于垫层顶面的开挖时,应采取保证垫层稳定性的措施。2)垫层及隧道主体施工在处理完地基之后,进行垫层的施工。垫层为砂砾(碎石),隧道处厚度20cm:基础为C20混凝土基础,厚度IOcm0待垫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请监理验收之后可以进行电缆隧道主体的施工。(2)基坑开挖时应分段、分层开挖,随挖随支,分层开挖深度不大于Inb开挖宽度应满足支护作业和边坡临时稳定性的要求,基坑顶3m范围内严禁堆载。(3)基坑开挖应自上而下的进行,严禁超挖,严禁大锅底开挖,严禁对基底原状土层的扰动,开挖后应及时支护。(4)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基底检查:检查基底地质情况是否与详堪报告相符,如有异常应报设计单位处理。基底超挖在30Cm以内时,可用原状土回填压实,密实度不得低于原状土;或用砾石、粗砂、碎石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压实。基坑清理完之后,用打夯机进行全面夯实,并对承载力进行测定,如承载力不足可采用基底换填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