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2641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 林 生 物 质 工 程”课题申请指南科学技术部二六年十月 前 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生物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生物质工程”重大项目。本项目旨在通过农林生物质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开发农林生物质产业化成套技术,提高我国农林生物质的创新能力,培育农林生物质新兴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

2、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第一章 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项目以提高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服务“三农”、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标,通过生物质转化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林生物质增值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发展和建立一批适合我国农村条件的农林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规模化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申请内容项目以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等农林剩余物及专用新型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以生物转化、化学转化以及热化学转化为主要手段,着重突破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并开展重

3、要农林生物质延伸加工产品的创制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共设置农林生物质转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4项,生物基产品创制类课题5项,重要农林生物质转化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及示范类课题5项。具体包括:(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1、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2、沼气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研究 3、农林剩余物制备生物燃气关键技术研究4、生物质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二)生物基产品创制课题5、生物质成型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6、可生物降解地膜开发7、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8、木质纤维素生产功能糖产品及其综合利用9、秸秆综合利用制备化学品中试示范(三)产业化示范课题10、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

4、技术开发及综合利用示范11、新型能源作物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示范12、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示范13、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料产业化示范14、村镇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技术开发与示范三、申请管理1、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农业部,负责项目的组织。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申报、统一评审、优势优先”的原则,通过评审择优选择并落实优势承担单位。四、资金来源本项目计划国家拨款1.5亿元,其中产品创制和产业化示范类课题要求第一承担企业所在省科技厅按课题国拨经费数11提供配套资金,同时要求企业按课题国拨经费数不少于12提供配套资金。五、实施年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5年

5、(2006年-2010年)六、申请资格(一)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课题申报必须以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为申请单元,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6个法人单位,其中企业和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分别不超过3个。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2、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以科研院所、大

6、专院校为主,联合相关企业共同申请。申报材料需经第一承担单位所属部门科技司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审定后,进行申报。产品开发创制和产业化示范类课题,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申请。各省(区、市)可优选1-2个课题进行申报。申报材料需经第一承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审定后,进行申报。3、申报课题的企业应具备承担相应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综合能力,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承担重大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示范课题任务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属行业龙头企业、企业

7、集团或企业联盟、转制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且经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排名2005年度相关产品销售额位于行业前二十位;(2)企业技术需求与课题目标一致;(3)企业在相关任务领域具有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4)企业承担的任务,在完成时有能力在本企业进行应用和转化;(5)有稳定的研发投入,具有常设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或稳定的科研队伍和人才,能够为课题实施提供任务书确定的资金及其它条件;(6)通过课题实施,能够与其他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技术创新联盟与知识产权联盟,能将课题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或技术推广服务,促进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4、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

8、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5、成果查新证明须由有资质的国家或部省级查新单位出具。(二)申请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6年9月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2、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3、中央和地方各

9、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经形式审查,申请单位或申请负责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1、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2、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同时附上电子版。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课题预算申报书 (5)生物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框架 (6)有关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

10、印件、申请单位资格声明函、申请单位资信证明、地方配套经费承诺函、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等)4、课题预算申报书须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编制要求参照关于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财函200612号(见科技部网站)。5、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5、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

11、符,则以正本为准。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课题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课题申请指南可向科技部农村中心索取,或从科技部网站()上直接下载。7、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6年10月31日下午16:00时整。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科技部农村中心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寄送地点: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564房间(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北京2143信箱。邮编:100045)。8、联系人和电话: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攻关处 葛毅强 王学勤(010)68511009 68529736科技部农村

12、科技司农业处 王亚武 李树辉(010)58881424 58881440 八、课题管理1、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与科技部签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2、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承担单位。3、课题执行期间,科技部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对未按合同执行,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或执行期间课题承担单位性质改变的课题,省际联盟有权终止合同。4、课题完成后,科技部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第二章 申请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1、生

13、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1、高活性纤维素酶生产菌种的筛选与构建,得到具备高活力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葡萄糖苷酶的木霉、黑曲霉等真菌或细菌菌种,建立多种微生物协同产酶技术;构建具备高活力纤维素内切酶、外切酶和-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工程菌或菌群;2、产漆酶、过氧化酶等降解木质素酶的真菌与真菌菌群筛选与构建,通过木质素的部分降解使纤维素表面充分暴露,促进纤维素酶在其表面的吸附;3、高效共代谢五碳糖、六碳糖产乙醇、乳酸的基因工程菌构建技术,菌种改造技术和代谢工程技术,提高乙醇收率和对产品的耐受性以及糖利用率;4、纤维素酶解反应器与可发酵糖在线分离与脱毒技术;连续生物

