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3008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调式和小调式结构与指法.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 大调式和小调式音阶结构特征大调式和小调式也可以称作大音阶和小音阶。调式的种类很多,但应用最广的是这两种。尤其是自然大音阶,几乎 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自 18 世纪以来,大小调式体系是欧洲音乐理论的核心,影响之大是无与伦比的。1.大调式自然大音阶由七个音组成,其音程间隔为全全半全全全半 的基础是七个自然音级,而七个自然音级是建立在五度相生的基础上的。我 们可以随意以一个音为主音,按纯五度的关系向上、下两个方向寻找其它的 音,比如从 C 开始,会得出 F(C)GDAEB。将这七个音由主音 开始向上排列,正好是自然大音阶 do,re,mi,fa,so,la,si。假定以 G 为主音,可以得

2、出 C(G)DAEBF,排列成音阶的样式就是 GABCDEF,其唱名仍然是 do,re,mi,fa,so,la,si。可见,同样的音程结构可以在任何音高上实现;换言之,只要附合这样的音程结构,就是这一种调式,不论其音名是什么。也就是主音(第一个)开始,向上各音之间形成这种关系就叫大调式,主音是什么音就是什么大调式。(音程:两音音高的距离。单位用“度”表示。如,两地之间的路程。单位是“公里”一样)整个键盘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是通过88个白建和黑键平均分割而成,也就是每一个八度(如do与高do之间)是由7个白键和5个黑键平均分成,叫做十二平均律。所有琴键(包括白键和黑键)中,任何相邻的两个琴键之间距离

3、都是相等的,都是半音关系,两个相邻的半音相加构成一个全因。也就是说,两个琴键中间只夹一个黑键或白键,这两音构成全音,紧挨着的两个音之间构成半音。即以下各音之间均为半音,中间隔一音为全音。无论以谁为主音,通过黑白键的调整,只要构成“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阶关系,就是该主音上的自然大调。例如:以C为主音,就是C大调。如图:C大调音阶对应简谱示例:例:D E #F G A B #C D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上例从D到D共八个音,中用了两个黑键#F和#C,使各音之间的关系符合大调式规律,符合大调式特征,就是D大调。在调式音阶中,通常把do,re,mi,fa,so,la,si七个音,

4、以罗马数字命名为、级,直接称呼为几级音,如re为级,la为级。在大调式中,第、级音(即 do、mi、so)是稳定音,其中又以 级(主音)最为稳定,级和级音次之。调式中的其余各音是不稳定音, 在音乐的进行中,不稳定音有向稳定音进行的倾向。最不稳定的是级和 级,即 fa 和 si;由于 mifa 之间、sido 之间是半音,而 mi 和 do 是稳定 音级,所以 fa 进行到 mi 的倾向十分明显,si 进行到 do 的倾向则更强烈一 些。这种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进行叫做“解决”。自然大调式中的三个主要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都是大三和弦,这使它带有明朗、刚健的色彩。 除了自然大调式以外,还有“

5、和声大调式”和“旋律大调式”。这两种调式具有大调式的基本特点,但又与自然大调式的结构有所区别。和声大调式的音阶是在自然大音阶的基础上降低级音,结构为全全半全半增半。在级和级之间形成的增二度音程是和声大调式的特征。旋律大调式有些特别,它在上行时与自然大调式完全一样,下行时却降低、 两个音级。和声大调式和旋律大调式各具地区和民族风格,不常用。2.小调式同大调式一样,小调式也有“自然小调式”、“和声小调式”、“旋律 小调式”三种。自然小调式是直接从自然大调式转化而来的,也是由七个自然音级组成,只是用 la 做主音,即 la,si,do,re,mi,fa,so,la。其音程结构 为全半全全半全全。小调

6、式的第、级音(即 la、do、 mi)也是调式中的稳定音级,但是,它的三个主要和弦(主和弦、属和弦、 下属和弦)都是小三和弦,这使得它带有柔和、暗淡的色彩。此外,由于自然小调式的级音到主音不是半音关系,所以不具有导音的强烈倾向性。和声小调式是在自然小音阶的基础上升高级音形成的,音程结构为全半全全半增半,用唱名来说就是 la、si、do、re、mi、fa、so、la。这样等于是“制造”了一个导音,加强了调式的推动力。不过,在级和级之间的增二度很别扭,既不好唱,也不好听。为了避免这个不利因素,在作曲时通常不使这两个音连续进行。和声小调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式,在欧洲传统音乐中它的使用频率超过自然小调

