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事迹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宏事迹心得体会.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宏事迹心得体会 杜宏事迹心得体会16天的时间,我采访了59名边防官兵,记下了70多页采访笔记。泪水一次次把手稿打湿,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情与血的记录,爱与泪的倾诉。这么多年,我出版过散文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写过数百篇人物通讯,唯独这一篇,是我最艰难的一次写作。5天5夜,常常深夜里伏案而泣,不知从何下笔。那一个个场景犹如电影片段在我眼前一幕幕回放,挥之不去。我忘不了,杜宏的遗体离开连队时,因为送行的灵车乘坐人员有限,排长牛雪峰和战士张利、蒋加亮三人齐刷刷跪倒在团长孙建国面前,哭着恳求送连长最后一程。那该是怎样的一跪啊!都是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军营男子汉,都是跪天跪地跪父母的铮铮好儿郎,那一刻,
2、却为了他们的好连长,为了延长与他相处的最后时光,他们跪得无怨无悔。那一跪,跪出了恩情不舍,跪出了人间大爱!我忘不了,灵车行至团部驻地莫尔道嘎时,已是凌晨两点,林区检查站的路口燃起了两排蜡烛,在寒冷的夜里跳跃着温暖的光。这是村民韩传伟一家人为杜宏连长点燃的引路烛光。整整310支蜡烛,代表着杜宏刚刚度过的31岁韶华。韩传伟曾经因偷伐林木被杜宏处理过,也是因为杜宏他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善了生活,这是一位普通的村民用他最朴素的方式为恩人杜宏送行。我忘不了,杜宏牺牲第二天,从连队走出去的136名老兵自发地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叫“伊木河丰碑”,大家在群里点烛悼念,30多人到机场迎接他的骨灰。官兵们常说,
3、在与世隔绝的伊木河,最不值钱的就是钱,可是杜宏走的时候,大家还是用了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情意,自发向其家庭捐款。他的家乡鄂尔多斯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专程为他悼念、扫墓。这些忘不了的场景萦绕心头,杜宏这个与我素昧平生的边关军人,从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正一步步向我走近,他扎根边关、安心边关、建功边关的高大形象,在我眼前也逐渐清晰起来。我一气呵成,写就了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血样忠诚,诉与国人说。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时,扼腕叹息,长哭不止。若不是亲身经历,我怎么都难以相信,在这纷杂的尘世间,仍有如此纯粹的灵魂和坚守。而现在我却深信,他值得我为之倾注满腔心血,他值得我们全社会为之大力褒奖,
4、他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铭记和敬仰!因为杜宏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汉子,一个真正的英雄!这篇稿件,呼伦贝尔日报用了整整三个版面集中刊发,呼伦贝尔新闻网同时推出,新浪、搜狐等国内十几家主流新闻网站随之转发,当天就刷爆了朋友圈。随着中央和军队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我看到几十万网民为杜宏点赞,大家纷纷跟帖留言,短短几天时间点击量超过了千万。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报道组的7名记者,从伊木河返京后,专门请了雕塑大家为杜宏塑像。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席何建明,在看了这篇报道后大为震动,凌晨一点钟给我发来短信:“此文可成为度佳作,为共和国边防军人立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从*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边防军人,
