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40599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材料投放心得.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材料投放心得 区域材料投放心得1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细细想来,自己真的是心存愧疚。作为幼儿教师,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需求,是我们应该有的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关注一日活动,研究幼儿一日活动,也是我们一日最主要的工作,出现这样的情况,真的是违背了初衷。其次,是心存惰性。每次开学初布置创设好各区角后,就很少再去动脑筋翻花样,心里总存有一种侥幸心理领导一般不会再来检查,只要过得去就行,缺少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也不够重视,偶尔还有一种敷衍的心态。另外,自己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借着“忙”的理由,很少去关注区角的更新、添置和创新,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以上种种的问题。以后活动

2、区角要切实做到日新月异、常设常新,切忌一成不变、一劳永逸,要确保幼儿的浓厚兴趣。最后,作为一名年级组长,对组内各班的检查力度还不到位,平时对组内各班区角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与老师沟通。通过这次检查,我觉得在今后就区角游戏的创设和材料投放方面还要多组织研讨,考虑如何将主题和区角活动材料有机结合,真正做到让区角“活”起来,让区角活动在各班开展的有声有色。区域材料投放心得21、所提供的材料忽视了幼儿的年龄差异和发展水平。例如:在科学角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响筒”,通过摇一摇、听一听,来猜猜里面装了什么东西。这个游戏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很有趣的,也会津津有味地操作,而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显得太简单了,不

3、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动手动脑区,为孩子提供的“喂小动物吃饭”的游戏,我们投放了可爱的动物头饰造型,弹珠、筷子,让幼儿通过用筷子夹弹珠来发展小肌肉群,掌握握筷的正确方法。在游戏中如果一直拿筷子夹夹弹珠,就显得枯燥乏味,过于单一。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整改。科学角里的“响筒”比较适合小班孩子来操作,所以我们已将“响筒”放入小班的区角,并把科学角里一些无法操作的材料拿掉,增添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材料:如旋转的风车,小球站稳了等。动手动脑区的“喂小动物吃饭”的游戏,我们将增加难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食物,甚至会结合数字认知,让幼儿根据不同数字要求喂小动物吃饭,大大

4、激发孩子的游戏兴趣。2、所提供的材料片面追求时髦,形同摆设。例如:在美术角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用丝瓜筋做的颜料刷、针筒颜料(就是在针筒里装上各色颜料,然后进行喷画)、牙刷、颜料、蛋壳包装盒等比较新潮的材料,然而这种特别的材料在日常的操作中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准备也比较繁琐,操作时易弄脏等等都是问题,久而久之,这些材料就变成了摆设。整改措施: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各项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所以在今后的区角活动中,要真正发挥材料的作用。针筒喷画、丝瓜筋刷子也要操作起来,教师不要怕麻烦,做足准备,让孩子真正动起手进行操作,体验美术活动的多样性和色彩颜料的无穷乐趣。同时我们收集一

5、些蛋壳,完整的蛋壳用来做“蛋壳小人”,碎的蛋壳涂上各色颜料后做蛋壳装饰画。收集废旧的吸管,剪成长短不一,进行吸管拼贴画。暂时不要用的半成品材料,全部归放在一个箱子里,统一放在阳台角落里,等需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这样既整洁又美观。3、所提供的材料没有注意到安全卫生。例如科学角内提供的气球,就不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大家一起玩吹泡泡的时候,你吹一吹,他也吹一吹,非常不卫生,而且泡泡容易爆裂,发生危险。另外科学角里提供的废旧电池,非常不环保,也不卫生,而且会污染空气,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有害。整改措施: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

6、日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我们把科学角里的废旧电池、气球等材料全部清理,增添一些电线、有用电池、小灯泡,做小灯泡发亮的小实验。提供磁铁,开展“看谁跑的快”的游戏,并制作简易的天平、动物拼图、“会飞的纸屑”等,充分让幼儿自由探索,自由操作,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区域材料投放心得3对幼儿而言区角活动是自由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教师而言,区角的布置也好,材料的投入也罢都应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教育要求,一系列的创设和投入都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学习探索。

7、而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各项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20XX年12月14日,我园进行了区角活动大检查,通过领导检查剖析问题自我检查,发现我班在区角活动创设和材料投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班主任老师好好地进行整改和反思。区域材料投放心得4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确实有它的优势:它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学习,有利于师幼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幼儿主动建构自己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我认为最关键的在于有些教师不太清楚区域的创设目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

