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9470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兴初中区级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组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依据以下几方面的需要:(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当前,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关注、家长对英语教学的期望值是其它学科远不可比拟的。因为英语已被视为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且许多国家都将其摆在了突出的地位。可见,作为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的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因此,重视、加强、改进英语教学则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二)党中央对中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党中央在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全面推

2、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课程要面向每个学生。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与实施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三)新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极力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四)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的要求英语教学过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必须通过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语言的学习,从而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才能达到Lea

4、rning by doing, Learning by using,即“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英语教学仍处于相当薄弱的境地。虽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把英语重要性放在第一位,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畏难情绪。且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除了课堂上学习外,很少有另外的学习环境,更没有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使学生考出好成绩,只好抓易得分的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写,从而较大程度忽略了听、说、读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差,更缺乏交际能力。据很多分析结果表明:中学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聋哑英语”,而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

5、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交际性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语言知识是通过语言训练获得的,而不是教师作为理论教给学生的。学生们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也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培养出来的。因此,语言实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没有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就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通过互动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读、说英语的情景,交流的语境。(五)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就目前的

6、英语教育状况而言,英语教学和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输入是有限的;大班额下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语言环境的缺乏给科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直接影响,教学课时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完成教学计划的要求,教师常常要追加重新认识和培养亲和力的过程,也造成学生对教学知识的遗忘,且重新确立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还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注重于“苦读+考试”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满堂灌。如此教育现状下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既会考又会写,但不会讲、不敢讲,更不敢与外界交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存在很大的距离。(六)改变我校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东兴初中

7、建校十年多,发展迅速,取得一项项殊荣,教学成果显著,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市区一流。但是,分析我校英语教学状况:有的教师的教学长期靠时间的堆积来完成教学任务,占用自习课时间、占用音、体、美等课时间,课间10分钟也不放过,为学生讲解、辅导,或强迫学生学习,是班主任的更是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时间。虽然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可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能力全面发展方面,如听、说、读、与外界交流方面离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差较远。学生到了高中、进了大学则发现,在口语的说、讲、互动交流方面与别人有差距,尤其与沿海地区学生相比相差很远。归根结底,是初中阶段的教学课堂讲、唱、说、互动交流不够。况且,这样的教学使得教师自己既辛苦又痛

8、苦,还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也违背了教学规律。作为东兴初中的英语教师,为了学校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使学校英语教学有自己的特色,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的全面执教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事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势在必行。(七)国际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英语报刊、杂志及网上资料查阅,我们发现国外英语教学极其重视学生的“动”。国内的一些教师也在师生互动方面开始了互动式教学与理论研究,如昆钢二小课题组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云南大理鹤庆一中进行的网络环境下互动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海市东昌东校开展的“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等。取得了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后效果更好,教师素质提高的效果

9、,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研究这一课题时主要在一些互动方法方面进行借鉴,但我们还把互动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主要是想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探索实践新课标,进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教法改进,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法教师为学生营造学英语的气氛,让学生大胆、主动参与,在真实情景中感受英语、学会英语,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观念,采取现代教育手段,构建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居于以上背景,经过反复的、理性的思考及充分的论证,东兴区东兴初中课题组决定对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请区教科室的有关领导、学校领导、学校教科室负

10、责人指导。课题组于2004年11月完成了初步的研究方案,又于2004年12月向东兴区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申请,立项为区级课题,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为课题研究创造各种条件,经过三年研究,完成了本项目的研究。二.研究设计(一)课题界定1.互动互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互相联系、作用和影响。2.“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共同投入、互相交流、互相思维、互相碰撞、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得到调节,形成和谐的师生之间、

11、生生之间、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及个人环境间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我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具体讲就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记笔记、复习笔记、考试为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构建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鼓励学生 “Learning by doing”。通过一系列的“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英语,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

12、中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实践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也是对我校现行英语教学的拓展与改革探索。(二)研究对象 本试验研究在我校06.3, 06.10, 06.6 ,06.8 ,08.2, 08.3, 08.9,07.4,07.5,07.2和07.8进行,学生共计563人左右,其中,男生270人,女生293人。分别来自东兴区各乡镇中小学及部分城区小学。大部分学生知道英语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有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时,却不敢大胆地开口说,更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甚至一遇困难就有可能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乃至放弃英语的学习。有的学生因小学英语课上得不规范,已经放弃英语的学习。通过实验,