5、而是千万个边防官兵,更是中华民族的风骨和脊梁!”呼伦贝尔健齿集团老总方堃托朋友联系我,请我为他的几百名员工做一次杜宏连长的事迹报告。对于一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拿出专门时间,开展这样的活动,他的回答让我热血沸腾:“我们的企业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学习这样的榜样!”身患癌症4年的父亲,卧床期间,颤抖着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看完了我所有关于杜宏的*。当父亲得知我为了陪伴他,推掉去鄂尔多斯做事迹报告会的邀请时,因口底癌难以说话的父亲,突然对我说:不用陪我,宣讲重要!4天以后,父亲安详地走了。到今天刚刚一个多月,我无数次回想起父亲跟我说的那句话:不
6、用陪我,宣讲重要!我想,这就是烈士杜宏给父亲带来的切身感动,这就是烈士杜宏给我们普通百姓带来的精神力量!杜宏事迹心得体会2我是内蒙古呼伦贝尔日报社记者于雪丹,也是杜宏烈士牺牲后深入伊木河采访的全国第一个媒体人。这次采访,是我十几年记者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次,给我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感动、激励和震撼。说实话,采访之初,我也曾在内心产生质疑:艰苦偏远的连队,会有那么优秀的官兵。价值多元的社会,真有那样执着的坚守,带着这样的疑问,“三九”第一天,我和3位战友同行,从边防团出发,一路向北,向号称“雪域孤岛”的伊木河进发,寻找内心的答案。那是一条从原始森林中延伸出的狭窄山路,冰封雪裹,漫长孤远。310公里的
7、路程,如果在交通便利的城市,飞机仅用半小时,高铁一个半小时,汽车不到三个小时,可我们从晨曦微露到太阳落山,整整走了一天;而杜宏,在这条路上却用尽了他年轻而短暂的一生!来到伊木河边防连,官兵们向我动情地讲述着这个边防军人的故事。13年军旅生涯,11年坚守一线,从普通一兵到一连之长,他身上的闪光点多得让人难以想象。我问战士们连长身上什么最特别,他们的回答出乎意料:连长像颗子弹,干什么都冲在前头,身上为此留下了好多伤疤。一次连队炊事班失火,杜宏带着战友迎着火势,第一个爬上木质房顶救火,掀开房檩,一根三寸长的钉子瞬间扎进他的右肩。他一声不吭,直到大火扑灭,才叫军医把钉子拔了出来,从此,肩上落下一个刺眼
8、的疤。杜宏腿上的疤是和战友们一起打柈子时留下的。为连队过冬储备烧材,在锯柈子时他脚下一滑,被油锯在腿上开了一道大口子,顿时皮肉外翻,鲜血淋漓。当时现场没有麻药,杜宏就边抽烟、边咬牙,让军医给缝了十几针,战士们回忆说,那场景堪比关公的“刮骨疗毒”。杜宏长年在边防一线执勤巡逻,脚上踩过钉子,身上被蛇咬过,头上被流石砸过,还有左臂因为超强度训练导致的习惯性脱臼每一个伤疤都在讲述他戍守边关的感人故事;每一个伤疤都见证着他无私无悔的责任担当;每一个伤疤都诠释着他戍边爱连的血样忠诚。接受我采访的每一个人,没有矫揉粉饰,没有作势浮夸,听着他们讲述自己眼中的杜宏,一桩桩、一件件,包括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无时
9、无刻不在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落泪动容。炊事班义务兵孙福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是爷爷一手将他带大的。去年,爷爷去世时正赶上大雪封山,孙福义急得直哭。杜宏让在外休假的司务长替孙福义为爷爷送行,并拿出5000元工资表示慰问。指导员李东风与杜宏同住一间寝室,他们两人搭班子,总是习惯每天晚上说说工作的事、聊聊家里的事再休息。直到现在,李东风依然照常24小时不关寝室的门,那是杜宏生前立下的规矩,为的是能看到从这里走过的每一个战士。其实我知道,不关的哪里是简单的一扇门,那分明是一颗敞开的心!伊木河所有的战士都曾感受过:半夜里连长查铺,不忘给每一位战士掖好被子;将手伸进作战靴里摸摸是不是潮湿;出操时蹲下身来把他
10、们松了的鞋带绑紧;寒冷的户外为他们放下帽耳;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并且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简单愿望我面前这些年轻的战士皮肤黑红、眼神清澈、目光坚毅,即便脸上淌着泪,也始终正襟端坐。采访过程中,我几次唐突地站起身来,在走廊里踱来踱去,不时眺望窗外的界河,和界河对岸的远山,我怕自己难以抑制的泪水勾起他们更沉痛的悲伤。但我却始终控制不住,和战士们一起一次次泪流。杜宏事迹心得体会3杜宏所在的“伊木河边防连”,地处大兴安岭林海深处,每年7个多月被大雪包围,最低气温能够达到零下57摄氏度。从最近的镇子出发,在山间土路上驾车300多公里才能到达如孤岛般的连队。杜宏在伊木河从普通一兵成长为连长,直到把生命献给
