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46229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2.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制取实验,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检验方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满方法,复习回顾:,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怎样验满二氧化碳?,【引言】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春季某农家挖了一口很深的井,大约挖到十四、五米深时也不见水,因此就放弃了。到了雨季,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于是上面的二女儿也下去想看个究竟,结果二人都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倾

2、流实验,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部蜡烛后熄灭.,CO2比空气重,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讨论,练习),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死狗洞”。人走进山洞平安无事,而牵进去的狗立即倒地而死亡。你能解释其中的奥妙吗?,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地势越低含量越高,且不助燃也不能供给呼吸,浓度大时会使人窒息。,联系实际:,久未开启的地窖底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若贸然进去有窒息的危险。,1、为什么地窖底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2、为防不测,人们在进入地窖前,常做灯火实验,为什么?,讨论,1.

3、根据以上性质,说一说的CO2用途.,答:可用于灭火.,2.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证明同体积的CO2比空气重?,答:充二氧化碳气球向下降.,3.实验室中,还有什么证明同体积的CO2比空气重?,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练习),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练习,(实验,讨论),D,带一盏点燃的油灯或火柴等。,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溶解性实验,塑料瓶变瘪了.,CO2能溶于水。,(讨论),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

4、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生活中有那些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的实例?,讨论,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打开汽水瓶盖,冒出大量气泡.,(实验),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 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以作制冷剂。可用于人 工降雨,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

5、质,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升华吸热,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用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现象、讨论),反应实验,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现象,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

6、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变红色,无变化,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水不能令紫色石蕊变色,无变化,CO2不能令紫色石蕊变色,变红色,加热后变回紫色.,CO2与H2O反应生成酸令紫色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实验、讨论),讨论,不稳定,(实验、现象),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CO2检验,讨论:,答:通入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练习),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练习,(讨论),碳酸钙不溶于水,答:木炭燃烧生火生成CO

7、2,CO2 与石灰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一、CO2的物理性质,课堂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2、能溶于水(1:1),二、CO2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2、CO2跟水反应,CO2+H2O=H2CO3,H2CO3=CO2+H2O,3、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CO2+Ca(OH)2=H2O+CaCO3,化学性质,CO2燃烧,也燃烧,CO2与水反应生成,CO2能

8、使澄清石灰水变,化学方程式是,不能,不支持,白色浑浊,碳酸 H2CO3,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自学课本P115-117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温室效应3、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4怎样防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问世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P116),(练习),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

9、.作业,纯碱,汽水,尿素,人工降雨,灭火,工业原料,致冷剂,光合作用,四、用途,三、二氧化碳的用途,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2能与多种物质反应是化工原料,如制纯碱,尿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致冷剂,可用于保存食物和人工降雨,性质,用途,决定,体现,CO2能促进光合作用,可用于温室肥料(气肥),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饮料,练习,(温室效应),一.制取实验二.倾流实验三.溶解性四.干冰五.物理性质六.反应实验七.CO2检验八.化学性质九.温室效应十.作业,实庭小实验1取一个玻璃杯,杯底放一支短蜡烛,并铺一层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2CO3)。把蜡烛点燃,沿杯壁倒入一些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如图(I)所示。纯碱能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观察火焰是否熄灭。,蜡烛火焰熄灭后,在玻璃杯上盖上一块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如图()所示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2 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盐酸(可到化工商店购买),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试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的成分里可能含有什么?,作业,完成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反应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