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41676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86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分期系统.ppt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乳腺癌分期系统,1,乳腺癌现状,Fan Lei etc.Lancet OncologyVolume 15,No.7,e279e289,June 2014,2,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认为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年龄标化率(ASR)为每10万人21.6例。,GLOBOCAN报道,乳腺癌是继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之后,第六大中国女性癌症死亡原因,ASR为5.7例/10万女性,TNM分期,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评估肿瘤治疗方案及预后T:原发肿瘤的范围N: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其程度M:有无远处转移,3,AJCC癌症分期手册(乳腺癌)

2、大事记,4,AJCC第8版更新,首次建立AJCC证据等级标准(AJCC Level of Evidence)增加预后相关信息解剖学分期内容重申与更新,5,TNM分期系统,病理学确诊分级后分期分期类型优先原则,6,TNM分期系统类型,临床TNM分期 cTNM病理TNM分期 pTNM再次治疗TNM分期 rTNM尸解TNM分期 aTNM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 ypTNM ycTNM,7,特殊分期原则,对正确的TNM分级有疑问,则选择更高一个级别的分期对一个器官中的多发病灶,取最高级别T的病灶作为分期依据,同时在括号内注明病灶数目;如T2(m)或T2(5)对成对器官的病灶,可分别做单独的病灶进行分期,

3、8,T(Tumor),9,T,Tx 原发肿瘤无法确定(或者已经切除)T0 原发肿瘤未查出Tis 原位癌 Tis(DCIS)导管原位癌 Tis(LCIS)小叶原位癌(已剔除)Tis(Paget)不伴肿块的乳头Paget病 注:伴肿块的按肿块大小进行分期,10,T1T3,T1 mic 微小浸润癌 最大直径1mmT1a 1mm 肿瘤最大直径5mmT1b 5mm肿瘤最大直径10mmT1c 10mm肿瘤最大直径20mmT2 20mm肿瘤最大直径50mmT3 50mm肿瘤最大直径,11,T4,T4a 侵犯胸壁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破溃或卫星状结节T4c T4a和T4b共存T4d 炎性乳

4、腺癌,12,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不包括胸肌),N(Node),乳房大部分淋巴液引流至腋窝淋巴结部分上部淋巴液引流至锁骨下淋巴结部分内侧淋巴液引流至胸骨旁淋巴结深部淋巴管注入至胸肌间淋巴结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内下部淋巴网通向肝,13,N,Nx: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或已切除)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N1mi:微小转移灶,0.2mm转移灶2.0mm,14,N2,N2a:同侧转移性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N2b:临床无明显证据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但有临床 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15,同侧转移性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

5、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无明显证据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但有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N3,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腋窝淋巴结转移并内乳淋巴结转移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有明显临床证据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pNx: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pN0: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对孤立肿瘤细胞另行检查pN0(i+):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 灶2.0mmpN0(mo+):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织检测(RT-PCR)阳性,17,pN1,pN1 mi:存在微转移,0.2mm最大径2.0mmpN1:同侧13个

6、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 移,临床不明显pN1a:同侧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pN1b: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临床不明显pN1c:同侧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并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 移,临床不明显,18,pN2,pN2a: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2.0mmpN2b: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19,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pN3,pN3a:10个或以上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直径2.0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pN3b: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临床阴性的前哨淋巴结镜下活 检内乳淋巴结转移p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

7、转移,20,10个或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腋窝淋巴结转移伴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临床阴性的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M(Metastasis),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cM(i+):无转移的症状和体征,也没有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但通过分子检测和镜检,在循环血、骨髓或非区域淋巴结发现2.0mm的病灶M1:经典临床或影像学能发现的远处转移灶;或者组织学证实2.0mm的病灶,21,解剖学分期,2017年最新版AJCC乳腺癌分期已将生物因素如HER2、ER、激素受体、基因检测等风险评分引入预后分期系统,22,三阴乳腺癌,袁中玉等 癌症2008,27(6):561-565,23,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neu 均无表达的乳腺癌,预后与分期,24,Armando E.Giuliano CA CANCER J CLIN 2017;00:0000,预后分期示例,25,Thanks,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