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48920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文化我知晓》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春节文化 我知晓,罗今,目录,春节的解释春节的来历春节的传说春节的流程和风俗习惯其他国家的春节,春节的解释,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春节的来历,“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年的时间确立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由司马迁建议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称谓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2、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亟待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广为流行至今。,春节的传说,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兽(又名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

3、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也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

4、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流程和风俗习惯,俗谚云: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春节,可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呢!下面让我们一一来说一说吧,腊月廿三、廿四,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腊月廿三、廿四,写春联腊月二十三以

5、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廿九、三十(除夕),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

6、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

7、。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招致霉运。,正月初二,初三,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贴“赤口”.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世界其他国家的春节,马来西亚 全部州属在正月首2天为假期。新加坡 正月首二天。越南、韩国 正月首三天。毛里求斯 正月首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