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标聚焦】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分析区域的类型及一般特征。2以实例的形式探讨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探究区域内整体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形成原因。3分析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认识到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人地关系,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4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运用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寻求相应的策略,从而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第一节认识区域【考纲要求】测试要点测试具体内容和要求区域的含义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2、能举例说明区域的含义、特点,能够叙述出区域的类型及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2通过对“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的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本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重点难点】1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基础梳理】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 ,是人们在 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区域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 、范围和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
3、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 的差异,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二、区域的类型1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内部分布的状况可将区域划分为区和区)。2均质区(又称同一区域或同质区域):是指那些要素具有 性或相对性的区域。有的地理现象呈离散型,区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如地貌类型分区、人口密度分区、文化区等。3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 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功能区由区域的 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如城市经济区。三、区域的特征1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别。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性。一般说来,区域等级愈高,
4、区域内部愈复杂,同一性就小,差异性也愈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则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差异性小。2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即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青藏高原为例,由于地势高,必导致空气,太阳辐射;气温,冰川冻土广布;植被且以耐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且种类少。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该区以 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地带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许多地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3开放性:每个区域并非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使
5、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特点。【要点突破】1从四方面理解“区域”的内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其基本属性是:(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区域界线有时是明显的,但大部分具有过渡性)。(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
6、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检测与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3.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4下列区域中既按单一指标划分,又属于均质区的是 ( )甘肃省东南部的湿润区 华北平原 东部季风区 浦东新区 5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
7、一致性,没有差异性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6下列区域中,描述区域特点最具体、最详细的是 ( )A青藏高原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沿岸经济地带 D深圳特区7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种类少并且具有耐寒的特性,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
8、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78题。8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9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10我国下列重点建设项目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A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B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C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 D南水北调中线方案11下列叙述不属于海南岛所在省特点的是 ( )A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宝库 B是我国唯一的岛省C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D是我国唯一全部位于热带的省12在区域发展中,常运用“
9、加强联系,取长补短”观点,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区域都存在一定劣势 B任何区域都存在一定优势C区域之间都存在联系 D区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13下列农业类型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A水田为主的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一灌溉农业一旱地为主的农业C草原牧业一灌溉农业一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一高山牧业一农耕区牧业14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 ( )科技进步 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个国家努力发展自身经济A B C D二、综合题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中信息,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2
10、)关于海南岛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 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 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 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 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A B C D(3)据所提供的信息,简要描述海南岛的区域特征。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考纲要求】测试要点测试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区域差异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能叙述出区域之间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比较。3能够说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边界和区域差异。过程与方法1通过
11、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基本方法。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学习,形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认识,并学会用这种认识去全面分析事物的方法。【重点难点】1区域差异的比较2我国的区域差异第 1 课 时【基础梳理】一区域差异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 位置、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2表现:(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 、地貌、水文、土壤、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等方面的差异。二
12、区域差异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2)区域差异:日本英国地形地表崎岖,以、丘陵为主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北部为气候,南部为气候是典型的 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占领土的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的1/9水文水力资源,但不利于航行航运 ,河流之间大多有运河相通矿产常规的矿产资源贫乏多常规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等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国的优势。(2)区域差异: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世界上工业化最的
13、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 ”之称。“”型布局为主农业以业为主以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沿岸地带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曾向海外大量3农业生产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农业在经济中均 重要地位, 资源比较丰富。(2)区域差异:日本英国农业部门农业以业为主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种植业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等高产值的作物居于重要地位畜牧业以饲养为主和并存4工业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工业都比较(发达或不发达),都能充分利用岛国多 的优势发展本国工业。(2)区域差异:日本工业主要集中
14、在 洋沿岸,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岛。英国早期工业多建在 产区,20世纪60以来, 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检测与评估】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2英国早期的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工业大都建在 ( )A煤炭产区 B铁矿产区 C石油产区 D铜矿产区3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B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5、 D信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4下列关于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产值的园艺业在农业中占主体 B英国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C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D英国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二、综合题5读下面的日本图,回答相关问题。(1)日本气候的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 气候,南部属于 气候。(2)日本工业多集中在 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 布局,主要原因是 。(3)日本农业以 业为主,主要种植 、 、 等。(4)为减少对国际市场 和 的依赖,日本提出“ ”政策,大力发展 产业和 产业。第 2 课 时【基础梳理】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形成我国三大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和两大要素。2我国
16、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吻合,大致以山脉、山脉、阿尔金山和山脉为界。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主要地形区从课本P14图中说出即可从课本P14图中说出即可从课本P14图中说出即可气候气候显著以 气候为主气候植被植被以为主植被大多为 植被大多为 代表性动物不用举例不用举例举例:水文河流多为河(内流或外流)河流多为河(内流或外流)多 发源地农业城市数目人口密度【检测与评估】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
17、区,据此回答1-3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原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4下列说法是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环境特征真
