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48197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02.太原,联系方式:13603557568电子信箱:,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山西现代双语学校 王世明,自问:我有数学思想吗?,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观点,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做法,途径,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导,提升,一、什么是数学思想?为什么要 懂得数学思想?,不懂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的数学教师。徐利治,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总体目标(节选)第一条: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段目标(节选)第一学段: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学段:能独立思考,体会一

2、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第三学段: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 维方式。,数学教材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数学思想。,教 知 识,教 方 法,教思想,基础,重点,目的,数学教学三层次,案例:布鲁纳与数学家迪因斯对8岁儿童班进行一元二次方程“x2+2x+1=(x+1)(x+1)”的教学尝试。,第三环节:描述图形(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提示或提问)1.从“块数”角度描述。教师提示下形成表达式:x2+2x+1 2.从“边长”角度描述。教师引导下形成表达式:(x+1)(x+1),第四环节:构建模型(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种因式分解模式被学生“发现”了.)x2+2x+

3、1=(x+1)(x+1),第五环节: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种知识和方法不断地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即不断地做出更大的正方形,并按照上述途径和方式建立起新的等式。经过多次拼摆,标记,最终学生发现了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规律。,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说:数学好玩!,再问:我有数学思想吗?,有 概 念,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哪些?,三句打油诗囊括了20种数学思想,对比统极假模函,二归二类随机换,三化二合整体还。,1.对应思想,第一阶段(低段):深藏不露的暗线教学,第二阶段(中段):若隐若现的明暗线结 合教学,第三阶段(高段):画龙点睛的明线教学,(1)本质特征:两个集合建立联系。,(2)

4、表现形式:数与形对应 量与量对应 量与率对应,(3)渗透方式:,第一步:设疑萌发对应思想第二步:解疑体验对应思想第三步:激疑活用对应思想,案例2:直线(数轴)上的点和具体的数是 一一对应,案例1:用对应思想解决植树问题。,2.比较思想,案例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的“一字之差”、“一词之别”、“一句之异”、“一号之分”。,案例2:“小数的性质”用变魔术(“4”的变化)导入新课(刘德武),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俄乌申斯基,(1)实质:同中求异识区别,异中求同找联系。,(2)案例:,3.统计思想,案例1:“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时引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5、数据”。第二环节:教师由一位老奶奶找校长“告状”引出作业负担重的问题,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收集数据”调查全班同学。第三环节:由调查表的零乱又引出“整理数据”关键是数据整理的方法问题,“划正字”怎样划。第四环节:整理完后,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告知老奶奶。第五环节:出示例2:统计车辆的行驶情况,判断道路是否存在拥挤。,收集数据、有序整理、分析判断、科学决策。,4.极限思想,(1)本质特征: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3)案例分析:,(2)表现形式:有限中认识无限,近似中认识精确,量变中认识质变。,从“数量”上看“无限多”。如:自然数数不完,奇数、偶数的个数无限多。,从“图形”上

6、看“无限延伸性”。如: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有始有终是线段,有始无终是射线,无始无终是直线。,从“方法”上看“无限逼近”。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案例2:怎样引导学生判断“因为直线是从一点向两端无限延伸,而射线是从一点向一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比射线长”这一错误想法。,案例1:“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5.假设思想,(2)基本方法:,假设情节变化。一堆煤,上午运走它的2/7,下午运走余下的1/3还多6吨,最后还剩14吨没运。这堆煤原有多少吨?,假设数量变化。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数量相等。某库房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20吨,第二天运的吨数比第一天多这批货物总重量的6/17,此时还剩这批

7、货物的9/17。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假设总数为“1”。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6千米,问小明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6.模型思想,案例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建模有三层次 第一层次:借助实物构建模型;第二层次:借助图形构建模型;第三层次:借助想像构建模型。,案例3:比的意义的教学,(2)案例分析:,案例1:加法意义的教学(一年级)出示纸花,观察情境,提出问题。选择情境演,小棒、图片摆,用肢体语言表达加法含义。结合不同情境,学生进行判断,把模型应用到新情境中。学生尝试逆向思维,看模型编应用题。,7.函数思想,案例1:“20以内进位加法表”(加数的变化引起和的变化

