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周(彭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周(彭艳).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位置(一)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 (星期 )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二、学习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三、学习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四、学法指导:仔细观察比较座位图,阅读并且思考课本例1中的问题,揣摩其中的规律。五、学具准备:彩笔。六、学习过程:(一)自学。1、 自学教材第2页例1,在座位图上标出张亮。2、 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这个数对(2,3)表示什么含义?3、王艳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赵强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二)探究学习。1、 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
2、位置,同样可以用( , )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用( , )表示赵强同学的位置。2、 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3、 讨论,并说出理由。赵强说:孙芳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1)表示;王艳说:孙芳的位置可以用(1,3)表示。他俩谁说得对?表示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思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你觉得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三)合作交流。1、 完成“做一做”,说说你亲身体验到的确定位置的例子。2、 在例1的图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填一填。位置是(5,1)的同学是( );位置是(2,2)的同学是( );位置是(2,5)的同学是( );七、当堂检测:1
3、、下面是小芳班上的座位表。小红小梅小兵小斌小杰小明小浩小林小青小健小芳小燕小花小桃小慧小霞小军小强小冬小芹小英小波小玲小春小娟小花在第( )列第( )行位置上,可以用数对( , )表示;小健在第( )列第( )行位置上,可以用数对( , )表示。2、课本第4页的第1题。(比比谁涂得正确美观。)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列和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交流,探索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能用
4、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四、知识链接: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2、提出学习目标。(二)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列和行。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2、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3、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独立学习课本2页的例1,并完成例题的问题(1)和(2)。4、全班展示: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强的位置。讲述:像(3,4)和(4,3)就是数对,数对怎么读?怎么写
5、?读作:数对1,2。写时要用逗号隔开,表示列的数字写前面,表示行的数字写后面,加上括号。强调: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三)知识检测。1、自主完成并汇报第1题。2、完成课本4页第1题。(四)盘点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六、作业:课本练习一的第2题七、课后反思:课题:位置(二)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 (星期 )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教材第3页例2二、学习目标:能正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三、学习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四、学法指导:利用数对知识观察动物园示意图,正确解决问题。五、
6、知识链接:如果张华的位置是(4,2),表示的是第4列第2行位置,那么小平的位置是(2,3),表示的是( )。六、学习过程:(一)自学教材第3页例2,填一填。熊猫馆在( , ); 大象馆在( , );猴山在( , );海洋馆在( , )。(二)探究学习。1、 在动物园示意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0,3); 狮虎山(4,3)。2、 观察思考。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九、当堂检测:1、练习一的第4题。仔细读题,独立完成,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7、,或同桌核对。2、练习一第3题:依照数据找出前四个地名相应的位置。3、练习一的第6题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并画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4、在书上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5、在教材的附页中,描出下列各点,并按(ABCDA)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然后,自己设计一个图形,让同桌在方格纸上画出来。(选做题) A(3,8) B.(8,8) C(3,3) D.(8,3)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每一个学生
8、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三、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1、复习: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二) 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竖线是列,横线是行。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 3、全班展示。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 说明: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在方格纸上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竖线(列)上,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在方格纸上
9、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横线(行)上。(三)课堂检测。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
10、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四)盘点收获: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五、作业:课本练习一的第7题。六、课后反思:课题:分数乘整数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 (星期 )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课本第8-9页例1和例2。二、学习目标: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三、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四、学法指导:仔细观察线段示意图,阅读课本的文字和算式,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五、知识链接:1、列式并说出整数乘法的含义。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 + =六、学习过程:(一)自学。1、 + +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
11、是多少?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试着写出来。2、仔细看图、学习课本第8页例1,理解题意。(1)说一说书上的线段图是怎样画出来的。(2)与自己写的算式进行对比,思考: 3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二)实践探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计算6吗?试一试: (1)根据计算结果,小组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有几种方法?(2)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说说自己的理由。七、当堂检测:1、独立完成课本第9页“做一做的”的第1、2题。2、计算并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过程
12、与方法目标:在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四、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计算分数加法算式题,说说怎样计算?3、说一说,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三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
13、请你自己试一试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二)自主探索1、指导学生自学例1 ,理解题意。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三)交流、质疑1、学生汇报,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比较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教师板书: + += 33、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计算 3。 (四)用所学的方法计算6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方法。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怎么办?学生发言交流。(五)课堂检测:1、课本第9页“做一做的”的第1、2题。2、练习二的第1题。五、全课总结:
14、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分享。六、作业:课本练习二的第2、4题。七、课后反思: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课型:预习+展示 时间: (星期 ) 学生学案教师导案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0页11页内容及相应习题。二、学习目标: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三、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四、学法指导:利用折纸涂色的方法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结合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学习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五、知识链接:1、5个的和是多少?列成乘法算式为( )2、计算下列各题。 六、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七、学习过
15、程:(一)自学教科书第10页例3,我能解决下面的问题。1、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思考:为什么用乘法解决这个问题?2、那么求“小时粉刷多少”这个问题时又该用什么方法呢?写出算式。(二)探究学习:1、得多少?(1)动手操作:折出一张长方形纸张的,再折出它的,并且涂上颜色,即“的”。观察:得出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怎样计算?写出来,在告诉老师。(3)小时粉刷多少呢?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三)巩固计算。1、我会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以及约分的方法。八、当堂检测:1、计算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 2、6表( );6米的是多少?算
16、式是( )3、吨表示1吨的( ) , 又表示2吨的 ( )4、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5、6题。(1)第5题:先计算,再和插图进行对比。(2)第6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怎
17、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3)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1、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
18、,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2、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学生再自己涂色。4、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三)迁移延伸,归纳算理。1、“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
19、涂色表示。怎样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3、归纳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1、学习例4: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五)当堂检测。1、完成课本第11页的“做一做”。 (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2、完成填空。3、课本练习二的第5、6题。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六、课后反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