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 (4).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9566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尼斯的小艇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威尼斯的小艇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尼斯的小艇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尼斯的小艇 (4).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设计理念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

2、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

3、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生: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词。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艄sho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o)师:一起读。生:船艄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ch(交叉)ch(劈叉)生叉ch

4、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师: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生猜: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意图:根据字面猜想词语的意思,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助于高年级学生积累方法,为推想词句的意思打下基础。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齐读)三、整体感知师: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说说课文能容)生: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师随机板书)意图:梳理课文内容四

5、、重点段落品悟。 1、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师:作者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初步认识小艇)师:谁来说一下。生:像、像。师:对,像独木舟,像师:再仔细读一读描写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特点像独木舟。生:长、深、窄。板书,特点。师:像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再来读读吧。生:读。师: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师:这小艇可真长。(师评价朗读)师:那什么特点像新月?生:(翘)像师

6、: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一读。(生读)(感受小艇的外表美)师:小艇在你的朗读中更美了。师:同学们看老师换种写法也能写出小艇的特点。师:出示句子,与原文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生:读后交流。(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师小结:是呀,正是这几句比喻的运用,文字更生动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师: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带着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小艇的美,比喻句的妙用)意图: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

7、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3.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师: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2、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师: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师:认真读一读第4段,看看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通过关键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生:操纵自如。 预设:(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生

8、:挤、穿过、急转弯(随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师: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生:想象说。师:说得多好哇。师:谁能像他一样再说说一个穿过,仿佛也让你看到了?生:答。师: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感悟中读出情)师: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我们怎能不佩服呢?谁再来读读。指名读。(训练有感情的读)合作读:这么多人想读,那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把这六句话分4层来读,|(分层次来读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

9、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3、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师: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师:你来说。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师:所以作者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联系到课文开头说明小艇的重要作用)师: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告诉了我们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板书)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板书提示)(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生:(总分)师: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在写文章时,我们也

10、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了解总分的作用)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你有什么收获?生(谈)师: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课的写作特点)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2动静结合。意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六、作业:写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家乡的景物,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出特点。 尊严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

11、态度。教学时,应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味道是品出来的,只有认真读、认真品,文章所蕴含的东西在我们的脑子中才会丰富、生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体会年轻人是怎样维护尊严的是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通过提问,让学生先融入课文中,融入人物的角色中去,展开想象,自主体会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二、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 等词语的意思。2、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

12、的思想感情。4、 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文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 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尊严一课,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一起读课题,好吗?2、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准备听写:杰克逊 沃尔逊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3、对照屏幕自己订正。 4、请同学们简述文章内容,尽量用上上

13、述词语。过渡:文中的年轻人只是一名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呢?课件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1、生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生听写 生自己修改 生准备 生齐读。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 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是中年级的能力训练目标。 二、比较异同,初步感受。师:杰克逊问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文章,走近哈默,去探个究竟吧!1、引导学生划出含有“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及“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的句子,体会词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2、引导学生划出含有“狼吞虎咽”的句子,体会词

14、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3、交流不同之处。 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1生划出。2生谈词语意思。 体会逃难人、哈默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焦渴所困,为疲惫所困的处境。 1生划出.2生谈词语意思。3体会他们对食物的渴望。 预设:哈默是在劳动之后才吃食物的。 横向比较,哈默与逃难人比较。同样的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比较中突出哈默的自尊自爱。三、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1、 自由读2-5自然段,划出对哈默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对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感悟写在句子旁边。

15、 2、 分角色读。过渡:刚才,同学们从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初步了解了哈默,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哈默从不吃到吃的过程,再次感受哈默的尊严。 课件出示哈默与杰克逊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读)3、体会人物心理。 1)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 2)当听到“没活”时,他会想什么?3)当杰克逊要他捶背时,他又怎么想?4、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师:他因此得到了杰克逊的赞赏。 课件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师: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吗? 5、在你心中,哈默具有什么好品质呢? 能这样评价一无所有的哈默,你觉得杰克逊是个什么

16、样的人呢?6、总结:哈默自尊自强,懂得用劳动换取食物,这是一种尊严;杰克逊善良、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7、假如哈默现在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一写。师小结:哈默的成功和他做人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在逃难流亡之际,他仍坚守做人的尊严。他尊重自己,所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终超越了自己。二十多年后,。 1、生读,划出相关句子。2、 边读边体会。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生边读边体会哈默用劳动换取食物,不肯接受施舍的坚决态度。 生思考,体会哈默的思想活动。交流。 预设: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 1、

