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3511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及案例分析,内容大纲,一、是什么。案例分析方法介绍。历史课堂教学问题有哪些(大家谈)二、为什么。历史课堂教学问题及案例分析的积极意义。三、怎么样。建设积极的历史课堂(案例分析)。,关于“案例分析”。,开发各种以课堂教学为媒介的教学研究工具与师资培训模式,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三条途径:现场观摩、录像带分析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从年开始被推崇为教师教育的核心,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教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何运用高层次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传统的以文本为基础的案例是以艺术化的叙事形式描述课堂事件,难以捕获与交流实际课堂情境的细微的差异,

2、容易歪曲“嘈杂”的实际课堂生活。因此,其可信度往往受到怀疑。而且,案例教学过程中过于简单化的问题表征也容易产生后期实践中的误解。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寻找一种能够整合录像带分析与(文本)案例研究的新的教师教育与校本研修工具,于是,视频案例便应运而生。,反思: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领域,主要有哪些误区?,历史课堂教学问题 大家谈!(参与式),误区一:活动过频,脱离实际,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讨论、辩论、观察、分析一会儿要抬头看录像,一会儿又要展开辩论,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活动设计时过于简单或复杂。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特点;要参考教材实际、符合

3、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误区二:追求出新,不讲科学。,历史教材编写的都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依据的是科学性的原理,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都是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有些 教师 认为为历史就是电视、电影、神话故事中所讲的那个样子,区别不了真实的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对历史教材产生迷惘,不信任的态度;对成长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产生错误的史学观、人生观、世界观,达不到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误区三:只见开头,不见结尾历史教学中会组织一些专题研究,或者需

4、要大量史料来证明的东西,会组织学生去探究。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水平有限,缺乏老师及时有效的引导,导致研究不够专详,得出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不了了之,只留下一些疑问和悬念。这反而影响了学生本来对历史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的把握。清晰的历史脉络、历史问题反而变得含糊不清,影响了学习效果。,“虎头蛇尾”的活动课千万要不得,教学活动要有始有终,明确目标,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掌握真理。,误区四:只讲氛围,不谈实质。,不少历史教师都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把学生调动起来的标志就是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氛活跃。于是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

5、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盲无目的、放任自流,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出现了低级趣味。,误区五:罗列堆砌,缺乏系统。,历史教学中强调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历史课堂丰富多彩。不少教师就产生了认识误区,认为材料越多越好。出现了课堂上仅仅是一些历史资料的堆砌,没有体系,没有系统。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和自己的一些理性认识,正确与否却不得而知。教师忽略讲解的同时容易造成学生自身认知的误区,已形成的错误看法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误区六

6、:只要学生,不用老师。,以往的教学都是要学生学,如今都强调学生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把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开放式教学,一不小心过了头,学生讲故事、分析人物、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辩论等,一切全部由学生包揽。教师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切不能仅仅袖手旁观。,误区七:手段丰富,没有实效。,现代教育技术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种各样的教具如录音机、投影、电脑等被运用于教学上,但如何运用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老师知识简单的认为要把各种手段用上才能体现现代教育,课件制作没有实质,仅仅代替黑板板书,还不见得比原来的效果好,等于没用。,二、为什么。历史课堂教学问题及案例分

7、析具有 积极意义。,课堂教学问题反思 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案例分析的积极意义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中国的教师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的教改实

8、践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我们应当有自己最丰富的、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案例宝库。,三、怎么办?走出历史课堂误区,建设积极的历史课堂。,典型问题:双边活动中的滥提问,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 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理解为简单的问答式,不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案例1:关于“郑和下西洋”课后展开的提问:,师:郑和是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出色的航海家?生:是。师:它是不是我国古代的探险家?生:是。师:我们为不为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感

9、到自豪?生:自豪。,案例2初二学生学习“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的教师讲稿设计,资料来源:中国历史第四册教案第14414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引言。(学生读毕)同学们愿意了解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吗?生:愿意。师:为什么?生:因为它们是当时骇人听闻的国家大事。师: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一段历史吧!(板书: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一段。(学生阅读毕)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决定发动的。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据是什么呢?生: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师:答得很好。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全面发动起来的?生:回答。(师概括板书)师:同学们答得很

10、好。请阅读课文第三段及有关注释。当时的“文革”小组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生:它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是“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关。师:答得很好。当时全国动乱局面是怎样出现的?生:回答。(照书本读)师:答得很好。同学们能举例说明江青一伙是怎样迫害老干部的吗?生:回答。(照书本读)师:说的对。,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什么?,适度:难易适中(实际水平),体现效益原则(并非多多益善).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苏:维果茨基“现有发展区”“最近发展

11、区”,维度:具有启发性。(忌:概念,理论。问:新旧知识联系处,理论联系实际处,难易适中处,教学关键处)。,广度:面向全体,尽可能让多些人参与、表现、获取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要真正体现提问的功能: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反馈学习。要强调高原式策略,避免尖峰式策略;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由易到难的顺序;有足够的待答时间。,案例3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师:我们为什么称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什么样的变化可称得上历史性巨变呢?在辛亥革命中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呢?,与大家共同分享,比较好的课堂问题设计归类(1)哲理性问题的处理案例4:关于老子思想的分析,借助学生所知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2、”故事,有老师设计了以下问题,1哪位同学能讲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福祸福祸这一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过程。)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立面,举一个你知道的或遇到的对立面互相转化的例子。3学生真正懂得了老子的思想后,让学生结合老子的思想,谈谈怎样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好事与坏事。,(2)通过自身认识 化解教学难点案例5:汉朝和匈奴的和战问题设计,1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汉族、匈奴(可参考蒙古族)这两大族在衣、食、住、行方面各有什么民族特性?2两大民族各自有什么的特点?3这两大民族共处时,极易发生什么事儿?4什么时候匈奴最易南下?5谈谈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或现实中哪些战争的爆发