18、实写照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5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均为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6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东北平原7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8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19、)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二、综合题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区域C为 区,D为 区。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 山和 山。(2)图中A、B所在的区为 区,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A与C相邻处的A侧温度带属于 带,B与C相邻处B侧的干湿地区属 区。(3)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4)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势海拔较低,属于第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差别
20、显著,属于第二级阶梯海拔很高,为第一级阶梯气候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植被以森林为主草原、荒漠荒漠土壤多为钙质土,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水文多外流河(湖)以内流河(湖)为主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源头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不够广泛深刻微弱农业限制条件水旱灾害水分热量农业生产结构重要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还有灌溉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城市众多较少很少人口稠密较少很少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考纲要求】测试要点测试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结合实例,理解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
21、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具有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能够独立查阅资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充分理解我国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和法规。2通过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能够分析本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献技献策,促进区域的发展。【重点难点】区域发展阶段及其比
22、较【基础梳理】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城镇数目,空间结构比较。2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二、成长阶段1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内部产业和空间结构渐趋,呈现由到的发展局面,产业由走向。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环境受到明显破坏。三、转型阶段1特点:区域原有优势逐渐,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产品市场竞争力,效益降低。区域经济整体呈现、状态。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3主要问题:出现高、人口等严重的社会问题。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四、再
23、生阶段1特点:“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济。2发展措施:一是改变区域的 ,如运用新技术,改造 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的部门;发展产业等。二是大力治理 ,改善地区 环境。3人地关系:逐渐由走向。【要点突破】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条件及工业分布(1)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美国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资源的铁矿资源。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匹兹堡就位于煤田的中心地带。铁矿主要分布在苏必利尔湖附近的德卢斯等地。(2)五大湖周围地区的交通条件五大湖地区现有稠密的铁路,又有五大湖和运河的便利水运,水陆交通便利。由于煤铁资
24、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五大湖和运河的水运向东运输的主要是铁矿石,向西运输的主要是煤炭。(3)五大湖周围的钢铁工业分布由于五大湖周围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五大湖周围的钢铁工业在布局表现为明显的“资源型”特点,主要分布在匹斯堡、布法罗、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区域内工业在钢铁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了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多种工业部门。例如,匹斯堡的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电子电器工业等;底特律的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工业、汽车制造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2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群的形成及面临的问题(1)城市群的形成产业中心的扩展工业中心的形成和扩展工业带形成城市群产业结构复杂化多种工业
25、部门的形成经济繁荣(2)城市群的范围城市群从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城开始,经过“交通枢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铁城”匹斯堡以及布法罗到纽约州的奥尔巴尼。(3)面临的问题“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已经比较紧张。3“钢都”匹斯堡在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1)区域经济呈现萎缩状态由于钢铁工业等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年代以来,匹斯堡钢铁工业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的12.4%,区域经济呈
26、现衰败、萎缩状态。(2)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失业率升高,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10万以上,全市有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投入都下降了一半。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量的人口外迁。(3)钢铁工业衰退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工业集中在钢铁、机械等少数重工业部门,缺少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匹斯堡的优势资源是煤炭,但随着石油、天然气广泛应用,煤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新技术炼钢耗煤量也在下降。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产钢和出钢的国家增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新技术革命冲击: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但由于
27、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来此落户。【检测与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3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4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原
28、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加强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5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集中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D人地关系逐渐走向紧张6“钢都”匹斯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海洋交通运输C丰富的水能资源 D优美的环境条件7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 )A德国的慕尼黑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地
29、区8影响美国五大湖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中国上海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 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10.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匹斯堡落户,主要原因是 ( )环境污染加重 劳动力素质太低 地价上涨 公共设施不齐全A B C D11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原有主导工业的投资力度 B对传统工实施政策保护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地矿技术人员在松嫩平原中部,发现了大型油气四-大庆油田。松嫩平原由于外力侵蚀严重,地势低平,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
30、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读右图回答12-14题。12如图所示,背斜构造内E、F、G分别代表 (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1320世纪50年代,松嫩平原中部是茫茫荒原,人烟稀少,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14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此时可能发生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B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日趋复杂C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此 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综合题15阅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五大湖区域发展
31、的优势条件(4条) ; ; ; 。(2)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五大湖区出现了 、 、 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问题,致使区域内一些工业中心的主导产业衰退,导致 率上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3)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工业地区推出了庞大的复兴计划,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很多大城市都已经成功的由 中心转变为 中心。底特律已成为 中心;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从重工业向 方向发展。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重点难点】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区
32、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基础梳理】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1搜集区域的相关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2资料的 与 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3区域差异 、 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等;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4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 的方法:是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特点等。2 的方法:是指在已有的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
33、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3 的方法: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完成课本P2526“活动”中的表格中的空白部分)【检测与评估】一名中学生利用暑假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做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子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房屋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歉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繁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作物。据此回答14题。1该中学生搜集资料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 )A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C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D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A三江平原 B黄淮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3该平原上住宅多呈坐北朝南的形式,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和风向 B地形 C水源D宗教信仰4该地易出现荒歉的原因是 ( )A生长期太短 B冬季风太强C降水变率太大 D土壤盐度太高5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等名优新特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