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1680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漫谈幼儿教师适宜行为及其培育2011年5月南通市校本培训之学科培训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再加上国家有中长期规划纲要,幼儿园里还有各类学习、培训,网络媒体的普及,老师们都能说出一道一道的教育新观念、新名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与理念相违背的教育行为,可谓“会说不会做”“说得好,做得不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等现象,这成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难点和障碍,使一些新观念成为“水中月”和“镜中花”。而大家都清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将教育观念中的“应如何做”转变为教育实践中的“如何做”。而幼儿园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良好个性形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因此,作为一线幼儿园老师必须认清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的问题,并付诸实施。一、基本概念1内涵适宜:包含合适,相宜的意思。适宜教育行为是指适宜发展的教育行为,即适合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与个体特点,可以对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的行为。判断老师行为适宜性的重要标准是:行为是否适合于每一特定的幼儿群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即年龄特点。而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表明,出生头几年,所有儿童的生长与发展都遵循着相同的轨迹,体现出共同的、普遍性的发展特点。这一普遍规律制约着早期教育的任务、功能、内容和方法。老师行为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甚至与每位幼儿个体发展

3、特点相适应的程度,就是教师行为的适宜的程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类实践活动,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行为能否有效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是检验和评价教师行为适宜性的一条重要标准。2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的特征(1)让幼儿感受到爱与尊重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周岁的幼儿,拥有丰富的情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首当其冲的是爱的教育。教师对每一个幼儿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开启幼儿心灵之窗的钥匙。而对孩子的尊重是培育健康、高尚人格的另一重要基础。当然对每一个幼儿的欣赏,对幼儿缺点的理解和宽容,对存在各种发展问题幼儿的接纳与关怀,都是爱与尊重的体现。(2)引导幼

4、儿主动学习与探索 自始至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将幼儿视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激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欲望,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支持性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为幼儿提供充分而高度选择性的活动空间与时间,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适宜的指导,从而有效引导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生动发展。(3)关注与满足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孩子的教育,在国家宏观的“均衡教育”“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平等对待每个幼儿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欢乐与痛苦,做幼儿心灵的照看者与引路人,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生活背景、学习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提供适宜其

5、发展的环境与引导,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4)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教育生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课堂。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在生活中学会做事,在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是幼儿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3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与文化修养、专业修养、教育技能等。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不管作为行为主体的教师是否能够意识到,教育过程中的教师的行为实际上都是观念作用的结果。因此,转变教师的行为,首先要转变教育的观念。要提高教师教育行

6、为的适宜性,首先需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宜的教育观念。4.现状:不适宜行为比比皆是。例一: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教师经常要做一些讲解、提示等,要求幼儿暂时操作。这个时候,总有个别幼儿只顾埋头操作,不理睬教师的其他要求。对此,教师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教师甲:直接用语言提醒:“*,你先好好听着,要不,待会儿你肯定做错!”教师乙: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你先认真听我讲,好吗?不然,你一会儿该不会了。”教师丙:来到幼儿面前,将操作材料拿起,放到离他较远的地方(或索性收回),到该操作的时候再还给他。分析的问题:(1)你为以上三种方法正确?哪些行为是适宜的,哪些行为是不适宜的?为什么?(2)如果是你遇

7、到此问题,会怎么做?(3)有无更好的引导方法,其具体行为是什么?教师往往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多数认为第二种方法好,理由是“教师轻轻走过去,摸一摸他的头,然后对他说”态度非常亲切,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第二种: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三种方法均不合适。原因是第一、二种方法都是在否定孩子,第三种方法容易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种教育行为看似适宜,然而一句“不然,一会儿你该不会了”的背后仍体现的是“教师中心”的错误观念,即让幼儿听从自己的要求,来实现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幼儿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同时也有教师建议可将“一会儿你该不会了”一句,改为“你一定会做得更好”。这样的语言是正面、积极、鼓励性的

