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 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1一、要有明晰的效果意识公文是一种应用性*,是让人看、让人听,要对实际工作起指导、推动作用的。在起草公文时,写作目的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公文的行文方向、结构设置、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述。起草公文,必须有明晰的效果意识,就是说你按领导指示起草一篇公文,对这篇公文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整体效果,主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分标题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每段内容给人留下什么印象,都要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我的体会是,有明晰的效果预期未必能写成好公文,因为写好公文还需要其他重要条件,但没有明晰的效果预期,必然写不出好公文。在起草公文时,根据所要达到的效果,去决定是否需要设置主标题
2、,设置什么样的主标题;去决定是否需要开场白,需要什么样的开场白;去决定是否需要分标题,确定什么样的分标题;去决定每一段落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去决定叙述风格、用语习惯,从而让公文管用而不是无用,让受众爱听而不是反感。要根据“需要写什么”去写,而不能根据“会写什么”去写,尤其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到哪写到哪。起草一篇公文,总得给人留下一点什么,或者主题选定上有特色,或者工作举措上有创意,或者理论阐释上有新高度,或者用词用语上有新亮色。全部达到上述目标当然很难,而且有时时间也不允许,但至少要达到其中的一两个,否则,所起草的公文味同嚼蜡,写了等于没写。二、要有深厚的思维修炼意识写公文、抓工作,关键靠思
3、维。我认为,一篇好的公文必须做到“与众不同”,而不能“与众雷同”。从一定意义上说,成功就是“与众不同”。你想的、说的,跟别人完全一样,说不说、讲不讲还有什么意义?公文作品是智慧的结晶,要做到与众不同,必须以深厚的思维能力作支撑。三、要有明确的材料积累和组织意识起草公文还有一个材料组织的问题。有的人认为组织材料是临到用时才需要做的工作,其实不然,临时抱佛脚是难于成就一篇好公文的,材料组织工作既需要平时的积累,又需要临时的“创造性”运用。四、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述意识公文要有一个好的表述习惯,这是说服受众、引领工作、发挥效用的重要条件。什么是好的表述?就是要有说服力,要有观点、有典型、有数据、有事实、
4、有分析、有对策、有目标、有效果。归纳起来说,公文起草者需要养成两种基本表述习惯:一是深刻地表述。要善于站在大的政治背景、时代背景、专业背景下思考问题、揣摩事物、研究工作,要能看到新事物不同凡响的意义,搜索到符合大局要求、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专业特点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具体举措等,靠这些形成正确的深刻的思想观点。二是精确地表述。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索中数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和重要环节。公文起草要想做到完善,数学方法同样不可或缺。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自主、理性日益成为新的社会特征。再靠过去那样的“命合+口号”
5、式的公文,已无法达到鼓舞群众、推动事业的目的了。而要靠事实说话、靠真理说话,就要增强分析性、增强具体性;要能对工作现状进行精确化描述,对存在问题进行精准性分析,对工作部署进行精细化安排,对工作成效进行精当化总结。要努力改变公文起草过于抽象、粗糙、笼统的弊病。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2学习贯彻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类研讨发言稿的10种写作框架:1.一是用x精神武装头脑;二是用x精神指导实践;三是用x精神推动工作。2.一是学习跟进,领会实质;二是认识跟进,对标看齐;三是行动跟进,坚定执行、忠实捍卫。3.学思践悟。4.怎么看怎么学怎么干。5.深入系统学习、全面准确领会精神实质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联系
6、岗位职责、指导推动工作。6.一是保持跟进姿态,做x的忠实者;二是融入工作实践,做x的践行者;三是履行示范职责,做x的引领者。7.一是对接新时代(新方位);二是对接新思想;三是对接新部署(新使命、新举措)。8.一是转化为x的政治自觉;二是转化为x的思想自觉;三是转化为x的行动自觉。9.选择其中一点切入。一是从 的组织层面,;二是从 的内容层面,;三是从 的保障层面,。(如组织层面,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准正确方向;内容层面,落实重点任务;保障层面,提供坚强保障。)10.一是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不断提高X工作境界;二是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不断提高X工作水平;三是学习领会
