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45817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 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篇1】时光荏苒,20_年在一片有序的繁忙中将要过去了,回首过去一年,内心感慨万千。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对自己的成绩与教训、长处与不足、困难与机遇进行客观评判,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措施,提供参考和保障。一、对一年来工作的回顾,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过去的一年,绩效考核工作在各部门员工的通力配合下,取得长足的进步,这与公司领导前期对员工的绩效理念的灌输是密不可分的。1、绩效一词已经成为了员工关心的话题,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各部门员工从绩效考核中得到了实惠,使得大家积极参与,共同进步

2、。2、员工绩效考核从一线员工的质量考核、产量考核、执行力考核和成本考核等,到管理(计时)员工的工作内容考核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车间员工的考核数据做到了按日提取,例如总装的成品检验记录。3、在厂长班长和质量主管的配合下,考核数据做到了及时准确,为切实做到员工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做出的贡献。二、工作目标没有达成的失误和问题。纵观整个10年,考核工作还是有些不足与缺憾。1、部分考核细则未做到及时的修改,脱离客观实际,致使个别部门考核出现了与真实情况相矛盾的不合理情况。(例如板筋车间的产量考核,由于板筋车间的员工生产任务是由班长进行分配,致使考核过程中的产量

3、指标很难确定,出现了个别的不合理的情况发生。)2、个别员工素质低,不能按时准确提供考核数据,有的员工对考核反映出的负绩效不能接受,应加大考核理念的解释,使员工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考核理念。3、有些本门的员工对考核怀有排斥心理,对考核数据的提供不给予积极地配合,使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三、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与安排。总结的目的是更好的筹划和安排下年的工作计划。1、明确工作思路,下一年度应该沿着既定的工作目标方向和轨道继续前进,避免像无头苍蝇瞎撞,这样会背离考核宗旨而越走越远。2、对本年度考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例如各部门平均绩效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针对这一点应在下一年度逐步引入部门绩效,

4、对不同部门工作绩效结果进一步校正;另外车间批次和产量考核还存在不合理,应该针对出现异常的情况作出具体的矫正措施,例如尾欠批次数量过大的情况,应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追加规定。其他问题也应该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3、加强绩效考核人员的执行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数据按事实说话,拿出准确反映员工工作情况的绩效结果。4、积极制定_年考核工作计划,消除以往考核中的盲点,做到每个员工都纳入考核工作,进行合理的绩效管理。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决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篇2】一、项目概述为培育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

5、,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品牌化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工程。依尊重群众意愿为原则,在保证粮食面积和蔬菜面积基本稳定、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20_年,我县及早谋划特色产业项目,重点支持民权县优质粮食基地建设项目、温棚蔬菜产业建设项目和水产品加工与冷藏项目的建设,并组织各乡镇实施,增加了脱贫户和项目区内农户,及村集体收入。二、绩效评价通过全面自评核查,民权县共得104分。具体分项得分情况如下:(一)产业规划(10分)1、产业规划制定我县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民权县20_-20

6、_年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自评得5分。特色产业规划经多方科学论证,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和种植习惯,重点突出五大特色优势产业目标:一是以神人助粮油和双龙面粉等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基地24万亩。二是以河南长领食品、花仙子粮油为龙头,带动花生种植面积40万亩。三是根据“菜篮子”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主要包括蔬菜、食用菌、莲藕、山药、大蒜、香菜、芦笋、小辣椒等蔬菜种植。四是发展优质葡萄、酥梨、小杂果等果品生产。五是以我县庄子镇、北关镇背河洼地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生产。2、年度实施方案制定我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制定了民权县20_年优势特色产业实施方案,自评得5分。一是明

