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47857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XLS 页数:34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制系统配制站HSE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管理模块.xls(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配配制制系系统统配配制制站站HSEHSE标标准准化化建建设设标标准准模模板板-管管理理模模块块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1.风险管理1.1 风险辨识工作前安全分析和工艺危害分析等风险管理工具得到有效应用,风险辨识评价全面准确,控制措施有效可行。1.建立基层队危害因素清单,明确危害因素名称、可能产生的后果及相应控制措施,并结合风险识别情况对危害因素清单进行更新。2.基层干部组织岗位员工利用班前会、生产会、工作前安全分析等形式,及时对每个作业班组、每名岗位人员、每个生产工序、每项工艺技术、每台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进行进行动态危害因素评估。对评估的风险制定消减控制

2、措施。3.对于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基层队不能控制的风险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在上级治理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责任人进行监控。4.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等相关资料、记录齐全,保存完整。1.2 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得到辨识,控制措施有效可行。1.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针对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可行的安全防控措施,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1.3 隐患管理隐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并整改。1.按照相关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暂时不能消除的隐患进行评估、分类和分级,分别上报相应主管部门,需要投资

3、解决的隐患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议书”上报主管部门;2.在隐患治理前要制定消减防控措施并向岗位员工进行告知,掌握隐患控制相关工艺操作及应急操作方法,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落实责任人进行动态管理。1.4 员工参与员工参与岗位风险识别,并清楚本岗位风险和控制措施。1.落实“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的要求。辨识作业新增风险(如发生变更、处理事故或设备故障时),落实责任和防控措施。员工熟悉掌握与岗位相关的HSE风险控制工具、方法。2.将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宣传、培训,使员工熟知本岗位作业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第 1 页2.责任落实2

4、.1 岗位职责按照“一岗双责”和风险管控要求,所有岗位HSE职责清晰明确。1.站队各岗位均建立明确的HSE岗位职责,内容完整无漏项或交叉,符合岗位实际,管理人员熟知本岗位的HSE职责的内容。2.岗位职责在岗位上得到有效沟通,员工熟悉本岗位HSE职责,并能够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做到“一岗双责”。2.2 有感领导基层领导认真落实本岗位HSE职责,制定并有效实施个人HSE行动计划。1.基层领导熟悉本岗位业务范围内的HSE职责、标准规范和应急程序。亲自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安全观察与沟通、隐患排查、执行各项HSE管理制度、展示有感领导的带头作用。2.制订个人HSE行动计划,并按照个人HSE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5、对直线下属HSE承诺的实施进行督促。3.个人行动计划及完成情况每季度进行公示,对个人行动计划的落实完成情况接受监督。2.3 直线责任管理人员按照“管工作管安全”的原则,认真履行岗位HSE职责。1.管理人员清楚职责范围内HSE管理短板,包括对体系审核、定期检查存在问题管理原因的分析,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跟踪。跟踪年度计划中所分管HSE工作的完成情况,采取有效措施。2.基层队干部及班长直线管理责任清晰,掌握本岗位工作范畴和管理权限,定期对直线下属岗位员工HSE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培训。2.4 属地管理属地划分清晰、责权明确;岗位员工能够严格落实属地责任。1.员工清楚自己的属地范围及职责,清楚自己属地内

6、或当前作业的主要HSE风险、薄弱环节、防控措施及应急措施。2.熟知属地内的目视化要求,规范自身安全行为,制止违章;根据作业工况能对外来人员进行HSE风险提示,制止他人(含相关方)的不安全行为。3.员工主动识别属地的风险,维护属地内设备设施的完好,能够识别并报告隐患。3.目标指标3.1 制定分解站队和岗位都有明确的HSE目标指标,包括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1.实行HSE目标管理,站长与大队签订责任状,责任状中既包括零事故、零伤害等“结果性”指标,也包括检查、遵章守纪等“过程性”指标,以及相应处罚规定。2.站队依据上级下达的HSE指标在各岗位进行分解,建立具体、量化,可操作的HSE目标、指标,并

7、就目标及目标值的设定达成一致,员工清楚本岗位的目标指标。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2 页3.目标指标3.2 实施方案对关键性的HSE目标指标应制定方案并实施,方案要明确所需要的资源、方法、时间及责任等。1.站队依据与上级签订的HSE责任状,结合单位HSE工作要点及相关工作任务要求,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间和要求,形成基层站队年度HSE工作计划。2.在以下情况,制定并实施方案:站队负责的维检修项目等存在风险的各类非常规作业;实施动火、高空、挖掘等专项许可的作业;改进工艺设备缺陷,提高安全环保可靠性;改进HSE管理缺陷时。3.施工作业中,及时识别