7、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不断提高X工作质效。心得剖析:这几年,中央各级出台的重要法规文件和召开的全局性会议比较多。每次重要文件出台后、重大会议召开后,各级党组织都要以常委会、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等方式,集中传达学习,开展研讨交流,研究贯彻措施。对我们文秘人员来说,这类研讨交流的发言稿,于是就多了起来。比如,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某省理论学习中心组就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交流研讨会,省委书记带头作交流,一些中心组成员也作了研讨发言。在写过10余篇类似文稿后,也逐步摸索了一些规律,重点是对这类文稿的结构框架作了系统树立,认为大致有以上列
8、出的10种,提供大家参考。(不尽完善,其余欢迎大家补充)。关于学习贯彻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类的研讨发言稿,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这类发言稿虽然定义为研讨发言或交流研讨,但并不是随意的交流、任意的畅所欲言,有点类似于表态发言稿,即在研讨交流中表明自己的认识、态度以及贯彻落实的思路打算。只不过,表态发言稿更直接些,单刀直入谈思想认识、谈下一步打算。二是个人认为,这类发言稿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文件及会议精神的评价;二是如何贯彻落实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思路打算。至于对会议精神的评价,如果是“一把手”带头开展交流,可以详写、展开写;如果是副职交流,应该点到即止。因为,对会议精神的评价,首先官方及理论专家一
9、般已有基本定论,另外过多的评价会有点空泛讲理论、给人上课灌道理的嫌疑。至于贯彻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思路打算,关键是要结合岗位实际。我一般是这样处理的,帽段里简要谈自己对精神的评价,几句话或几个观点,不展开论述;然后主体框架,就谈自己学习贯彻落实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思路打算。三是回头看这10个文稿框架,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规律要求,一是逻辑要严密,层次要清晰;二是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岗位及工作实际,或者思想实际;三是句式要是表态的句式,即准备怎么做、打算怎么做,切忌用领导讲话、提要求的口吻;四是选材上,可聚焦整个文件会议精神来写,也可聚焦其中的一点来写。(其他规律要求欢迎大家补充)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3如何把
10、握公文写作中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源于广泛借鉴,但不等于机械照搬。所谓借鉴,一是对于不熟悉的工作或者不熟悉的文种,要先广泛借鉴、力求把握工作或文种规律,然后再谋篇布局、构思行文;二是对于熟悉的工作或文种,要根据实际、依照规律,先搭好框架、定下主题基调,然后再四处借鉴,看别人如何组织材料、拟制观点。无论是哪一种借鉴,都要留意借鉴的两种弊端:一是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选择有用的资料;一是受别人的资料影响,固化自己的思维,走不出别人的圈子。所谓创新,一是集成创新,即通过有序择舍、灵活改装等手法,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借鉴来的文稿组合成一个新的文稿;二是贯通创新,即在借鉴中把握工作规律,然后
11、在规律指导下起草新的文稿。心得剖析:一位领导经常说“天下*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理解,前半句是说,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空间有限,一个人掌握的情况也有限,起草公文一定要学会借鉴,只有借鉴才能拓展思维、放开思路,形成大气、精彩的*。这就好比一句话说的那样,“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后半句是说,借鉴讲究技巧,不会抄的就只能生搬硬套、只能简单地搬抄转;会抄的就讲究集成创新和贯通创新,把别人的东西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把别人的旧东西组装成一个全新的东西。理性来看,“天下*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符合客观规律,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公文写作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上述心得,是我对公
12、文写作中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的理解。这么说吧,借鉴,要把握不同场合,并不是所有文稿,一上来就借鉴。这就好比我们买衣服,如果刚开始就不知道买什么样的衣服,那就只有东看西逛,在广泛借鉴比较中选择,这样比较耗时费力;如果一开始就决定了要买衬衣或者什么款式的衣服,剩下的就只需在颜色、料子等方面有选择性地去借鉴比较了,这样相对高效些。那么,创新呢?我认为,创新核心是把握规律基础上的创新,无论是贯通创新还是集成创新,一定是把握了某种规律,才能灵活创新,否则就谈不上创新。因此,我们借鉴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规律、探究规律的过程。规律摸透了摸准了,自然就能创新了。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4提高公文格局(文稿站位)的“
