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42566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阳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附模板计算书)*6#楼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6#楼位于*路与*河路交汇处,系由*设计研究院设计,贵州*房地产公司开发,贵州*理公司监理,浙江*建设有限公司*分公司承建的小高层住宅楼,设计为地下1层,亦为转换层,层高4.35米,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11+1层,层高均为3米,总高36米,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3558平方米。该转换层大梁纵横交错,设计最大截面尺寸8001800mm,其余主次梁为500900mm至7001800mm不等,转换层板厚250mm,柱、墙、梁、板砼强度等级均为C40,外墙为S8抗渗,为二级抗震,采用框支梁、柱型

2、式,面筋最大直径为25。二、施工方案:高层建筑梁式转换结构中,转换梁承托上部剪力墙或柱,受力很大,相当于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结构构件,且由于自身体积庞大,自重重,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都有严格要求,按照常规法施工,已难保证安全和质量,为此作如下方案:1、采用483.0mm钢管扣件满堂支撑架,梁、柱、墙采用2.5mm厚组合钢模板,板模采用12mm厚竹胶板,501002000mm方木内楞, 483.0mm钢管外楞的模板支撑体系。2、该转换层梁截面不是很大,为了保证转换梁的整体成型质量,以及通过对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对该转换梁、板采用一次整浇成型方

3、案。3、根据转换梁可四面散热的特点,转换梁砼浇筑完成后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能上人),应及时加强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型养护,同时对砼水化热较大的高温期采取增加覆盖层数并适当减少浇水次数的保养方法,以降低砼内外温差值和缓解早期水化热,并避免因高温期浇水(因水温低于砼表面温度)过度造成砼表面开裂现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并设专人负责。4、转换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通知各相关单位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经验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准予进行梁侧模板和板模板的安装。三、砼浇筑次序:1、第一次浇筑:主要浇筑竖向构件(柱、墙),均浇至梁底下1.1米标高位置,梁底标高不一致的,以最低梁底标高计算,浇筑时,梁底模及支

4、撑系统已完成。2、第二次浇筑:本次浇筑为转换梁、板构件,由上次的施工面(梁底下1.1米)起一次性浇至板面标高,即-0.500米,浇筑前梁板钢筋及模板已完成,且已验收达标,上部短肢剪力墙或柱的预埋插筋已预埋,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该次砼浇筑需注意以下两点:、上部短肢剪力墙或柱预埋筋的预埋,必须将轴线控制网引测于该转换层钢筋骨架上,然后按照设计图纸位置和轴线控制网依次放出短肢剪力墙或柱的实际位置和断面大样,并用电焊将每一插筋点焊固定,避免浇筑砼时插筋移位。、由于转换梁上部纵筋须锚入柱内梁底下LaE长度,即梁底下1.1米左右,因此柱砼在梁底下1.1米段需与梁、板砼同步浇筑,因转换梁在柱头部位

5、钢筋根数多,各方向层数相互叠加,致使梁底下1.1米段各柱头部位用普通砼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用同标号的细石砼浇筑。四、施工进度:转换层进度安排为30天,其中搭架、支模8天,钢筋绑扎及焊接18天,砼浇筑4天。五、梁模板及支撑设计:所有梁模板均采用2.5mm厚的组合钢模板,钢管扣件作支承,侧模以拉片对拉。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501002000mm方木内楞,483.0mm钢管扣件外楞支承。由于梁宽大,荷载重,横杆跨度大,无论强度或挠度,均难满足施工要求,因而必须采用顶撑的方法,变梁底横杆单跨为多跨,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加密设置,如图(一)。这样就必须核算支撑杆的稳定性和强度,以及支撑杆

6、连接扣件的数量。1、荷载计算:以最大截面梁8001800mm为例,沿梁长方向取1米计算单元计算总荷载。如下:、梁模板自重:0.5KN/m2(0.8 m+ 1.55m2)=1.95KN/m、新浇砼自重:24KN/m30.8m1.8m=34.56KN/m、钢筋自重: 303.85KG/m+11(5.24+4.043) 0.888KG/m+161.58KG/m+42.50.910.395KG/m+162.51.58KG/m=377.15KG=3.772KN/m设计为3025纵筋,12100箍筋八肢箍,216腰筋沿梁高间距200,共16根,拉筋8400,上部短肢剪力墙插筋共1616,平均长度按2500

