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53167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路经),是什么,为什么,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四个决定”,知识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之路),怎么做,做到“六个坚持”(指导、方向、方针、原则、统一、改革),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强国(目标),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为

2、什么,怎样做,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 学 提 示,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上两组事例说明了什么?,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就是,一、什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政治保障法律保障,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有机统一,物质基础,精智神力动支力持,政法治

3、律保保障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问题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有理想就是要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有文化是指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智力的技术水平等;有纪律是指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法纪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四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个方

4、面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素质。,“四有”公民,(1)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why?,问题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本任务),(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途径),how?,问题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

5、神文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党.接班人,大力加强科学良好氛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益性,盈利性,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指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优化社会风气、行为规范与以价值取向为目的的文化建设。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如学术研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文学艺术以及博物馆、图使馆等。,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

6、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等。,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观点一: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探究:,观点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你觉得哲学社会科学有什么用?,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规律,使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树立科学思维;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二者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上的指导,起着“方向

7、盘”的作用。总之两者同样重要,要并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原因:,(2)要求:,温家宝说: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继续建设一批

8、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开展扫黄打非。,(单项)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A、B、C、D、,A,练一练:,(单项)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

9、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C、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C,练一练:,(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本任务),(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把握依据或者怎么做),how?,(3)开

10、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人民群众),问题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 建设的伟大实践。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2)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青年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

11、者。,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 堂 小 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是什么,(根本任务),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文化,(中心环节),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科学事业发展文化事业,为什么,怎样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知识归纳:如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来说就要有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要有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么建设精神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