13、八看法”:一是政治地看;二是全局地看(整体地看);三是理论地看;四是发展地看(创新地看);五是历史地看(长远地看);六是文化地看;七是制度地看;八是政策地看(依法地看)。心得剖析:这“八看”更多的是从文稿的主题主旨角度来说的,或者说从思维方式和方法的角度来谈的。“八看”,就是八种不同的角度,八种思维方法。站在这8种不同的角度来构思立意,从这8种角度来论述,就能提高文稿的境界、格局,或者站位、高度。其中,政治地看,要求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做出判断、提出对策。个人认为,政治地看,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时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看待和分析工作,来对标
14、校正认识,确保政治方向。全局地看或整体地看,要求具有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理论地看,要求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功底,善于对工作加以理论阐述。发展地看或创新地看,要求具备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不受制于固有观念、一时一地一人,运用变化的、运动的、发展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事物。历史地看或长远地看,就是要放眼历史进程、当前阶段、未来趋势,把某项工作放到历史的全链条里来看待和分析。文化地看,就是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事物,着重分析事物深蕴其中的文化根源、文化价值、文化因素等。制度地看,要求具备强烈的制度意识,善于从制度、机制、体制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事物,强化常态长效、规范经常、抓早抓小、治根治本
15、、预防未然的思维意识。政策地看或者依法地看,要求具备强烈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时刻站在把握运用政策的角度,时刻站在依法依规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事物。其实,这“八看”不仅仅是我们公文写作者提高公文高度的方法技巧,也是行政人员提高工作格局、拓展思维视野的重要技巧。如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锻炼和灵活运用,将会获得一个质的飞跃。关于公文格局,我在以前的课程里也讲过。我认为,除了公文的主题主旨讲究公文格局,其他如公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材料组织,都能看出公文格局,都要讲究公文格局。应用写作2018年第9期曾刊发过我的一篇由讲稿改写成的*提高公文的格局,主要写的就是公文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材料
16、组织等方面的格局问题。这篇*提到,谋篇布局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先虚后实、先宏观后微观,遵循事理逻辑,把握递进、并列、辩证、分合等基本构思模式,确保公文的结构严谨而深刻、高远而贴切。,遣词造句要追求高度概括,不拖沓、不啰嗦,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准确的内容,用最少的字词表达最丰富的信息。材料组织要善于引经据典、列举事例案例,有力论证和支撑起写作者的观点。由此可见,公文格局、站位高度,从狭义来看,就是主题主旨要高,立意要高;从广义来看,公文写作的方方面面都讲究格局、追求高度。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5其实这条心得,不仅仅讲到起草文稿,还讲到汇报工作。无论是起草文稿,还是汇报工作,都属于行政工作,有一些相
17、通的规律,那就是:充分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充分地预估结果、考虑后果,往最坏处打算,如此才能把文稿写得臻于完美,把事情办得严实无缝。文稿是根据领导意图而作,报领导审定通过。站在领导的角度,一般会问以下问题:领导意图是否体现?重点任务是否聚焦?问题考虑是否全面?是否会达到好的效果?作为领导,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挑刺:挑观点上的刺,准不准、新不新、实不实;挑逻辑上的刺,是否严密,有没有重复、混乱、颠倒等问题;挑语言上的刺,是否过于书面化,是否空洞等(其余欢迎大家补充)。对这些领导可能会问的问题和可能会挑的刺,提前考虑到位,通过换位思维和底线思维,倒逼自己去严谨思考、精益求精。向领导汇报工作,也是一样。汇报某项工作,领导可能会问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会问涉及的时间、节点、地点、人物,会问相关联的背景、缘由、进展、趋势、效果,甚至会问与这项工作有关的其他工作、其他事情,还会问你对这项工作的态度、看法、意见、打算等。总之,既要把所汇报工作的方方面面情况摸清楚,还要有自己的思考、主见,如此才能在汇报时对答如流、得心应手,否则就是一问三不知、不明就里,就是没有沉下心去想去做,留下办事不牢靠、欠主动的不良印象。党政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