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室内配线.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51899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室内配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常用室内配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常用室内配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常用室内配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常用室内配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室内配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室内配线.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概述】本课题主要介绍建筑电气室内配线工程施工技术,包括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线管配线、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线槽敷设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瓷夹和瓷瓶配线、钢索配线、电气竖井内配线、封闭插接母线安装、硬母线的安装、桥架配线以及导线的连接。,【学习目标】(1)了解室内配线工程各种配线方式及其适用场所。(2)掌握常用室内配线工程的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3)掌握导线的连接方法和工艺要求。,课题3 常用室内配线,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 3.8电气竖井内布线3.2线管配线 3.9封闭插接母线安装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 3.10硬母线的安装3.4线槽敷设布线 3.11桥架配线3.5塑料护套线配线

2、3.12导线连接3.6瓷夹和瓷瓶配线 3.13工程的交接与验收3.7钢索布线 3.14实训课题,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基本概念,1.敷设在建筑物内的配线,统称室内配线,也称室内配线工程。,2.根据房屋建筑结构及要求的不同,室内配线又分为明配和暗配两种。明配是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等处;暗配是敷设于墙壁、顶棚、地面及楼板等处的内部,一般是先预埋管子,以后再向管内穿线。,3.按配线敷设方式,有硬塑料管配线、半硬塑料管配线、钢管配线、普利卡金属套管配线、金属线槽配线、瓷夹和瓷瓶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塑料线槽配线及钢索配线、桥架配线等。,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1配线施工前的准备工

3、作,(1)必须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弄清设计图纸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意图,对图中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等进行统计,以做好备料工作。,注意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考虑与主体工程和其它工程的配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为防止破坏建筑物的强度和损害建筑物的美观,应配合土建做好预埋预留工作。同时还应根据规范要求考虑好与其它管线工程的关系,避免施工时发生位置冲突,而造成返工。在熟悉图纸的同时,还必须熟悉有关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有关的技术资料。,(3)有序组织施工人员进场。,(2)做好工具、材料的准备。,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1.室内配线基本原则,(1)安全,(

4、2)可靠,(3)经济,(4)方便,(5)美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其技术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2.室内配线工程基本规范要求,(1)配线工程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2)采用的器材及其运输和保管。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3)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技术文件应齐全。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4)配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

5、合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5)配线工程施工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对配线工程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杂物应清除。对配线工程会造成污损的建筑装修工作应全部结束。在埋有电线保护管的大型设备基础模板上,应标有测量电线保护管引出口座标和高程用的基准点或基准线。,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等预埋件,应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埋。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埋设牢固。,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6)配线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沟槽等修补完整。,(7)电气线路经过建筑物、构筑物的

6、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应装设两端固定的补偿装置,导线应留有余量。,(8)电气线路沿发热体表面上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9)电气线路与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1的规定。,(10)配线工程釆用的管卡、支架、吊钩、拉环和盒(箱)等黑色金属附件,均应镀锌或涂防锈漆。,(11)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接零应可靠。,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表3.1 电气线路与管道间最小距离(mm),注:对蒸气管道,当在管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200mm;暖气管,热水管应设隔热层;对裸导线,应在裸导线处加装保护网。,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3.配线基本规范要求,(1)配线所

7、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2的规定。,表3.2 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2)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表3.3 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3.4 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表3.5 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3)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a.截面为10m及以下的单

8、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b.截面为2.5m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c.多股铝芯线和截面大于2.5m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4)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套线和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高度相同.,(5)入户线在进墙的一段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

9、侧,应有防水弯头,且导线应弯成滴水弧状后方可引入室内。,(6)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7)塑料绝缘导线和塑料槽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C。,(8)明配线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表3.6 明配线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9)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

10、.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10)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11)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应作好记录.,4.进场导管导线质量要求,(1)电线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生产许可证号。,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耐热、阻燃的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应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

11、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应不小于表3.7的规定值。,表3.7 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3.1配线方式及基本规定,3.1.2室内配线工程要求,对电线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2)导管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按批查验合格证。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现象、内壁应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3.2 线 管 配 线,3.