7、确年度任务。20_年我县重点支持优质粮食、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3种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11394.4万元,新建优质粮食基地6万亩,育苗大棚3570平方米,温室大棚35个,2200平方米水肥一体自动喷灌大棚38座;建设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示范产业园基地10000亩,恢复民权县绿色健康水产养殖大县地位。二是完善推动措施。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强化组织领导方面,我县成立农业特色产业工作专班,由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乡镇振兴局、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畜牧局、林业发展中心等主要涉农部门为成员单位,加大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确保特色产业发展持久见效。在

8、强化技术服务方面,我县成立了民权县农作物专家指导组,组建了民权县农业技术专家队伍。县农业农村局派出了92名技术人员,按照“一户一策、因地制宜”的要求,大力开展入户培训、集中培训和“手把手、面对面”的田间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在强化示范引导方面,我县积极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典型评选、示范认定、宣传表扬等活动,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营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良好氛围,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并积极向省厅和市局推介我县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三是落实责任分工。按照“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总体思路,我县根据乡

9、镇产业发展情况,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及早谋划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县发改委负责特色产业项目规划立项、初审认定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特色产业项目申报与组织实施工作;县乡村振兴局负责特色产业项目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与指导;县财政局负责特色优势产业项目资金的统筹整合工作;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特色产业项目与林业产业对接契合工作;各乡镇负责具体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四是加强过程管理。严格项目管理,加强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发挥良好效益,资金安全运行。在评审论证阶段,按照有关要求,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对上报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评审,对于实施项目条件较好、群众满意度高的项目才予以上报。在项目入

10、库阶段,严格认真进行绩效审核,绩效明显且达到85分以上,予以准入项目库。在项目实施阶段,定期不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议,加大督查力度,加强项目信息通报。在竣工验收阶段,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质检,编写验收报告;在资金拨付阶段,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人专账制、报账制、公示制等资金管理制度。五是严格考核验收。按照特色产业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到各乡镇抽查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完工后,采用第三方评估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成果作为下年度项目谋划的依据。(二)项目库建设(15分)1、当年项目库建设我县当年项目库储备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与规划对应)资金规模为11394.4万元,产业类项目资金规模

11、为21527万元,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与规划对应)资金占产业类项目比例为52.9%,自评得10分。2、下年度项目谋划我县20_年项目库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衔接谋划资金储备规模为13484.7万元,20_年度资金规模为11394.4万元,20_年资金储备规模高于20_年度资金规模,自评得5分。(三)资金投入(15分)1、衔接资金投入我县20_年中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投入优势特色产业资金总量(含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为11394.4万元,20_年投入产业项目资金总量为21527万元,所占比例为52.9%,衔接资金和项目台账中各级衔接资金数一致,不存在有误或逻辑关系不一致情况,自评得10分。2、撬动社会和金融

12、资金通过优质粮食、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实施,我县投入的衔接资金规模为11394.4万元,撬动社会、行业和金融资金新增实际投资规模为69500万元,撬动社会、行业和金融资金的规模是衔接资金的6倍。自评得5分。(四)项目组织实施(25分)1、利益联结机制在重点支持优质粮食、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带动企业、项目实施单位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脱贫户建立了3种以上明确的利益联结机制。自评得5分。一是在土地流转方面,老颜集乡百业园流转土地8500亩,平均每年租金900元/亩。二是在就业务工方面,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常年带动务工4000人,平均年收入2.8万元左右。三是订

13、单收购,我县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年产15000吨,产值13900万元,全部实行订单销售。四是在技术培训指导方面,今年举办技术培训120余次,18000人。2、项目实施进度我县20_年衔接资金(含统筹整合资金)投资建设项目预算安排资金11394.4万元,截止目前实际支出资金10260.96万元,项目实施进度达到100%,自评得5分。撬动社会资金、行业和金融资金投入69500万元,项目实施进度100%,得5分。共计得10分。3、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产业协会等)进行加工、销售以及统一提供种苗、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等全程化服务的产值总额为8010万元,优势特色产

