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49070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待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

2、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1.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2.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3.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躬耕田园的隐者,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实的诗人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从陶诗中看陶渊明的思想,1、厌恶官场2、淡泊名利3、热爱自然 隐逸出世4、热爱田园5、安贫乐道,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土,围绕着出世与归隐1、表现壮志未遂的苦闷2、不与

3、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相关背景,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参考译文,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

4、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问题探讨一:,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悲凄,问题探讨二:,诗人为什么“悲戚”?,“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问题探讨三:,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读前四句概括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白日、西河、素月、东岭意境:空旷(荡荡),读前五至八句概括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风、房户、枕席意境:清冷,七八两句在诗歌中的作用,概括前六局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到下面的抒怀作用:承上启下,诗歌后六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生命孤独,光阴易逝,壮志未酬,问题探讨七:,有人说隐居后的陶渊明已经找到他心中的桃花源,不复苦恼和忧愁,这首诗中却流露出痛苦和矛盾,这是为什么?,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