8、,体现的是将幼儿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例二:一天,王老师正带着大班的小朋友玩音乐游戏套花瓶。突然,传来一声喊叫:“老师,陶陶打我。”原来又是平日攻击行为较强的陶陶打了洋洋。王老师走过去问陶陶:“你为什么又打人了,你知道被打的小朋友有多疼吗?”而陶陶小下巴一扬,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于是,王老师就叫洋洋过去打了他一下。当园长得知此事,问王老师为何如此做?王老师回答道:“陶陶是故意打人,而且屡教不改,我让洋洋打他一下,是为让他体验到被打的痛苦,以后他就不会再打别人了。”分析的问题:(1)你同意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2)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解决这样的问题更好呢?教师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王老师的行

9、为是正确的,因为“王老师说陶陶是故意打人,而且屡教不改”,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可采取叫幼儿还手的做法,尤其是中大班孩子有时的确是故意打人。这只是让陶陶感受一下被打的痛苦,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第二种观点:认为王老师的行为不适宜,原因是如果教师让被打的孩子去打打人的孩子,被打的孩子可能会渐渐形成“他打我,我就打他”的思想,以后更多地考虑用拳头解决问题,违背了正面、正向教育的原则。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幼儿不懂得如何处理问题才会动辄出手打人,有的幼儿打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有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对这些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给其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

10、巧,多给其一些关爱,或从家长工作入手对其进行教育,而不是简单地以暴制暴。这样才能体现出尊重幼儿,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正向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还有的教师认为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要给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可以默许被打幼儿正当的反抗行为,但不能违背教育原则,对幼儿说“你打他”之类的话。否则打人的孩子没有改正,被打的孩子到形成了攻击性行为。例三:班上某个小朋友做了错事,老师非常生气,特别对那个别经常让老师闹心的孩子,有的老师会把他送到别的班去上课、吃饭、睡觉,还说:“你去人家班学习学习,看看人家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会了你再回来”,或者送到降一级的班级里去,说:“你不会上课,到小班去吧”像

11、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是不尊重幼儿的表现。这么做会令孩子感到害怕、伤心、委曲、自卑,这些消极的情感体验,不仅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这种做法对孩子改正错误没有一点帮助,幼儿即使当时“认错”,表示“改正”,也只是屈服于教师的威严和不正确的做法,想方设法尽快摆脱困境,并不是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此外,幼儿会由此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即会抵销教育效果。这种做法也是教师缺乏教育技能的表现。例四:有一位网名为快乐中一班的博客中,明明白白写着: 2011年4月21日的周末作业:识字:读课文第五、六、七课、读挂图第一面。英语:看英语光盘第三单元蒙数:作业纸4956页!我进

12、入博客时的第一感觉是看错了,这不是幼儿园教师的博客,一定是小学老师的。于是,就打开前一篇博文,题目是“今日所学”,内容更是令人吃惊。那是4月18日的今日所学: 活动一:整合:动物本领大活动二:英语:复习。活动三:识字:复习。活动四:写数字6、7。还有3月25日的今日所学:(PPT)看了之后,我更痛心,因为这位老师在博客上明确地写上:“快乐中一班”这个名称。笔者思索:这样的教育快乐从何而来呢? 例五:笔者,曾记载着一个班的孩子在比较安静地拼图(南师大整合教材小班下学期我的数学的点数卡片,将数字1-4分别与1-4的点子卡片和相应的实物图形拼起来成一个个长方形),只有极个别孩子在讨论时,一位罗嗦的老

13、师的语言:“小影,不要讲话”“我们班有的小朋友爱动脑筋,有的人却不动脑筋。”“贝乐就爱脑筋,她知道先找数字,再找点子”“文文也是这样”“袁袁还在说话。”“星星把卡片弄错了。”“你们知道,你们已经5岁了,要学会动脑筋。”“好孩子总是爱动脑筋的,不是吗?”“噪声太大的时候是没法动脑筋的。”(有一个幼儿说:老师我不会)。师:你怎么又说不会的呢?不自己动脑筋怎么会呢?这下老师又一次重复着上面的话。而那个说“不会”的孩子,两眼茫然不知所措。我想,面对这样的孩子和这样的情景,明智的老师会轻轻地走到那个小朋友的身边,充满同情的说一句,“你先试试,再不会我会帮助你的。”也许那个孩子就开始尝试。二、分述各环节的