8、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布置区域时除了要注意动静分开、方便活动的转换外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以区域说明一种规则。活动区的规则是幼儿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保证,教师应善于利用区域环境暗示幼儿规则。如,挂牌进区、小鞋印限制人数已经成为当前普遍采用的说明规则的方法。它一方面尊重了幼儿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序进行。2.以区域营造一种氛围。不同的活动区需要不同的活动氛围,教师应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如图书区需要安静的环境,教师应在图书区铺上温馨的地毯,放置一些柔软的靠垫,幼儿就会在温和与宁静中享受翻

9、阅图书的乐趣。3.区域材料的投放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因为幼儿只有在与区域中的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经验与体验,激发起探索的欲望,为此材料的投放应注意:第一,材料要能引发幼儿不断探究的兴趣,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认识兴趣。材料投放后,幼儿能产生想摸一摸、想看看、想试试、想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 第二,材料物化着幼儿能达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当幼儿使用这些材料时应该能揭示有关的现象和事物间的关系,而这些现象和关系,正是我们期望幼儿获得的,也是这个年龄的幼儿所能获得的。如美工区玩色游戏中三原色的提供,当幼儿混

10、合使用三原色后,就会发现这三种颜色的不同混合可以变换出七彩颜色,幼儿尽管用语言表示不出颜色混合的规则,但他们分明感受到了其中的规律,而这正是教师投放材料希望幼儿达到的教育目标。第三,材料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材料不能单一,应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材料应有较大的余地,使幼儿能用许多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大型积木、积塑之所以受幼儿亲睐原因即在此。第四,材料的投放要有计划性。教师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有计划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果教师把材料一古脑儿都投放进去,幼儿往往难于选择

11、,而且也影响其专心的探索。第五,投放的材料要有趣,具有操作性。如科学区中有趣的多棱镜、奇妙的磁铁、神奇的放大镜,计算区中多变的七巧板等,不仅幼儿玩的有趣,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由于频繁更换材料而加重的负担。第六,材料要随着幼儿的兴趣及教育的需要而扩展、增加与更换。例如,娃娃家的厨房操作台本来只能容纳12名幼儿, 但许多幼儿都对操作和感知这里的材料感兴趣,于是老师把娃娃家的厨房操作台搬到了外面,加大了长度,增加了材料的种类,如幼儿在用模具做了几天饼干、蛋糕等东西后,又要包饺子,包包子,老师又增加了擀面杖,使得区域材料真正适应幼儿的活动。第七,多投放半成品及废旧材料,以促进幼儿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总之

12、,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应本着让区域与幼儿互动的原则,创设适宜的环境,使区域渗透或内化某些规则、经验,使区域成为幼儿学习、游戏的最佳场所,从而为幼儿自主、个性地发展的提供一个优良的空间。区域材料投放心得5这段时间幼儿园正在进行“走进现场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观摩活动,观摩了两个分部的区域活动之后,感觉教师们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忽视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区域活动中的规则提示包括区域的活动规则、材料取放的规则、材料操作的规则等,教师们基本上只停留在对区域的活动规则关注上,仅仅思考一个区域的参与人数问题,而对于材料的取放规则、操作规则关

13、注较少,这种对于规则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从这种对规则的理解上也可以看出教师仍旧把区域活动当作一种教师主导的模式,规则都控制在教师的手中,教师需要去讲解、去告诉。区域活动是孩子的自主活动,适当的、隐性的材料取放规则和操作规则提示可以保障区域活动的基本进程,激发儿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学习调整自己的行为,推进幼儿社会性情感和行为的发展。作为教师现在要好好思考“如何让环境、材料说话”的问题。2、材料投放的无目的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手头上有什么材料就投放什么的倾向,很少考虑当前的主题教育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如何把当前的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区域

14、活动,值得我们教师思考。同时针对幼儿园提供的一些教玩具,教师自身缺乏研究精神,在这其中只是简单的起投放者的作用,很少去挖掘这些玩具的教育价值,去思考这些教玩具的更多作用。3、材料投放的情感性缺失:教师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大都是学习性较强的材料,只关注幼儿简单、机械的操作。这种不够低结构化的材料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往往是最少的,它们没有让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幼儿操作一次或几次后往往会失去兴趣。儿童的学习应该充满情感的色彩,如何提升材料的价值、丰富材料的内涵,在区域活动中融合情感性的因素,赋予物化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是区域活动魅力永存的秘密所在。4、材料投放的“偏区”问题:一个班级最多的往往是计算区、益智区、美工区的材料,因为这些区域的材料现成的较多,制作和收集也比较方便。教师对语言区、音乐区和建构区关注较少,语言区都是几本小图书草草了事,音乐区总离不开几张节奏谱,建构区是一个放任的“自由地”如何去思考每个区域的投放重点是现阶段我们需要去做的。否则可以谈“材料”的分层?区域材料投放心得编号_45bd4f8504345b6d667b21cf48bb1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