8、新增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消减控制措施,并对岗位员工、相关方、承包商分别做好交底告知工作。4.对因实施方案造成设备设施变更、程序或规程变更采取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3.3 跟踪考核定期监督检查HSE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依据考核细则进行严格考核,鼓励正向激励。1.基层队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细则,结合定期检查、月考核,落实HSE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并与奖金挂钩同时纳入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的评比。2.利用月度HSE总结,定期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必要时可对目标和指标进行调整或重新修订。4.能力培训4.1 上岗条件明确各岗位上岗条件和能力要求,培训合格,能岗匹配,持

9、证上岗。1.具备岗位风险辨识能力,熟知本岗位存在风险,掌握岗位工艺、设备、设施操作,具备适应本岗位的应急处置能力;2.特种作业人员经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需持证上岗人员取得相应资质。关键岗位需持有效证件并建立台帐。3.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历。(队长、书记、副队长、技术员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他岗位高中、技校或中专学历)4.对新入厂、转岗、脱岗6个月以上员工应进行队级、班组级HSE专项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2 培训实施培训矩阵得到运用,根据不同岗位人员能力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1.编制岗位HSE培训矩阵,矩阵应包含通用安全知识、本岗位基本操作技能、

10、生产受控管理流程、HSE知识方法与工具等四个部分。并结合具体岗位HSE要求,编制培训计划,内容以岗位操作技能、风险识别与预防、设备设施使用与保养、应急处置预案及应急能力训练等。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3 页4.能力培训4.2 培训实施培训矩阵得到运用,根据不同岗位人员能力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2.各岗位有基于岗位需求的培训需求矩阵,按照规定的周期、项目组织或接受培训。培训师须具备培训能力,编制短小精悍、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培训课件,组织开展基层自我培训工作。3.新入厂员工,应经过二级单位、站队、班组三级入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总学时不

11、得少于72学时。4.工种调换、转岗、脱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的员工,应重新进行不少于16学时的队级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5.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进行培训。6.站队定期组织岗位员工进行HSE知识考试,站队主要领导对岗位员工考试结果进行效果评价并与奖金挂钩。7.员工经过相应培训,清楚本岗位HSE职责、设备操作规程、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应急处置程序。8.站队做好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的HSE教育培训,进行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9.定期组织对岗位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岗位培训需求矩阵。4.3 能力评价根据日常工作表现和岗位H

12、SE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定期对岗位员工的HSE意识、知识和技能等进行评价。1.按照岗位员工能力评价制度,队长组织班组长就员工的安全意识、HSE知识、操作技能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确定员工是否胜任本职工作。2.针对员工能力评价结果,发现的不能胜任者,采取适宜的整改措施,如再培训、岗位调整、改善培训方法等、调换岗位等。5.沟通协商5.1 站队安全活动每月一次安全专题例会,每周至少一次安全活动,传达上级HSE要求和文件精神,通报生产情况、重大作业活动并明确安全要求。1.站队每月召开两次HSE工作会议,传达上级HSE要求和文件精神,总结HSE工作、部署下步HSE重点工作及要求,并留有记录。2.站队每周组织

13、一次HSE活动,包括传达贯彻上级HSE会议、上级下发视频的学习、典型事故案例、习惯性违章案例的安全经验分享、应急预案演练、HSE知识的培训及安排本周重点工作。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4 页5.沟通协商5.2 班组安全活动每周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分享经验和教训,基层领导定期参加。1.班组每周组织HSE活动,可以与队早会、班组班前会、交接班会议等合并开展,也可单独召开内容包括传达贯彻上级HSE会议、文件精神;岗位相关HSE规章制度学习;HSE风险识别;安全环保事故案例、习惯性违章案例、开展安全经验分享;上级下发视频的学习;应急预案、操作规程、应知应会的学习

14、和培训,做好记录。2.干部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鼓励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活动。5.3 岗位员工参与员工积极参与各种安全活动,安全经验分享、安全观察与沟通得到广泛应用,合理化建议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不安全行为及时得到发现和纠正。1.员工有效参与HSE相关活动,参与岗位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操作规程的完善工作;积极参加安全经验分享、安全培训、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未遂事件上报等活动,站队要对积极参与HSE活动的员工进行奖励。2.站队应及时通过隐患公示板、安全公告栏、风险提示牌等方式告知岗位员工该岗位目前存在的隐患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告知现场职业卫生监测