7、式。旋律小调式的音阶在下行时同自然小调式完全一样,上行时则将级音和级音都升高。其目的是既保留导音的推动力,由避免出现增二度音程。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旋律小调不常用,多常见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将自然大调式和自然小调式的结构比较一下,可以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在自然大调式的基础上降低级、级和级音,就变成了自然小调式;反之,将自然小调式的级、级和级音升高就会变成自然大调式。这说明这三个音对于大调、小调之间不同的调式色彩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一旦改变了这三个音,就等于是让另一种调式色彩渗透进来。例如,和声大调式是降低了自然大调式的级音而来的,这就使它多少渗入了一些小调的色彩。旋律大调式不仅降低了级音

8、,同时还降低级音,实际上已经成为介乎大、小调之间的“混血儿”。但是,级音无论如何不能改变,因为这个音一旦改变的话,就彻底地成为另一种调式、而不仅是被渗透了。归纳起来讲,大调式的级音和级音之间必须是大三度,这样,主和弦就必定是大三和弦;小调式的级音和级音之间必须是小三度,主和弦必定是小三和弦。级音和级音则是两种调式之间的“桥梁”。简单明白调式特性之后,下一讲介绍常用大调式的音阶及指法。第二讲 十二个大调的音阶及指法下面列举的12个大调,均是符合自然大调式音节规律,在12个键子上构成“全全半全全全半”的自然大调音阶。调号就是五线谱最左面,高音(低音等)谱号右面会有若干升号或者降号。不同的升降号代表

9、不同的调。具体来看: C调没有调号。也就是没有升降记号。 一个升号(#F)是G调 两个升号(#F,#C)是D调 三个升号(#F,#C,#G)是A调 四个升号(#F,#C,#G,#D)是E调 五个升号(#F,#C,#G,#D,#A)是B调 六个升号(#F,#C,#G,#D,#A,#E)是#F调 七个升号(#F,#C,#G,#D,#A,#E,#B)是#C调 看到上面得升号调你能看出什么规律?每个调最后一个升号向上半音,就是所有这些升号所代表的调;后面一个调得升号会在前一个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升号。所以你只要记住所有升号的顺序(用简谱简化说是4 1 5 2 6 3 7),就可以知道是什么调了。 降号调

10、也有规律,如下: 一个降号(bB)是F调 两个降号(bB,bE)是bB调 三个降号(bB,bE,bA)是bE调 四个降号(bB,bE,bA,bD)是bA调 五个降号(bB,bE,bA,bD,bG)是bD调 六个降号(bB,bE,bA,bD,bG,bC)是bG调 七个降号(bB,bE,bA,bD,bG,bC,bF)是bC调 首先降号的音名顺序与升号调正好相反(7 3 6 2 5 1 4).当降号超过两个时,倒数第二个降号正好就是这个调的名称. 理解了以上理论,再把升降号的顺序背过,只要一看到谱子上有几个升号或降号就可以马上知道是什么调了.看五线谱开头的升降记号,升号是个井字,降号是个小写的b,如

11、果是升记号看最后一个升记号在什么音的位置,然后向上一个音是什么就是什么调。如有两个升记号,那就是在4和1上,最后一个音是1向上一个音,这首曲子的调就是D大调。(升记号固定顺序为4152637)如果是降记号,则看倒数第二个记号在什么音的位置上就是什么调(降记号固定位置7362514),当然这个只是最基本的,还要分大小调,民族调式等等一共有24个大小调,分别都是以主音命名的:C,大调 、#C大调、D大调、bE大调、E大调、F大调、#F大调、G大调、bA大调、A大调 、bB大调、B大调, 以及同主音的小调 C,#C,D,bE,E,F,#F,G,bA,A,bB,B小调,一共24个每个调的调号都是不一样

12、的,总的规则是按照十二平均律来分的。十二平均律是:大调:全全半全全全半 小调:全半全全半全全也就是指EF,BC之间是半音,其他的都是全音所以把任何一个音当作主音都可以形成大、小调。关系大小调按照第一讲中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的关系,也就是大调主音是do,小调主音是la。通俗点说一个完全相同的音阶,主音是do,就是大调,主音是la就是小调。(判断一首乐曲主音可看最后结束的音是do还是la,如果是do就是大调;如果是la就是小调。这是一般情况下,很简单。)比如最常见的C大调就是:C D E F G A B C a小调就是:A B C D E F G A同理如果是D大调就是:D E #F G A B #