11、了这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兵就要时刻想着保家卫国,长存忧患意识。伊木河连队排长姜晋涛:在训练上连长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不论刮风下雨是训练的时间必须训练,而且每次训练连长都是第一个给我们做示范,很多时候都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在杜宏带领下伊木河连队积累了丰富的边防执勤经验,战士们个个是“边防通”、“活地图”。在战士的眼里杜宏不仅是严厉的连长,更是铁血柔情的兄长。有战士过生日,杜宏从300多公里外的镇子上买回蛋糕,担心颠簸他把蛋糕一路捧在手里。伊木河连队方圆百公里没有人烟,水电暖吃穿用杜宏都要操心。有时他更像连队的家长。伊木河边防连战士陈辉:那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零下四十度,车库暖气冻裂了。手
12、在那里捂着前半身是热水,后半身就是冰。连长拿自己的胳膊、衣服堵在暖气管上。12月30号下午,杜宏在查哨途中,因天气严寒、雪大路滑、山路陡峭,不幸从26米高的陡坡上滑落,经抢救无效牺牲。在战士们的心中杜宏已经化作一棵青松永远的守卫在伊木河,守卫在祖国最北方的边防线上。杜宏事迹心得体会4我是内蒙古呼伦贝尔日报社记者于雪丹,也是杜宏烈士牺牲后深入伊木河采访的全国第一个媒体人。这次采访,是我十几年记者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次,给我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感动、激励和震撼。说实话,采访之初,我也曾在内心产生质疑:艰苦偏远的连队,会有那么优秀的官兵。价值多元的社会,真有那样执着的坚守,带着这样的疑问,“三九”第一天
13、,我和3位战友同行,从边防团出发,一路向北,向号称“雪域孤岛”的伊木河进发,寻找内心的答案。那是一条从原始森林中延伸出的狭窄山路,冰封雪裹,漫长孤远。310公里的路程,如果在交通便利的城市,飞机仅用半小时,高铁一个半小时,汽车不到三个小时,可我们从晨曦微露到太阳落山,整整走了一天;而杜宏,在这条路上却用尽了他年轻而短暂的一生!来到伊木河边防连,官兵们向我动情地讲述着这个边防军人的故事。13年军旅生涯,11年坚守一线,从普通一兵到一连之长,他身上的闪光点多得让人难以想象。我问战士们连长身上什么最特别,他们的回答出乎意料:连长像颗子弹,干什么都冲在前头,身上为此留下了好多伤疤。一次连队炊事班失火,
14、杜宏带着战友迎着火势,第一个爬上木质房顶救火,掀开房檩,一根三寸长的钉子瞬间扎进他的右肩。他一声不吭,直到大火扑灭,才叫军医把钉子拔了出来,从此,肩上落下一个刺眼的疤。杜宏腿上的疤是和战友们一起打柈子时留下的。为连队过冬储备烧材,在锯柈子时他脚下一滑,被油锯在腿上开了一道大口子,顿时皮肉外翻,鲜血淋漓。当时现场没有麻药,杜宏就边抽烟、边咬牙,让军医给缝了十几针,战士们回忆说,那场景堪比关公的“刮骨疗毒”。杜宏长年在边防一线执勤巡逻,脚上踩过钉子,身上被蛇咬过,头上被流石砸过,还有左臂因为超强度训练导致的习惯性脱臼每一个伤疤都在讲述他戍守边关的感人故事;每一个伤疤都见证着他无私无悔的责任担当;每
15、一个伤疤都诠释着他戍边爱连的血样忠诚。接受我采访的每一个人,没有矫揉粉饰,没有作势浮夸,听着他们讲述自己眼中的杜宏,一桩桩、一件件,包括那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落泪动容。炊事班义务兵孙福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是爷爷一手将他带大的。去年,爷爷去世时正赶上大雪封山,孙福义急得直哭。杜宏让在外休假的司务长替孙福义为爷爷送行,并拿出5000元工资表示慰问。指导员李东风与杜宏同住一间寝室,他们两人搭班子,总是习惯每天晚上说说工作的事、聊聊家里的事再休息。直到现在,李东风依然照常24小时不关寝室的门,那是杜宏生前立下的规矩,为的是能看到从这里走过的每一个战士。其实我知道,不关的