14、合成技术,包括自固定细胞生物合成技术、固定床连续生物合成技术、膜生物反应器连续生物合成技术。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筛选得到高活性纤维素酶菌种或菌群510个,初步构建成功高活力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工程菌;2、纤维素生物降解技术使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过程可发酵糖收率大于90%;纤维素降解时间控制在72小时以内;可发酵糖浓度达到10%以上;3、选育和构建10种以上高产模式产物乙醇、L-乳酸的微生物菌种,使各项产物收率、戊糖转化率、产物浓度、生物合成反应速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均比传统工艺提高10%以上,L-乳酸的光学纯度大于99%。4、申请发明专利1013项。三、课题国拨经费国

15、拨经费900万元。课题2、沼气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1、适合沼气干法厌氧发酵的原料预处理技术:研究适合干法厌氧发酵的原料预处理工艺,提高原料的厌氧消化率。2、适合沼气干法厌氧发酵的菌剂制备技术:研究适合干法厌氧发酵条件的功能菌群和可提高厌氧消化率的原料预处理菌剂,研制高活性、易保藏、好运输的干法沼气发酵添加剂。3、沼气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工艺:研究物料含水率、C/N等多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流程,集成配套技术。 4、沼气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装备:研制可提高干法厌氧发酵工程质量的专用工装、模具;研制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的工程设施与关键设备;建设规模化

16、沼气干法厌氧发酵试验工程。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提出秸秆、畜禽粪便等3种以上生物质原料的预处理工艺规程;2、研制出3种以上原料预处理菌剂和干法厌氧发酵添加剂,产气量增加20以上;3、建成规模化沼气干法厌氧发酵试验工程,日产沼气200M3,容积产气率0.7m3/ m3.d,机械进出料速率20m3/h,无污水排放,达到可建设集中供气工程的熟化程度,经济效益提高20左右;4、研制成1套(台)以上干法厌氧发酵专用设施或设备;研制成1套以上干法厌氧发酵工程专用工装模具;5、申请专利56项。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课题3、农林剩余物制备生物燃气关键技术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质热解原料预

17、处理技术。重点开展适宜于秸秆、木材加工及采伐剩余物等原料流态化热解气化反应的高效能破碎分级处理设备和工艺条件的研究;2、生物质热解气化流化床装备的结构优化。主要研究适用广谱物料粒度分布的流化床内部结构,流化床气固系统致密性;研究减少气化过程结焦的技术;3、生物质流态化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燃气技术。重点突破提高生物质气化效率、系统优化耦合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减少燃气中包括焦油在内可凝性液体的含量,提高燃气质量和燃气净化技术;4、生物质气化过程固体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灰的再利用技术;连续生产过程中高固定炭含量产品及深加工应用技术。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提供适宜于秸秆、木材加工及采伐剩余物等原料

18、的高效能预处理装备1种及配套工艺参数;2、开发新型流化床装备,流态化热化学转化气化效率70%,燃气热值5.0MJ/Nm3,燃气中可凝性有机物10mg/Nm3;3、利用固定碳开发成型炭产品,固定炭含量60;4、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46项,综合技术经济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商业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课题4、生物质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1、高产、高油、抗逆能源油菜品种筛选和高效培育技术:筛选适宜于边际性土地种植的高产油率和高芥酸含量、高生物能产出量、低生产成本、高附加值能源油菜新品种,在湖南、湖北、浙江等省边际土地对优化筛选的能源油菜新品种

19、进行中试示范,同时开展相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最终形成完整的能源油菜生产体系;2、高产、高糖、抗逆能源甜高粱新品种筛选和高效培育技术:筛选耐逆性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具有不同熟期、生物产量和含糖率高的能源甜高粱新品种(系),在新疆、河北等省(区)边际性土地对优化筛选的能源甜高粱新品种进行中试示范,并开展复播技术、再生技术及高产高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3、黄连木、文冠果、麻疯树、光皮树、续随子新品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重点开展优良类型和优良单株的选择研究,提出优良性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良种的规模化繁殖技术,从立地控制、密度控制、遗传控制、施肥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黄连木、文冠果、麻疯