7、mm。、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m20.8m =2.00KN/m、振动砼时产生的荷载:2KN/m20.8M=1.6KN/m、倾倒砼产生的荷载:2KN/m20.8m =1.6KN/m恒载、活载分项系数分别为1.2、1.4,则沿梁长方向荷载组合为q=(1.95+34.56+3.772)1.2+(2.0+1.6+1.6)1.4=55.62KN/m2、梁底组合钢模板计算:横向采用2块300mm 和1块200mm 宽钢模(厚2.5mm)组装成800mm宽,纵向(梁长)采用1200mm至1500mm接长,端接头相互错开,钢模板纵横向连接处应上满U型卡。、计算简图:梁底组合钢模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

8、强度和刚度,梁底钢模受力按沿梁长方向受均布荷载作用的三跨连续梁计算,以梁底钢管横杆作支承,间距400mm,计算简图如图(二)、内力计算:(弯矩、剪力、挠度系数查表得知)A)、弯矩计算:弯矩如图(三)M1=M3=0.0855.620.42=0.712KN.MM2=0.02555.620.42=0.222KN.MMB=MC=-0.1055.620.42=-0.890KN.MB)、剪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剪力如图(四)QA=QD=NA=ND=0.455.620.4=8.899KNQB左=QC右=-0.655.620.4=-13.349KNQB右=QC左=0.555.620.4=11.124KNNB=NC

9、=(0.6+0.5)55.620.4=24.473KNC)、挠度计算:查表得E=2.06105N/mm2,I(按200mm取用)=17.98104mm4/块,如图(五)1=3=0.67755.624004/1002.0610517.98104=0.261mm2=0.05255.624004/1002.0610517.98104=0.020mm、强度验算:查表(按200mm宽钢模)得W=3.96103mm3/块=Mmax/W=0.890106/33.96103=74.92N/mm2=205N/mm2,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抗剪验算:查表得(按200mm宽钢模)得A=6.91102mm2/块=3Q

10、max/2A总=313.349103/236.91102=9.66 N/mm2=98.1N/mm2,故抗剪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查表得=1.5mm max=0.261mm=1.5mm,故挠度满足要求。3、梁底支撑钢管横杆计算:483.0mm、计算简图:梁底支撑钢管横杆按梁底钢模板传来的最大支座反力Nmax=24.473KN折算成均布荷载q=24.473/1.4=17.481KN/m,以梁截面两侧立杆的间距作为钢管横杆的计算长度(L=0.8+0.32=1.4米),中间设两根立杆,以每根钢管立杆扣件连接点作为支座近似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六)、内力计算:(弯矩、剪力、挠度系数查表得知

11、,L取最大跨度500mm)A)、弯矩计算:弯矩如图(七)M1=M3=0.0817.4810.52=0.350KN.MM2=0.02517.4810.52=0.109KN.MMB=MC=-0.1017.4810.52=-0.437KN.MB)、剪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剪力如图(八)QA=QD=NA=ND=0.417.4810.5=3.496KNQB左=QC右=-0.617.4810.5=-5.244KNQB右=QC左=0.517.4810.5=4.370KNNB=NC=(0.6+0.5)17.4810.5=9.615KNC)、挠度计算:查表得E=2.06105N/mm2,I(按483.0mm)=10

12、.78104mm4,如图(九)1=3=0.67717.4815004/1002.0610510.78104=0.333mm2=0.05217.4815004/1002.0610510.78104=0.026mm、强度验算:查表(按483.0mm)得W=4.49103mm3=Mmax/W=0.437106/4.49103=97.33N/mm2=205N/mm2,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抗剪验算:查表得(按483.0mm)得A=4.24102mm2=3Qmax/2A=35.244103/24.24102=18.55N/mm2=98.1N/mm2,故抗剪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查表得=L/250mm