14、业总产值为9844.9万元,所占比例为81.36%,自评得5分。4、产业发展布局我县优势特色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区域包括6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分布在全县7个乡镇。水产养殖及水产品加工在庄子镇、北关镇背河洼地,连片发展规模为33504.9万元,全县该产业发展总规模为46470万元,连片发展规模占我县产业发展总规模比例为72.1%,自评得5分。(五)效益效果(40分)1、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数量我县20_年、20_年优质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6万亩,增长比例为11.1%,增长11.1个百分点,自评得10分。2、参与发展该产业的行政村增长比例我县20_年、20_年参与该产业的行政村数量分别为37个、41个

15、,增长比例为10.8%,增长10.8个百分点,自评得5分。3、参与发展该产业的农户增长比例我县20_年、20_年参与发展该产业的农户数量分别为7900户、8810户,增长比例为11.5%,增长11.5个百分点;20_年参与该产业的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人数为4326户,占总农户比例为49.1%,自评得5分。4、农户收入增加总值我县20_年农户通过在项目区务工增加收入800万元,优质小麦销售每公斤多0.06元,3100万公斤小麦多销售186万元。收入等方式增加农户收入总值为986万元,衔接资金总额为9027万元,收入总值占衔接资金总额比例为10.9%,自评得10分。5、群众满意度我县对参与产业的农

16、户进行实地走访或问卷调查,共260份,满意度为91.5%,自评得5分。(六)加分指标(4分)我县衔接资金在品牌打造、品质提升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发挥优势,努力创新。20_年6月,向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期刊投稿民权县念好“四字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交流我县在优质粮食基地建设经验,加1分;20_年9月7日向河南农业农村信息网提供民权县双塔镇“云端”送技助农自救信息稿件,加1分;20_年1月5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全国65家单位符合创建标准,河南省共有4家。民权县(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获评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市唯一,加1分。20_

17、年11月18日商丘市20_年度第二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观摩组莅民观摩,加1分。共计加4分。三、主要做法我们紧紧围绕“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防返贫机制,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情况,多措并举,大力实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蔬菜种植和水产品加工优势特色项目建设。一是出台政策文件“立规矩”。依据民权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_-20_)、民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施方案、民权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_-2030)民权县农业产业“十四五”规划民权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方案,按照民权县20_年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方案要求,明确民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创新产业模式

18、,做好持续发展*,促进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全力统筹整合“保投入”。民权县作为首批统筹整合财政资金试点县,不断加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确保统筹整合资金规模不降低、县级安排资金不减少。20_年度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项目21527万元,其中特色产业项目11394.4万元,占产业项目资金52.9%。目前已拨付资金10260.96万元。三是加强龙头带动“上规模”。我县以神人助粮油、双龙面粉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优质小麦,做大做强面粉产业。民权县有神人助粮油、双龙粉业、庄周面粉等多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18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四是依托背河洼地“搞开发”。以稻渔综合

19、种养为依托,做大做强庄子镇、北关镇水产养殖。开发水产养殖区1万亩,发展稻渔种养区0.2万亩,带动两个乡镇10余个贫困村1000余户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每户年均增收600元,吸纳110名脱贫人口通过在基地务工,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继续保持民权水产品的产业优势。20_年,重点实施庄子镇水产品加工与冷藏项目,其中清河源食品将水产品通过加工,制作成鱼干、酱等成品进行销售300万斤,通过和昌饲料有限公司,带动7000亩水域养殖,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五是建好蔬菜基地“促增收”。20_年,双塔镇农业产业园(韭菜基地),年产1800吨韭菜,收入540万元,利润在200万元左右,园区内务工人员80人左右

20、(含临时用工),工人年收入2.2万元左右。野岗镇80亩温室大棚育苗,年育苗3000万棵,年收入400多万元。老颜集乡百业园建设蔬菜种植大棚、食用菌种植大棚400余座,流转土地8500亩,转租种植户1500余户,着力打造“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年产蔬菜9000吨,产值达1100万元,带动400多户脱贫户持续增收,1000多人就业。四、工作建议一是建议上级加大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我省确立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工作重点,并加大了考评力度,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今后,我县将在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加强与全国蔬菜流通协会