15、结果和环保监测数据以及预防措施、告知本岗位或外来人员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2.队干部及班组长定期开展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收集安全环保管理的意见建议,发现并沟通解决员工、承包商及外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5.4 相关方的沟通建立并保持与社区等相关方沟通渠道。1、通过入厂安全教育和现场设置的HSE风险提示牌以及安全警示标识等方式,向外来参观、学习、检查等非作业人员告知现场危险因素和安全注意事项,指定专人陪同,做好监护并做好记录。2.告知相关方作业中的现场风险、风险削减措施及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必要时,组织相关方召开会议,界定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责任及管理要求,组织对相关方人员进行HSE和应急知识培训;

16、涉及两个以上相关方联合作业的,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协作内容。3.通过与社区外部依托单位有效沟通,留有社区的医疗机构、消防、公安等单位的电话,与相关方、社区等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确保应急响应有效。6.设备设施管理6.1 基础资料相关人员熟悉设备设施的管理要求,所有设备设施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实行动态管理。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清晰明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及基本要求。落实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2.建立设备(机械设备、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及各类台账。设备设施要实行“三定”管理,岗位人员清楚设备的管理要求,资料能够及时更新、动态管理。3.特种设备资料齐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定期检测检验

17、记录、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和故障记录、特种设备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等。明确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上次检定日期、下次检定日期等。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保存记录。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5 页6.设备设施管理6.1 基础资料相关人员熟悉设备设施的管理要求,所有设备设施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实行动态管理。4.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并保存记录。5.明确现场使用的各种消防设施、器材配备标准并建立台帐,明确规格型号、数量、摆放地点、配置日期等,掌握灭火器材检

18、验、检测及使用方法。6.现场使用的仪器、仪表、报警器等监视测量装置建立台帐,定期进行检定。6.2 检查确认所有设备设施投用前都经过安全检查确认。1.有启动前检查管理制度或要求,责任规定明确,相关人员清楚。2.所有设备设施(新投入运行、检修后等)在运行前按要求和启动前检查。有详细的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和意见,确认设备设施性能参数、安装质量等符合设计、操作规程完善、人员能力等满足要求后方可投运。3.检查出的必改项问题在运行前得到有效整改,待改项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整改。完成整改的相关信息留有记录。6.3 运行操作操作规程完善,员工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保养及时到位,定期检验监测,设备设施正常运行。1.

19、设备设施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完善,员工熟知并按规程要求操作和保养设备,设备运转记录和保养记录完整。2.建立特种设备清单,定期联系有资质单位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等特种设备进行检定,证照齐全有效。3.所有设备按期进行保养(维修),内容符合规范,故障设备及时安排落实维修,及时检修维护,设备设施不带病运行。4、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6.4 检修维护备品备件完备,及时检修维护,设备设施不带病运行。1.建立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现场员工按规定的频次巡回检查维护,熟练掌握和正确执行设备操作、保养、检查程序,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异常和故

20、障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如警示、隔离、上报、整改等,以便维修和恢复。2.确保备品备件完备,及时检修维护,设备设施不带病运行。对备用、闲置、停用和报废设备设施进行评价和授权批准,并及时得到处理。3.对设备事故、异常、故障进行有效管理,采取纠防措施并验证。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6 页6.设备设施管理6.4 检修维护备品备件完备,及时检修维护,设备设施不带病运行。4.报废设备设施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5.设备设施检维修应根据风险状况设置安全联锁或紧急停车系统等。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资质符合要求,编制了HSE作业计划书或方案,作业许可得到批准

21、。7.生产运行7.1 基础资料安全环保资料、工艺技术资料信息齐全完整。1.配制站生产运行管理的文件包括:安全环保资料、工艺技术资料2.安全环保资料齐全完整,更新及时。(1)平面布置图(2)工艺流程图 (3)重大危险源布置图(4)风险提示卡(5)岗位操作规程(6)岗位操作卡(7)地面工程技术档案(8)交接班日记(9)巡回检查记录 (10)设备运转记录(11)基层队HSE监督检查记录本 (12)QHSE综合记录本3.工艺技术资料信息齐全完整,更新及时。如地面工程技术档案中动态部分要做到、及时录取、及时更新;静态部分要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对于老改或新建工艺、设备及时更新台账并做好大事记要。每天按