13、期待能激发、保持、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过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三)研究方法 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研究课题试验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实践性、现实性的试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1.调查法: 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小学英语基础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影响。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实施一段时间后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座谈方式进行调查的。2.观察法: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有无信心。据观察结果,针对学生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单独、个别辅导,鼓励、调整或修改方案,以使实验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3.文献法

14、: 对有些文献上适合于此课题的方法进行借鉴。4.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研人员随时对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尤其对未见成效的互动方式进行总结。5.行动研究法: 在实验过程中,边总结边反思,边改进实验方案,不断使实验得到深化、提炼、力求使实验达到最佳效果。(四)研究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英语教学活动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4.优化

15、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改变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为因课制宜、灵活多样的课内外并重,校内外并重的现代教学模式;实验全过程中注意学生身心发展、变静为动;变机械为创造、创新;变单一为综合,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5.构建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五)研究内容 1.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2.改变教师教法,课堂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指导、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3.改变学生学法。三.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 ( 2004.52004.11)1.组建课题组成员。在校

16、级课题研究人员的基础上,扩增了四个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及分工如下:刘良碧 女,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该课题研究,负责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安排研究过程,对各环节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完善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刘南淑 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查阅、搜集资料。设计、制定问卷调查表,总结问卷调查的结果。对研究过程进行归纳分析。赵居南 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整合资料,负责收集典型案例,个案材料收集,负责将研究资料整理归档。曾令才 男,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整合资料、完成各种表格,并作整体分析。肖守兰 女,研究生, 中学高级教师,搜集、整理资料.石伟成 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参加研究,协助

17、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工作。 雷信花,女,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 参加研究,协助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工作。 邱道聪 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参加研究,协助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工作。 高小波 女,中学二级教师,结题互动式课堂教学 ,参加研究,协助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工作2.总结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期间取得的成果与不足。课题组总结校级科研课题研究期间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并对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认真思考,为区级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成果: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在学校圆满结题。参与实验的师生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收获;教师掌握了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及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和行动。一

18、部分学生开始大胆的说英语;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足: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有待加强,学生还没有大面积真正“动”起来。有时教师对学生的“动”指导不到位。落实与督促不够。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反思和反思记载方面做得不好。3.研究人员深入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和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如学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第9期,穆伟昭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实践策略;论英语教学的交往; 2003年7月11日网上发布的何端云的英语互动式教学初探等,还学习了徐论兰的新目标英语教学体会;赖静雯的如何使课堂“活”起来等。研究人员通过复印资料、网上下载互动文章资料,共计 20多

19、篇文章。另外,通过网上查阅、阅读报刊、杂志上的资料上100多篇。对于重要的,尤其是互动方面的还做了读书笔记,每个研究人员读书笔记达1万5千字。通过学习,明确了实践师生互动式模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逐步提高了教师从事研究的能力。4.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课题组通过学习、分析学生及我校教学现状和对课题在校级研究阶段的总结和反复论证,确定了此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5.摸底、调查。采用问卷法,和学生座谈法。课题组根据研究的需要,在进行校级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对11个实验班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由刘南淑设计、课题组讨论、修改后制卷。试卷共设计16个小题,其中15个客观试题,一个主观试题。问题包括

20、学生家长和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家长为学生创造的学习条件,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情况,对英语老师的要求,对学习搭档的态度及要求,听课的习惯,是否敢于大胆回答问题,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在2003年11月进行第一次调查。发出问卷563份,收回问卷563份。研究教师对调查情况作了记载,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其调查结果为: 意识到学习英语重要性的占90%以上;对英语学习兴趣高的占82%;喜欢课堂上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80%;课堂上能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10%。课题申报、批准为区级课题,在课题实施一段时间后,课题组再次集体制定了调查问卷题,由肖守兰

21、制卷。于2005年10月5日,对 08.2, 08.3, 08.9,07.4,07.5,07.2和07.8共7个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再次进行调查。发出问卷490份,收回问卷490份。研究教师对调查情况作了记载,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其调查结果为: 意识到学习英语重要性的占95%以上;对英语学习兴趣高的占86%;喜欢课堂上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90%;课堂上能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60%。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有较强的学好英语的愿望,且喜欢课堂师生互动式教学,但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学生还不是很多。也缺乏一定的恒心和毅力。这表明师生不能

