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40721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根据2023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建设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以实现“五好”(生态保护好、环境维护好、庭院整治好、水体治理好、道路建设好)、“五美”(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开展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美丽庭院建设为基础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活动。二、建设任务分两类建设15个美丽宜居村庄,其中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13个、示范型

2、美丽宜居村庄2个(具体建设任务汇总表见附件DO三、建设标准(-)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1.基本要求:“五好”达标、环境优美。2.建设标准:(1)生态保护好。无抛荒现象、无非法占用耕地行为;无裸露山体、焚毁山林;无非法占用林地、盗伐与滥砍滥伐林木等行为;无违规取土、取石等行为;采用本地林木、果树等适当绿化,与村庄地形地貌相协调;田长制、林长制落实到位;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发展主导优势产业。(2)环境维护好。日常保洁到位,无乱丢垃圾、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非法填埋垃圾现象;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率100%.垃圾分类收集率100%;公共区域无杂物乱堆、占道阻挡等乱象,亮化率100%;路肩杂草定期清理

3、。(3)庭院整治好。庭院整治率100%,农房风格风貌协调、整洁干净有序,无实心封闭式高墙;生产生活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圈养、圈舍卫生、无散养放养;“三园”整洁有序,无破烂围挡、露天粪坑、乱搭棚房等。(4)水体治理好。河湖及小微水体水质优良率(I类以上)100%,小微水体管护率100%,无黑臭水体;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无粪污污染、污水直排现象;有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三池一地”等);河道、滩涂、沟渠等有效管护、长效保洁,排水管网(沟渠)通畅、无破损;河湖长制等管理制度落实到位。(5)道路建设好。村庄道路通畅,村庄主干道和入户道路硬化率100%,质量良

4、好无损毁,路面洁净无破败;村庄入口及道路两旁标识标牌清晰、安防、路灯等公共设施管护到位,无损毁;路长制落实到位。(二)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1.基本要求:“五美”示范、精致精美。2.建设标准:(1)生态美:水体净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河湖及小微水体水质优良率(In类以上)100%,小微水体管护率100%,无黑臭水体;河湖长制等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河道、滩涂、沟渠等有效管护、长效保洁,排水管网(沟渠)通畅、无破损。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无粪污污染、污水直排现象;有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三池一地”等)。村庄公共区域进行适度绿化美化。无裸露山体、焚毁山林;无

5、违规采砂、采矿、取水、取土、取石等行为;无非法占用林地、盗伐与滥砍滥伐林木等行为。对村庄山体、森林、湿地、水体、植被、农田等自然资源进行保育和修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100%、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率100%;日常保洁到位,无乱丢垃圾、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现象;路肩杂草定期清理。(2)村庄美:规划合理、风貌协调、庭院美观。严格执行村庄规划,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条例,科学安排用地空间,建筑有序,无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无“空心房”、“一户多宅”等现象。省、市、县各级推荐的农房风格图集采用率高,农房风格风貌管控到位;村民合法住房安全,无C、D级危房。村庄进出路口有标志、重要节点有景观小品,因地制

6、宜、就地取材开展建设。各类杆线规范架设、牢固安全、整齐有序、标识清楚,无私拉乱接。公共区域无杂物乱堆、占道阻挡等乱象;各类宣传栏、广告牌等内容健康、设置规范。美丽庭院覆盖率Io0猊庭院或农房整洁美观、空坪隙地适度绿化美化,拆墙透绿、拆违见绿,无实心封闭式高墙、断壁残墙等;农具、建材、柴草等生产生活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圈养,圈舍卫生,无散养放养。菜园、花园、果园整洁有序,菜土规范平整,围栏美观整齐实用,无破烂围挡、露天粪坑、乱搭棚房现象。(3)产业美:产业发展好、生产设施好、经营效益好。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发展主导优势产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生产组织化程度高。农田水利设施合理配置,高标

