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祖先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狩猎、捕鱼、采集果实等活动促使他们产生了“多”与“少”的概念以及“数”的萌芽;在使用劳动工具时,又出现了“计量”;后来,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他们有了多余的生活必需品,然后就有了分配;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中就有了许许多多的需要计算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解决问题”,今天我想探讨的就是关于“解决问题”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来看看什么是“解决问题”?字面上是说“把问题解决掉”我想在数学课程上应该看成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包含以前的应用题、文字题、具体事情的方案等等,又
2、侧重于以前的应用题)。但它和应用题又有本质的区别,以往的应用题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而现在的解决问题则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而编排的更贴近生活的“故事”,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从诸多方面看,“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较以前应该说是翻天覆地了,不过我们的许多老师还把这部分的教学停留在以前,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题目,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题方法”确定为唯一目标,这样,使学生的解题过程成为纯粹的、单
3、一的解题过程。这样对学生的吸引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那么,到底现在的“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该如何实施呢?我认为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它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它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二是,现在提倡数学生活化,但好多的教材与生活仍有一定的差别,就算是联系生活实际,也因为地区差异,而变得很生疏,以至实际不“实际”了。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以
4、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开手脚,适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我上四年级下册行程问题的时候,考虑到潼南县的实际情况,编了这样一道例题:老师和老师的好朋友一起去游玩,约定14:20同时出发,老师从涪江大桥向杨闇公陵园方向步行,老师的好友从杨闇公陵园向涪江大桥方向步行,结果好友提前4分出发,14:48正好相遇,已知两人的速度都是70米/分,涪江大桥至杨闇公陵园相距多少m?这一个例题,不但让学生再一次了解了家乡的本土文化,渗透了德育,又因为有了“老师”的加入,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举多得呀!二、认真观察分析情景图(文字型的要认真读题)有这样一个题:假如你是一名分交车的驾驶员,在第一站上来6名男乘客和2
5、名女乘客;在第二站,2名男乘客下车,又上来1名女乘客;第三站,下了1名男乘客,上来2名女乘客;第四站,全部下了车,问公交车的驾驶员的名字是什么?就换作我们成年人,你不再读一遍题,你能正确回答吗?正确答案就是你自己的名字,因为一开始说了假如你是驾驶员。那些关于乘客上下车的信息都是无关信息,有时会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误入歧途。其实,在现在的数学课本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类型,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该让孩子们从哪儿入手呢?我认为首先是认真观察情景图,分清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多余信息,培养学生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这幅情景图中,对于“公车在本站上了多少人?”这个问题而言,“车上原有32人。
6、”“下了14人。”这两个就是多余信息,“上了11个男士,8个女士”就是有用信息。又如: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问汽车行了多少千米?本题中2小时是多余信息。当然,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以拓宽思路。学生通过审题、分析、处理、排除干扰,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三、建模(明确并建立数量关系)我们有的老师认为用引用数量关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已经过去了,而我却不然,打个比方,千百年来,我们看到筷子就知道它是用来吃饭的、看到笔就知道它是用来写写画画的一样,这些就是建立的一种模式,那么我们直接引用数量关系也是沿用一种模式,当然我不
7、是说只能用这种模式来套。比如说:汽车第小时行60千米,8小时行多少千米?很明显我们用“路程=速度时间”这个数量关系很快就可以用608=480(千米)计算出结果,如果说你不用这个模式,难道你还引导孩子们“每小时60千米,8小时就是8个60千米,所以可以8个60相加或60乘8”。当然,我们在初学这个数量关系的时候应该这样,但我总不可能每一次都“引”一下吧。简单的如此,复杂的不就是由一些简单的组合起来的吗?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看到题,就反映出解决的方案,那就是一种模式,就像走路要迈腿,扶人要伸手一样!四、解决问题策略的合理性(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应用题教学
8、的最终目的,应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或方法,实际就是整个解题步骤。我要说的策略是指多数时候,学生都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个问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法来解决呢?也就是说解题步骤的合理性。比如我在第一点说到的例题:老师和老师的好朋友一起去游玩,约定14:20同时出发,老师从涪江大桥向杨闇公陵园方向步行,老师的好友从杨闇公陵园向涪江大桥方向步行,结果好友提前4分出发,14:48正好相遇,已知两人的速度都是70米/分,涪江大桥至杨闇公陵园相距多少m?这个题就有多种解法:1. 好友前4分钟的路程+好友28分钟的路程+老师28分钟的路程 704+7
9、028+70282. 好友前4分钟的路程+老师和好友28分共走的路程 704+(70+70)283. 好友32分走的路程+老师28分走的路程70(28+4)+70284. 老师和好友32分走的路程-老师4分要走的路程(70+70)32-704这就是从多个角度来考虑的问题,那哪一种才是最合理的呢?我不会给出任何一种,因为孩子们多掌握一种方法固然很好,而我却要强调的是“最得心应手”,如此,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最合理的方法。就算有人说那是“走弯路”!小学数学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的,其中的解决问题教学必然也要随着发生变革。目前,无论从教材或教学来看,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实验、探索,使其更加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鄙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为数学、为教学探索研究,为培养人才打下更好基础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