12、2.1线管配线要求,1.线管配线的一般要求,(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6)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3、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7)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8)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管内导线截面为50m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长度每

14、超过20m。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长度每超过18m。,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9)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10)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注:TN-C方式供电系统 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TN-S方式供电系统 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C-S方式供电系统 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 TN-

15、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2.塑料管敷设要求,(1)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2)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3)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2.塑料管敷设要求,(4)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

16、置。,(5)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6)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3.金属导管和金属线槽敷设要求,(1)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3.2 线 管 配 线,3.2.1

17、线管配线要求,金属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连接。,非镀锌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2)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3)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严密。,(4)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3.2 线 管

18、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6)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7)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8)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80mm。,(5)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3.2 线 管 配 线,3.2.1线管配线要求,(9)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

19、小于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3.8的规定。,(10)防爆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管间及与灯具、开关、线盒等的螺纹连接处紧密牢固,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连接处不跨接接地线,在螺纹上涂以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安装牢固顺直,镀锌层锈蚀或剥落处做防腐处理。,3.2.1线管配线要求,表3.8 管卡间最大距离,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1)暗敷,1)硬质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不低于0.50m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

20、的措施。,2)在现浇混凝土柱内敷设管径不大于20mm的硬塑料管时,管子可在柱中间部位每隔1m处与主筋用箍筋绑扎,距离管进盒前绑扎点不宜大于0.3m。配管管径较大时,管子应沿柱中心垂直通过。穿越柱平面的两相邻直角边时,应做成沿柱截面两中线呈90弯曲的穿越。,3)在现浇混凝土梁内垂直通过时,应在梁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即梁的净跨度的l3中跨的区域内通过,可在土建施工缝处预埋内径比配管外径粗的钢管做套管。管子(或套管)在梁内并列敷设时,管与管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4)管子在框架结构空心砖墙内水平敷设时,配管层可用普通砖砌筑,或者浇注一段砾石混凝土保护管

21、子。卧砌空心砖时,管子由空心砖的空心洞中穿过,如图3.1所示。管子在空心砖墙内垂直敷设时,在管路经过处应改为局部使用普通砖立砌,或进行空心砖与砖之间的钢筋拉结,也可现浇一条垂直的混凝土带将管子保护起来。,图3.1空心砖墙管、盒墙内敷设l硬质塑料管;2器具盒;3S弯头;4普通砖,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5)在框架结构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内配管,剔槽宽不宜大于管外径加15mm,槽深不应小于管外径加15mm,每隔0.5m用钉子将管两侧绑线固定,用不小于M10水泥砂浆抹平沟槽,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内配管,管路应在两层钢筋中间与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小于15mm,

22、并列敷设的管子间距不应小于25mm。管路应尽量不交叉,否则交叉点两根管子的外径之和应比楼板的厚度小40mm。,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6)在楼(屋)面垫层内配管,管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楼(屋)面焦渣垫层内配管时,应在垫层施工前,管路周围应用水泥砂浆加以保护,防止管路受机械损伤。,7)阳台、雨篷板内配管时,支好模板,将管 子在模板上垫高15mm后绑扎钢筋。使用木模板时,用钉子将管子钉在模板上。,8)管子垂直跨越地沟时应敷设在地沟盖板层内。若为预制地沟盖板时,局部改为现浇板。地沟热力管外应包扎保温材料,进行隔热处理。管口露出地面不宜小于200mm。,9)塑料管在穿过

23、建筑物基础时,外套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配管外径的2倍。外套钢管内外要涂多层防腐漆,埋地端应锯成斜口,宜垂直通过基础,无法垂直时,管路与基础水平交角不宜小于45。,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1)硬质塑料管明敷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表3.8所列数值。,(2)明敷,2)明配单根硬质塑料管可用塑料管卡子、开口管卡固定,用木螺钉或塑料胀管把管卡固定住,把管子压入到管卡的开口处内部。两根及以上配管并列敷设时,可用管卡子沿墙敷设或在吊架、支架上敷设。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3)对于多根明配管或较粗的明管安装时,应先固定两端后再固定中间的支

24、架或吊架。墙垛处用角钢托架安装。预制楼板采用吊装方法时需在楼板板缝处固定吊架。明配管在沿柱或沿屋架下沿及钢屋架敷设时,可以用抱箍固定支架。多管水平吊装和沿墙吊装,可使用2mm厚的夹板式管卡固定在支、吊架上。,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4)管径较大或并列管子数量较多时,管子可直接吊挂固定在楼板顶部或梁的固定支架或吊杆上。,图3.2吊顶内管路及敷设示意图 l硬质塑料管;2灯位盒;3吊杆;4大龙骨;5中龙骨;6顶板,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3)补偿装置,暗配管路通过建筑物变形缝时,要在其两侧各埋设接线盒(箱)做补偿装置。在接线盒(箱)相邻面,穿一短钢保