17、生思考交流 预设:1、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2、 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预设:自尊、自强(板书)善良,尊重别人(板书) 生写想说的话。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纵向对比,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对于重点句的理解,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回答要求,既让后进生在难度降低的前提下也能尝试说一说,又确保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 读写结合,既锻炼学生写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小结方式齐读最后一段,体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四、拓展练习。 1

18、、积累有关尊严的名言和故事。2、好书推荐勇敢的人哈默传 板书设计: 7尊严 哈默 杰克逊 自尊 善良 自强 尊重别人 教后小记: 意图:运用本课知识点强化训练。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抓重点语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得有滋有味。3.理解“亲人”是双向的。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志愿军是朝鲜人民的亲人。4.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

19、成的。三教法学法1.巧用情境教学法,渲染情境,激发情感共鸣。这篇文章所叙述的事件距今已近半个世纪,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本设计充分创设情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2.运用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读中悟义。“读书百遍,其义字见。”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浓郁。宜用感情朗读贯穿全文教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在读中理解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在读中感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3.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

20、结构层次相同,因此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总结学法,再迁移学法,指导自学第二、三自然段,培养自学能力。四教学程序(一)情境导题,营造氛围。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再见了,亲人”这动情的字眼是1958年10月的一天,我们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时发自肺腑的语言。同学们,你们听:(放课件)火车就要离站了,志愿军手拉着朝鲜人民的手,深情地说生:“再见了,亲人!”师:火车徐徐开动了,志愿军从窗口探出头,挥着手说生:“再见了,亲人!”师:火车渐渐远去了,志愿军战士仍大声喊着生:“再见了,亲人!”(二)走进课文,品读课文。1 教给学法,理清线索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听老师朗读

21、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具体回忆了大娘哪几件往事?除此以外还写了什么内容?(范读)生:这一段具体回忆了大娘两件往事。(板书:回忆)师:你是从什么词语判断出来的?生:我从“记得”、“还记得”两个词语判断出来的。师:说得对。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两件事,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说出每件事。(生读)生:第一件事是(生照书读出第一件事)师:谁能按照“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顺序用几个字概括出来?生: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板书:送打糕昏倒路旁)师:第二件事大家一定能说好了。生:大娘救伤员失去孙孙。(板书:救伤员失去孙孙)师:这两件事里,哪些句子和词语最能看出大娘爱志愿军?为什么?请你找出来做上记号。(生读、划)生:

22、(讲有关句子。略。)生:我认为最能看出大娘爱志愿军的词语有:带着、顶着、冒着、穿过、送到。这说明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打糕的,他爱志愿军胜过爱自己的生命。生:还有“雪中送炭”也能说明。(板书:雪中送炭)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雪中”指的什么情景?“炭”指的什么?生:“雪中送炭”的意思是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帮助。在课文里“雪中”指的是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炭”指的是打糕。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出与“雪中送炭”有关的内容。在这篇课文里,“雪中”指的是生:(读有关内容)师:“送炭”指的是生:(读有关内容)师:同学们还发现了哪些词语?生:从“

23、背进、丢下、唯一”几个词也能看出大娘爱志愿军。因为在最危险的时候,大娘首先想到的是志愿军的安全,而不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她爱志愿军胜过爱自己唯一的亲人。师:“唯一”是什么意思?生:只有一个,仅有的。师:大娘连自己唯一的亲人都可舍弃而救志愿军,这正说明了,大娘待志愿军胜似亲人,志愿军和大娘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段除了回忆两件事外,还写了什么内容?生:文章的开头写志愿军叫大娘不要送了。(板书:劝慰)最后一句是再次说明志愿军永远不会忘记大娘的情谊。师:这是对大娘的高度赞扬。(板书:赞扬)请你们想象告别时的情景,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读?生:这两部分内容要用亲

24、切、劝慰的语气,怀着无比感激的感情读。师: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式?谁能改成陈述句?哪种句式好?生: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略)反问句好,表达的感情强烈。师:那么这一句应该如何读呢?生:应该用赞扬的语气怀着无比激动的感情读。师:谁来将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读读?生:(读略)师:如果把文章开头读得轻缓些,“不,永远不会!”读得深沉有力些,把“多少、山、海、怎么会”读成重音,就更能表达感情了,请大家跟着老师读一遍。(师带读)将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读过以后,你有什么感觉?生: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呼应,最后的反问句回答了前面设问句。师:哪一句是中心句呢?生:设问句是中心句。师:你说得对。(指板书)这一段是按“