13、,L取最小跨度400mm max=0.333mm=L/250=400/250=1.6mm,故挠度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抗滑移承载力应满足:RRc,式中Rc为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取Rc=5KN,R为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件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计算值。根据图(1)方案,梁侧两立杆与横杆连接采用单扣件连接,梁中两立杆与横杆连接采用双扣件连接,则:梁侧两立杆扣件:R=3.496KNRc=5.0KN,抗滑满足要求梁中两立杆扣件:Rmax=1/29.615=4.808KNRc=5.0KN,抗滑满足要求5、立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内力计算: A)、横杆传来最大压力Rm

14、ax=9.615KN B)、立杆及扣件自重G=G立杆+G横杆+G扣件=4.053.85+4(0.4+0.5)3.85+1.255=35.70KG0.357KNC)、立杆所受最大压力R=9.615+0.357=9.972KN 、立杆抗压强度验算:查表得(按483.0mm)得A=4.24102mm2=R/A=9.972103/4.24102=23.52N/mm2=205N/mm2,故立杆强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立杆稳定性验算:查表得i=15.945mm 考虑不利因素,立杆的长度系数取=1.5(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立杆步距L=1250mm,则立杆长细比=

15、L0/i=kL/i当k=1时, =1.51250/15.945=117.60210,满足要求。当k=1.155时, =1.1551.51250/15.945=135.82 。由=135.82查表得稳定性系数=0.382,因此立杆稳定性强度=N/A=9.972103/0.3824.24102=61.57 N/mm2=205N/mm2,故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6、支撑架对底板的冲切验算:对底板进行抗冲切验算,验算公式为FL0.6ftUmh0 ,因立杆传来轴力R=9.972KN,故FL=R=9.972KN。设计底板厚200mm,则h0=200-15=185mm,Um=d0=(48+185)=731.9

16、9mm,设计底板砼强度等级为C40,故ft=1.8N/mm2,则0.6ftUmh0=0.61.8731.99185=146251.6N故FL=R=9.972KN=9972N0.6ftUmh0=146251.6N,因此底板能满足支撑架的抗冲切要求。7、梁侧模对拉钢片强度的验算:、模板侧压力计算:按出料口高于梁顶面200mm计算,则 F=rcH=24(1.8+0.2)=48.00KN/m2、强度验算:采用30mm宽2mm厚对拉钢片,沿梁长方向间距450mm,沿梁高方向间距300mm,则每片对拉钢片的拉力N=0.30.4548.00=6.48KN,拉片开孔处净截面积An=2(30-14)=32mm2

17、 =F/An=6.48103/32=202.5 N/mm2=205N/mm2,故拉片设置满足要求。六、板模板及支撑设计: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501002000mm方木内楞,间距300mm,483.0mm钢管外楞和钢管满堂架支承,楼板底水平钢管横杆及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600mm,步距1250mm。1、荷载计算:、竹胶板自重:与楼板相比甚小,可忽略不计,为0KN/m2、楼板新浇砼自重:24KN/m30.25m=6.0KN/m2、楼板钢筋自重(12100双层双向):1.0m11根4层0.888KG/m=39.07KG=0.391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m2 、振动砼

18、时产生的荷载:2KN/m2 恒载、活载分项系数分别为1.2、1.4,则1米板宽荷载组合为q=(0.0+6.0+0.391)1.2+(2.5+2.0)1.4=13.97KN/m2、竹胶板计算:、抗弯强度计算:竹胶板模板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弹性模量E=0.94500=4050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6/1.55=10.32 N/mm2,抗剪强度fv=1.2 N/mm2,则Mmax=0.105ql2=0.10513.970.32=0.132KN.MW=bh2/6=1000122/6=24000mm3= Mmax /W=0.132106/24000=5.50N/mm2fm=10.32N/mm2

19、,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抗剪强度计算:F=1.132ql=1.13213.970.3=4.75KN=F/A=4.75103/100012=0.40N/mm2fv=1.2N/mm2,故抗剪强度满足要求。、挠度计算:q=0+6.0+0.391=6.391KN/mI=bh3/12=1000123/12=144000mm4=0.6446.3913004/1004050144000=0.57mm=l/250=300/250=1.20mm ,故挠度满足要求。3、方木内楞计算:方木按简支梁计算,弹性模量E=9000N/ 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1 N/mm2,抗剪强度fv=1.3 N/mm2。、抗弯强

