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48419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及练习(新人教版).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翻译,考纲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古诗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筛选文中信息(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翻译,总体原则:,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译文的准确无误。2.“达”:指译文的通顺畅达。3.“雅”:指译文的优美自然。,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2、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信:诚实。忠于原文,字字落实,不歪曲,不随意增减意思。,例1(月考1)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学生误译:将军逃跑,是认为有利。,译文:将军逃跑,是把这样做当做有利的。,翻译要求,信,例2(月考2)义粜何必越,虽于中国亦可。,学生误译:出卖道义,何必到越国?虽然在中国也是可以的。,译文:出卖道义,何必到越国?即使 在中原之国也是可以的。,翻译要求,达:通达。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例1(月考1)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学生误译:既痛念逝去的好友,又自己想到。,译文:既痛念逝去的好友,又想到自己(生命短暂)。,翻译要求,达,例2(

3、月考1)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译文1:尽管书信来往,不足以解除那 怀念郁结。,译文2:尽管书信来往,但不足以解除 那郁结在心头的怀念之情。,翻译要求,雅:美丽。用流畅、自然、富有文 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翻译要求,雅,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主人下马客在船。,译文:主人客人下马来到船上。,文言翻译,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义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对、换、调、留、增、删”六

4、字诀。,翻译方法,文言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学会两相结合,做到字字落实。,翻译方法,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翻译方法,对译法,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对,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词语。,翻译方法,替换法,译文:(老者)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取鞋子。”,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换,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各类“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将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翻译方法,调整法,译文: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

5、把管仲交给我们。,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09天津卷),调,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庙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另外,如度量衡等一些名称,既可保留,也可折合。,翻译方法,保留法,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留,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翻译方法,增补法,译文: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难有跟(

6、他)同等的品行。,万乘难与比行。(月考01),增,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是”,以及一些音衬助词、偏义复词的一方等。,翻译方法,删削法,译文:(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遣送我回娘家。,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此外,也还有一些方法技巧性的经验,比如:根据上下文的文意选择多义词义项;对文句进行语法结构解析判定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现象、特殊句式;揣摩句子语气的轻重缓急选用现代汉语语气词,以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利用文言整

7、句、并列短语结构、互文等一些句式规律理解文句;判断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等文学文化现象;掌握文言文中一些习惯性的句式短语(凝固结构)等等,以使译文通达晓畅。,翻译方法,翻译方法,译文: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2006年四川卷),译文: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2006年湖北卷),翻译方法,1.做到“信达雅”2.采用“直译法”3.注意“关键点”4.落实“基本法”,翻译练习,译文: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他娶了妻子,有八十匹马。公子认为在齐国可以安居了,(不复有四方之志)。,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8、。公子安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译文:我曾给鲍叔谋划事情,却反而使他更加困窘,(但是)鲍叔不认为我愚笨。,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史记管晏列传),翻译练习,译文:现在您已经被困在会稽山上了,这种情况下才寻找谋臣,恐怕晚了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国语越语上),译文:七十岁的老人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成为王的,没有这种事情啊。,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翻译练习,译文:谢公与别人正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前方派的使者(或:送信的人)到了。(谢公)看完来信,默默地不说话。,谢公与人围棋

9、。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世说新语),译文:如果有危急,周亚夫真可以担任带兵(的职位)。,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史记绛侯世家),翻译练习,译文:齐国的贵族田氏便感叹说:“老天爷对人类真是厚恩大德啊。生长五谷,繁殖鱼鸟,将这些东西作为人们的食用。”各位食客随声附和,就像回声一样。,齐田氏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列子说符),翻译练习,译文:翻看五岳的地图,就以为知道了山,(其实)还不如樵夫(在山上)走过一趟;能高谈大海的广阔,就以为了解了海,(其实)还不如航海商人看上一眼;能分条说明八种名菜的菜谱,就以为知道了菜的滋味,(其实)还不

10、如厨师尝过一口。,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古微堂内集学篇),翻译练习,译文:(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过(这些文章)。,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年上海卷),译文: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2006年安徽卷),翻译练习,译文: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

11、酒,正恐旋誓旋畔。(2006年江西卷),译文: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2006年全国卷),翻译练习,译文: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辽宁卷),译文: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2007安徽卷),翻译练习,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

12、未尝忘君也欤。(2007浙江卷),译文: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情?,奚足以语文事。(2006年湖南卷),翻译练习,译文: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上者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07辽宁卷),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湖北卷),翻译练习,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7辽宁卷),译文: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也不厌也。(2006四川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