21、、大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加快优质韭菜、优质土豆种植等示范基地建设进度;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打造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绿色生产和精深加工,为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创造条件。二是建议对重点支持项目要灵活把握、统筹兼顾。按照特色优势产业考评办法,重点支持特色产业项目每县仅局限于3个,但对山区和平原地区要灵活掌握并区别对待。适宜山区的特产优势产业类别相对集中,但我省平原地区大都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和核心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各地大都制定了“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特产优势产业发展思路,若每年特色产业项目仅

22、局限于3个,会影响产业布局和实施效果。建议适度给予当地政府自主权调整产业布局,打破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局限性。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篇3】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_34号)、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县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桃政发20_25号)和桃江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_年财政绩效评价的通知(桃财绩20_95号)等文件精神,受桃江县财政局委托,我所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于20_年7月8日至8月8日对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竹材科技)20_年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

23、下: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_年,系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900736773663K,法定代表人是薛志成,注册资本5076万元,位于湖南桃江经济开发区。经营范围为:竹制品、家具研发、加工、销售;建筑材料的销售;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是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新材料企业、20_中国竹业标杆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24、和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二等奖。公司先后在竹木加工领域获得发明专利17项。20_年,该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展校企产学合作。20_年,与桃江县年丰竹制品厂开展为期一年的原料配套产业帮扶合作。20_年12月末,有职工250人。(二)项目绩效目标设立和实现情况1.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根据20_年9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_年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湘农联20_90号)要求,该公司上报标杆龙头企业打造项目资金400万元,申报绩效考核一级指标4项、二级考核指标12项、三级考核指标31项。2.项目实现情况:20_年4月,桃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组对20_年竹材科技

25、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为“项目资料较齐全、完整,符合验收要求。项目单位落实了法人责任制,配备了项目管理人员,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项目投资5300万元,布置生产厂房面积4万平方米,购置碳化窑,热压机,框锯机等机器设备27台,现已开始全面投入运行。完成年产销2万立方米多功能重组防腐竹材”。(三)项目实施情况分析1.项目资金预算、到位、使用、管理情况20_年,湖南省财政厅下达竹材科技标杆龙头企业打造项目资金400万元。20_年5月,该公司收县财政拨入项目资金400万元,已全部用于购置设备,项目资金无余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如下表:(略)资金管理情况:为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公司

26、制定了项目组织管理与财务制度,对项目组织、实施管理、评价验收、项目投入预算管理、投入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了规范。公司设立项目资金备查账,做到了专人管理、专项核算。2.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湖南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湘农组发20_3号)中“(十)南竹产业研究,由中南林科大牵头,整合省林科院、湖南大学和桃花江竹材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创新力量,组建湖南省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要求,桃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该公司申报20_年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项目,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验收。该公司20_年“年产5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用环保竹材墙体材料技术改造项目

27、”向县发改委备案,项目估算总投资额2.7亿元。目前已投资5517.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117.9万元,占已投资额的93%,申请项目资金400万元,占7%。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厂房建设和机器设备的购置,对现有户外重组竹材生产线进行改扩建。3.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公司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各方面进行协调,落实保障项目资金,监督项目的实施进程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项目现场管理,强化现场操作工艺流程,同时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监控项目的进程,保证项目按预定计划施行。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一)绩效评价目的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

28、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按照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要求(详见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_285号)、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湘财绩20_28号)、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湘财绩20_7号)等文件),我所按下列步骤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1.前期准备。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现场评价方案,设计了相关表格,联系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确定了实施时间。2.实施情况。项目绩效评价实施步骤:(1)召开座谈会。组织项目实施企业、员工召开座谈会