20、度计算:方木501002000mm及竹胶板自重荷载:0.3 KN/m2,则 q=(0.3+6.0+0.391)0.31.2+(2.5+2.0)0.31.4=4.30KN/m Mmax=ql2/8=0.1254.300.62=0.194KN.M W=bh2/6=100502/6=41600mm3 = Mmax /W=0.194106/41600=4.65N/mm2fm=11N/mm2,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抗剪强度计算: F=ql/2=0.54.300.6=1.29KN =F/A=1.29103/10050=0.258N/mm2fv=1.3N/mm2,故抗剪强度满足要求。、挠度计算: q=(0.

21、3+6.0+0.391)0.3=2.01KN/m I=bh3/12=100503/12=1041666.6mm4 =5ql4/384EI=52.016004/38490001041666.6=0.362mm=l/250=600/250=2.40mm ,故挠度满足要求。4、483.0mm钢管外楞水平杆计算: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为简化计算,将方木传递至水平杆上的荷载简化为均布荷载,、抗弯强度计算:不计水平杆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取1.5 KN/m2,则 q=(0.3+6.0+0.391)0.61.2+1.50.61.4=6.08KN/m Mmax=0.1ql2=0.16.080.62=0.2

22、19KN.M = Mmax /W=0.219106/4.49103=48.78N/mm2=205N/mm2,故抗弯强度满足要求。、抗剪强度计算: F=0.6ql=0.66.080.6=2.189KN =F/A=2.189103/4.24102=5.16N/mm2=98.1N/mm2,故抗剪强度满足要求。、挠度计算: q=(0.3+6.0+0.391)0.6=4.02KN/m =0.6774.026004/1002.0610510.78104=0.159mm=l/250=600/250=2.40mm ,故挠度满足要求。、支座扣件抗滑计算: R=1.16.080.6=4.02KNRc=5KN,故单

23、扣件支承能满足要求。、立杆稳定性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荷载为:0.75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为:1.0 KN/m2对立杆仅作稳定性验算,由于模板支架为敞开架,挡风系数小,可忽略风荷载影响,则单根立杆所受轴力N=(0.75+6.0+0.391)1.2+1.01.4 0.60.6=3.59KN,立杆步距L=1250mm,取长度系数=1.5(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立杆步距L=1250mm,则立杆长细比=L0/i=kL/i当k=1时, =1.51250/15.945=117.60210,满足要求。当k=1.155时, =1.1551.51250/1

24、5.945=135.82 。由=135.82查表得稳定性系数=0.382,因此立杆稳定性强度=N/A=3.59103/0.3824.24102=22.16 N/mm2=205N/mm2,故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七、支承层数的确定:力的传递途径为,转换层某梁在施工中的荷载由支撑架传递到下层的相应梁或板支承,相应梁或板产生的内力抵抗弯矩来克服上部荷载所造成的外力弯矩,当抵抗弯矩不足以克服外力弯矩而产生剩余弯矩时,此剩余弯矩又通过支撑架传递到更下一层的相应梁或板上,若此梁或板的抵抗弯矩仍不能克服上层传来的剩余弯矩,则又向下传递,直至剩余弯矩为零。因此,所有不能完全抵抗剩余弯矩的楼层,都必须作支撑层。因

25、该转换层位于地下负一层,下为地下室底板及地基,其转换层支撑荷载可直接通过支撑架传至底板砼再传至地基,因此该转换层不存在支撑层,只须保证作业层的模板及支撑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即可。 八、各梁及板支撑作法:经计算得知,对转换梁支撑作如下设置:1、梁截面为6001500,6001800,7001800,8001800mm的梁模板支撑每排四根立杆,立杆横向间距,中间跨400mm,两端跨500mm,梁底支撑横杆及立杆纵向间距(沿梁长方向)400mm,且中间两立杆采用双扣件,两边立杆采用单扣件,钢管立杆步距1250mm。2、梁截面为500900,5001200,5001500,6001200mm的梁模板