20、树、光皮树、续随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筛选高产油率和高芥酸含量、适于边际性土地种植的能源油菜新品种(系)58个,含油量和芥酸含量50%以上,亩产量200千克以上; 2、筛选每亩茎秆产量5000千克以上、籽粒产量300千克以上、含糖率20%以上、可在边际性土地种植的能源甜高粱新品种(系)58个; 3、提供上述油菜、甜高粱能源植物成套栽培技术,建立上述能源植物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规范和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建成上述能源植物边际性土地种植示范基地3万亩以上; 4、选出早实、高产、高含油量、抗病虫害黄连木和文冠果优良类型35个及其优良单株,麻疯树、光皮树、续随子优良类型510个

21、及其优良单株,产量提高1015以上;提出黄连木、文冠果、麻疯树、光皮树工厂化良种繁育技术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建成良种试验示范基地2万亩以上。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800万元。二、生物基产品创制课题5、生物质成型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一、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原料预处理工艺对成型燃料性能、原料粒度分布和模板结构对成型工艺的影响,研究纤维结合技术,提高不同生物质原料的加工适用性;2、研制大规模、低能耗将原料预处理、粉碎、成型工艺组合集成为一体化、可移动的成型燃料生产设备;3、完善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配套系统,形成固体成型燃料生产、供热燃烧器具、客户服务等完善的市场和技术体系;4、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建

22、立年生产能力在3000吨以上的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示范工程。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农林剩余物固化成型燃料成本低于煤的价格;成型燃料设备单台处理能力3001000kg/h,能耗小于70度/吨;2、成型燃料产品性能指标达到:灰份小于2%;密度11.4g/cm3;水分小于12。3、申请专利45项;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1100万元。课题6、可生物降解地膜开发一、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淀粉等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淀粉等改性产品的交联、接枝共聚和功能化技术,突破聚乳酸等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树脂与改性淀粉等的混炼技术、互穿网络技术、相容性改善技术以及可生物降解塑料的薄膜制备和应用技术,生产出低成本、高性能生物可

23、降解地膜。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形成经济可行的可生物降解地膜生产技术体系,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810项。生产出的可生物降解地膜性能具有全生物降解性并达到同用途聚烯烃高分子塑料的质量指标要求:生物降解性能符合ISO14851标准;地膜厚度小于12m;地膜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13735-92。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1000万元。课题7、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一、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秸秆处理技术、秸秆纤维二次分离技术、生物质胶粘剂制备技术以及秸秆全生物量利用技术,研制国产化秸秆绿色建材制造设备,并进行技术集成示范,开发秸秆绿色环保性建材产品,建设一条年产3万立方米的秸秆绿色环保

24、性建材生产线;2、研究林业剩余物与回收塑料发泡复合成型、轻质中空绿色型材等成套技术和装备,制造发泡轻质建材产品,并建设年产1万立方米的发泡轻质建材示范厂。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建成年产3万立方米绿色环保型秸秆板生产线1条,产品性能达到:内结合强度(IB)0.35MPa以上,静曲强度(MOR)13MPa以上,无游离甲醛释放,其他性能达到GB/T98472003和GB18580-2001中相关性能指标。秸秆利用率95%,产品增值200%;2、建成年产1万立方米的发泡轻质建材示范生产线1条,产品性能达到:密度0.60.9g/cm3,抗拉强度16MPa、抗弯强度20MPa以上、抗冲击强度6kJ/m,

25、无游离甲醛释放,产品增值30%;3、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上。制定绿色建材新产品标准35项。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1000万元。课题8、木质纤维素生产功能糖产品及其综合利用一、主要研究内容1、开发生物降解酶的高效制备技术、酶的分级处理技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技术和产品的分离提纯技术,提高有效成分低聚木糖含量;2、完善低聚木糖与木糖的分离技术、木糖精制技术,提高木糖质量;3、突破半纤维素快速水解制木糖技术,提高水解收率,减少能耗;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秸秆水解后剩余的纤维素生产乙醇技术;4、建设以秸秆类农林废弃物(包括玉米芯、蔗渣,或杨木、桦木加工剩余物等)为原料低聚木

26、糖、木糖醇、纤维饲料、燃料乙醇生产线。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低聚木糖产品中木糖(单糖)含量小于总糖的5%,聚合度为26的低聚木糖含量大于总糖的85%;收率达到理论值的50%以上。2、木糖微孔滤膜检测杂质指标合格率大于99%;收率达到理论值的50%以上。3、半纤维素水解木糖时间比目前工艺缩短1倍,蒸汽消耗降低20%;废水回用30%,排放废水中COD含量小于100ppm;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收率达到理论值的90%或以上,乙醇成本5000元/吨;4、建成年产3000吨低聚木糖、5000吨木糖醇、10000吨纤维饲料、30000吨燃料乙醇生产线。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1100万元。课题9、秸秆综合利