8、规律),案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一,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第二,这两个变量具有一定的“联系”,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变量“随之”变化;第三,两个变量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正反比例研究的是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正反比例概念的抽象和概括以及对“一一对应”的理解就成了教学的难点。),(1)函数思想的实质: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2)函数思想的核心:一一对应,(3)案例分析:,8.化归思想,(1)化归的关键化:转化,(2)化归的目的归:归结(问题得解),(3)化归的条件等价,(4)化归的形式化难为易 化生为熟 化繁为简,(5)化归的实质“未知”转化为“已知”,

9、(6)化归的三要素:化归对象、化归途径、化归目标。,案例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案例2:学校体育组有9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多8个,足球有多 少个?,化归对象: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化归途径:将平行四边形运用割补的方法转化为长方形。化归目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化归对象:求足球有多少个?化归途径:把“足球比篮球多8个”转化成数学模型“多少比 9多8个”化归目标:足球有9+8=17(个),(7)化归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感知形成阶段在简单计算中体验“化归”。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通常是运用“凑十法”转化成“10加几”的简单计算题。,初步运用阶段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化归”。如:四年级求

10、多边形的内角和,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转化成三角形(分割)来解决。,灵活运用阶段在解决问题中应用“化归”。如: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都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展开学习。,9.归纳思想,案例1:三角形内角和 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就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案例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中对长方形特征 的探究,(1)基本形式:从“特殊”到“一般”。,(2)案例分析:,10.类比思想,案例1:由加法交换律abba的学习类比迁移到乘法

11、交换律ab=ba的学习,这是由类比思想带来的知识正迁移。,案例2:由2、5的倍数特征学生很容易类比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也要看个位,这就属于类比思想带来的知识负迁移。,(1)基本特点:对象的相似性,(2)基本方式:类推迁移,(3)案例分析:,11.分类思想,案例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分类(为什么 是假分数而不是真分数?)。,案例3:一根小棒的 与 米的小棒哪根长?(分类讨论),(1)分类原则:统一标准,不重不漏。,(2)分类方法:合理有序。,(3)案例分析:,案例2:“一一列举”策略的教学(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重点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例2:订阅科学世

12、界七彩文学数学乐园三种杂志,最少订阅1种,最多订阅3种。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分类思考。),12.随机思想,(1)本质特征:不确定性。,(2)重要作用:“偶然”中探索“必然”规律,(3)案例分析:,选择题:转动转盘4次,指针()A 可能有一次停在C区;B 停在A区的次数一定最多;C 停在B区和C区的次数各占25;D 一定有一次停在B区,“等可能性”的教学。将硬币抛20次,硬币正面朝上的 有()次,背面朝上的有()次。(常常事与愿违),13.替换思想,(1)替换条件:等量,(2)常见类型:两种量是倍数关系 两种量不是倍数关系,14.转化思想,(1)转化的类别:等价转化 非等价转化(

13、修正),(2)转化的实质: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3)转化的形式:图形间的转化、数量间的转化、数形间的转化,(4)案例分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六下),15.优化思想,(1)实质:用最佳方案、思路、解法、策略解决问题。,(2)案例:寻求最佳解法;最佳算法;最短路线;最短时间;最少用料;最大面积。,有一棵奇怪的树,一生只长六个高低不一的树枝,每枝一次只结一个果子。果子成熟时,最下层的果子先熟,然后逐次向上,一天只熟一个。果子熟了3天后便开始烂,但每次只烂掉1/3,其余的2/3还能吃。并且,每天只能从树上摘下一个果子。一天,一只小猴子看到这棵树。这时最下层的果子已经烂了1/3,它便先摘下第