14、适宜行为(一)晨间接待环节晨间接待幼儿来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步入幼儿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1.存在问题(1) 不闻不问,依然故我地做自己的事或装作没有看见;(2) 态度冷淡,只是简单地招呼“来啦”;(3) 自己不主动问好,也不提醒幼儿问好;(4) 对有哭闹现象的幼儿,轻描淡写地哄一哄:“别哭了”“这么大了还哭?”或不耐烦、不理睬。(5) 不对幼儿进行晨检,对生病再返园的幼儿不关注、不问候;(6) 很少与幼儿有身体上的接触;(7) 经常让幼儿玩插塑或看图书。做收放省事的活动,或让幼儿空手玩,不让玩而坐等等;(8) 不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的情况或

15、与家长沟通时语言简单、生硬;家长交代事情时不认真倾听,或东张西望;(9) 简单拒绝家长的要求“这个我们很难做到”;(10) 与家长交接幼儿衣物、药品时随手乱放;(11) 向家长告状;(12) 只与个别家长交谈,忽略其他家长、幼儿;(13) 家长离开时不与家长告别,也不提醒幼儿说再见;(14) 离岗。2.晨间接待来园环节教师适宜行为制定的指导思想(1) 形成愉悦情绪由于种种原因,早晨来园时幼儿的情绪状态常常各不相同,有的愉快、有的不安、有的悲伤、有的躁怒而此时的情绪不佳,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参加各项活动的兴趣,更影响其在园一天的生活。因此,晨间接待时,必须做到幼儿与老师见面的最初一刻就让幼儿感到温暖

16、和关爱,从站位、面部表情、问候语言、体态动作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面思考,把握激发、维持幼儿良好情绪和帮助幼儿扭转克服不良情绪、行为和语言,为每位幼儿在园一天的生活、学习奠定愉快的开端。(2)促进师幼个别互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受幼儿人数与活动组织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与个别幼儿的互动往往十分有限,常常不能满足每位幼儿与老师之间个性化沟通的需要。而晨间接待来园时,幼儿一般是陆续到来,教师逐一迎候是与幼儿个别化接触的好机会。教师要利用亲切的爱抚、关切的询问、师幼之间简短的交谈等途径传递爱的信号,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喜爱。(3)加强养成教育晨间活动虽然短暂,但却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从师生见

17、面、进入班级,到如厕、晨间活动,涉及了礼貌教育、健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劳动教育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4)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纲要向教师提出“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并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要求。晨间接待来园环节的特殊性在于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互动。教师在此环节中向家长了解、介绍幼儿情况,有针对性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等,可拉近家园情感距离,并建立良好合作的家园关系,同时这一环节也是教师展现良好师幼关系,赢得家长依赖与支持的窗口。如:晨检、交接衣物药品、听取家长嘱托等。3.晨间接待来园环节教师适宜行为表现内容适宜行为语言迎候幼儿1.幼儿相对集中

18、来园时,站在活动室门口,面向幼儿和家长来的方向。2.看到幼儿和家长迅速地迎上去。3.面带微笑,主动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小朋友早(好)!” “您好(早)!”4.对情绪不好的幼儿给予安慰。*对小龄幼儿搂一搂、亲一亲、抱一抱。*用眼神、表情、动作鼓励幼儿,并作恰当的语言引导。*用游戏的口吻或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吸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快来吧,老师都想你了。”*“*真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是谁躲在妈妈后面和我捉迷藏?”*“快去看看我们的小鱼吧,等着你喂呢。”交流沟通1.认真进行二次晨检(摸摸头、看看手)“你在家好吧?”2.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情况,耐心倾听家长嘱托。“孩子的身体有问题吗?”“您

19、有什么事要交代吗?”“请您放心吧!”3.细心与家长交接幼儿的衣物、药品。(当然规定不将药品带进班除外)4.向家长肯定孩子的进步。“昨天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抢着发言了”5.指导幼儿晨间劳动或活动,自主选择、参与游戏活动。“擦擦自己的小椅子好吗?”“你想玩什么?”6.提醒幼儿家长离开时,对家长说“再见”。“*快跟爸爸说再见。”“妈妈要走了,我们应该说什么啊?”(二)教育活动环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将“教育活动”界定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因此,目的性与计划性,双边性与互动性是幼儿园教育的两大显著特征。1.存在问题(1)确定目标内容:照搬现成的大纲、教材,或凭教师主观意愿等