22、有效的、很好的进行互动,但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与兴趣、大胆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增加。因此更加肯定了继续实验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实施阶段 ( 2004.112006.5 )1.树立增强互动意识为了让实验教师树立、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意识,首先研究组教师认真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

23、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熟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转变教师观念。认真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清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

24、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题组实验的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正是实践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师明确了这不但是课题要求,更是新课程要求,也是课程本身的要求。实验教师通过反复学习理论、理念、课标及研究,提高了认识。2将互动行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从课前钻研教材、到设计教案、到上课、到批改作业、到辅导学生等环节。(1)课前教师设计互动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与活动时认真研究课

25、标、教材、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学生和环境;通过每个星期四下午的教研活动常同教研组交流教学目标、要点、教学过程设计及应变策略、练习和作业设计。教案中考虑、精心设计适时、适量的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怎样动。(2)课中引导、激励学生互动上课时,教师带着激情、带着微笑、带着趣味与期待走进课堂,教师将激发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放首位,让他们喜欢学。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以知激情,以亲激情,以奇激情,以动激情,以凝激情,以趣激情,争辩激情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启动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便为课堂互动打下基础。学生便在讨论中积极的互动起来。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使之会学;

26、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热情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点拨,促进学生互动。再鼓励、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怕出错,对待学生出错误,不批评,对只要能发言都予以表扬;善于调控课堂,课堂活跃有序。整个课堂就很好的动起来了。(3)课后激励学生互动课后教师反思目标达成情况、成功与不足、寻求改进措施。布置的课后作业形式多样。作业是口头、笔头或听力等不同形式。但必须是作业与学生兴趣相结合;难易程度和数量应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乐于去做,去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在课堂互动的基础上被激活思维,获得成功感,教师再鼓励、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互动,学生便会自觉的动起来。如初一上When is your birthday?

27、后,布置“回家了解家人生日时间”的作业。总之,研究教师力求在各环节中认真挖掘互动因素,改变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的行为。3.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互动行为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课堂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得好,必须有兴趣。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相伴相随,是一对孪生姐妹。让学生走向自学和学会学习,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单一的知识的接收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课堂上激发兴趣教师从初一起就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辅以手势,身体语言。为学生创设一种英语学习氛围。课堂

28、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游戏活动。如单词接力赛、朗读比赛、会话表演、教唱英语歌曲等。 适当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兴趣教师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快乐的课外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培养实践型人才。a.让英语学习成绩好的,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创办班上的英语角、英语板报。b.举行英语晚会。学生进行会话交流、表演,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c.开展英语书法竞赛。于2005年11月和2006年11月在初中一年级即08级和09级学生中开展英语书法竞赛,将优秀的书法作品在班上展出予以表扬,再将各班优秀的作品在全校展出,予以鼓励和表扬。d.开展知识竞

29、赛。于2005年2月在初二、初三即06级和07级学生中开展知识竞赛,取其优胜者予以表扬,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e.听李阳英语讲座。为激发和持续学生兴趣,学校在2006年下学期第15周,开展了听李阳英语讲座。学生兴趣高涨,听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跟着大声说起来。f.鼓励学生看广播电视英语节目、阅读英语报刊(英语周报,英语21世纪学习报,学英语报等),扩大视野,拓展知识面与能力。g.开展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大胆交际能力。为使学生有大胆交流的场所和机会,课题组常通过实验教师在任课班级每期开展一至二次朗读、或演讲、或表演活动。比较大型的一次是,2006年 4月10日在初中二年级即07级进行了英语口语演讲表

30、演赛。先在各班开展,各班推选出优秀的于4月10日在全年级演讲、表演。演讲1-2人,表演210人。全体任课教师担任评委。由学生张择策、张斯琪主持。学生参与热情高,面很广,演讲、表演内容丰富多样,体现生活。演讲、表演学生中大部分语音语调正确、流利,有的相当优秀。比赛效果很好,起到了激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用英语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作用,收到预期效果h.请外籍教师讲课,让学生感受英语。教师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如刘良碧老师在教学初二(上)Unit 7 Section

31、 A Part 4 Recipe Game 时,就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互动,且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起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案例:随着年级的递增,知识的增加,词汇量的增加,难度的加大,学生学好英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老师在学生中开展的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一段时间以来,在学生中开展的互动式教学实施效果不太理想。先是抱厌学生不努力,结果情况越来越糟。于是,我便静下心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同学生座谈,了解原因何在,并不断改进。学生感到词汇量大,知识难度大,因此,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兴趣递减。在教学过程中,我认