29、,听取项目有关情况介绍。(2)收集核查资料。收集项目相关政策文件、申报文件、制度等资料;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项目立项、评审等程序是否符合要求,项目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资金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情况。(3)现场查看。深入项目现场实地察看,进行设备清点,开展调查询问。(4)根据公司报送的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结合相关资料及现场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评价结论,出具绩效评价报告。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一)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期间,20_ 年实现营业收入 30063.19万元,利润总额为2979.12万元,纳税281万元;20_ 年实现营业收入 32633.59万元,利润总额为3150.93万元

30、,纳税230万元。20_年较20_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加2570.4万元、171.81万元,分别增长8.5%,5.7%。20_年至20_年,主营产品出口额分别为437万元、783万元。20_年较20_年增长79%。现阶段,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纳税增长率等绩效指标未达预期目标,出口增长率高于预期目标。(二)社会效益20_年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对该公司“千企帮千村”行动出具证明“该公司与桃江县武潭镇梅林村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在梅林村、善溪村等楠竹资源丰富的就近地区,帮助建立竹片加工供应基地。通过采取产品回购、技术援助等方式,扶持林农就近进行半成品加工,再以高于保底价的价格收购林农所生产的原材料

31、。预计可帮扶农村劳动力60多人,联结带动林农200余户,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超过300万元”。该公司结对帮扶村2个,帮扶村安置就业人数4人。20_年,与桃江县年丰竹制品厂开展为期一年的原料配套产业帮扶合作。企业提供就业岗位逐年增加,20_年至20_年末,提供就业岗位分别为165个、187个,208个,250个。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阶段,就业人数增长率、帮扶村安置就业人数等达到预期目标,原材料增长率等未达预期目标。(三)生态效益20_年10月、11月,桃江县环保局对该公司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公开进行了排放污染物监管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2、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未发现问题。”(四)可持续影响该公司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_年,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出口783万元。在竹木加工领域拥有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还有已申报被受理的专利8项。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同时,该公司与林科大的科研合作,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质量。该公司的扩建项目投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四、主要经验和做法(一)目标明确,项目稳步推进企业发展目标明确。该项目经县发改委备案,稳步推进。20_年来,该公司自筹资金5500多万元进行项目建设,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质量,进一步扩大产能为出发点,进一步提升销售额和出口创汇额。公司成立了项目

33、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成立由工程部牵头,资材部、生产部等部门参与的项目管理部门,保证项目建设资源及时到位。(二)自主知识产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该公司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司已获得的发明专利17项,已申报被受理的专利8项。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项。开展校企合作,注重研发资金的投入和研发团队的培养,让专利技术成为企业的核心生命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绩效目标中部分指标设置欠合理该公司申报项目时所设立的绩效目标,其中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率、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率、税收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均为20_年与20_年

34、的指标比较值。该项目经20_年启动,省财政补助资金20_年12月下达,20_年拨入,上述绩效目标应进一步考虑专项资金拨入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申报期绩效目标中部分指标设置不合理。建议进一步科学地设置绩效考核目标。(二)产业帮扶有待进一步发展该公司带动农民走南竹生产产业化效果不明显。且公司预计年结对帮扶安置就业人数10人,实际安置4人,未达预期。建议公司进一步加大对结对帮扶村及竹加工企业的帮扶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帮扶作用,立足桃江丰富竹资源,联结和带动当地农民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共赢发展。六、评价结论(评分、评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及评分共计100分,根据评价小组对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

35、_年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项目各项指标综合评定为80.32分。被评为“良”等级。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篇4】根据乐山市市中区财政局关于20_年绩效评价整改及公开的通知要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_年认真落实财政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要求,针对20_年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工作部署,认真开展自查整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整改,不断优化改进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现将涉及绩效评价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一、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在绩效自评过程中,我单位民生项目绩效管理存在: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工作还需加强。项目经费控制数项目绩