20、;(2)准备环境材料:教师说了算,很少给幼儿发表意见的机会;或一成不变;或指定幼儿收集同一材料等;(3)教师提问:提问多为一问一答,不具启发性;提出问题后催促马上回答,无足够思考的时间;轻易打断孩子的回答;不喜欢更不鼓励孩子向自己提问等;(4)组织幼儿讨论:形式上有讨论,实质上无讨论,时间一点点;不积极参与讨论,只是走一走,听一听;多指定幼儿分组,孩子没有过多的自由等;(5)引导幼儿操作:幼儿无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认真观察幼儿,而侧重纪律的维持上;不关注个别需要关注的幼儿;经常无故打断孩子的操作;批评过多等;(6)评价:不给幼儿评价的机会;自己评价很随意,只重结果忽视过程评价;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

21、忽视情感态度的评价;重视较好或较差孩子的评价,忽视表现一般的幼儿评价等;2.教育活动环节教师适宜行为制定的指导思想(1)密切关注幼儿兴趣(2)强调幼儿主动学习(3)促进幼儿积极情感3.教育活动环节教师适宜行为表现内容适宜行为语言确定内容1.依据幼儿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确定教育内容,并善于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快来研究研究吧。”2.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幼儿谈话、游戏等,发现、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拓展有价值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你们说什么呢? ”“哇,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吧。”3.在师幼活动过程中,注意抓住随时产生的新的有价值的兴趣或疑问,不断

22、调整、引申、发展教育内容和派生新教育活动。准备环境1.围绕教育内容,鼓励幼儿提出设想,听取幼儿的建议,师幼一起共同准备环境。“你们想怎么做?”“要过儿童节了,我们怎么打扮我们的教室呢?”2.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材料,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材料。“你们想用什么材料做汽车,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带来好吗?”3.准备多元化、低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对材料进行多种组合、想象和创造。4.准备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活动中来,引导思考与探索,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5.准备足够、有层次的材料,满足每个幼儿活动的需要。材料放置合理,方便孩子取放。6.随活动的进行和教学过程

23、的需要调整、充实。提问与理答1.围绕教育内容提问,并随活动进展需要,灵活调整、改变和引申。2.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兴趣。“小金鱼睡觉了吗?它怎么睡觉的呢?”3.多提启发性的问题。4.问题的难度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宜,每个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5.提问后有适当的思考时间,并鼓励幼儿勇敢表达。6.根据不同的回答适时引导。7.鼓励幼儿主动提问,让每个孩子感到他们能提问,可提问。8.教师提问或孩子提问时,表情亲切自然,并配合相应的体态语,支持孩子相互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讨论1.营造宽松、容错的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让每个幼儿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2.以朋友的身份细心、专心、耐心地倾听交流。3.

24、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引导。4.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自由组合说、小组相互说等)5.注意培养幼儿的交流技巧,学会倾听同伴。操作探索1.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运用材料,自主尝试。“你想得真好,那就试试吧。”2.幼儿操作时,注意观察其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了解分析其意图、思维和过程等。3.关注操作过程,及时判断幼儿的需求和水平,引导操作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表达分享1.创设宽松的气氛,激发表现的愿望。“谁来说说自己的作品?”2.保证每个愿意表达的孩子有机会。3.帮助幼儿反思、整理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及创新成果,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自由、自主地表达。4.接纳、欣赏

25、每个孩子的表达与展示,关注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5.积极分享幼儿的激动、好奇、成功。6.引导幼儿在相互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吸纳别人好的想法、做法,提高自己。“听听他的办法好在哪里?”7.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记述探索表达的过程,为幼儿成长积累资料,为教师的反思提供素材。“来,老师帮你记录下来。”8.鼓励幼儿主动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向同伴、家长等展示,共享快乐。(三)游戏活动环节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足以说明游戏活动的重要性。1.存在问题(1)因为班额大、空间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口头上很重视,行动上难落实。(2)教师常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童,为幼儿安排主题,确定角

