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2804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分类》教学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时:图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教学过程:一、 督预示标1、 复习导入教师问:我们已学过哪些图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或贴出相应的图形。)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各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呢?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新的分类。(教师板书课题:图形分类)2、 检查预习情况指名代表给大

2、家汇报一下预习的情况。3、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自学梳理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课本34页内容。自学提纲1、分一分:独立尝试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画出图形来分类)。2、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四边形和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三、小组答疑自主学习完成以后,各小组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完成以下程序:1、让每个组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讲给其他同学听。2、把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对照学习目标和自学

3、提纲,推选好准备在全班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问题和同学。四、展示评价1、分小组汇报分几类及分的理由,学生可能出现下面的分法: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线段围成的);圆形。2、(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四边形和三角形。师: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四边形易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五、联系拓展(1)课本23页第1题。(2)课本23页第3题。(3)分一分、填一填。六、总结导预1、回顾这节课,你认为本节学习最重要的关键点在哪里?2、你对自己在本节的表现满意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有什么意外收获?3、请你预习下一节体育场,尝试用铅笔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板书设计:图形分类按照

4、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平行四边形不稳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体育场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课文第35-37页的内容)重点、难点、关键重点:三位数第六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关键:联系实际,灵活处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学具准备同桌准备一张报纸教学过程一、督预示标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看体育比赛吗?2012年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你们看了

5、吗?老师也看了奥运比赛看,老师被体育健儿们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动着。你们想知道有多少人在现场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呈现图片。(图片可以是课文主题图,也可以自选)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体育场)2、检查预习情况小组长检查本小组成员预习情况,再给大家汇报一下。3、出示学习目标(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二、自学梳理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课本35-37页内容。自学提纲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2、

6、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三、小组答疑自主学习完成以后,各小组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完成以下程序:1、让每个组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讲给其他同学听。2、把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对照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推选好准备在全班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问题和同学。四、展示评价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提问和挑战。2如果出现共性的且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3、教师采取鼓励性评价。五、联系拓展农民李大叔家养了48只奶羊,李大叔要为奶羊准备草料,估计一只奶羊一

7、个月要吃掉98千克草,李大叔家的48只奶羊8个月大约要准备多少千克草料呢?六、总结导预1、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2、请你预习下一节神奇的计算工具,尝试用铅笔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神奇的计算器教学内容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课文第38页的内容)重点、难点、关键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关键:利用实物加强练习、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阈学会使用计算器。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具准备 计算器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最好每

8、人一个)。教学过程一、 提示课题1、 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什么?(认识计算器)板书呈现:神奇的计算器。2、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狮子或结绳计数算筹记数算盘机器演算工具第一台计算机弟子计算机3、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工具的使用十分普遍,你在哪里见到过吗?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4、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5、认识一些功能键。(1) 由学生来说明。(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二、引导探索1、计算器的基本运用。计算器计算的速度这么开,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做题呀?你们会吗?(1)算出以下算式的得数2

9、54 10+6 62937 999468(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的。(3)提问:你是怎么算的?2、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比一比,谁的积最大(1)出示表格 甲 乙胜方()次数三位数两位数积三位数两位数积甲乙(2)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这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积,谁的积大谁获胜。(3)同桌比赛填表:学生独立讨论获胜的办法。(4)获胜的请举手,分组讨论获胜的技巧。(5)全班交流获胜的技巧(6)教师总结三位数和两位数乘积最大的规律。三、拓展延伸,巩固提高1、估算:第41页“试一试”第2题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这一天

10、许多同学都出去游玩了,老师也加入了游玩的队伍,来到了“世界之窗”,门票每人120元,一天一共接待8000人,请你帮助计算一下,“世界之窗”一天收入多少钱? 四、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神奇的计算工具组成:屏幕,数字键,功能键,运算符号键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有趣的算式教学内容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一些数学规律。(课文第42-43页的“探索发现(一)”内容。)重点、难点、关键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关键:借助计算器计算,对比算式结果。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

11、索的方法。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具准备电子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板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3)讨论:11111111的结果。(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

12、=1234321(5)依据规律填得数。1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234565432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2)反馈计算结果。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1428575=714285 1428574=8571423、第三关:神奇的9。(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999

13、9=9801 999999=998001(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99999999=99980001(3)了现规律并归纳:(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2)让学生在这个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教师: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3)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4) 运算规则。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如:1,2,5,

14、0。最大四位数:5210最小四位数:1025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得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5 2 1 0 8 5 4 1 8 7 3 01 0 2 5 1 4 5 8 3 0 7 84 1 8 5 7 0 8 3 5 6 5 26 5 5 2 9 9 6 3 6 6 4 22 5 5 6 3 6 9 9 2 4 6 63 9 9 6 6 2 6 4 4 1 7 67 6 4 11 4 6 76 1 7 4达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你就获胜了。(5)学生探索。 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学生发觉大

15、家都是好孩子,笑了。板书设计: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教学反思:第五课时:计算工具的演变教学内容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课文第4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 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教具准备:算盘学具准备算盘、计算器等。教学过程一、 指导阅读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获取书本提供的信息。2、 小组交

16、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已所知道计算工具的计算公式3、 教师巡视,简要回答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作全班讲解。二、 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1、 石子计数、结绳计数(1) 呈现课文第42页第1个图。(2) 古时人们记数的方法。石子计数:古时候,牧民用石子的数和羊的头数作对应记录,早上放出几只羊,就用几个石子表示,晚上放牧归来,再把石子与羊一一对应,如果石子数和羊数刚好对应,就说明羊没有少了或丢了。结绳记数:其原理和石子计数类似,如:古时候,人们采集野果,或捕鱼时,在绳子上打结,采几只野果或捕到几只鱼,便在绳子上打几个结。2、 算筹计算。(1) 算筹的发明时间、发明人

