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46636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医古文学习心得 医古文学习心得1经过层次分析,将课文分为若干大的段落,总结出其中的中心意思,然后即可提炼出全文中心思想。这是学习每篇课文的关键所在。如在学习“用药如用兵论”时,要知道*根据意思可分为四段。如第一段(圣人其道同也)大意:用药目的和误用危害。第二段(故病之为患也所以捣其穴)大意:知已知彼,多方以制之。第三段(若夫虚邪之体振威武也)大意:攻补原则。第四段(然而选材必当尽之矣)大意:方法众多,难以言尽。这样就不难看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了。即使全文学过很久,从脑海中也易提纲挈领的反映出全文概貌。另外,学好古汉语基础知识,也是学习医古文重要组成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均编在书末,往往易被自学者

2、所忽视。笔者体会,在学习前先看一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如“工具书”、“汉字”、“今译”、“古代文化常识”等知识,对课文中所遇的部分难点可以迎刃而解,或边学课文边参阅基础知识,可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医古文学习心得2是在辨析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逐层分析课文,推敲其中大意。它包括句中词组的结构,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形成、每句话的意思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就必须了解各类词组的不同结构关系。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主谓词组、复指词组、介宾词组等。在分析述宾词组时要注意对具有使动关系,如“生之”、“药之”,意动关系,如“业医”、“轻身”,为动关系,如“殉物”等复杂关系的

3、辨别。实际上,我们在课文中接触到的各类词组往往比较复杂,只要注意在上述基本词组基础上分辨,是不难区分的,初学者最好用图示法练习一下复杂词组的结构关系,对分析课文很有帮助。句子类型按用途来说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按结构类型来说可分为主谓句、省略句、无主句等,区分了这些,有助于体会语感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经过上述分析后,还需判别单句、复句类型(如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和句了构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总结句子的意思,分析出上下句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每一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不过古汉语句子构成成分与复句类型与现代汉语基本一样,只要稍借助参考资料,是不难理解的。可见层次分析是语法

4、的具体应用,是进行译文的基本功,所以必须熟练掌握。其次,初学者还应多做一些句读练习,为将来阅读古医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句读正确,才能更好的进行层次分析。医古文学习心得3是指对*中的字词认真归纳、比较,准确理解其含义。古汉语由于时代的不同,使词义范围发生了种种演变。词义范围演变有三种形式,即扩大、缩小、转移,注意从这三方面分析词义的变化,对于正确地掌握词义,是很有益的。如“菜”,古代专指蔬菜,今则蔬菜、鱼肉蛋等统称为菜,即诃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如“禽,古代泛指鸟兽,现则专指鸟类为禽。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涕”,古代指“眼泪”、“哭泣”,现在专指“鼻涕”。另外还要注意对一词多义、同义

5、词、词类活用等加以辨析。在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把一些字词的意义、用法加以归纳、比较,通过前后文对比、古今对比,找出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点,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摘录在笔记本上,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虚词“夫”字,就有三种意思:置在句中,作代词,多起提示作用,常译为“那”或“这”。置于句首,作助词,有提起全句,开启议论或承括上文继而议论的作用,一般不对译。置于句末,作语气词,表示感叹。译为“何”、“么”、“哪”等。再如文言“走”字,现代称“跑”,现代的“走”字,古代称“行”。通过古今对比,便了解到了相互区别。全国高等医学院医古文教材文末均列举了重点单词,对初学者很有帮助。由于虚词关系

6、着语句的修饰、限制、关联、组织和语气,因此,理解虚词,对*的全面了解,尤其对作者深含之义与弦外之音的揣摩,每每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人称代词“之”“其”,特殊的助词“者”和“所”,介词“以”“于”“为”,连词“而”“则”“然”“且”,疑问代词“何”“安”“孰”“胡”“焉”“曷”,表语气的助词“也”“矣”“乎”“哉”“焉”“耳”等要能熟练地掌握其使用范围。另外在进行字词辨析时,还必须掌握一些汉字常识,如汉字的构造、古今字、通借字、异体字、繁简字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医古文学习心得4是指学者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应首先了解课文前“说明”中交代的时代背景、作者、*出

7、处、中心大意等。这样,学者不但能做到胸中有数,在学习中逐步深入,而且对不同时代的字词大意和*风格还能有所鉴赏。例如学习“脉经序”时,就必须知道*出自脉经,作者王叔和,魏晋之际的医学家。脉经共十卷,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指出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说明编著脉经的原因及其内容体例,勉励后学者深入钻研,赶上前贤。知道了这些后,就能很轻松地边阅读边理解到*大意。其次,根据*“说明”,还可提供两种学习方式:一是根据交代的年代,可将*按时代先后次序排列一下,然后可按文言的接近程序归为三大类。一类是先秦两汉*,如医师章、秦医缓和、“素问”三则、异法方异论等;二类是晋代至宋金时期的*,如脉经序、甲乙经序、养

8、生论、极言篇等;三类是明、清两代的*,如赠医师葛某序、医原、诸医论、本草纲目原序等,通过这种由古到今、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可以了解和鉴赏到不同时代的文言变化和*风格。二是根据说明中交代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分门别类,常可分为医史文献,如秦医缓和;医家传记,如华佗传、李时珍传;医著序文,如伤寒论序、类经序;医学论文,如标幽赋、小儿则总论;医案医话,如医案三则、医话二则等等。通过这种分类学习,综合对比,便于集中学到同类有关知识和写作技巧,可以提高古汉语的阅读能力,上述从纵横两个方面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初学者从宏观上把握到学习门径,利于知识积累、比较,便于掌握语法规律。医古文学习心得5是指通过

9、准确、熟练、富有感情的阅读,体会*的感情含义。准确朗读是获得古代汉语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而感性认识是学习医古文的必要条件,感性知识越丰富,越深刻,理性知识的掌握也就越牢固、越熟练。正如俗话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现代汉语是这样,古代汉语更应如此。初学者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默读,更重要的是要朗读,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含义,才能理解得深,记得牢。对于一些文理优秀的*,最好能全篇背诵,如“大医精诚”、“伤寒论序”等都是较好的思想教育篇。既学到了语言,又学到了思想,实为一举两得。医古文是学习古典医籍的文学基础,如初次印象错误,将怡害不浅。特别是古汉语中的古今字、假借字通用,它们有音同字异的,有音同义否的。如“解蔽”篇中“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句子“景”字(同“影”)就得念影,方能译出原文的真实意义。故在阅读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每个字的字音,切不可望文生义,对于一些生字,要借助古汉语字典予以解决。医古文学习心得编号_4badd9a10bf3218eb7f33f52d1c2dc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