22、时准确完成站库录入系统。4.定期完善各类仪表台账。5.有各类设备运转记录并及时更新。6.建立化学品(含危化品)管理台帐,将现场使用的盐酸、氢氧化钠进行登记,按其化学性质分类、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标志,上锁管理。7.2 操作规程现场所有常规作业活动都按照操作(作业)规程、操作卡片,并动态管理。1.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油田公司标准的要求,进行各类生产操作。针对风险有提示,有控制措施。其中规程包括:离心泵操作规程、离心式清水泵维修保养通用规程、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维修保养规程、聚合物分散熟化系统操作规程、聚合物溶液计量仪表操作与维护规程、聚合物配制站螺杆泵操作规程、聚合物配制站更换母液过滤器滤袋操

23、作规程、聚合物溶液取样及化验操作规程、更换压力表操作、更换法兰垫片操作、使用干粉灭火器操作等,现场保留最新版本。2.新工艺、新技术、新工具投产或投用前,需获得新产品使用说明书,并能按说明书要求操作。3.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参与规程的工作循环分析并把更新内容上报职能部门。4.联合站收到新规程,要及时作废旧规程,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5.岗位人员在作业中能熟练按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操作,做到“操作有监控,步步有确认”。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7 页7.生产运行7.3运行管理员工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严格交接班、巡检管理,

24、规范开停工等操作变动管理。1.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施工作业技术指令制度、作业许可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周检查月考核制度等岗位纪律。2.现场必须有针对作业的操作规程,使员工在作业前能够及时掌握操作程序,做到有作业就有规程,有操作就有监控,完工后检查确认。7.生产运行7.3运行管理员工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严格交接班、巡检管理,规范开停工等操作变动管理。3.每天交接班时,岗位员工按照交接班制度对各项生产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备用状态、产量情况、指标情况,进行逐一交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时跟踪,分析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出现的偏离情况,确保安全

25、生产。4.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并动态更新,把设备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持操作证上岗,做到台台设备有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和落实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岗位操作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各生产工序、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掌握各种安全、消防、职业健康、环保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了解危化品的性能并进行专人管理。5.岗位操作各项记录齐全,字迹工整、条理清晰。6.岗位工用具配备齐全,防爆场所必须配备、使用防爆工具。7.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1)各类罐和过滤器,包括管件和阀门及安全附件;(2)安全阀及安全附件在有效期内;(3)视频

26、监控、报警系统;(4)特种设备;(5)各类运转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8.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冬季、雨季“八防”措施并细化落实到岗位,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敏感时期的干部值班管理、队伍管理及作业升级管理。9.老改或新建施工方案中的工艺参数不适合现场操作要求时,管理人员及时向专业路及基建中心报告,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调整施工方案或规范操作动作,确保施工方案得到有效落实。10.标准化作业见附录。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8 页7.生产运行7.3运行管理员工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严格交接班、巡检管理,规范开停工

27、等操作变动管理。11.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1)各类罐和过滤器,包括管件和阀门;(2)安全阀在有效期内,放空口不正对人;(3)视频监控、报警系统;(4)特种设备;(5)各类运转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12.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冬季、雨季“八防”措施并细化落实到岗位,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敏感时期的干部值班管理、队伍管理及作业升级管理。13.标准化作业见附录。8.承包方管理8.1 培训交底对承包方员工进行入场教育或培训,并考试合格;入场前进行安全交底,告知现场风险和HSE要求。1.站队对承包方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告知现场主要风险和HSE要求,审核承包方的HSE作业计

28、划书,其中HSE计划书明确了施工技术方案、风险辨识及控制消减措施、应急措施、主要安全联系人等内容;2.每次施工作业前,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入厂(场)施工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做好记录,确保承包商作业人员素质满足施工现场的HSE要求。3.在开工前进行作业安全分析,识别评价主要环节风险,进行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站队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参加分析,确定控制措施及负责人。4.施工现场提前进行安全隔离,设置警示标识。8.2 属地监管检查承包方人员资质和工器具符合性,确认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对承包方现场施工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管。1.承包方施工作业现场实行属地管理,站队要安排专人负责承包商人员进出登记,