16、哪里是简单的一扇门,那分明是一颗敞开的心!伊木河所有的战士都曾感受过:半夜里连长查铺,不忘给每一位战士掖好被子;将手伸进作战靴里摸摸是不是潮湿;出操时蹲下身来把他们松了的鞋带绑紧;寒冷的户外为他们放下帽耳;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并且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简单愿望我面前这些年轻的战士皮肤黑红、眼神清澈、目光坚毅,即便脸上淌着泪,也始终正襟端坐。采访过程中,我几次唐突地站起身来,在走廊里踱来踱去,不时眺望窗外的界河,和界河对岸的远山,我怕自己难以抑制的泪水勾起他们更沉痛的悲伤。但我却始终控制不住,和战士们一起一次次泪流。6天的时间,我采访了59名边防官兵,记下了70多页采访笔记。泪水一次次把手稿打湿
17、,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情与血的记录,爱与泪的倾诉。这么多年,我出版过散文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写过数百篇人物通讯,唯独这一篇,是我最艰难的一次写作。5天5夜,常常深夜里伏案而泣,不知从何下笔。那一个个场景犹如电影片段在我眼前一幕幕回放,挥之不去。我忘不了,杜宏的遗体离开连队时,因为送行的灵车乘坐人员有限,排长牛雪峰和战士张利、蒋加亮三人齐刷刷跪倒在团长孙建国面前,哭着恳求送连长最后一程。那该是怎样的一跪啊!都是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军营男子汉,都是跪天跪地跪父母的铮铮好儿郎,那一刻,却为了他们的好连长,为了延长与他相处的最后时光,他们跪得无怨无悔。那一跪,跪出了恩情不舍,跪出了人间大爱!我忘不了,
18、灵车行至团部驻地莫尔道嘎时,已是凌晨两点,林区检查站的路口燃起了两排蜡烛,在寒冷的夜里跳跃着温暖的光。这是村民韩传伟一家人为杜宏连长点燃的引路烛光。整整310支蜡烛,代表着杜宏刚刚度过的31岁韶华。韩传伟曾经因偷伐林木被杜宏处理过,也是因为杜宏他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善了生活,这是一位普通的村民用他最朴素的方式为恩人杜宏送行。我忘不了,杜宏牺牲第二天,从连队走出去的136名老兵自发地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叫“伊木河丰碑”,大家在群里点烛悼念,30多人到机场迎接他的骨灰。官兵们常说,在与世隔绝的伊木河,最不值钱的就是钱,可是杜宏走的时候,大家还是用了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情意,自发向其家
19、庭捐款。他的家乡鄂尔多斯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专程为他悼念、扫墓。这些忘不了的场景萦绕心头,杜宏这个与我素昧平生的边关军人,从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正一步步向我走近,他扎根边关、安心边关、建功边关的高大形象,在我眼前也逐渐清晰起来。我一气呵成,写就了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血样忠诚,诉与国人说。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时,扼腕叹息,长哭不止。若不是亲身经历,我怎么都难以相信,在这纷杂的尘世间,仍有如此纯粹的灵魂和坚守。而现在我却深信,他值得我为之倾注满腔心血,他值得我们全社会为之大力褒奖,他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铭记和敬仰!因为杜宏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汉子,一个真正的英雄!这篇稿件,呼伦贝尔日报用了整整三个版
20、面集中刊发,呼伦贝尔新闻网同时推出,新浪、搜狐等国内十几家主流新闻网站随之转发,当天就刷爆了朋友圈。随着中央和军队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我看到几十万网民为杜宏点赞,大家纷纷跟帖留言,短短几天时间点击量超过了千万。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报道组的7名记者,从伊木河返京后,专门请了雕塑大家为杜宏塑像。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席何建明,在看了这篇报道后大为震动,凌晨一点钟给我发来短信:“此文可成为20XX年度佳作,为共和国边防军人立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从*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边防军人,而是千万个边防官兵,更是中华民族的风骨和脊梁!”呼伦贝尔健齿集团老总方堃托朋友联系我,请我为他的几百名员工