13、C D b小调就是:B #C D E #F G A B注意在D大调,b小调里一定要有FC(升4升1)这样才能形成十二平均律的关系。其他的调也是一样要符合这样的关系,所以就形成了各种需要升降音的调号所以c大调,a小调是没有升降号的 D大调,b小调是升4升1 E大调,c小调是升4升1升5升2 F大调,d小调是降7 G大调,e小调是升4 A大调,f小调是升4升1升5 B大调,g小调是降7降3第二种方法:利用表示调号的升记号和降记号的顺序来推算五线谱的调号使用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学生知道音名C、D、E、F、G、A、B和C大调的音阶用简谱记录的1、2、3、4、5、6、7的对应关系,掌握表示升种调调号的升记

14、号出现和书写的顺序是:升4、1、5、2、6、3、7(读简谱的唱名fa 、do、 sol、 re、 la、 mi、 si )。降种调降号出现的顺序是降7、3、6、2、5、1、4(读简谱的唱名si、mi、la、re、sol、 do、 fa) 升种调: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一个升记号的调,升记号记在fa上,fa在简谱里是4(四), 4+1=5(四加一等于五),5(五)在简谱里的唱名是sol, sol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是G,所以一个升记号的调是G调。两个升记号的调,升记号记在4(fa)和1(do)上,最后那个升记号记在do 上,do在简谱里是1(一),1+1.=2(一加一等于二),2(二)在简谱

15、里的唱名是re, re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是D,所以,两个升记号的调是D调。三个升记号调,升记号记在4(fa)、1(do)、5(sol)上,最后一个升记号记在sol上,sol在简谱里是5(五),5+1=6(五加一等于六),6在简谱里的唱名是la,la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是A,所以,三个升记号就是A调。讲到这里,就会发现:把升记号出现的顺序:4、1、5、2、6、3、7中,最后一个升记号的简谱的音符当成数字,然后加一,把所得到的和又当成简谱的音符,只要知道这个简谱的音符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就知道是什么调了。注意:数到第六圈,六个升记号的调,嘴里数的是F, 但这是升F调。第七个调是升C调。升种调

16、调号推算方法的根据是:“最后一个升记号是该调的七级音。”这个方法的记忆口诀是:“升种调加一”。降种调。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一个降号的调是F调。降记号记在第三线、就是7(si )上。这是必须记住的,没有什么窍门可言。两个降记号的调,按降记号出现的顺序,两个降记号是;7(si)、3(mi)。最后一个降记号记在3(mi)上,它前面那个降记号记在7(si)上倒数第二个降记号记在7(si)上,7(si) 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是B,所以,两个降记号的调就是降B调(降B是该大调的主音)。 注意:以后数到什么调,一律要在音名的前面加上一个降字,一定是降什么什么调。三个降记号的调,按降记号出现的顺序,三个降

17、记号是:7(si)、3(mi)、6(la)。最后一个降记号记在6(la)上,它前面那个降记号记在3(mi)上倒数第二个降记号记在3(mi)上,mi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是E,所以,三个降记号的调,就是降E调。.四个降记号的调,按降记号出现的顺序,四个降记号是:7(si)、3(mi)、6(la)、2(re)。倒数第二个降记号记在6(la)上,la在C大调里对应的音名是A,所以,四个降记号的调就是降A调。降种调推算方法的依据是:“最后一个降记号是该大调的四级音,降记号出现在五线谱上的规律是后一个降记号比前一个降记号向上四度或者是向下五度”。所以,从最后一个降记号向下数四或向上数五,都是该大调的主音。

18、这个方法的记忆口诀是:“降种调退一”。明白了以上的推算法,只要记住:“升种调加一、降种调退一”这个口诀。就不用再死记硬背调号了。C大调音阶 : C D E F G A B CG大调音阶 : G A B C D E F# GD大调音阶 : D E F# G A B C# DA大调音阶 : A B C# D E F# G# AE大调音阶 : E F# G# A B C# D# EB大调音阶 : B C# D# E F# G# A# BF#大调音阶 : F# G# A# B C# D# E# F#F大调音阶 : F G A Bb C D E FBb大调音阶 : Bb C D Eb F G A BbEb大调音阶 : Eb F G Ab Bb C D EbAb大调音阶 : Ab Bb C Db Eb F G AbDb大调音阶 : Db Eb F Gb Ab Bb C 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