29、主管负责人检查承包方作业人员资质、特种作业资质和工器具合规性标识,确保作业人员和工器具符合现场作业安全要求,尤其是在防爆区域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要具备防爆功能,确认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2.站队管理负责人应对承包方现场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认现场作业风险消减措施全面落实,监控现场作业过程中的作业程序、方案的执行、作业环境的变化,发现问题及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受控。3.将承包商危险作业纳入作业许可的范畴,对于承包商吊装、动火、进入受限空间、挖掘、工艺设备变更等危险作业和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并由安全主管人员进行过程监督,督促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管管理理主主题

30、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9 页8.承包方管理8.3 验收评价对工作内容和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认,对承包方作业过程中的HSE表现进行评价。1.作业结束后站队由主管负责人对承包商施工作业项目及工作内容、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工完料净场地清及执行HSE各项管理规定等进行验收。2.站队主管负责人组织或参与投产前检查;依据投产方案切换流程,配合调试。3.对承包商作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施工质量以及在施工作业中的HSE表现进行验收、如实向项目主管部门上报。9.作业许可9.1 项目识别现场所有非常规作业和高风险作业活动都得到有效识别,相关人员熟悉、掌握作业许可管理程序。1

31、.站队长、主管人员、岗位员工经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许可管理培训,掌握负责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相关人员了解作业许可的范围、作业许可管理流程;2.工作前对作业活动进行识别,所有非常规作业、承包商作业和高风险作业均纳入许可管理,按照文件规定正确办理作业许可证,当作业中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动土作业、起重作业、管线打开作业、脚手架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时还办理专门的作业许可证。3.现场相关岗位人员清楚涉及本岗位的作业许可项目。对识别的危险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制定落实作业风险削减措施,作业现场负责人在作业前必须对工作方案要求的安全措施进行严格落实。9.2 风险分析与交底工作前安全

32、分析得到有效应用,能量隔离等控制措施有效可行;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清楚并掌握作业风险及相应控制措施。1.站队相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了解工作前安全分析的范围及步骤及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2.站队相关管理人员在危险作业项目作业前,组织参与作业人员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识别风险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措施要有效可行。3.站队主管负责人对作业相关人员进行许可作业及有关风险管控措施的培训或告知。将任务分工、具体措施向所有参与作业人员(承包商)进行沟通、交底、签字。4.做好临时作业中现场隔离措施,落实上锁挂牌,醒目安全警示标识,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掌握了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管管理理主

33、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10 页9.作业许可9.3 许可证办理作业前严格按要求办理许可票证,作业批准人必须到现场核查后方可审批。1.危险作业和非常规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作业申请人组织所有参与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分析并制定防控措施,作业许可证(票)的格式符合要求,包括相关附图(如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工作前安全分析记录(必要时补充安全工作方案)、特种作业人员相关资质等相关资料。填写规范,作业许可相关记录按要求妥善保存。2.当作业现场出现同一地点的交叉作业项目或可能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危险作业,应按危险作业性质的不同,分别办理作业许可。3

34、.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和过程中对氧气或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工作期间必须由专人监护。4.应对作业涉及的材料、工器具、人员、作业规范和程序等发生变更或许可规定期限未完成的作业重新办理作业许可。5.节假日及重大敏感时期实施的危险作业要进行升级管理。作业前组织参与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分析,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做好职责分工,交底签字,由矿主管领导审查票证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派相关管理人员到现场对作业全过程监督实施。6.需基层站队审批的作业许可票证,站队主管干部对票证、现场进行审查,主要领导检查确认后进行审批并指派相关人员到现场监督实施。7.需上级部门审批的作业许可票证,首先经基层站

35、队主管负责人组织对票证和现场检查审核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领导到施工现场对票证和现场检查后进行审批并指派主管部门管理人员或专职监督到现场监督实施。9.4 现场监管作业过程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安全监护、监管到位,作业风险全面受控。1.施工作业前进行相关方告知,现场作业人员熟知作业风险,掌握风险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案。2.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区域隔离、警戒等措施。许可票证在作业现场进行公示,作业人员持证、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等满足作业许可条件,如:消防设施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防护装置、防坠落装置、接地装置及能量隔离设施等。3.对进行动火作业、吊装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等危险作业等特殊作