26、支撑每排三根立杆,立杆横向间距600mm,梁底支撑横杆及立杆纵向间距(沿梁长方向)400mm,且中间立杆采用双扣件,两边立杆采用单扣件,钢管立杆步距1250mm。3、其余梁因梁截面较小,故按常规支撑进行施工即可。4、板模板及支撑设置,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501002000mm方木内楞,间距300mm,483.0mm钢管外楞和钢管满堂架支承,楼板底水平钢管横杆及钢管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600mm,步距1250mm。九、主要施工方法: (一)、模板工程:1、模板施工准备: 、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及相关的规范规程,熟悉各构件轴线位置及标高,给出构件的配模图,根据配模图提出详细

27、的配模计划。 、模板入场后,必须分规格堆码,进行质量检查,若发现误差过大,则必须退换和组织维修。 、施工前,工长要向工人班组作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结构概况介绍,模板选用情况,组拼校正方法,检查标准,楼层施工流程及时间要求,模板拆除条件等。 2、模板安装:(1)、柱模施工:、柱模组合: 本工程柱模采用2.5mm厚钢模板,483.0mm钢管柱箍,采用现场组合拼装。组合时,必须在钢模的接缝处上满U型卡;事先必须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皂化脱模剂);柱模脚必须找平或柱模板校好后,于浇筑前一天用砂浆补填柱模外与其地面的缝隙。 、柱模夹具: 方柱模夹具采用钢管夹具,钢管夹具和满堂架连接成整体,钢管夹具沿柱

28、竖向布置:钢管夹具最下一道距地200mm。钢管夹具为双背杆,钢管夹具竖向间距600mm,柱四面模板应与钢管夹具双背杠连接。 、柱模校正: 柱模安装前必须弹出柱模外边线和柱中线墨线,柱模边线应宽出柱边200mm以上,以便于校正和检查,柱模采用现场实际拼装就位,用U型卡上满接缝处,上、下用钢管夹具定位,下部定位以柱外边线为准,上部采用双面吊线的办法,即对准宽出的柱边墨线用尺量或线锤锤吊准确后将夹具定位,确保柱不产生搓角和确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准确后,先夹柱中部,用线锤吊四角和中线,校正垂直度,最后按竖向间距夹紧柱模,检查校正。 柱模下部浇筑砼前用草纸或水泥砂浆将其与地面间隙封闭,以免砼浇筑时漏浆,

29、柱底模部位产生麻面及烂根现象。(2)、梁模板施工:梁模板采用2.5mm厚钢模板,采用现场组合拼装,根据搭设好的满堂脚手架上1.0m线,拉通线调平梁底横杆后(梁长L4m时起拱按1-3),铺设梁底模,根据梁高及梁模板及支撑搭设方案确定出梁底板横杆及立杆间距,底板拼装好后,先固定底板两端,然后固定中部,最后校核(固定底摸用十字扣件解决),同时校核梁底板标高,待梁的钢筋扎完后即可拼装侧模并加固、校正。次梁底模必须与已支主梁部份的次梁体系拉通线进行校核,保证整个楼盖次梁顺直。梁侧模横向钢管背杠的竖向间距300450mm,竖向背杆的横向间距取600mm800mm。梁按方案设置对拉钢片,梁侧模校正时,首先校

30、正梁两端侧模板,校正时用吊线锤吊正后,用短钢管将其与背杆连接支撑,最后拉通线校核梁侧模,并用短钢管固定。梁模板分两次拆除,砼浇灌24小时后方可拆除梁侧模,待砼强度发展到标准强度的75%即可拆除底模。 (3)、板的模板安装: 本工程现浇板均采用覆膜竹胶板作为现浇板底模板。 、现浇板底模必须达到铺设条件方能施工,首先在搭设好的整体支架上搭设纵横梁底模支架,并铺设梁底模,然后将其纵横梁钢筋扎好,校正固定好梁模板及梁柱节点模板,确保梁标高、轴线、模板垂直度无误后方能搭设竹胶板下支承钢管及木枋。 、找平钢管标高以梁侧模顶面为准,施工时,先在支撑架顶部上好板模支承横杆,向下量取尺寸确定找平钢管标高,其标高