25、劝慰、回忆、赞扬”三个层次来写的,说明大娘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现在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这一段的学习方法。(师生共议,师归纳并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的内容是:(1)找出“回忆”部分,扣住词句理解;(2)划分每段层次,把握段落中心;(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内在感情。)2、试用学法,理解重点师:课文的第二段在写法和结构上与第一段基本相同,请同学们尝试着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二段。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这一段回忆了小金花什么往事?概括讲出来。哪些词语最能说明她们母女爱志愿军?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找出中心句。请大家读读、想想、议议、划划。(生学,师

26、巡视)师:请大家谈谈学习收获。生:这一段回忆了小金花一件往事,为救老王,妈妈牺牲。(板书:救老王牺牲妈妈)生:我觉得这些词语最能说明小金花母女爱志愿军:故意、引出、钻进、解开、救出、同归于尽。生:我理解“同归于尽”的意思是一同走向毁灭或死亡。师:小金花的妈妈和敌人一同走向死亡吗?生: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敌人死亡了。师:这就准确了。你们又是如何理解小金花性格刚强的呢?生:“刚强”指的是坚强,不怕困难,不向恶势力屈服。课文里是说小金花妈妈牺牲后,同志们都伤心地哭了,可是小金花没有哭,只是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她非常刚强。师:小金花想不想哭?你怎么知道的?生:

27、小金花想哭,从“嘴角抽动两下”可以看出来。她嘴角抽动就是要哭了,以后没哭是她强忍住了。师:为什么?生:这时她心里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压倒了自己悲痛的心情,所以忍住了眼泪。师:那她今天为什么要哭?岂不是不刚强了?生:不是。这一次是送别志愿军,她爱志愿军,舍不得亲人志愿军离去,所以哭了,不能说她不刚强。(板书:刚强)师:你说得真好。(指小黑板上学习方法)谁还读懂了哪些内容?生:这一段也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到“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是劝慰小金花。第二层到“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回忆了一件往事。第三层赞扬小金花刚强。生:我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略)生: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师:

28、现在我来检查一下你们朗读的情况,看看是否读懂了,读得有感情。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读出有关的内容。师:看,小金花也来了!她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今天怎么落泪了呢?快让我们去劝劝她生:(读出相关内容)师:小金花和她妈妈救老王,这件事的起因是生:(读)师:经过是生:(读)师:结果是生:(读)师:听到这个消息,小金花的表现是生:(读)师:小金花的精神怎能不让我们赞扬生:(读完)师:学习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些什么?生:我明白了,小金花母女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志愿军和小金花母女之间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3、掌握学法,独立自学师:同学们已经能在老师帮助下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学习第二段,下面要求你

29、们独立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三段。(生自学,师巡视)请你们交流自学结果。生:我读懂了“回忆”部分,从“那是一九五二年春天”可以看出这是回忆的开始。回忆了一件事:挖野菜炸断双腿。(板书:挖野菜炸伤双腿)生:这一段最能反映大嫂爱志愿军的词是:代价。代价原来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付出的物力和精力,这里指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腿。(板书:付出代价)生:这一段也可以分为三层。(略)生:我会将最后一句改为陈述句。(略)生:这一段的中心句是: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意。生:我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听。(生读)师:这一段又使你明白了什么?生:这一段使我明白了大嫂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志愿军和大嫂之间

30、的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三)回扣课题,理解“亲人”的双向性。师: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生:因为他们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所以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师:那么,志愿军有没有为朝鲜人民流血牺牲呢?生:(略)师:我们再读课题,你对课题的含义有什么新的理解?生: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志愿军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四)感受话别,感受友谊。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那难忘的告别场面,感受一下中朝人民那令人动容的话别吧!(出示课件:感动的场景,并配以火车鸣笛开动的声音)学生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两组,深情朗读最后三段。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声音回环往复,字字包含真情,句句扣人心弦

31、。(五)共享小诗,抒发感触。老师即兴作诗,学生共享小诗。课下也尝试作一首小诗翠鸟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教学重点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课时安排:3 课时流程展示:

32、展示翠鸟标本、介绍翠鸟、导言入课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学生质疑据疑板书导学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结束翠鸟教学设计简介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开课即展示翠

33、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播放关

34、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3 、四人小组自学。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第二课时一、试背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2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一句:动作敏捷(

35、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第二句:专心机警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3 、学习第三自然段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

36、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背上:浅绿色的外衣腹部:赤褐色的衬衫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3 )第六句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6 、指导训练朗读。板书设计:红色的小爪子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