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1643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一、教材简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二、单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三、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五、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1课时 基础训练1课时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

3、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五、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

4、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二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三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四、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

5、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坝(bad)绒球花傣(dui)族景颇(up)族阿昌(change)族德昂(nag)族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ud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ang)五、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

6、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

7、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d.配乐朗读这一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

8、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四、作业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八、

9、小结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九、板书设计: 穿戴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校 好朋友 语言 2、金色的草地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三、教学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五、教学准备:课件、

10、蒲公英的实物、图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1、 出示图片:蒲公英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板书:蒲公英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二、 学习生字、新词。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

11、的词语,理解词义。2、 检查,重点指导。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 给课文分段。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板书设计: 蒲公英(早晨)(中午)(傍晚)绿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课件或观

12、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板书:金色的草地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2) 指名读,评读。(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5) 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2、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2)

13、 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八、总结课文、 升华情感。 1、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九、板书设计:早晨中午傍晚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蒲公英会合拢 3、爬天都峰一、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14、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二、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三、教学难点: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五、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六、教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

15、给大家听?2、今天,老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2、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天都峰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

16、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五、布置作业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生字、词。3、把课

17、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 第二课时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

18、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a. 学生读书圈划。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

19、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四、,明白道理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

20、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五、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六、总结课文: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七、板书设计: 奋力 一会儿.一会儿 勇气3、爬天都峰 手脚并用 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 (高 陡) 爬呀爬 终于爬上顶峰 4、槐乡的孩子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4、引导

21、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三、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四、教学方法:读-思-发表见解-体会-再读五、教学准备:槐树、槐花图片。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暑假中让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2、顺势切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槐乡看看哪里的孩子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划出哪些不懂的地方。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小组合作学习:试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交流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三)研读课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们读懂了什

22、么?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2、又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3、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有哪些可爱之处?4、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八、总结课文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极的劳动,你会体会到劳动给人带来的快乐 。九、板书设计: 4、槐乡的孩子 钩 槐米 换学费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

23、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3、交流有什么感受。4、讲讲今后的打算。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1、生讲,师略记条理。2、予以讲解、梳理。五、评比。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2、评比谁讲得好。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第二课时 习作 一、想一想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二、说一说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

24、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三、写一写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2、要把话写通顺

25、。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三课时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二、古诗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2、师范读,学生跟读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三、学习新生字。四、作业:背诵古诗 第二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

26、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二、单元教学目标 、 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背诵好词佳句

27、,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3、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四、教学难点: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五、课时安排: 5. 灰雀一学习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

28、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二、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三、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件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

29、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ng)脯(p)”、“白桦(hu)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1自然段,

30、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1、

3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

32、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

33、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板书: 5 灰雀 列宁 男

34、孩 惹人喜爱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 6小摄影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二、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四、教学方法 :电教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五、课前准

35、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师出示高尔基的画像,并归纳:高尔基(1886年1936年),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和一系列剧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与一位小学生之

36、间的故事:小摄影师。(板书,提示“摄”的读音。)高尔基与小摄影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面来看课文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三、合作识字字音方面:“摄”“桌”“志”

37、“社”是翘舌音,“侧”“杂”是平舌音,要读准确。字形方面:“摄”“鞠”笔画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部件识字法识记。“躬”可采用形象识字法帮助识记。“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杂”下面是“木”的变形写成“朩”,应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分辨。“秘”与“密”,经常混淆,可通过组词比较,加以区别。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摄”“按”“侧”“社”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

38、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1读文想问题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2画句找答案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b、小男孩是怎样吩咐高尔基的?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3读句知内容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

39、读一读。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d、引读第10自然段,注

40、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六、拓展活动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板书 17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