7、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有效开展。产业经营效益持续增长。无抛荒、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无非法占用耕地行为。(4)生活美: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齐全、村民生活富足。建有具备村民议事、活动组织、教育宣传、文体娱乐等功能的室内场所和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主干道和公共区域亮化率达100%;公共设施设备管护到位,无损毁;有简易生态停车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特困人员、低保家庭应保尽保。村庄道路通畅,村庄主干道和入户道路硬化率100%,质量良好无损毁,路面洁净无破败。供电可靠,网络通达,4G或5G网络覆盖率100%,安全饮水保障率100%o拓展增收渠道,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8、5)风尚美:文化保护传承、文明新风盛行、治理体系完善。历史文化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得到有效保护,无人为破坏。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祖训家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勤劳致富、绿色节俭、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无危害国家安全、农村黑恶势力、电信诈骗、邪教组织及非法宗教活动等。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治理机制健全,制订并落实切实可行的村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宜居村庄管护长效机制。四、建设管理(一)项目申报1.申报主体(1)达标型美丽宜居村

9、庄:由所在行政村(社区)申报。(2)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原则上,每2个及以上的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需在一个行政村(社区)内集中连片布局,由所在行政村(社区)申报。2.申报条件(1)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有民意基础。村(社区)、自然村落(屋场)群众积极性、参与度高。有适当规模。符合村庄规划,有适当规模的集中连片合法住宅:其中平原地区(垸区)45户左右,丘陵地区35户左右,山区25户左右。(2)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具备上述民意基础和适当规模的条件,且围绕主干道、集居区集中连片布局,有特色产业、文化底蕴、文旅资源、红色资源、良好基础的村庄。3.申报流程:达标型、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由行政村(社区)向镇申

10、报,申报名称统一为“XX村XX达标型(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申报资料包含建设方案、建设项目清单等。镇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后,于3月30日前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二)审核备案市委乡村振兴办(市农业农村局)对相关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备案。(S)综合验收1 .验收时间。县委乡村振兴办在10月30日和11月30日前对照建设标准和验收指标(见附件24),分两批对美丽宜居村庄逐一进行验收,将验收合格项目报市委乡村振兴办,申请市级验收。2 .验收方式。市委乡村振兴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相关市直单位及各区县(市)成立验收组,对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按比例抽查验收,对示范型美丽宜居

11、村庄逐个验收。3 .验收结果。美丽宜居村庄验收实行分类验收制。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评分在85分及以上的为验收合格;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在90分及以上的为验收合格。(四)审定奖补市委乡村振兴办(市农业农村局)将考核验收合格的名单报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审定,审定后对验收合格的建设单位给予奖补。县委乡村振兴办依据市级审定结果给予奖补。五、建设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镇成立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要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上重点倾斜。村(社区)、核心片、自然村落(屋场)要建立健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组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理事会,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和长效管护事宜。(二)强化项目统

12、筹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统筹涉农力量和整合涉农项目,加强协同配合,集中力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乡村振兴办公室要加大日常督促力度,指导各项建设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要求,要强化工作调度,对照美丽宜居村庄要求和标准,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人员,确保按时按质合规完成建设工作。(S)强化绩效考核把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纳入镇对村(社区)的绩效考核,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的加分,未完成任务的扣分。(四)强化共建共享按照市、县、镇合理分担的原则对验收合格的美丽宜居村庄进行奖补,达标型美丽宜居村庄:市级按30万元/个、县级按30万元/个、镇级按10万元/个(合

13、计7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市级按60万元/个、县级按60万元/个、镇级按10万元/个(合计13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各村(社区)、自然村落(屋场)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作用,鼓励村民积极筹资筹料、投工投劳、腾地拆违,主动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充分激发乡贤、能人等乡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五)强化资金管理美丽宜居村庄项目建设投资额度(不包含群众筹资筹料、投工、腾地等以及其它各级财政项目奖补资金)不得低于市、县、镇三级的专项奖补资金额度,所获得的奖补资金需严格按照关于印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的管理使用要求,全部用于建设点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