27、用制备化学品中试示范一、主要研究内容1、开发以来源广泛且易造成污染的秸秆等为原料酸解生产糠醛技术,糠醛生产过程废水处理与简捷、高效回收醋酸技术;糠醛精制工艺去除高沸物和低沸物技术;糠醛脱羰基、加氢一步法生产四氢呋喃技术;2、化学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与装备;纤维素酶解反应器与可发酵糖分离与脱毒技术和发酵生产乙醇技术;3、木质素与纤维素分离技术,木质素生产表面活性剂等关键技术;4、建设年产3000吨化学品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装置。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产糠醛的收率达到理论值的50%;糠醛生产过程能耗降低15%以上;糠醛生产废水中的COD小于100ppm;糠醛一步法

28、生产四氢呋喃收率大于90%;四氢呋喃成本比石油基产品低15%以上;2、纤维素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时间72小时;纤维素降解为可发酵糖的转化率85%;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己糖发酵乙醇大于理论值的90%;乙醇成本5000元/吨;3、开发35种由木质素衍生出的表面活性剂、油田驱油剂、多功能沙土改良剂等产品,木质素改性产品的活性基团、驱油性能和保水性能与进口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相近,成本降低1015%;4、申请发明专利10项;5、建成年产3000吨糠醛、四氢呋喃、乙醇、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品的秸秆综合利用中试示范线。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1000万元。三、产业化示范课题10、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技术开发及综合利用

29、示范一、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集成高效沼气微生物复合制剂技术,高效畜禽废水厌氧发酵技术,沼气发电技术,厌氧发酵剩余物高效利用技术等。2、在大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产业化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利用沼气发电,沼渣生产商品有机肥料,沼液作为灌溉用水,示范工程做到高效、低耗。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进料液浓度TS8,沼气产量和供气稳定性满足与之相配套的沼气发电技术的需求;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00KW以上,日发电量2000度以上;2、沼气产业化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总能量输出为正值;与现有类似沼气工程相比较,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示范工程无污水和废渣对外排放。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课题11、新型

30、能源作物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示范一、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集成淀粉低温糖化技术、木薯中纤维素的利用技术、发酵液的固液分离和废水厌氧处理生产沼气并纯化得到甲烷等综合利用技术,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全面提升非粮食淀粉生产乙醇的技术水平;建设木薯为主要原料的10万吨燃料乙醇/年示范工厂;2、研究集成甜高粱储存技术和固体发酵技术与连续生物反应器的开发、采用液体发酵方法中的甜高粱榨汁和低成本保存技术、甜高粱杆中的可发酵糖利用后木质纤维素再利用技术,实现有经济效益地工业化生产甜高粱乙醇;建设以甜高粱为主要原料的5万吨/年燃料乙醇示范工厂。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木薯生产乙醇发酵过程乙醇对醪液总糖转化率达到理论

31、值的92%以上;发酵液中乙醇浓度不低于15.0%(V/V),发酵时间小于55小时;排放污水中COD小于100ppm,99.8%乙醇综合成本低于4200元/吨(不计税);2、以甜高粱为原料生产乙醇周期大于150天,乙醇收率大于理论值的90%,发酵时间小于50小时,乙醇对原料产率大于6%(w/w),排放废水中COD小于100ppm,99.8%乙醇综合成本低于4000元/吨。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课题12、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示范一、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生物柴油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研究集成油脂高效清洁转化生物柴油成套生产技术及装备,包括进行高转化率生产工艺过程的优化耦合;生产

32、过程中绿色高效催化剂的研制;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生物柴油与甘油连续分离设备的开发和工艺条件的控制;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三废处理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优化组装生物柴油高效转化成套设备系统。2、研究集成绿色化催化酯化、双烯加成、酰胺化、水解反应以及高效水性化技术,创制高附加值、高性能树脂基材料等。3、建成年产5万吨规模的生物柴油联产化学品示范生产线。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建成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联产化学品生产线。油脂转化率达99%,产品质量达到德国标准,植物原料油生产生物柴油成本不高于4800元/吨(原料油成本4000元/吨),副产物甘油纯度达99%以上。2、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树脂基材料2种。3、申请国