25、护管,管内径应大于塑料管外径的2倍,套在塑料管外面起保护作用,如图3.3所示。,图3.3 暗配管变形缝补偿装1硬制塑料管 2钢保护管3箱上开长孔处,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图3.4 变形缝接线箱做法a)直筒式接线箱 b)拐角式接线箱,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明配硬质塑料管沿建筑物的表面敷设时,在直线段上每隔30m应装设补置偿装置(在支架上架空敷设除外),如图3.5a所示。PVC补偿装置接头的大头与直管套入并粘牢,小头与直管套上一部分并粘牢,连接管可在接头内滑动,如图3.5b所示。,图3.5 硬塑料管补偿装置 a)补偿装置做法之一 b)补偿装置做法

26、之二 1软聚氯乙烯管;2分线盒;3在分线盒上焊的大一号硬管;4软聚氯乙烯带涂胶粘剂;5自由伸缩硬塑料管;6大头;7PVC直管套入大头内,8卡环;9小头可滑动部分;10套八小头粘牢,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4)连接,难燃型硬质塑料管的管与管或管与盒连接,应使用专用的管接头、管卡头并涂以专用的胶粘剂贴接。,硬质塑料管与盒(箱)连接时,管外径应与盒(箱)敲落孔相一致,管口平整、光滑,一管一孔顺直进入盒(箱),露出长度应不小于5mm。多根管进入配电箱时应长度一致、排列间距均匀。管与盒(箱)连接应固定牢固。硬质塑料管与盒(箱)的连接,可以采用成品管盒连接件,管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

27、的1.11.8倍,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5)管内穿线,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a.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b.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c.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3.2 线 管 配 线,3.2.2硬塑料管敷设,同一交流回路的

28、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3.2 线 管 配 线,3.2.3半硬塑料管的敷设,1)半硬塑料管及混凝土板孔配线适用于正常环境一般室内场所,潮湿场所不应采用。,2)半硬塑料管配线应采用难燃平滑塑料管及塑料波纹管。建筑物顶棚内,不宜采用塑料波纹管。,3)混凝土板孔配线应采用塑料护套电线或塑料的绝缘电线穿半硬塑料管敷设。在现浇钢筋混凝土中敷设半硬塑料管时,应采取预防机械损伤措施。塑料护

29、套电线及塑料绝缘电线在混凝土板孔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布置在接线盒内。,4)半硬塑料管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在楼(屋)面垫层内、地面内、预制空心楼板内、轻质砌块墙内的敷设方法与硬塑料管基本相同。,3.2 线 管 配 线,3.2.3半硬塑料管的敷设,5)半硬塑料管暗敷设,在通过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 变形缝接线箱,其中一侧箱开长孔,做法如图3.6所示。,图3.6 半硬塑料管过变形缝做法a)墙体下部接线箱 b)墙体上部接线箱,3.2 线 管 配 线,3.2.3半硬塑料管的敷设,6)平滑半硬塑料管的连接应采用套管连接,用比连接管管径大一级且长度不小于连接管外径2倍的管子做套管,也可采用专用管接头。

30、两连接管端部应涂好胶合剂,将连接管插入套管内粘接牢固,连接管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8)管的弯曲可以用手随时弯曲,平滑塑料管在90弯曲时,可使用定弯套固定。当线路直线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3个时,均应装设中间接线盒。为了便于穿线,管子弯曲半径宜不小于6倍管外径,弯曲角度应大于90。,7)波纹管要进行连接时,可以用套管连接和绑接连接。用大一级管径的波纹管做套管,套管长度不宜小于连接管外径的4倍,将套管顺长向切开,把连接管插入套管内(应注意连接管的管口应平齐,对口处在套管中心),在套管外用铁(铝)绑线斜向绑扎牢固、严密。,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1)明敷,明敷于潮湿场