31、比设计标高低5cm,并用水准仪检查找平钢管是否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无误后,然后在与横杆垂直方向铺设510cm木枋,木枋间距300 mm。 、竹胶板铺设:木枋铺好后,根据每块尺寸大小铺设竹胶板,要求竹胶板铺至梁边1cm处,以便于拆除梁侧模。铺设竹胶板时板与板交接处留1mm缝隙,两块板交接处必须铺有木枋,交界处竹胶板间缝隙用粘胶带粘贴好,梁板节点和柱节点处为便于拆模和不漏浆,也须用粘胶带粘贴好。铺完后同样要求编号排列,上好隔离剂后绑扎板筋。 3、模板的拆除: 本工程转换结构施工阶段为气温较低的天气,对模板的拆除不利,要加强对砼的养护。 、柱模板、梁侧模的拆除可在砼终凝后,混凝土不缺楞掉角后进行。 、

32、梁底模应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拆除;挑梁待砼强度达到100才能拆除;框架梁,跨度L8m时在砼达到75才能拆除;跨度L8m时在砼达到100才能拆除。为加强梁模拆除的科学性,每浇筑一次梁板增压一组7d砼强度,其强度值作为拆模依据。 、现浇板的模板拆除强度值要求:达到强度值75。 、模板的拆除严禁生拉硬撬,破坏砼的外观尺寸。 、模板拆除注意拆模顺序,注意防止模板飞出伤人,拆除模板注意分类堆放,注意回收U型卡和修复损坏模板。 (二)、钢筋工程: 1、材料: 本转换层材料选用热轧光圆(I级钢) 钢筋,规格8、10与螺纹(II级钢)钢筋,规格12、14、16、18、20、22、25。 2、配筋构造: (1

33、)板: 、板底筋:配筋为主要为12,间距为100双向,短跨筋置于下层,长跨筋置于上层,钢筋伸入梁内不小于5d且应超过梁中心线; 、板面筋:配筋为12,间距为100双向,短跨筋置于上层,长跨筋置于下层,钢筋搭接应在跨中1/3处,搭接按25%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1.4LaE; 、悬挑板:受力主筋置于板面上层,分布筋置于下层; 、现浇板跨中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大于5d,且应超过梁中心板,支座负筋伸入支座锚固长度为LaE,直钩段长度等于板厚减保护层厚,楼板保护层厚15mm,墙及板中分布筋及构造筋保护层厚10mm; 、现浇板上后砌填充墙应按建施图所示位置砌筑,不得随意放置,凡楼板上未设置次梁时,均须按设计在

34、板底设置加强筋,两端伸入支座LaE,并与梁绑扎。 (2)梁 :、主筋应通长不宜有接头,有接头时应采用焊接接头,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全部主筋截面面积的50%; 、框支梁下部主筋应全部通到柱内,主筋锚固至距柱外边缘50,锚固长度为LaE,若不足锚固长度的应弯锚,弯锚直段长度不小于15d,腰筋在端支座锚固为LaE,通长钢筋的根数不少于箍筋肢数,截断钢筋的截断点至支座边距离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小于净跨的1/3; 、框支梁上部主筋应全部锚入柱内梁底下LaE;、所有转换层梁因自重重,均采用碎花岗岩作梁底保护层垫块。(3)柱 :、柱钢筋的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柱筋焊接时注意柱筋锚入框架梁的位

35、置及方向,在柱梁节点处,按强柱弱梁原则,柱箍筋应贯通设置,梁箍筋可不设置,杜绝梁柱节点处柱箍筋漏扎; 、柱上口箍筋3道,采用“#”型外箍,箍筋伸入部分作为垫块,以保证上口柱筋位置,从而控制好梁筋的位置,避免影响梁筋的绑扎。 3、施工准备: 、钢筋工程施工前,有关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必须认真熟悉图纸规范及施工验收标准,编写钢筋计划。 、选定钢筋加工场地,规划好原材料堆码加工区,半成品堆放区,搭建钢筋加工房,安装钢筋加工设备。 、钢筋工程专业工长,在施工前向操作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各种钢的下料、形方法、误差范围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每种筋号钢筋加工好后用扎丝绑扎成捆牌编号,以便于现场使用。