21、做一次杜宏连长的事迹报告。对于一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拿出专门时间,开展这样的活动,他的回答让我热血沸腾:“我们的企业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学习这样的榜样!”身患癌症4年的父亲,卧床期间,颤抖着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看完了我所有关于杜宏的*。当父亲得知我为了陪伴他,推掉去鄂尔多斯做事迹报告会的邀请时,因口底癌难以说话的父亲,突然对我说:不用陪我,宣讲重要!4天以后,父亲安详地走了。到今天刚刚一个多月,我无数次回想起父亲跟我说的那句话:不用陪我,宣讲重要!我想,这就是烈士杜宏给父亲带来的切身感动,这就是烈士杜宏给我们普通百姓带来的精神力量!在
22、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做的那场报告会结束后,我和杜宏的新兵班长、战友,还有杜宏带过的兵在当地一个小饭店相聚。那天晚上讲的话题全是杜宏,大家喝得酩酊大醉,发誓以后这样的聚会再也不搞了,因为一喝酒就要提起杜宏,活着的时候他太累了,不要再打扰他在天堂的安眠。聚会结束的时候,大家倒了满满一碗白酒,站起身来,双手举过头顶,庄严凝重地说:“你虽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你挚爱的边防线,但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采访的日子里,我一次次被杜宏的事迹感动着,也被所有的边防官兵感动着。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所有戍边官兵,都有着同样的使命,同样的担当,他们将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广袤边疆,用铁一样的意志和血一样的忠诚,守卫着
23、祖国的每一寸边防。他们就是千千万万个活着的杜宏!我就是要用我的心和我的笔,激情赞美这些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作为我们这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员,他们的爱看起来很小,小到只是爱着战士、连队和哨所,但他们的爱却很博大,因为他们的爱,能让百姓安康,国家安宁!我深刻地体会和理解了在看望慰问内蒙古边防官兵时的那段讲话“你们战天斗地,爬冰卧雪,戍守边关,体现了边防军人的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有你们站岗放哨,全国人民都觉得很踏实,我为英雄的戍边官兵感到骄傲和自豪!”杜宏事迹心得体会5杜宏所在的“伊木河边防连”,地处大兴安岭林海深处,每年7个多月被大雪包围,最低气温能够达到零下57摄氏
24、度。从最近的镇子出发,在山间土路上驾车300多公里才能到达如孤岛般的连队。杜宏在伊木河从普通一兵成长为连长,直到把生命献给了这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当兵就要时刻想着保家卫国,长存忧患意识。伊木河连队排长姜晋涛:在训练上连长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不论刮风下雨是训练的时间必须训练,而且每次训练连长都是第一个给我们做示范,很多时候都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在杜宏带领下伊木河连队积累了丰富的边防执勤经验,战士们个个是“边防通”、“活地图”。在战士的眼里杜宏不仅是严厉的连长,更是铁血柔情的兄长。有战士过生日,杜宏从300多公里外的镇子上买回蛋糕,担心颠簸他把蛋糕一路捧在手里。伊木河连队方圆百公里没有人烟,水电暖吃穿用杜宏都要操心。有时他更像连队的家长。伊木河边防连战士陈辉:那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零下四十度,车库暖气冻裂了。手在那里捂着前半身是热水,后半身就是冰。连长拿自己的胳膊、衣服堵在暖气管上。20XX年12月30号下午,杜宏在查哨途中,因天气严寒、雪大路滑、山路陡峭,不幸从26米高的陡坡上滑落,经抢救无效牺牲。在战士们的心中杜宏已经化作一棵青松永远的守卫在伊木河,守卫在祖国最北方的边防线上。杜宏事迹心得体会编号_96bffc40d4eef5926ec139647adf50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