32、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各方面因素,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思索更多的互动方式,尽可能抓住一切机会,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致。在初中二年级上到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时,我钻研教材、备课后,分析学生一定对这一单元会感兴趣。于是便抓住这一机会,学生的兴趣果然突然高涨起来。因为大部分学生对“吃”都特别感兴趣,而这一单元主要讲一些美味的食物怎样做。首先是这些食物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想吃的,所以学生们特别想知道、且乐于学会这些食物怎样做,以便尝试尝试,加之,Section A 中开头部分就是介绍的西方国家的一种饮料a ba

33、nana milk shake 的整个制作过程,学生更想尝试一下西方国家的东西,书上图文并茂,步骤简单明了,易学,况且录音中带有模拟声,与现实生活中的制作过程一模一样,学习完这一部分后,很多学生都进行了实际操作,相互交流说;a banana milk shake 真的很美味。有几个学生还问;“老师,你做来吃没有,真的很好吃。” 这一单元接下来学习的是怎样制作 make fruit salad , make popcorn , make sandwiches (Super chicken sandwich , great turkey sandwich ,crazy sandwich,) how

34、 to eat Beijing duck, etc等一系列的食物,学生是希望一一的品尝,所以这一单元的每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均很感兴趣,包括一些平常不怎么读书的学生都兴致盎然。 一个单元学完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探究性的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分成68人一组,指定一个负责的组长,每个组写一个recipe, 将recipe 分几个步骤写出,并将每个步骤裁成一张张纸条,分别用上 First, next, then, finally , 但这几个词必须单独裁下。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各种美味food的作法。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首先宣布课堂互动的要求与程序:1每个组拿出写好的recipe

35、 . 2打乱recipe的顺序后交给老师。3老师将每个组的recipe 交换给其他组。4各小组共同讨论、拚出recipe 的步骤,并给出一个标题。5待所有小组都完成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讲How to make ?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学生是人人参与,聚精会神。令我吃惊的是,没有一个小组的recipe 是重复的,且品种多样,除了书上的学生会做之外,学生还会做:beef noodles; beef tomato noodles, tomatoes with beef , rice with egg 这样的一堂课既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

36、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这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涨,为老师后来的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推进作用。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持宽容态度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伤害学生自尊,打击学生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参与,不怕出错;即使错了,也不批评,而是以期待的眼神、手势、微笑、加以鼓励、宽容的态度、委婉的语言指出,如:不错的,相信你再思考思考就会有正确答案,继续努力,下一个问题你会答对的。即宽容了学生错误,又激励他继续参与,以便改正。对学生错误宽容,学生才会有胆量参与互动活动。总之,教师

37、利用课内外互动活动,为学生拓展英语学习时空4.探究“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的形式(1)课前教师“启动”影响、指导学生的“动”是课堂师生互动式学习的前提教师课前的“启动 ”是学生课前“动”的基础,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前提。讲授新课前,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水平及学习兴致进行课堂设计。向学生提出要求,作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课前先“动”起来,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初步获取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案例:刘良碧老师在教学教材GO For It BOOK I (上) 预备篇 What color is it ? 时,课前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设问:How many colors

38、 are there ? What are they ? collect the colors you see 。 你可以观察你周围的事物,如同学穿的衣服。学生在教师的启动之下,兴趣、求知欲均被激发。课前就积极的“行动”起来, 自觉地投入自学过程,寻求问题的答案。(1) “颜色”怎样说?怎么拼写?(how to speak ,how to spell ?)(2) How many colors are there ? What are they ? black ,red , white , green , yellow , blue , purple , brown , orange , gr

39、ey 。 oh , ten 。 学生会尽可能多的寻求,怕比其他同学少发现。(3) 这些颜色的读音,他们会通过听磁带解决。(4) 而且他们会主动预习课文来解决相关的一系列问题。What s this in English ? Its a / an ; What color is it ? Its 。 甚至他们还会拓展知识面。 What are these / those / they ? What color are they ? 等。这样,学生自然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准备阶段,为课堂上生生间、组际间、师生间的互动打下基础, 教师只要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整堂课就会很好的“互动”起来,大大激发学生