36、4、钢筋加工: 、钢筋运到工地时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者试验报告单,并根据品种按批分别堆存,不得混杂,并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加工以前,必须对不同类型、规格、炉号、供应厂家进场的钢材进行现场随机抽检试验,试验合格,材料准予使用。若试验不合格,重新取双倍样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准许使用;若不合格,则判定该批钢材质量不合格,应做退场处理。 、钢筋加工以前,钢筋工长根据下料计划确定钢筋的加工顺序,先用的钢筋先加工,后用的钢筋后加工。 、钢筋加工半成品允许误差 ,项目允许误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 10mm; 弯起钢筋弯拆位置 20mm; 5、钢筋接头: 、柱及墙中暗柱的级钢筋的竖向接头采用现场

37、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墙筋采用绑扎接头,柱、墙筋接头区域错开,错开距离35d( d为钢筋的直径)且 500mm,错开区域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小于竖筋总裁面的 50。 、梁板筋不够长时,梁筋采用焊接,板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均应相互错开距离35d( d为钢筋的直径)且 500mm,错开区域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板筋为25%,梁筋为50。、梁的上部钢筋在跨中 13搭接,梁的下部及板筋(下部受力筋)只能在支座搭接,柱的搭接区域越过hc(hc为长肢长度),搭接区钢筋应错开搭接,受压区搭接筋截面面积低于总面积的 50,受拉区为25,对大小筋的搭接按规范处理。 、所有焊接都由工长检查,并由专职焊工施焊,试件须有现

38、场见证送检,及时形成资料,根据规范每300个接头取一组焊接试件。 6、钢筋保护层的要求及措施: 、柱筋定位、梁筋侧向定位采与浇灌部位同比例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规格为505025mm并预埋扎丝成型,垫块绑扎在柱筋转角、梁筋两边,整块间距为600mm,板下部、梁底部筋采用高标号的细石砼垫块(防止压碎),间距600mm,板上、下层之间用高标号的细石砼高垫块垫,纵横间距为600。 、梁、柱节点的保护层,在梁柱节点处,梁的保护层偏大,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一是适当调整柱筋保护层,让梁筋利用柱筋间隙穿过;二是拉筋较大时,将梁锚入柱内这部分筋用扳头对扳形成一定弯折后通过。 、纵横梁、板、柱节点的保护层,纵横梁板

39、的钢筋层较多,影响保护层,一是请设计校核,可否将主梁的箍筋高度不变,梁底标高下降5cm,一是严格控制节点负筋的加工质量和绑扎位置。 7、钢筋的绑扎: 、柱筋绑扎:柱纵筋对焊好后,按设计绑扎将柱筋扶正,在上、中、下设三道箍筋与柱筋点焊,对柱筋有偏移的,应按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以16h(h为位移值)用扳头扳正,保证柱子四个角柱筋的定位;特别注意梁、柱节点处梁箍筋全部制作为半边箍后与柱筋相焊,增加此段柱筋刚度,确保柱筋不位移,柱筋露出板面部分宜加两道箍筋,防止浇砼时破坏柱筋截面。 、梁钢筋绑扎及固定: A)、钢筋绑扎程序:剪力墙上暗梁筋绑扎主梁钢筋绑扎次梁钢筋绑扎现浇板钢筋绑扎预埋管线现浇板上层

40、钢筋绑扎。 B)、钢筋施工时,必须按施工图钢筋大样及结构总说明进行绑扎钢筋。 C)、梁的上下主筋绑扎前必须将其每根主筋编号和柱筋空隙号吻合方能穿入,不能乱穿,以免影响梁筋和柱筋的位移。 D)、暗梁钢筋与梁柱节点钢筋交汇时,应事先确定好先后绑扎锚人梁内顺序,确保能有梁柱头模板的支模位置。 E)、主梁钢筋绑扎时,应切实注意其吊筋和弯起的起弯终点,距柱边的距离和负弯矩筋的断点及剪力区箍筋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梁筋排距定位采用25楞头铁。 、现浇板钢筋绑扎固定: A)、现浇板底板筋均采用满绑扎法,绑扎前必须于外墙边的一面向一个方向推进用粉笔分墨,然后穿筋以绑扎。 B)、底板筋下每纵横间距600mm设置1

