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2573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适应性练习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一年级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化 学 2018.6考生 须 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2本试卷共 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 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9个小题(共 50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 12 N 14 0 16 Al 27 S 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2 分,共 50

2、分)1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替代能源,由燃料乙醇按一定的比例与汽油掺混而成。乙醇属于A 有机物 B 氧化物 C 无机物 D 单质2下列各组元素中,不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 Na 、Al、P B.H 、N、O C. Mg 、Si、S D.C 、O、N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石墨 B 蔗糖 C NaClDNaOH溶液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A 葡萄糖 B 聚乙烯 C 乙酸 D 苯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KC1溶液 B Fe(OH)3胶体 C 稀盐酸 D NaOH溶液6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 HCl B.C0 2 C.CaCl 2 D.CH 47下列日

3、常用品中,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8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F B Cl C Br D I9下列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A 乙烷 B 乙烯 C 乙醇 D 乙酸10. 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氨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 中,发生反应: N2(g)+3H 2(g) ? 2NH3(g) 。下列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 N2、H2、 NH3的浓度相等C 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D N2、 H2、 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11. 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将化学能转化为

4、电能B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 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2e-=Cu2670CO 。12. 作为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 辐照已成为当代科技兴农的重要手段, 果、肉等进行灭菌。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 27 B 中子数为 60 C 质量数为 87 D 核外电子数为 3313.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KCl B S02 C CH4 DCl214.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B 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 乙烯与溴反应生成 l ,2- 二溴乙烷 D 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15. 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 观察颜色

5、B 通入酸性 KMn04 溶液1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 核外电子数为 18 C 属于阳离子 D17.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C通入水中 D 通人紫色石蕊溶液 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A H:H B H:O:H c Na+ D N:N18.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元素一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最大B 氢化物稳定性: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 非金属性: A S:黄色固体 B Cl:有氧化性 CNa:银白色固体D HC10:只有酸性19.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20.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

6、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影响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固氮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硝化过程需要有氧化剂参与C 同化过程,氮元素从有机物转移至无机物D 反硝化过程有助于稳定N2在大气中的含量21.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B 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进行稀释C 在集气瓶口上方扇闻气体D 将过期的化学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CO 的质量为 28g mol-1B 1 mol Cl 2的体积为 22.4 L-1 +C 0:1 moI L-1 NaOH溶液中含有 0.1 mol Na +D 36 gH2O中含有的原

7、子总数约为 66.02 l02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2+A 铁与硝酸银溶液: Fe+ Ag+ = Fe 2+ AgB 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2N03-=3Cu2+2NO +4H20C 碳酸钙与稀盐酸: CaC03+ 2H + =Ca2+ C0 2 +H20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2H+ S042-+ Ba2+ 20H -=2H20+ BaS04, 2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25. 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推理或结论A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碳酸盐B向某溶液中加

8、入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02-C向镁粉中加入稀盐酸,试管壁发烫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D向某溶液中通人 Cl2 ,再加入 KSCN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1( 4 分)氨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反应:3Cu0 +xNH3 3Cu+ N 2+ 3H20。(1) 该化学方程式中 x 的数值是 。(2) 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 。(3) 若反应中消耗了 3mol Cu0 ,则生成 Cu 的物质的量为(4) 若反应中转移了 6mol 电子,则生成 N2 的物质的量为2(3 分)请从 2-A 和 2-B 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

9、两题均作答,按 2-A 评分。2-A2-B在3种物质 NaHC03、 Fe203、 NaCl0中,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填序号,下同),可用于消毒液的是,可用作红色涂料的是 。在3种物质乙烯、乙醇、乙酸中,可用 于清除水壶中水垢的是 (填序号, 下同) , 可用作水果催熟剂的是,可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乙醇钠的是 。3(3 分)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元素之一,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作用。(1) 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浓硫酸常用作气体干燥剂,利用了浓硫酸的 (填“吸水性”或“脱水性” )。(3) 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原

10、因是 。4(5 分)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并探究氨的性质。(1) 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2) 装置的作用是(3) 下列装置中,可用于收集氨的是填字母)。(4) 若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伸入盛满氨的集气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5) 若向收集满氨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推断氨的化学性质是5(6 分)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卤素的性质。(1) NaOH 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实验中,观察到 NaBr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由此可得到结论:氧化性: Cl 2填“强”或“弱

11、” )于 Br2。非金属性: Cl 2填“强”或“弱” )于 Br2。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中的结论进行解释:(3) 取一支试管,加入 2 mL上述橙黄色溶液,再滴入几滴KI- 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通过以上实验, (填“能”或“不能” )得出结论: Br2的氧化性强于 I 2,理由是。+在6(5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二次电池,常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中。它主要依靠 Li 正极材料 ( LixC 0O2) 和负极材料(石墨)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低温时,由于电解液粘度增大,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能力下降。低温充电时石墨嵌锂速度降低,Li +来不及嵌入石墨