26、色,选择游戏伙伴,反复教给游戏的方法等,幼儿缺乏自主权。(3)游戏评价不重视,评价标准单一,形式单一,幼儿没有评价的机会。2.游戏活动教师适宜行为制定的指导思想(1)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2)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3)给予有效支持与引导。(4)注重幼儿的交流评价。3.游戏环节教师适宜行为表现内容适宜行为语言自由选择1.给每个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并明确自己支持的态度,让幼儿轻松自由地选择,学会选择。“你想玩什么?”“你觉得玩什么最开心就玩什么?”2.给每个幼儿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3.创设方便幼儿自主游戏与交往的空间。4.想方设法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1.鼓励幼儿自主

27、确定游戏主题和内容。2.支持、鼓励幼儿自己寻找合作伙伴。3.启发幼儿自主商议、决定游戏方式,创新游戏玩法。4.引导幼儿参与制定并主动执行游戏规则。5.引导幼儿自觉保护与管理游戏材料,培养责任意识。参与支持1.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游戏,注重观察倾听。2.游戏中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做合作支持者。交流评价1.营造自由交流的环境,使幼儿乐意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2.提供充分表现、评价的机会,鼓励幼儿自由表达,与同伴交流。3.引导幼儿有意识地交流,自主评价。4.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和同伴的闪光点,进行积极评价。“这个灯笼有一个地方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5.引导幼儿能提出相关的困难和问题,并鼓励群策群力,

28、共同探讨。“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吗?”“谁有好办法帮他解决这下问题?”6.注重过程的评价,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交流评价。(四)生活活动环节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体,包括进餐、睡眠、盥洗、如厕等内容,涵盖着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1.存在问题(1)认识不足,特别忽视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因素。(2)指导不当,特别是言语上表现出不耐烦等。(3)缺乏方法,特别是对安全问题过于紧张,禁止过多。2. 生活活动教师适宜行为制定的指导思想(1)亲和宽松(2)保护促进(3)随机教育(4)注重养成3. 生活环节教师适宜行为表现内容适宜行为语言亲和宽松1.入园时,站在活动室门口,面向幼儿和家长来的方向。2.每天

29、与每个幼儿至少一次的交流,让每个孩子相信:老师喜欢我。3.用温和、生动的语言与幼儿讲话,赞赏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相信:我是好孩子。4.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倾听孩子说话,避免无意中伤害孩子的心灵。5.理解、宽容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破坏”、“攻击”“过错”等。6.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疏导、抚慰幼儿情绪。7.安排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8.坚持正面教育。保护促进1.精心呵护幼儿生命安全。2.增强自我保护能力。3.细心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保障健康生活的需要。4.鼓励每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5.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给锻炼的机会。6多给每个孩子为他人、为老师、为集体做事的机会。7.尊重发展差异。8

30、.及时发现异常。“难受的就告诉老师。”随机教育1.细心观察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需要。2.善于抓住每次好的教育机遇。3.随时做好表率作用。注重养成1.科学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体验自我价值,确立我“能干”的信念。4.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三、适宜行为的培育1加强学习,做一个大智之人。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德智。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教师称为“智者”,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为人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

31、的双重要求。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我国也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之说。这些话语隐喻了教师的智慧形象和智慧性格。 教师是一个睿智的人。教师之所以能够为人之师,首先是因为他(她)心智聪慧,有能够引导学生发展的基本智力保障。睿智的人是有知识的人,是注重充实并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的人。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倡导者、示范者和实践者。一个睿智的教师,时刻需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思想陈腐、观念陈旧不是教师应有的智慧性格;思路混乱、逻辑混乱不是教师应有的智慧性格。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观念先进,是智慧型教师

32、的智慧性格。 教师是一个机智的人。教师之所以能够启迪智慧,引导心灵,是因为他(她)机智灵活,足智多谋。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过程,机智的教师能够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得心应手。机智的教师富有幽默感,富有激情。 教师是一个理智的人。教师不仅要情感充沛,而且应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动中,情绪的躁动、难言的苦恼是难免的,这是尤其不能不加节制,必能随性而为,不能不顾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后果,相反,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导。以理服人,才会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 教师是一个明智的人。教育方式是多样的,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冲突和问题,反映了教师行为的明智程度。明智的人,善

