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51958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 小学生孔子演讲稿1早晨,推开窗,一缕阳光射了进来,我不禁想起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名言。啊!孔子,你给予了我生命的动力!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据说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称七十二贤人。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出于他之口,他把仁和礼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对中国的思想有巨大影响,被尊为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看法,这在当时是多么具有进步性啊!当时战火连绵,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谈,有权有势之人才可以上学,但孔子主张教学没有等级、类别,

2、他在全国各地收徒,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并且不主张死板的教学,而应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弟子们要活学活用,学与思并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说。他提出温习的重要性,教育人们要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应该是我们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为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其五,君子群而不党。孔子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经受了多次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

3、是始终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标准。伟大的光辉在他身上处处闪映。他还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这正反应了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或许,孔子的字典里永远没有退缩一词吧!小学生孔子演讲稿2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岁是父亲离世,十七岁时母亲又离开人间,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凭着他受到的教育,开办私塾,把自己学到的和积累的知识教给他的学生,被他所教育过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费教育他们,让他们也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

4、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首先,我认为孔子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孔子以好学著称,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

5、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三,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被新

6、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小学生孔子演讲稿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的印象中,孔夫子就是这样一位实事求是的人。在初一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有幸去到了南京的夫子庙,夜游夫子庙果真是一次极大的享受。夫子庙位于秦淮河畔,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中国四大文庙之一。每走一步,心中对孔夫子的尊敬就更重一分。孔子出身鲁国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重重,希望以他超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拯救自己的国家。我心目中的他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膜拜的木牌,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聆听人的内心的默默观察世界的老人。说他是老人,是因

7、为,两千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们去领悟这个民族的根。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时的贫困并没有抹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时的挫折也未曾动摇他坚定的心,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断他思想的升华!孔子作为一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习相远。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经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是不倦却是建立在学生痴于学习却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础上的。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

8、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人生,绝非悲观。他知道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怀黎民苍生的先哲。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看到。但是历史铭记了他。一个坚定的儒学圣人,一个关怀天下的人!他记挂着人们,世代的人们也纪念着他。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小学生孔子演讲稿4早晨,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耳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石老师领读后,我们也开始声情并茂地读起来,体会这位精神的巨人孔

9、夫子流芳百世的思想。千百年前,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圣人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伟大的惊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有三千,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弟子将他的言行和思想记载在论语中。通过论语,我知晓了关于他的很多不朽的名言,经过时间的流逝和洗礼,却仍然保存,流传至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一生信奉仁义礼智信,这是他治学,治国的基本观念。此外,他始终把学到老,活到老当作自己的目标,孔子把一生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倾注在做学问上。他严于律己的同时,也竭尽心力地教诲自己的弟子,可谓是桃李满天下。然而,在这么伟大的伟人背后,也有许

10、多说不出的艰辛。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苦难,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他有着一种高尚的品德,那就是乐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有人生的苦难都如同烈火淬钢般催熟他年轻博大的思想,但他在这座困难的高山上不断攀登,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种子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孔子的很多名言都很让人受益匪浅。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篇对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

11、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儿子的要求,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来享用它吗?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虽然孔子已经仙逝,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他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懂得在困难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努力进取,叩开成功的大门,让我们在孔子精神的滋润中成长!这就是东方圣人孔夫子。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大圣人孔子当然是人人皆知,可他是古人,我们怎么会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呢?经过老师的讲

12、解和翻阅书籍,欣赏他的画,我已对他的外貌有了大致的了解。他高高的额头,长长的两眉,一双不大不小的富有智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身高中等,一副有着博学深思的样子。孔子也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有许多的弟子,如果用金银铜牌来决定孔子最喜欢谁,金牌一定是颜回,因为他最博学;银牌一定是子路,因为他直爽可爱;铜牌一定是子贡,因为他最尊敬孔子。大家一定有个疑问:孔子是怎样成为圣人的?告诉你们吧:自从在匡被围、伐树于宋、在陈绝粮后,他才被共称为圣人,因为他通过了重重考验。我现在给你讲一个关于子路和孔子的故事:从前,子路是一个将军,回家时他看到孔子在教书,子路觉得一个有点文化的老头还是挺好欺负的,所以子路拿起剑走到孔子学堂前来回挥舞,孔子见到了不理他。慢慢的,子路被孔子的宽容和大度感化了。当他到学堂请罪时,孔子说话了:“你愿意做我的学生吗?”子路说:“我愿意。”从那以后,子路不再是只会舞刀弄剑的匹夫,而是成为了富有学问的学者。伟大的孔子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孔子的耐心和仁德令我向往,如果世间真有穿越,我愿意回到春秋时代,做孔子的弟子。小学生孔子演讲稿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