14、一层的烂果子,以后每天逐次向上。你认为小猴子可以吃的果子合计为几个?它现在的摘法好吗?你有没有更好的的摘法?,16.符号化思想,个体符号:表示数的符号,如:1,2,;a,b,c,;,x以及表示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符号。数的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结合符号:(),以及表示角的计量符号和表示竖式运算的分隔符号等。,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英罗素,(1)实质:用符号化的语言描述数学内容。,(2)特点:简明、抽象、清晰、准确。,(3)教材中出现的几类符号:,(4)符号化(代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渗透孕伏阶段(1-4年级):一至三年级用“()、”等表示数,在零散的练习中穿插进

15、行,初步感受方程思想,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渗透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形成发展阶段(五年级上学期):通过“简易方程”单元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拓展阶段(五下和六年级):通过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正反比例的意义等等进行拓展运用。,17.数形结合思想,数数量关系 形空间形式 结合联系起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华罗庚,(1)基本概念:,(2)重要作用:,(3)基本形式:,以“形”助“数”,第一步:(“分”与“算”结合)边分小棒边列竖式。第二步

16、:(“算”与“说”结合)看竖式说分小棒的过程。第三步:(“算”与“想”结合)边想分小棒过程,边列除法竖式。,案例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怎样实现除法 竖式的“一层楼”向“二层楼”的过渡。,案例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问题:1.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2.怎样摆才能使梨的个数最多(最少)?3.梨最多(最少)有几个?,以“数”解“形”,思考:究竟是先“形”后“数”还是先“数”后“形”?,一看年级的阶段性;二看知识的新旧度;三看问题的难易度;四看学生的层次性;五看思维的发展性;,案例2:看线段图或其它图列式解答。,案例1:几何图形的面积或周长计算。,2

17、个,案例: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三上),第一步:激发学生画线段图的需要。,第二步: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小红:,小明:,?个,2个,20个,案例: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三上),第一步:激发学生画线段图的需要。,第二步: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第三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习惯。,首先,学会以“数”解“形”:看图说题意列算式然后,学会以“形”助“数”:根据题意画图列算式,小红:,小明:,?个,18.集合思想,案例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1)表示形式:圆圈图(韦恩图),(2)基本特征:一个集合(整体)的事物具有某种共同特征。,(3)案例分析:,19.整体(系统)思想,

18、(1)基本特征:整体把握、化零为整。,(2)案例分析:,整体把握,案例1:求右图的面积(单位:分米),案例2: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高是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 202 B 152 C 12 2 D 202或122,化零为整,案例:已知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作三个等圆,圆的半径为1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0.还原思想,(1)还原思想的实质:执果索因,(2)还原问题的题型特点:有清晰的时间线索,(3)还原问题的解题思路:逆向思考,(4)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运算互逆,(5)案例分析:,一个数先加4,再减4,然后乘4,最后除以4,其 结果还是4,这个数是多少?,有一篮大饼,第一

19、次卖出这篮大饼的一半多半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多半个,第三次卖出4个,最后还剩下半个,这篮大饼共有多少个?,三问:我有数学思想吗?,有 概 念,有 意 识,三、怎样有效渗透数学思想?,2.数学思想的渗透策略,有的:梳理教材,找出渗透点。改“深藏不露”为“该露脸时就露脸”。,有法:根据学段,把握渗透度。改“死套方法”为“灵活运用方法”。,有效:循序渐进,形成渗透线。改“蜻蜓点水”为“抓点连线成面”。,追问:我有数学思想吗?,有 概 念,有 意 识,有 策 略,琢磨 琢磨 再琢磨,学习 学习 再学习,实践 实践 再实践,琢磨+学习+实践=成功,谢谢大家!,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的2倍。,环节二:再探规律出示尝试题:,+,+,几个分数相加,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可以直接用1减最后一个分数。,+,+,+,环节三:三探规律出示验证题,几个分数相加,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用第一个分数的2倍减去最后一个分数。,环节四:总结规律出示对比题,+,+,=1-,+,+,+,=,2-,环节五:运用规律出示拓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