33、于明理,善于辨析,善于择善而从。明智的人,善于识时务,把握大势所趋。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明智的教师是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主动调适者。 教师是一个大智的人。大智者,若愚也。俄国文学家格里鲍耶陀夫的小说智慧的痛苦描述了一个思想者的痛苦。大智者不若愚,往往有不尽的痛苦,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智者,明智者也;大智者,理智者也;大智者,机智者也;大智者,睿智者也。大智者,不计一利之得失,不争一日之长短,不呈一时之英豪。教师作为一个大智的人,必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 教师是一个德智的人。宽厚仁爱,有理有节,人性丰满,是教师的德智情怀。教师要有道德智慧,处理人际关系游刃有余;面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面对知识,

34、充盈渴望。一个德智的人,慈祥、和蔼、平和。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例: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位老师特别是一位第一次进班上课的老师,在疾步走上讲台时,却不小心滑了一跤,全班哄堂大笑时时候这位老师会怎样?发火?而曾经就有这样一位老师,即将到某所少年犯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他很紧张,因为第一堂课关系到未来的成败。正因为紧张,他往讲台上跨越的时候,却摔倒了。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并拭目以待。这位老师慢条斯理地站起来,挺起胸膛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堂课:一个跌倒不要紧,但是他必须两次站起来。”一片寂静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老师的这番话被所有的学生接受了。(老师怎样

35、和学生说话美海姆。G。吉诺特著 冯杨 周呈奇译。)2.自我调节,让细节丰满教育人生。 后现代主义视野的教育研究认为1,只有关注细节、局部、微观,才能更深入体会个体的感受、行为的意义,乃至其所蕴涵的价值。笔者认为,关注教育活动中细节的意义,简而言之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东县教育局唐国钧局长在3月25日的博文评一节数学课时肯定执教老师的全程激励时说:主要表现在教师期待的眼神,满脸的微笑和由衷的肯定。微笑是教师最好的名片,是学生情绪的触发器和行动的原动力,也是教师最美丽的所在。眼神是交流的桥梁,它有期待更有鼓励,会意的一瞥可能让学生跃跃欲试,赞许的目光会让学生写能感受成功的快乐。当然,教者没有吝

36、啬赞许的语言。整堂课我们不止一次的听到:非常好!在学生对习题变式的展示后,老师赞扬道:太让我吃惊了,都超过老师了!教师的激励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状态和情绪。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细节常常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即使在被学生气得半死的情况下,老师也永远怀着同情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美海姆。G。吉诺特著 冯杨 周呈奇译。P106)例一:笔者也曾遇到过“磁钉不见了”不见了的局面,课间一会儿,两只急着要用的磁钉不见了。我耐心地询问:“谁拾到了老师的磁钉?”有两个孩子手伸到口袋里去了。我说:“谢谢你给了我磁钉,下次拾到了也像老师这样把它放在黑板上”。但还是有一只没有了,我相信物质不灭定律,但也不

37、想再做强化,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先上课,等下都帮尤老师找找。”第二课再上课的时候,仅有的四只磁钉都很整齐地排在黑板上。 例二:古代一位皇帝微服私访,在田间遇到一农人正驾着黄、黑两头牛耕地,皇帝很有兴致地问:“你的这两头牛,哪一头表现得更好些?”谁知连问三声,农人竟然不吱声。皇帝很扫兴,却不便发作。农人将一趟地耕完后,将牛拴好,走过来将皇帝领出很远,才贴在他耳边小声说:“那头黑的要好一些。”皇帝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如此答话?”农人说:“牛懂人语,要是让黄牛听到我们的评说,它岂不是要伤心吗?”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太多了。而所有的要求,无论是各种文件规定的,幼儿园本身制度要求的等,都必须内化为教师身躯的良好行为主可有效。 参考文献:1.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美海姆。G。吉诺特著 冯杨 周呈奇译。2.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 朱小娟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年第1版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