12、中形成 LixC ,便得到电子被还原,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降低电池容量,影响电池安全。上海复旦大学开发了一款新型锂离子电池,其放电的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该电池不仅 在- 40C下放电比容量没有衰降,甚至在 -70 0C下该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也能够达到常温的70%左右,极大地拓展了电池的应用范围。 图 1 新型锂离子电池放电的工作原理复旦大学团队采用凝固点低、 可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导电的乙酸乙酯基电解液, 并采用不需要将锂离子嵌 入到电极中即可完成充、放电的有机物电极,避免了低温条件下嵌入过程变慢。 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 在传统锂

13、离子电池中,金属锂是负极材料。 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望在地球极寒地区使用。(2) 若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9 mAhg-1,则其在 -40 下的放电比容量为 mAh g-1(3) 新型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负极是(填“ A”或“ B”)。(4) 下列关于该新型锂离子电池可耐低温原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 采用与传统不同的有机物电极b 锂离子不需要在正负极间移动c 乙酸乙酯基电解液的凝固点低7(8 分)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是 Al 203、Si0 2,此外还含有 Fe0、Fe203等杂质。煤矸石经处理后,可用于制备铵明矾等。已知:i Si0

14、 2不与硫酸反应; Al 203能与 H2S04反应。ii Fe3+、 Fe2+、 Al 3+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2+Fe3+FeAl 3+开始沉淀的 pH6.31.53.4完全沉淀的 pH8.32.84.7iii. NH 4Al(S0 4) 212H20 的摩尔质量为 453 g mol-1。(1) 酸浸过程中, Fe203 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 预处理时,粉碎煤矸石有利于提高酸浸反应速率 b 操作 I 是过滤 c 滤渣 1 中一定含有硅元素(3) 沉铁过程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4) 若煤矸石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处理

15、过程中未使用其他含铝试剂,则It 煤矸石最多可制得NH4Al(S0 4) 2 12H20 的质量为 t 。(写出数学表达式即可)8(6 分) A、 B、 C、 D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 为单质。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 若 A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组成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 B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BC 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 D的浓溶液见光易分解,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2) 若 A、B、C、D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C为淡黄色固体, A 在加热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 C。 CD 的化学方程式是 A、B、C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A与

16、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中,能说明该反应放热、 A 的熔 点低的是 。9(10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快慢的因素。实验方案及数据 如下:实验: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 500 mL 0.4 mol L-1 盐酸、 500 mL a mol L-1 硫酸,再同时向两只烧杯 中加入等质量、等大小的过量锌片(未用砂纸打磨) ,并开始记录数据。实验数据:(1) 实验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 a 为 .(2) 在 26 s 内, Zn与硫酸的反应速率为 v(H )(3) 在 O 2 s 内,两溶液中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下降至 0.38 mol L-1 ,但均未得到 H2,可能的原

17、因是(4) 小组同学经过计算得到 Zn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反应开始 8s后, Zn与盐酸反应的速率逐渐减慢,原因可能是 .第 4 6 s 的反应速率高于第 24 s 的反应速率,原因可能是 .(5) 依据上述实验及数据推测,影响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快慢的因素有 .海淀区高一年级学业水平合格性适应练习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BBCAD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ACBDDDDC题号2122232425答案DDACC第二部分非选

18、择题评阅非选择题时请注意: 若无特别说明,每空 1 分。0 分。文字表述题中加点部分为给分点 ,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方程式中的产物漏写“”或“”不扣分;若无特别说明,不配平或不写、错写反应条件 化学专用词汇若出现错别字为 0 分。1. ( 1)2(2)CuO(3)3(4) 12.2-A2-B3. (1)2SO2 + O 2 2S催O化剂3(不写可逆符号, 0分)(2)吸水性(3)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发生钝化作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 止反应继续进行4. (1)2NH4Cl + Ca(OH) 2= CaCl2 + 2NH 3+ 2H2O( 2)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答出1 点即可)(3

19、)b(4)产生白烟(5)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5. (1)Cl2 + 2NaOH=NaCl + NaClO + H 2O(多答 Br2与 NaOH溶液的反应不扣分)(2)强强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 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逐渐减弱。(3)不能 有可能是过量的 Cl2将KI 氧化为 I26. ( 1)错对(2) 99(3) B(4)b7. (1)Fe2O3 + 6H += 2Fe3+ + 3H 2O(2分;不配平得 1分;写化学方程式且正 确,得 1 分)(2)abc(2 分,少选得 1 分,错选

20、 0分)( 3)将 Fe2+氧化为 Fe3+,以便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 2 分)( 4) 453a% / 27 (2 分)8. (1)第二周期,第 VA族( 2 分,各 1 分)bc(2 分,少选得 1 分,多选、错选 0分)(2) 2Na2O2 + 2H 2O = 4NaOH + O2 A 熔成小球(多答其他现象且正确,不扣分)9. (1)0.2(2 分)( 2) 0.025 ( 2 分)( 3)锌片表面的氧化膜与酸发生反应 ,消耗酸,但未产生氢气( 2 分)( 4)氢离子浓度下降 ,反应速率减小锌与酸反应放出热量 ,使溶液温度升高( 5)氢离子浓度、温度、阴离子种类(2 分,答出“氢离子浓度、温度”的 1分,答出“阴离子种类”得 1 分,多答“阴离子浓度”不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