33、家发明专利34项。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课题13、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料产业化示范一、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集成高效好氧发酵菌和耐贮存、高效能的微生物功能菌技术,研究集成适合畜禽粪便原料特性的规模化好氧发酵、快速干燥和有机肥造粒技术及设备;2、集成生物、有机、无机三元颗粒复混肥料成套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商品化有机肥料产业化示范。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成年产1万吨以上的生物、有机、无机三元颗粒复混肥料生产线,产品达到农业部颁布的“NY8842004 生物有机肥” 标准要求,产品颗粒适合机械化施肥,生产成本比现有工艺降低10以上。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课题14、村镇农林

34、剩余物直燃发电技术开发与示范一、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秸秆燃料直燃发电技术标准与体系,构建秸秆直燃发电的标准化技术平台;2、研究集成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厂原料装卸、输送与分配等物流技术和系统。在引进燃烧炉的基础上,研究集成适应国内生产实际、原料特性和收储运特点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核心技术和装备;3、集成示范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草木灰有机肥成套工程技术和设备,形成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生态循环模式。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提出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技术标准5项;2、研制成功自动控制桁架移动式取捆、装载上料成套设备1套;研制成功炉前捆型输送分配上料系统1套;研制成功木屑料仓输料分配系统1套; 3、分别在黑龙江和山东建

35、成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示范工程各1座,装机容量10MW。三、课题国拨经费国拨经费900万元。第三章 申请文件编制一、申请函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我单位 (全称及地址)授权 (姓名) (职务、职称)作为全权代表,提报下述内容:1我方愿意按照课题申请指南中规定的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下列文件15份,其中正本1份,副本14份。(1)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2)课题申报书(3)农林生物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框架(4)相关附件(5)课题预算申报书 2我方愿意向申请主持部门提供任何与该项申请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3有关本申请的所有正式通讯应致: 地址: 邮编: 电话: 手机: 传真: 申请人名称:(公章) 法人(或授权

36、代表)姓名: 签字: 年 月 日二、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一)申请单位概况名称: 电 话: 地址: 邮政编码: 开户银行及帐号: 单位负责人姓名: 职务: 技术职称: (二)申请单位简况(联合申请单位在此处须分别对所有规定内容进行详述)1、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历史沿革、批准成立部门等);2、课题负责人的姓名、职称、技术简历、学术水平;3、参加课题工作的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4、近期从事同类研究或开发项目的名称及成果;5、承担该课题的主要物质条件和经济状况(包括上年度财务经营状况)。三、课题申报书格式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 课题申报单位: 课

37、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20 年 月至20 年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六 年 九 月编写说明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2编写要求:(1)课题目标符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3课题申报书A4打印,正本1份副本14份。课题信息表项目名称课题名

38、称申报形式投标 有限择优 指定 其它课题申报单位名 称单位所在地 省(市、区)代码通讯地址邮编单位类别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 其他代码单位主管部门代码其他主要参加单 位序号单 位 名 称课题负责人姓 名性别男 女出生年年学 历研究生 大学 大专 中专其他职 称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联系电话E-mail课题组人数人高级人中级人初级人其他人起始时间年 月终止时间年 月课题活动类型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产业化开发 其它所属技术领域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创新类型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研

39、究内容(100字以内)预期成果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新装置 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其他预期知识产权获得国外发明专利 项,国内发明专利 项,其他 项。预期技术标准制定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产学研联合是 否经费预算万元,其中国拨万元。课题申报书提纲一、课题概述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1项目确定的课题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2课题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2课题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四、任务分解与考核指

40、标1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课题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4课题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5人才队伍建设6其它应考核的指标五、经费预算1课题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六、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1课题

41、进度安排序号进度安排任 务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 2课题各年度目标及考核指标七、实施机制1课题的组织管理措施2课题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及国拨专项经费分配3产学研结合模式4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八、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课题主要人员情况1课题负责人简介2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课题负责人姓 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业务专业为本课题工作时间(%)所在单位主要研究人员九、课题风险分析及对策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十一、有关附件1相关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2课题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分析报告;3课题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4中试或产业化所需相关产品生产的许可证明文件;5与课题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十二、申报单位签章课题申报单位(盖章):单位法人代表(签字):课题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课题参与单位(盖章):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年 月 日课题参与单位(盖章):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年 月 日课题参与单位(盖章):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年 月 日课题参与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