41、5mm厚瓜米石垫块。 C)、上部负弯矩板筋绑扎位置按图示尺寸要求拉线绑扎,其间距偏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其负弯矩筋中部应用电焊点焊在梁筋上,固定负弯矩筋的端部应绑扎分布筋,用电焊点焊衬铁。 D)、现浇板上下层用高标号的细石砼高垫块垫,纵横间距600mm,呈梅花型设置,以控制双层钢筋间的间距。 、上部插筋绑扎固定: 上部插筋随梁筋制作、绑扎,插筋采用“#”字箍筋与梁的上下筋焊接, 露出楼面部分绑扎3道工具箍,与柱、墙竖筋接触部分全部点焊连接,确保插筋不位移。 8、钢筋的预留及预埋铁件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预留部位及作好预埋铁件的下料,制作成型。 、绑扎钢筋及安装模板时,依图示尺寸绑扎预埋件,

42、必要时焊接固定,作好隐蔽资料。 、浇注砼时,专人跟班复核校正钢筋,避免浇砼产生位移。 (三)、混凝土工程: 1、施工准备: 、商品砼的选择及要求: 本工程结构转换层墙、柱、梁、板均采用C40商品砼,地下室外墙为S8抗渗。要求掺缓凝型泵送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砼坍落度控制在140180mm。 、前仓的准备工作: A)、清理模板内杂物,用水冲洗湿润模板,抄好水平标高标记。 B)、搭好施工通道,熟悉工长指定的砼浇灌路线、施工缝留设等技术交底。 C)、检查机具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电源线照明线路是否安全齐备。 D)、选取有经验的专职振动棒工。 、后仓的准备工作: A)、由工长下达任务书,确定商品砼用

43、量,由材料部门向搅拌站提供砼计划用量。 B)、砼使用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随车具备产品合格证。成立专门计量工作小组,专人计量、随时抽检商品砼的坍落度。专人操作机械、专人制作试件等。计量工必须了解主体结构各部位的砼标号。施工时前、后仓应随时取得联系。 2、混凝土的浇灌程序: 、泵送砼施工总流程: 商品砼送入现场 、砼泵竖直输送至施工楼面、输送管水平输送到砼浇 筑施工点、砼布料并浇灌 、泵送砼的浇灌程序: 砼的浇灌采用两台泵机平行施工,管道从1轴向15轴铺设,砼浇注流向从15轴向1轴进行,每台泵浇注宽度为15米左右,走向呈“S”型,沿浇注路线倒退式浇注,宽度为1.52米,施工中必须保持两台泵机同时施

44、工。 3、砼浇灌振捣方法: 、泵送砼前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受料斗、泵机和输送管道内壁。开始泵送时,速度宜慢,边送边观察泵的各部位工作情况和泵送压力,若无异常情况时再升至正常速度泵送。泵送应该连续进行,供应不及时可减缓速度,尽量不使其中断,如发现转运出现异常现象,宁可放慢速度也不要中途停泵。 、中途停泵时应每隔45分钟开泵一次,使其正反鼓各转两个冲程,同时开始受料斗中的搅拌34转,以防砼离析(切忌连续搅拌引起骨料下沉)。若停泵时间过长(大于45分钟),宜将砼从泵机和输送管中清出。 、受料斗上方应设金属网,以防止过大骨料或杂物混入。坍落度偏差过大的砼不得喂入受料斗,并严禁向受料斗加水,只允许加入

45、与砼成分相同的砂浆,经充分搅拌后为料。斗内最少存料不得低于料斗上口200mm,以免降低吸入率,防止吸入空气形成阻塞。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须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捣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须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要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部分边缘。 4、砼养护工作: 混凝土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浇筑完毕后,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七昼夜。掺有缓凝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养护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能上人操作。夏季采用覆盖养护,不能储水的柱子和墙在未拆模前可采用模外淋水养护, 拆模后采用草垫或麻袋将顶部包裹后淋水或浇水养护。梁底采用专人进行喷水养护,板面采用草垫覆盖后浇水养护。 5、砼试件留置和编号: 混凝土试块按规定留设四组,一组为早期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其他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