31、所或埋地敷设的钢管配线,应采用水、煤气钢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钢管配线可采用电线管。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3.8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易燃材料吊顶内应使用钢管敷设,管与管或管与盒的连接,均应用螺纹连接。管与盒连接时,应在盒的内、外侧均套锁紧螺母与盒体固定。,钢管管内壁除锈,可用圆形钢丝刷,两头各绑一根钢丝,来回拉动钢丝刷,把管内铁锈清除干净。管子外壁可用钢丝刷或电动除锈机除锈。,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2)暗敷,

32、1)绝缘电线不宜穿金属管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必要时对于次要用电负荷且较短的线路(15m以下),可穿金属管埋地敷设,但应采取可靠的防水、防腐蚀措施。,2)在现浇混凝土构件内敷设管子,可用铁丝将管子绑扎在钢筋上,也可以用钉子将管子钉在木模板上,将管子用垫块垫起,用铁线绑牢,如图3.9所示。垫块可用碎石块,垫高15mm以上。此项工作是在浇灌前进行的。当线管配在砖墙内时一般是随土建砌砖时预埋;否则,应事先在砖墙上留槽或砌砖后开槽。,图3.9 木模板上管子的固定方法,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3)线管在砖墙内的固定方法,可先在砖缝里打入木楔,再在木楔上钉钉子,用铁线将管子绑扎在钉

33、子上,再将钉子打入,使管子充分嵌入槽内。应保证管子离墙表面净距不小于15mm。,4)在地坪内,须在土建浇制混凝土前埋设,固定方法可用木桩或圆钢等打入地中,用铁丝将管子绑牢。为使管子全部埋设在地坪混凝土层内,应将管子垫高,离土层1520mm,这样,可减少地下湿土对管子的腐蚀作用。,5)当许多管子并排敷设在一起时,必须使其离开一定距离,以保证其间也灌上混凝土。,6)为避免管口堵塞影响穿线,管子配好后应将管口用木塞或牛皮纸堵好。,7)管子连接处以及钢管与接线盒连接处,要做好接地处理。,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8)暗敷设工程中应尽量使用镀锌钢管。,9)除了埋入凝土内的钢管外壁

34、不需防腐处理外,钢管内外壁均应涂樟丹油一道。,10)埋入焦渣层中的钢管,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厚度不应小于50mm。,11)直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应刷两层沥青漆并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混凝土保护层保护。,12)埋入有腐蚀性土层内的钢管应刷沥青油后缠麻布或玻璃丝布,外面再刷一道沥青油。包缠要紧密妥实不得有空隙,刷油要均匀。,13)使用镀锌钢管时,在镀锌层剥落处,也应涂防腐漆。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3)连接,1)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3.

35、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2)当配管管口使用塑料护圈帽(护口)保护导线时,由于塑料护圈帽机械强度不足以固定管盒,应在盒内外管口处均拧锁紧螺母固定盒子,留出管口螺纹23扣,再拧塑料护圈帽(也可在管内穿线前拧好护圈帽)。,3)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到设备的接线盒。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4)钢管与钢管的连接用螺纹连接和焊接连接两种方法。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

36、,不应采用熔焊连接。,钢管与钢管间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l2;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钢管与钢管间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4)接地,1)镀锌钢管、可挠性金属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应采用专用接地跨接卡,两卡间连线若

37、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4m。,2)非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管采用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3)黑色钢管之间及管与盒(箱)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时,为了使管路系统接地(接零)良好、可靠,要在管接头的两端及管与盒(箱)连接处,用相应圆钢或扁钢焊接好跨接接地线,使整个管路可靠地连成一个导电的整体。钢管管与管及管与盒(箱)跨接接地线的做法,如图3.10所示。,3.2 线 管 配 线,图3.10钢管跨接接地线做法a)钢管与钢管连接;b)钢管与盒的连接;c)钢管与箱连接;d)薄壁钢管的连接 l钢管;2跨接接地线;3全扣管接头;4锁紧螺母;5护圈

38、帽;6灯位盒;7配电箱;8电线管;95mm铜线;10铜绑线锡焊,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4)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普利卡金属套管)的跨接接地线直径应根据钢管的管径来选择,见表3.9。管接头两端跨接线管箍长度,不小于跨接线直径的6倍,跨接线在连接管管箍处距管接头两端距离不应小于50mm。盒(箱)上焊接面积,不应小于跨接线截面积,且应在盒(箱)的棱边上焊接。严禁将管接头(管箍)与连接管焊死。,表3.9 接地跨接线规格,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5)明配钢管的连接、管与盒(箱)的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使用全扣管接头,并应在管接头两端箍好接地跨接