36、效管理存在:1、单位机关经费运行偏紧。2、业务工作任务较重,工作经费开支较大,导致经费不足申请追加业务专项经费的情况。二、整改措施针对项目绩效自评存在的问题,我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整改。(一)加强培训学习。20_年,我局充分认识了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财务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学习培训,规范部门预算收支核算,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收支管理水平。我局在加强内部学习培训的同时,积极参加区财政局组织的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参加,同时组织业务股室一同参加,不断促进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提升绩效管理能力和水

37、平。(二)完善绩效指标库。为进一步提高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局在开展20_年度绩效目标申报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各资金使用股、室根据项目特点,认真梳理代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绩效指标,更新完善我局绩效指标库,为以后年度绩效目标申报工作提供更好地参考。(三)加强绩效运行监控。我局在加强预算执行进度管理,督促资金使用股室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的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启动了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及时掌握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并针对监控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财政资金切实发挥效益。(四)加强结果应用。将20_年度绩效自评结果作为编制部门20_年度预算和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大各类资金

38、统筹使用力度、保障重大项目、规范我局预算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提高预算公开透明度等重点,为扎实做好20_年部门预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关于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报告【篇5】经我县认真自评,20_年伊川县优势特色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得分100分,加分项13分,共计113分,具体如下:一、项目概述伊川富硒产业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抓手,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以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经济发展。1.实施背景。伊川县地处豫西丘陵地区,在鸦岭、平等、鸣皋、葛寨一带分布着6条富硒土壤富集带,加上江左、吕店、半坡、白沙等富硒土地,总面积50万亩位居河南省第一

39、,土壤贫瘠、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质条件非常适宜谷子和红薯种植。伊川县以富硒为主要发展方向,以红薯、谷子为主导产业,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规划,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符合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具有广阔、安全的发展空间。富硒农产品特有的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排毒解毒等保健功能,符合群众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伊川县委、县政府依托富硒资源禀赋和种植基础,明确了谷子、红薯、果蔬种植三大主导产业。2.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以富硒谷子和富硒红薯为核心和重点,建设“2+N”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富硒产业发展,将伊川县打造为河南省有机富硒农业的核心发展区;以农业产业园为模式,以科技引领、加工增值

40、、文化休闲为方向,推进富硒系列产品开发、运营和销售,拉长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创建河南省乃至中原区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富硒农业示范县。3.主要实施内容。20_年安排产业发展衔接资金11933.97万元,其中优势特色产业衔接资金6489.56万元。重点支持谷子、红薯、果蔬等产业发展,建设“2+N”产业体系,即谷子和红薯两大富硒产业,采取“春谷+油菜”、“谷子+红薯(鲜食性红薯和叶菜红薯)”产业轮作模式,巩固两大特色的主导地位。同时,依托我县白元、酒后蔬菜基地等发展“富硒果蔬”,建设了岭上硒薯亓岭示范基地和伊川小米吕店示范基地,主要建设内容为:“岭上硒薯”育苗温棚、储藏、分拣中心、产业园研发

41、及电商运营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富硒果蔬”冷链仓储、分拣中心及配套设施等项目。4.项目组织管理。20_年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主管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年度实施方案,乡镇组织实施,目前已全部完工。5.绩效目标情况。通过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的实施,建设了岭上硒薯亓岭示范基地和伊川小米吕店示范基地,举办了全国谷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国(伊川)红薯产业发展大会,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了中国农洽会、洛阳丰收节、龙凤山奇妙游等农产品展销活动,岭上硒薯、伊川小米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农民种植收益不断提高。统筹一二三产布局,以红薯谷子为主导产业做大一产,以伊川小米、岭上硒薯