40、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师也圆满完成教学目标。(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交流-“师生互动式教学”的主体 在学生自觉、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新课,整个课堂中教师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角色。首先,小组间生生互动:小组由4-5人组成( 好、中 、差 )小组,学习程度尽可能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相隔一段时间重组。小组成员人人用英语汇报预习的结果、回答教师“启动”提出的目标、要求及自学情况,组员间轮流问答,共同解决问题。小组长作好记载,并归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注意指导 、调控。然后, 教师让讨论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余各组作适当的补充、

41、质疑,各组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围绕语言知识的中心和话题,突出重点语言知识。最后,教师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同学生一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解决。 这样, 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说、学英语。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活动、自主体验的时间、空间。有了自我表现,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分析、 判断、 推理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语言,学生学习潜力、创造、 创新能力得到发挥,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克服自我中心、 胆怯等不良心理。教学案例:肖守兰在教学老教材Lesson 44 Book 3时是这样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的。1.教学时,教师通

42、过多媒体用一组图片展示小树的种植方法,引导学生用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然后归纳其构成及用法。2.学生分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小树苗讨论植树的过程。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也可以几人一组,可以是邻桌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也可以相好的同学任意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然后叫几组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评出最佳小组。3.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植树种花,因此让学生六人一组练习种玫瑰花,并叫几个小组上台实际操作。(同时多媒体展示几组漂亮的玫瑰花,以增加学生的美感。)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一节优美的钢琴曲把学生带进了悉尼歌剧院,这时,老师提示大

43、家,What can be done at the concert? And what cant be done at the concert? 由于学生们都非常喜欢音乐,他们积极的讨论了起来,并把注意事项列成了条款,最后让几组的代表用展示平台发表了他们的观点。5.在热烈的气氛中,老师马上接过话题,今天我们种了花,植了树,听了音乐会,作为学生,让我们回到学校来。学生讨论:“As a student of Dongx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what can be done and what cant be done?随着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发言,这堂大家都认为不好

44、上的复习课圆满结束了。生生互动的效果。1.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2.同学之间通过互动的形式互相交流,求得主动、共同发展。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3.同学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尊重、合作、礼貌等做人的道理。4.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整个课堂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说。5.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6.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实践能力。7.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评定、练习、检测-“师生互动式教学”的评价方式 “师生互动式教学”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尽

45、可能让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1) 组际交流、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活动过程中,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 公正、 准确的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 2 ) 为使评价公平,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还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3) 平时练习评定,教师根据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知识和学生情况,设计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课内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

46、测教学效果。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互议 互批等方式进行评定,教师对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指导。教师获取评价反馈信息,有效地校正,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更有自信心。 半期和期末考试则为终结性评价,学生最后成绩是平时成绩(形成性检测成绩)和终结性成绩的百分比总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本阶段的研究与实验,老师树立了互动意识,初步探索出了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形式,但要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还需继续深化研究。(三)总结阶段 ( 2006.6 2006.12 )1.对第一、二阶段工作研究进行总结, 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2.课题研究人员认真分析整个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47、、总结出课题实验的成功所在:a.转变更新了研究人员的教学理念,并丰富了教学经验,学到了更多的教育科研理论及方法,提高了现代教学技术水平与自身的教学素养。每个实验教师都能自制较好的课件。b.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 分析、 思维、想象、创造、 初步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 3.总结一、二阶段的不足。通过一、二阶段的研究和实验,学生由原来的不动到逐渐的动,以致大面积的动,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学习策略。但是,有时发现,从形式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但缺乏深入的动真正的动,自觉的动,一旦缺乏老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的动在课堂上就动不起来或动得不好。所以,这一阶段的研究任务是

48、进行实验改进,要让学生自觉的动起来。达到真正的实验目的。4.整理、装订研究过程的资料(1)赵居南收集、整理、装订调查问卷。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教师的研究笔记、教案设计、 教学记录和心得体会文章进行装订。(2)刘良碧撰写研究报告。(3)肖守兰、曾令才、刘南淑、雷信花、邱道聪、石伟成布置、张贴展板。(4)高小波课题结题互动式课堂教学5.提炼成果 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逐步树立了课堂互动意识,对研究过程所采用的教法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内化,构建出“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四.研究效果 三年来,我们在本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了师生互动式教学,无论是参与实践的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参与互动式教学的优越性,大大提升了师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以课题促课改,加快了我校实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1.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教师们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经过大量的、相关资料的学习,不断领悟,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