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43424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它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后来人们把以货币为媒介而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称之为商业。,1.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2.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3.:“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周朝:“工商食官”4.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战国策,从下列古籍中感悟先秦中国古代商业的状况,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物物交换,商朝善于经商,周朝商业发展,由官府垄断,春秋

2、战国时出现大商人,1、商朝时:商人2、春秋战国时:繁荣3、秦汉时期:艰难、发展4、秦汉至隋唐:发展5、隋唐时期:发展6、宋元:空前繁荣7、明清:繁荣,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阅读课本,回答商业发展的历程及表现,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3、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相辅相成。,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商业和商人地位低,4、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5、朝贡贸易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重难点突破:,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它反映的古代中国手

3、工业经营状态属于()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D.田庄手工业,第一目疑难点突破:1,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战国时期齐国的一名商人刀闲,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本钱,本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身无分文。,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影响商业的发展?,第一目疑难点突破:

4、2,哪些因素影响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 政府的政策和法令 货币及货币制度的发展 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第一目疑难点突破:2,唐朝后期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第一目疑难点突破:3,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

5、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邸 店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机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柜 坊: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第一目疑难点突破:4,古代货币的发展的趋势,贝类货币(商周时期),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中国历史上纸币流通空前兴盛的时期,制定了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纸币制度,归纳古代货币的发展趋势,1、货币形态:从多样到统一,贝型多样化统一的圆形方孔圆形,2、货币名称;从计重到计值,3、货币从单一到并行,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6、,同时以钱为辅,形成了银、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第一目疑难点突破:5,乔家运银货的驼队曾多次在其必经之路的蒙古草原、戈壁险滩被土匪所抢劫,造成很大损失。据说领头的劫匪绰号“流矢儿”,其人武艺高强,射箭百步穿杨。并和官府勾结,作恶草原。乔家深受其抢劫、勒索之害,,乔家是怎么解决这一难题的?,平遥镖局,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

7、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3、有时间限制,1、在县治以上的城市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2、受官府严格管理,3、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1、城市中打破市和坊的限制,宋代以前的市:,宋代的市:,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1、市的变迁,活学活用:阅读报纸完成自主探究分析唐代“市”的特点,城市的发展,2、城市功能发展: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4、城市的分布:南方城市迅速发展,扬、益,3、城市数量与规模:大规模城市增多,中小工商业市镇迅速发展。(四大名镇),1、城市规

8、划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问题:南方城市为什么会发展迅速?,丝绸之路的开通:宁波 登州 大运河的开凿:松江 天津 扬州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扬州 益州 南方经济的发展:泉州、广州,第二目疑难点突破: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D.城市向南方发展,A,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与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中国对外贸易萎缩,中外交往的见证,泉 州,2、特点,(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再以海路贸易为主。

9、,我国古代贸易,可以以唐朝为界分两段:汉至唐,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交往;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北方的战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关联。,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朝贡贸易的定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朝贡贸易的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朝贡贸易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朝贡贸易的影响,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

10、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C,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A,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

11、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B,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