42、初加工为内容做强二产,以农技、农机、农资、订单销售、旅游研学、仓储租赁、金融支持等服务为突破口做好三产,初步搭建起了三产助二产、二产带一产的良性循环。全县红薯、小米、果蔬常年供不应求,销售价格逐年攀升,农户种植收益日益增高,行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多,产业链条逐渐加长,社会资本关注度不断提升。20_年全县红薯地头批发价1.5元/斤,优质红薯零售价价达到6-7元,平均亩纯收益超过3000元,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优质谷子收购价2.9-3.2元/斤,亩纯收益900元,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蔬菜总产值0.7亿元,种植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二、绩效评价(110分)(一)产业规划(10

43、分)1.产业规划制定(5分)我县制定了伊川县特色产业规划(20_-20_),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抓手,建设“2+N”产业体系,即谷子和红薯两大富硒产业,采取“春谷+油菜”、“谷子+红薯(鲜食性红薯和叶菜红薯)”产业轮作模式,巩固两大特色的主导地位。同时,依托我县西梅、树莓、红不软桃、核桃等发展“富硒杂果”,依托蛋鸡、肉牛等产业发展“富硒畜产品”,依托酒后蔬菜基地、白沙蔬菜基地、白沙食用菌等产业发展“富硒蔬菜”,加上米醋、花生、花椒、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延伸N个富硒产业。规划投向相对集中、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得5分。2.年度实施方案制定(5分)我县制定了20_年

44、优势特色产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5年衔接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优化调整,详细明确了年度任务、推动措施、责任分工、过程管理、考核验收等内容,谋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种植补贴项目、冷链仓储、分拣中心、产业园研发及电商运营中心及配套设施等项目,20_年投资2955万元实施了“岭上硒薯”育苗温棚、储藏、分拣中心、产业园研发及电商运营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建20座育苗温棚(含室内喷淋灌溉系统),种薯储藏中心1750平方米,分拣中心300平方米、储藏及分拣中心面积5370平方米,建设1663.6平方产业园研发及电商运营中心一座;投资1753.21万元实施了“富硒

45、果蔬”冷链仓储、分拣中心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冷链仓储产业用房1890,分拣产业用房1200,保鲜库3间(每间长度22.57米,宽度11.9米,高度4.5米),低温冷藏库3间(每间长度22.67米,宽度11.9米,高度4.5米)等;投资2208.2万元,围绕“富硒小米”,建设4座提灌站和4眼机井,建设2200平方钢结构仓储一座,硬化产业道路5.4人公里,发放特色种植补贴703万余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可带动2706户9850人户均增收1500余元。得5分。(二)项目库建设(15分)1.当年项目库建设(10分)我县当年项目库储备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与规划对应)资金规模为17706万元,产业类项目资金

46、规模为22722万元,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与规划对应)资金占产业类项目比例为77.92%,得10分。2.下年度项目谋划(5分)我县20_年项目库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衔接谋划资金储备规模为18000万元,20_年度资金规模为17706万元,20_年资金储备规模高于20_年度资金规模,得5分。(三)资金投入(15分)1.衔接资金投入我县20_年中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投入优势特色产业资金总量(含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为6489.56万元,20_年投入产业项目资金总量为11933.97万元,所占比例为54.38%,衔接资金和项目台账中各级衔接资金数一致,得10分。2.撬动社会和金融资金我县撬动社会、行业和金融资

47、金新增实际投资规模为3.97亿元(洛阳源耕投资1200万元完成红薯深加工生产线,岭上农业投资750万元完成1500亩红薯示范基地建设,三康、伊河桥、金粟米业、红谷源等投资4100万元谷子规模化种植6万亩,家庭农场、合作社、群众参与谷子种植14万亩,完成投资7600万元,参与红薯种植9万亩,完成投资15000万元,酒后、白元、平等蔬菜基地完成社会投资8000万元,种植果蔬1万亩,间接带动了电商、快递、物流等产业发展,美团协同仓项目、新农利合物流项目先后落户我县,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优势特色产业投入的衔接资金规模为6489.56万元,所占比例为611.75%,得5分。(四)项目组织实施(20分)1.利益联结机制我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同脱贫户建立明确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财政支持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移交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其他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