39、线,不应将管接头焊死。,1)补偿装置配管管路通过建筑物变形缝时,要在其两侧各埋设接线盒(箱)做补偿装置,接线盒(箱)相邻面穿一短钢管,短管一端与盒(箱)固定,另一端应能活动自如,此端盒(箱)开长孔不应小于管外径的2倍。管道通过变形缝处时,在同一轴线墙体上安装拐角接线箱;在不同轴线上,安装直筒式接线箱。,(5)补偿装置配管,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2)吊顶内管线一侧设接线盒作为过伸缩缝方式的做法,如图3.11所示。对变形缝中的伸缩缝和抗震缝,由于缝下基础没有断开,施工中配管应尽量在基础内水平通过,避免在墙体上设置补偿装置。,图3.11 吊顶内管线过伸缩缝的做法l伸缩、沉

40、降缝;2接线盒;3接地线;4钢管;5轻钢龙骨;6吊顶板;7开长孔,3.2 线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3)在建筑物伸缩、沉降缝两侧暗设或吊杆固定明设两个接线盒(箱),两侧的接线盒(箱)以金属软管连接,如图3.12a所示。将伸缩、沉降缝的另一侧的接线箱省去不装,金属软管加过渡接头直接连接钢管,如图3.12b所示。使用金属管的线路应做好跨接地线。金属软管的地线连接,可采用铜导线与金属软管缠绕并焊锡的方法连接。,图3.12金属软管连接接线盒的补偿做法a)软管双侧连接接线盒 b)软管单侧连接接线盒1吊顶;2伸缩、沉降缝;3钢管;4接地线;5锡焊6金属软管;7接线箱;8过渡接头,3.2 线

41、 管 配 线,3.2.4 钢管敷设配线,4)钢管暗配管路在通过建筑物变形缝处无法设置接线盒(箱)时,还可外套钢保护管。保护管内径不宜小于配管管外径的2倍,保护管中间应断开,以便适应建筑物的变形。,5)明配管在通过建筑物伸缩缝和沉降缝应做补偿装置,如图3.13所示。,图3.13明配钢管沿墙过变形缝敷设a)做法之一 b)做法之二l钢管;2管卡子;3过渡接头;4金属软管;5金属软管接头;6拉线箱;7护圈帽;8锁紧螺母;9跨接线,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1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要求,(1)暗敷,1)普利卡金属套管在现浇混凝土的梁柱、墙内垂直方向敷设时,宜放在钢筋的侧面;水平方向敷设时,管子宜

42、放在钢筋的下侧。,2)在现浇混凝土的平台板上管子应敷设在钢筋网中间,宜与上层钢筋绑扎在一起。,3)普利卡金属套管在空心砖及加气混凝土隔墙内暗敷设方法与钢管敷设相同。,4)在普通砖砌体墙内敷设同硬质塑料管施工方法相同,但管入盒处应在盒四周侧面与盒连接。,5)管子在垂直敷设时,应具有把管子沿墙体高度及敷设方向挑起的措施。,6)在楼(屋)面板内配出的管子为钢管时,金属套管与钢管的连接应使用直接头、无螺纹接头或用混合组合接头进行连接,并做好接地跨接线跨接。,7)隔墙内敷设的普利卡金属套管,可沿龙骨(或增加专门的附加龙骨)用自攻螺钉固定。,3.3.1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要求,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

43、8)在隔断墙内用管卡子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m,距管与管及管与盒(箱)相连接处,固定点不应大于0.3m。,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2)明敷,普利卡金属套管室内明敷设与钢管的固定方法相同。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管卡子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设备边缘的距离为150300mm,管路中间的固定管卡子最大距离应保持在0.5lm,固定点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吊顶内敷设,1)用难燃材料作吊顶时,可应用普利卡金属套管敷设。,2)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

44、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m处。,3)在楼(屋)面板内暗配钢管,且楼(屋)面板内设有盒(即八角盒)体时,连接盒与吊顶内灯位的配管应使用普利卡金属套管。楼(屋)面板盒应使用金属盖板将盒口密封,利用普利卡金属套管线箱连接器进行管与盒的连接,管下端引至吊顶灯位处,如图3.14所示。,图3.14 吊顶内金属套管做法之一l暗配钢管;2普利卡金属套管;3吊杆;4灯具,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4)楼(屋)面板内原有暗配管,但楼(屋)面板内无盒体埋设而只有配管管头引至楼(屋)面板下墙体上时,吊顶内灯位盒至配管管口的接续管应使用普利卡金