36、业时,基层站队必须在现场安排监护人进行监护,并监督检查风险削减措施已全面落实。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11 页9.作业许可9.4 现场监管作业过程安全措施有效落实,安全监护、监管到位,作业风险全面受控。4.站队现场监护人能够及时制止和纠正作业过程中发现的违章行为,监护职责落实到位。有权对出现违章及安全隐患作业现场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5.作业完成后对现场进行了清理和恢复,安全条件确认并告知相关各方人员,按要求责任人关闭作业许可,在许可证上签字。9.5 分析改进作业许可票证得到有效管理,作业许可活动得到统计分析,并持续优化。1.作业许可票证统一编号,填

37、写规范,及时回收,统一由站队专人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一年。2.定期对施工作业需办理作业许可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票证填写、措施操作性、交底告知、员工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10.职业健康10.1 危害辨识和监测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进行了有效辨识,定期监测、公示,监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1.建立职业危害因素清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对识别风险明确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设置告知牌。2.定期对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有毒有害场所进行检测及时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在职业病危害场所的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并设置职业危害标识。员工清楚本岗位(所从事的作业活动)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38、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健康监护报告等。10.2 职业健康防护职业健康防护设施齐全完好,员工熟知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危害和防范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1.站内化验室、聚合物干粉取样化验区域等有毒有害场所的作业,有相应有效的劳保工具或防护措施。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运行良好、台账齐全,定期维护、检测,防护设施用具有发放记录。3.建立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台账,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护目镜、耳塞等。4.员工熟知作业现场的职业危害和防范措施。上岗前穿戴在有效期内符合现场

39、规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工鞋等。5.加料岗上岗时要佩戴安全帽、防护口罩、防护手套、护目镜;锅炉岗、主控岗员工上岗时要佩戴耳塞,其他进入噪声区人员必须佩戴耳塞。6.从事化验分析岗位员工在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7.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品,电气设施等必须使用专用防护手套。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12 页10.职业健康 10.3 职业健康体检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有效落实,职业禁忌人员得到妥善安排。1.组织相关岗位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将人员变动信息告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新入厂员工、调岗员工的岗前体检和退休员工的离

40、岗体检;体检结果及时告知每位员工并存档。2.没有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员工不得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不得从事禁忌作业。3.对有职业禁忌或职业病的人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安排,对出现疑似职业健康的作业人员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进行应急职业健康体检。11.环保管理11.1 环境因素辨识环境因素辨识全面,风险评价准确,控制措施有效可行;员工清楚本岗位风险和控制措施。1.建立环境因素清单,对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2.员工熟悉本岗位环境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11.2 环境因素监测环境因素定期监测,数据得到有效运用,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1.对生

41、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按规定进行处理;执行污染物排放控制、固体废物处置相关要求等;建立危险废物名录及管理台帐,暂存场所设置符合规范要求,危险废物按规定分类管理。2.按期统计分析上报能耗指标,定期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3.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定了主要装置、主要设备、的用电、用油、用水定额指标并有效监测。4.生产作业全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固液气)、粉尘、噪声等采取了有效的防泄漏、隔离防护、回收处理、监测、消减等措施,包括防止施工现场油品落地、废液外排等;施工现场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处理符合规定。11.3 环保设施污染物处理、防护、监测等环保设施完备且运行良好,员

42、工会正确使用和操作。1.建立环保设备、设施台帐并及时更新。污油处理、污水处理、防噪音设施等污染源治理设施包括要建立设备设施档案,定人定机管理,建立运行记录,员工会正确使用或操作,按期维护保养。2.员工掌握环保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熟知巡回检查、维护保养规程。11.4污染物处理依法合规,及时有效。1.制定了环境保护措施,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按规定进行了处理。2.现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分类存放在垃圾桶内,安排专人定期运送到指定垃圾投放点。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13 页11.环保管理11.4污染物处理依法合规,及时有效。3.固体废弃物按照“可

43、回收”、“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无能力处置的固体垃圾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11.5 放射源管理放射源管理规范有效,满足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1.承包商的放射源作业得到提前识别,放射源作业期间现场非放射源操作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作业结束后对放射源进行确认,确保没有遗漏。12.变更管理12.1 变更程序各类变更得到严格审批,相关人员熟知人员、工艺、设备变更的流程和相关管理要求。1.相关人员熟悉人员、工艺、设备变更的流程和相关管理要求。变更实施前,及时将有关变更信息传达和告知相关人员。2.关键岗位员工变动、设备设施更换、工艺技术改变都得到了有效识别,实施了变更管理。3.人员、工艺、