17、。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公创举,增强爱国主义教育。(2) 算筹的计算方法。用树枝或竹条来表示数字。如:“1”就用一根枝条来表示,“2”就用两根枝条来表示。“6”就用枝条“ ”来表示等。3、 算盘。(1) 算盘发明的时间、发明人。 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 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还曾传到日本、朝鲜等国。算盘至今还在使用。(2) 介绍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法。 出示教具、学具-算盘 记数法: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教师: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4、 计算机。(1) 计算机发明的时间、发明人。20世纪

18、4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2) 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了解。让学生说一说,他所知道的知识。(3) 提问,关于计算机,你还知道什么?(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更多的有关信息)第六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内容课本第45-47页。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过程,发现称大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总结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今天,就请

19、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一)探索乘法结合律师:看书中的图片,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用了几个正方体?1、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2、全班交流反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含义。(从上面看,每一层有35个,有4层,共有(35)4个。从前面看,每一层有54个,有3层,共有3(54)个。)板书: (35)4 3(54)3、比较算式的特点,发现规律。师:刚才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他们有什么异同。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相同:两个算式的积相同,两个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不同:算

20、式中括号的位置不同,他们的运算顺序不同。)师:谁来具体说说他们各自的运算顺序?(35)4先算括号里的35,再用它们的积乘4;3(54)先算括号里的54,再用54的积乘3。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虽然不同,但他们的计算结果却相同,你能仿照他的形式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指名学生举例,并集体计算结果是否相等。同桌互相举例。师:通过刚才我们的举例与计算,你发现什么?小结: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师:如果用a,b,c表示这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让学生板书:(ab)c=a(bc)师:这叫做乘

21、法结合律。4、练习题:(1)(1525)4 (2)15(254)将全班分成两部分,一半人做第一题,一半人做第二题。要求按照运算顺序独立计算,做完举手示意,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算得快。集体订正。让学生明白,利用刚学的乘法结合律,15(254)这个题目计算起来简单快捷,完全可以口算,而我们在计算1525时,必须列竖式进行计算,但是我们可以把(1525)4写成15(254)的形式。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二)探索乘法交换律师:怎样简便怎样算125428生1: 125428 生2: 125428=125842 =42(1258)=100042 =421000=42000 =42000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

22、想法,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师: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他们的积变了吗?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指名学生举例。师:通过我们举的这些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师:这就是我们的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b表示这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三、巩固应用。1、学生练习:独立完成。(1)38254 (2)4212582、完成书第46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题,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运用哪个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板书设计: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35)4 = 3(54) 45 =54 ( a b)c = a ( bc) a b =b a教学反思:第七课时:探索与发现

23、(三)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探索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课文第48页的内容,及第49页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关键: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教学过程一、督预示标1、复习导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以下4道题,在指名道黑板上演示。28425= 125438= 6212538= (25125)(408)=导入语: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并运用

24、乘法结合律金鑫一些简便计算。我们今天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三)2、 检查预习情况谁预习了谁举手,指名代表给大家汇报一下预习的情况(说说进度、方法和效果、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3、 出示出示学习目标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二、自学梳理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课本48-49页内容。自学提纲1、观察课本第48页教学情境图,先估计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再算一算,看看自己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2、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尝试用字母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在练习本上完成49页“试一试”和“练一练”。

25、三、小组答疑自主学习完成以后,各小组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完成以下程序: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结果是什么?2、把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根据自学提纲在小组内形成共识,推选好准备在全班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同学。四、展示评价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提问和挑战。2、如果出现共性的且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3、教师采取鼓励性评价。4、在全班学生形成共识后,师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bc)五、联系拓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08)125 (76250)4 61393939 (12550)8 10145 739

26、9六、总结导预1、小结通过今天的探索活动,你有哪些收获?2、请你预习下一节图形的变换,尝试用铅笔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3、对基本图形旋转形成的图案能作积极的反应,会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4、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5、充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使之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旋转的三要素,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到,可以选择离旋转点较近的边

27、做参照,观察图形旋转的度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教具准备:三角板;学具准备:三角板、格子纸、自己喜欢的基本图形。教学过程:一、 设情境,激趣引入。(我会欣赏)1、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案。2、学生欣赏生活中有旋转方式设计的图案物品。3、学生欣赏图案,发现基本图形通过旋转的方式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明确旋转的方向:顺时针、逆时针。4、激趣探索新知,揭示课题。5、板书:图形的旋转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我会探索)1、学生探究、师生互动,获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己探索如何在图形A的基础上设计图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此环节

28、充分利用学具直观演示,随着学生的汇报灵活处理,教师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或创造一些错误资源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旋转过程。)、 观察、猜测,加深理解旋转点。思考:如果图形A旋转时的旋转点变了,方向、度数不变,图案会有不会有变化呢?请认真观察。 小结:看来小小的旋转点不可轻视,它会使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开拓思维,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图形旋转时的三要素。思考:如果把图形A绕点Z顺时针旋转和右图同样的90度,会形成怎样的图案?在脑海中想象这幅 图案,合作摆一摆。思考:在旋转的过程中,基本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有没有变化?什么因素使得基本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方向有什么重要性呢?在旋转的过程中,不同的方向使得基本图形占据空间的位置不同。三、 启发引导,拓展思维(我会做)完成55页“说一说”和56页“试一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