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教师成长.ppt
《学校德育与教师成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与教师成长.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学校德育与教师成长 2009.7.22,2,发展脉络中国古代诚信教育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台湾的“五心”教育日本的生存教育德国的善良教育,第一部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3,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一 理论新进展:完整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个体遵循生命之道 德育的归宿:在生活中找到有意义的人生,4,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二 实践新探索:情感德育、生命德育、欣赏型德育、整体性德育、传统美德、网络德育、生态体验德育、休闲德育多样化、风格化、个性化、人性化。培养道德完善的人:帮助青少年找到生活的位置,明确价值定向,体现有意义的人生。(教育的要义所在),5,第二部分 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理念及其实践,一、当前学
2、校德育的新理念 1、“双主体说”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德育活动课的实施上,教师的主体性表现在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导演上,教师的教育理念、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则蕴含其中;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活动的“主角”地位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自我评价。师生双主体在德育活动中平等交往、积极互动
3、、共同发展。,6,一、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2“五要素说”认为德育应当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要素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7,一、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3“新三中心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是学生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现代德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8,一、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4“四原则说”即“近、小、实、亲”。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4、;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9,一、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5“四环节说”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10,一、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6、“和谐德育说”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
5、德育模式。,11,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1)民主融合的师生观:教师、学生“双主体”和谐 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自己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12,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2)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学校、家庭、社区“三教”和谐 所谓整体化大德育观,指的是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三教”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多渠道、多方位教育和谐整体的德育效应。,13,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3)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 提倡和谐德育
6、观,应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知、情、意、行”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不能片面强调一方,忽视其他任何一方,而应以传授道德认知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把社会意识巧妙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识,实践道德行为,获得“和谐互动,相互促进”的理想实效。,14,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4)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 和谐德育就是要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德育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使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对德育的传输、内化和巩固功能。
7、“五育”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15,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5)整体构建的德育体系观:横向系统“六要素”和谐“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观”,就是指学校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各种元素按其内在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的整体主要由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要素”构成的横向系统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研究生教育“七学段”构成的纵向系统组成。“六要素”职责分明,环环相扣,他们只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会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获得最佳德育效果,保证了在整个德育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16,和谐德育的基本内
8、涵:,(6)整体构建的德育体系观:纵向系统“七学段”和谐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研究生教育“七学段”在保证学段特色的前提下,应做到:分层递进,螺旋上升,而不能条块分割,倒挂脱节,简单重复。,17,和谐德育的现实价值:,(1)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现代物质文明的非和谐发展,不仅造成了“自然和谐”的破坏,而且也造成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破坏。市场经济就象一把双刃剑。它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顷向;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也造成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的蔓延,甚至某些地方封建迷信、邪
9、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一切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为起点,推及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8,和谐德育的现实价值:,(2)对推进和谐教育的价值 和谐教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有效地消除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因不和谐而产生的内耗,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19,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德育 教师 成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2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