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2606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说课稿三篇 【篇一】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最喜欢的水果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最喜欢的水果”的情境是学生学习统计图的载体,教材通过设置这一活动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统计图对数据处理的方便,从而体会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根据大纲的要求1、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

2、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2、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学习用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简单的问题。3、初步学会与同伴的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水果图片是我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二、说教法、学法1、设计思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统计活动会有一些接触,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计知识,但对于本课的学习

3、他们不会感到陌生,所以设计了一个“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帮老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在他们动手操作进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计图和统计表。2、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主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3、学法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综合实践,学以致用学生回顾,教师

4、小结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以庆元旦举行联欢会为契机,老师要给同学们买一些水果,可是老师该怎么买呢?哪种水果买多些?哪种水果买少些呢?让学生帮老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从而引出课题。第二个环节是: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让同学们从事先准备好的四种水果图片中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图片。选好后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将各自所选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再请同学们观察这样贴能不能一眼看出第一组的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水果,如果这样摆不好,你觉得怎样摆比较清楚明了。并上黑板摆放图片,并说明这样摆的理由然后教师小结:像这样就是我们第一组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的统计图,通过这个统计图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喜欢什么水果的多,喜欢什

5、么水果的少,那老师要想知道我们全班小朋友喜欢水果的情况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制作一个统计图呢?随即教师课件出示最喜欢的水果统计图,由学生汇报,教师将全班学生喜欢的水果图片填入统计图中。再根据统计图师生一起填写统计表。然后学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学以致用由于我班的同学都在学校吃早餐,可食堂的工人师傅们并不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样的早餐,所以有时侯做了同学们都不喜欢吃的饭菜时,就会剩下很多,造成很大的浪费。怎样来解决这个浪费的问题呢?由此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刚才学到的统计知识统计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2、教师给每小组发一张早餐统计图,让学生在喜欢的早餐上画三

6、角符号,由小组组长将本组的统计结果贴在黑板上,然后集体填写全班学生喜欢的早餐统计图和统计表。看着这张统计图和统计表请学生说说你想对食堂的管理人员提点什么建议?希望他们怎么做?第四个环节是:学生回顾,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学了这节课你们知道要比较东西的多少的时候,画什么图比较好啊?(统计图)那在画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呀?(先把东西分一分,再摆一摆,摆的时候注意要把东西摆放整齐) 【篇二】 各位领导、老师:上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小芳的上午。这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流程设计这4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小芳的上午”是北师版

7、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认识快到整时或者整时刚过的情况,让学生在对钟面指针的走动变化中、体会钟表的走动是怎样从快到几时几时整几时刚过。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讨论能力。另外教科书的图中蕴涵着一些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分为了两个方面。现有知识基础:加上前一节课学生又初步学习了现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过钟表,认读整时和半时,这些都为本节课做下的铺垫。分析

8、结果及措施: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被动接受学分析结果及措施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对钟表认识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并学习认识快到整时或者整时刚过的情况(重点)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会估计快到整时或者整时刚过的情况。(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

9、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流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一)、复习导入,激发情趣;(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四)总结评价。【复习导入,激发情趣】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而游戏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课堂伊始,教师行带领学生进行“开火车、读时刻”游戏游戏,学生便很自然的进入了学习状态.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游戏的最后,引出“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她的名字叫小芳。”从而引出课题。这样即复习了整时和半时,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创设情景,探索新知】本节课主要就是通过小芳的上午这四幅图来让学

10、生认读快到整时和整时刚过的时间的,所以在讲解这四幅图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从详细到简略,从老师主动教学到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出示第一幅图:提问:小芳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有的学生会认为是6时刚过,教师要给予肯定。并继续提问,为什么时是6时刚过。教师引导6时整的时,分针在钟面的特征。用对的方法突破难点。之后我准备了几道练习题加以巩固。并让同学讨论出这几幅图的共同特征。然后出示第二幅图:小芳什么时间上学的?出示第二副图:问小芳在什么时间上学的?因为有的学生学前基础非常好,所以他会说是快到8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和表扬。并让同学对比8时整的钟面,说一说快到8时钟面特征。最后教师总结快到8时特征,并做习题加以

11、巩固。之后让学生讨论出这几幅图特征。出示第三幅图上的时间是9点整,这幅图一是巩固了上一课时所学习的知识,二是为本节课学习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进行对比。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一幅主题图要完全以学生为主,自己汇报结果。加强对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的区分。认读大约整时是本节课的难点。对“快到几时、几时刚过”这类时间,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接触过,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前两副主题图中穿插讨论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在“快到整时”和“整时刚过”这两个时间,时针、分针在表盘的什么位置?最后达成共识:快到几时,就是时针指向几,分针不到12。几时刚过,就是时针指向几,分针过了12;这

12、样即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整时刚过和快到整时的印象,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题图由快到整时,整时,整时刚过,逐步递推时间运动的规律。但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而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对分针快到12和刚过12概念模糊,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实物模型和电脑相结合来辅助教学,让图片对比,用充满童真动画来吸引孩子。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

13、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教师谈话: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认读时间”的比赛,校长请你们做裁判,你们愿意吗?小动物答对,用手划“”表示;答错时,用手划“”表示。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即让学生复习整时和半时又巩固快到整时和整时刚过的情况。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总结评价】总结评价本环节设计学生自我总结收获和体会.评价自己表现,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控思维过程的方法以及对今后的学习理解,还有利于教师的和学生的共同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课一些

14、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篇三】 一、分析教材,领悟意图。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分析学生,把握起点。本班学生33人,学

15、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个调查:发现个别孩子己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而大部分孩子相对而言就知之甚少,对钟表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0”。因此,如果将本节的知识交给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必须要先把学生按已有经验的多少来搭配成若干异质小组,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难点:正确认读整时、半时

16、。三、因材施教,扶放结合。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情境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本节课通过“小明的一天”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儿童已有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探索知识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3.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节教学有多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沟通各小组所发现的内容,在这些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与别人交流,如何正确评价别人的见解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