45、属套管。连接金属套管与原配管时,应使用混合接头或无螺纹接头进行连接,使金属套管引下至吊顶灯灯位盒,做法如图3.15所示。,图3.15 吊顶内金属套管做法之二l普利卡金属套管;2混合接头;3钢管;4灯具,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5)吊顶内主干管为钢管且为明配时,管引至吊顶灯位盒的配管,应使用普利卡金属套管。主干管可在吊顶灯位集中处,设置分线盒(箱),由盒(箱)内引出分支管,分支管至吊顶灯位(或盒位)一段使用普利卡金属套管,做法如图3.16所示。,图3.16吊顶内金属套管做法之三l普利卡金属套管;2分线箱;3钢管;4吊杆;5灯具,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

46、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6)吊顶内主干线使用普利卡金属管敷设时,管子规格在24号及其以下时,可直接固定在吊顶的主龙骨上,并应使用卡具安装固定。,7)管子规格在50号及其以下时,管子允许利用吊顶的吊杆或在吊杆上另设附加龙骨敷设。,8)当主干管敷设量较多时,应专设吊杆和吊板,利用管卡子固定敷设普利卡金属套管,中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2m,吊杆上端应用射钉枪射钉与建筑物固定。,9)吊顶内普利卡金属管敷设,也可采用钢索吊管安装,钢索一端用张紧螺栓收紧。吊卡为lmm厚钢板制成,吊卡中间距离不宜大于lm,吊卡距离盒(箱)处应为0.3m。,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4)连

47、接,1)普利卡金属套管应使用带有螺纹的直接头进行普利卡套管互接。,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2)普利卡金属套管与钢管有螺纹连接。使用混合接头连接时,应将混合接头先拧入钢管螺纹端,使钢管管口与混合接头的螺纹里口吻合,再将金属套管拧入混合接头的套管螺纹端。,一端为外管螺纹,,一端为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螺纹。,材质为锌铝合金,表面镀铬。,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普利卡套管与无螺纹钢管连接,应使用无螺纹接头。将套管拧入无螺纹接头的套管螺纹一端,套管管端应与里口吻合后,将套管连同无螺纹接头与钢管管端插接,用扳手或旋具拧紧接头上的两

48、个压紧螺栓。,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4)连接有防水型金属套管时,使用防水型组合接头。,普利卡管防水型混合连接器WUG,一端为外管螺纹或三根螺丝,一端为普利卡螺纹,材质为锌合金。,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5)普利卡金属套管与盒(箱)的连接时,应使用专用的线箱连接器或组合线箱连接器。将连接管按管子绕纹方向旋入连接器的套管螺纹一端,另一端插入盒(箱)敲落孔内拧紧连接器紧固螺母或盖形螺母。,结构与用途*由普利卡内螺纹和外管螺纹本体及紧固帽组成,材质锌合金;*基本型普利卡管和接线箱的连接。,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

49、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6)普利卡配管与盒(箱)敲落孔呈90角时,可以使用角形线箱连接器进行管与盒(箱)的连接,拧下连接器盖形螺母套到金属套管上,然后拧入套管,使套管管口端面与连接器套管螺纹的底面吻合,用盖形螺母拧紧固定。再将角形线箱连接器的另一端插入盒(箱)敲落孔中,拧紧紧固螺母即可。在需要防水场合,可以使用防水角形线箱连接器进行连接。,防水型45/90弯角混合连接器,3.3.2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3.3普利卡金属套管的敷设,(5)接地,普利卡金属套管与套管的连接及管与盒(箱)的连接,均应做良好的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接地连接应使用接地线夹固定。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4m的软铜

50、线。,接地线夹,固定夹子,3.4.1 金属线槽敷设配线,3.4 线 槽 敷 设 配 线,1.明敷金属线槽配线,金属线槽配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明敷,但对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应采用。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可在建筑顶棚内敷设。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金属线槽应做防腐处理。,(1)电缆和导线敷设要求,1)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中性线时),应敷设在同一金属线槽内。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40,载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3.4.1 金属线槽敷设配线,3.4 线 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