44、设备的变更进行了分级管理,重大变更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逐级审批12.2 风险识别变更前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对变更产生的风险采取了削减和控制措施。1.变更申请前,对变更后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相应措施。2.施工作业方案变更,按作业安全分析管理规定重新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JSA),确定变更带来的风险,确定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变更所涉及的安全信息应收集齐全,针对作业项目施工环境变化、人员、设备设施、工艺、设计等发生变更后带来的新增风险进行辨识,制定风险削减或控制措施,保存变更实施的相关记录。12.3 人员培训涉及变更特别是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变更,相关人员要接受培训,熟知变更

45、风险及削减措施。1.变更的设备和工艺投用前对变更影响或涉及人员进行了培训,相关人员熟知变更风险及消减防控措施,保留培训记录。2.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对照岗位技能与培训需求矩阵进行审核、培训、考评、上岗。12.4 信息管理变更后的工艺安全信息、操作规程、文件记录等内容及时更新和沟通。1.变更实施完成后,所有与变更相关的工艺设备信息都已更新;操作规程、文件记录等内容及时更新和沟通。2.针对设备设施改变等所造成的永久性变更,应对设备设施操作维护保养规程等规章制度参与进行修订和完善。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14 页13.应急管理13.1 应急预案识别潜在的突发

46、情况和意外事件,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并及时更新;预案在内外部得到充分沟通。1.站队建立应急机构,明确责任,应急处置小组是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组长由队长担任。2.针对危害识别结果,确定本场所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内容至少包括总则、基本概况、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站队应急小组及职责、风险应急处置程序、各岗位采取的处置措施、应急资源、应急联系方式等。在人员、作业地点、业务发生变化后能及时调整、公布新的应急组织名单和有效联系方式,包括及时更新当地救援机构、上级部门等联系方式。3.站队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包括:人员伤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火灾应急处置预案、触

47、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突发疾病或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草原荒火应急处置预案、地震应急处置预案、防汛应急处置预案等。4.应急处置方案应发放到相关岗位,对应急处置方案内容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保存记录,确保方案涉及到的人员了解和掌握预案内容。5.逃生通道在消防路,分别设置了逃生指示牌。13.2 物资装备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状态完好并实施动态管理,相关人员能熟练使用和操作。1.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要求配备应急物资和装备,建立了应急设备、物资和材料的实物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2.对应急物资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必要时进行检测,确保应急设施和装备的齐全有效。4.物资消耗后及时补充,及时更新台账。5.应急物资

48、包括:安全防护:绝缘胶鞋、绝缘手套、消防安全带、安全帽、耳塞、防护口罩;警戒器材:警示牌、警戒带、逃生指示牌、风向标、紧急集合点指示牌;报警设备:液位报警器;医疗器材:急救包;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消防水龙带、消防砂、消防钩;照明设备:手电筒、防爆灯等。13.3 应急演练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置程序,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并总结完善。1.站队编制应急演练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演练,小队每季度一次,班组每月一次,并进行应急演练效果评价,及时修订处置方案,相关记录齐全,保存完好;2.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具备“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岗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清楚应急程序的核心内容,清楚自己在演练和实战中的角色与

49、要求,员工有基本的避险逃生或急救能力。管管理理主主题题重重点点内内容容目目标标要要求求具具体体工工作作第 15 页13.应急管理13.3 应急演练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置程序,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并总结完善。3.效果评价内容包括应急预案培训和掌握程度;应急装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熟练使用能力;自救和逃生能力;应急措施熟练处置能力、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是否充足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防护急救用品是否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等。13.4 应急响应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启动应急程序,正确采取处置措施。1.明确规定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和响应级别。2.发生突发事件后,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要求启动应急响应。3.对于无法处置的突

50、发事件,人员按照预案要求撤离到安全地带,站队干部及时清点人数并向上级应急办公室进行汇报。4.应急响应过程应保持记录,应急响应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评审其应急准备、响应程序和预案的适应性,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14.事故事件14.1 事故事件报告员工了解事故事件的分级分类,熟悉报告流程;所有事故事件得到及时、准确的报告,及时上报的行为得到奖励。1.站长、员工了解事故事件的分级分类,熟悉报告流程步骤、时间要求,发生事故后立即、准确的按照规定流程上报。2.按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和程序上报。鼓励上报事件的激励奖惩政策,及时对上报未遂事件的员工给予奖励。3.站队干部接到事故、事件报告后,按规定及时上报,并妥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