13、原因与此相同?,(三)设计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神”入历史,案例6: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神”入历史,大统一的汉朝问题设计,1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位政治家,怎样帮助他解决王国问题?2你认为你们提出的建议中,哪个在当时最可行?3比较你们和汉武帝的措施,哪个更好?好在什么地方?,(4)利用突发事件化解难点,案例7:一位教师讲授“清派军队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时,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问题设计,1请你说一说你认为郑成功后代“可耻”的原因。2请同学们讨论:台湾归顺清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该归顺还是拼死抵抗,为什么?3这件事对中华民族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4怎样评价郑成功的后代归清之举?,(5)授之以渔,案

14、例8: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可以让学生根据出土的文物,书上的小字部分,以及北京人追逐野兽北京人生活图,四人一组讨论:假如你是一个考古学者,推测、想象北京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状况,写一篇描述北京人一天生活的短文。,(6)运用历史解决问题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梁元帝一生博览群书,死抱着古书“夷不治华”的教条,导致都城失守,结果痛不欲生,焚烧14万卷书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结果?,(7)运用历史陶冶情操,爱国主义教育要寓教于史,从具体的史实出发。例如:历史上有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有资产阶级革命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5、”的爱国主义,有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改变”的爱国主义,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们的共性就是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慷慨赴难,为维护民族尊严、国家荣誉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今天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什么?,(8)归谬引申法化解难点 这种先假设对方的观点为正确,然后把他的观点有意推向极端,暴露出其中的谬误,这种方法就是引申归谬的方法。,案例9,西安事变后,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共产党主张释放蒋介石。对于学生的思维偏差,局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很难一下子讲透

16、,我就用了归谬引申法来启发学生。假如按照你们的思路杀了蒋介石,国民党内部握有重兵的亲日派何应钦会有怎样的企图?国民党内部极易发生什么事?导致中国出现怎样的局面。,(九)运用比较法 案例10:对于大运河的开凿,最典型的看法有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尽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焉得汴淮利脂多”;又有胡曾的“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虽同是唐朝诗人,两人却观点迥异,孰是孰非?,课堂思考题也可设计成如下的形式。(以小组的形式,大约10分钟左右。),1当堂出一期板报,让学生当堂出一期纪念司马迁的板报。2根据本节课的一部分内容画一幅漫画或写一幅对联或一则谜语。

17、3当堂出一期关于某些内容的报道。如中共一大的报道,写一篇纪念李大钊的悼文,等等。,4写一段模拟当时人物的对白或历史小剧本。如当堂写小剧本杯酒释兵权。5课堂小辩论。如曹操是奸臣还是英雄?6历史小论文(评价人物、事件、展现研究成果)。如评价孔子。7一封书信。例如:假如你是一位北宋时赴京赶考的秀才,给家人写一封叙述当时国都东京衣、食、住、行的家书等。8一段导游词。例如:长安名胜古迹很多,请你为长安写一段导游词。9把历史内容绘制成图形。例如:画出清朝的疆域图。,增城市七年级单元练习举例,历史诊所(7年级上)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咪咪: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

18、取火,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皮皮:噢!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部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部落?咪咪: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 看了,底色是红的,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皮皮: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咪咪:是夏朝吧?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咪咪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写出出错处并简单说明理由。对咪咪这样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试一试(7年级上)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龙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19、,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一形象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请你试一试,按照上面的描述,将龙的形象画出来。,小小评论家 你有幸首次使用新教材,与新教材相识已经一学期了,你喜欢它吗?你对它还有什么要求?你喜欢你的历史老师以及他(她)的教学方式吗?你对他(她)还有什么要求?你喜欢现在的考试方式和题型吗?你是不是有更好的创意?请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以我看历史教材、我看历史老师或我看历史考试为题写一篇小短文,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好孩子。,动脑筋(七年级下)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了宰相禄东赞作为使臣,携带重礼向唐太宗求婚,唐太宗赞同汉藏两

20、族联姻,但听说禄东赞是一个聪明有才的人,就出了几个难题,想考一考他。第一个难题是要求禄东赞把混杂在一起的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的母子关系识别出来。第二个难题是要求禄东赞把一条柔软的丝线穿过一颗宝珠,这颗宝珠有弯弯曲曲的洞。第三个难题是要分清一根两端一样粗细的木头哪一端是树头,哪一端是树梢。聪明的同学,你能帮一帮禄东赞吗?如果是你,你怎样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或者如果你是唐太宗,你会出什么样的三道题来考禄东赞。,.画说清明上河图(七年级下)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画的一幅长卷。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描绘了汴河及其两岸地街景市貌。下图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能为这副图配上一段生动的解说词吗?或者能为画中几个

21、人物配上一段有趣的对话吗?,碑文设计(七年级下)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作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评价她呢?如果请你来为武则天的墓碑撰写碑文,你会怎样行文呢?,(七年级下册)亲爱的同学,我们已经学完了中国古代史,你怎样看待祖国的过去?请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历史小故事,谈谈你喜欢的原因。,典型问题分析:媒体展示取代教师讲

22、授 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方式 1网上参观。2网上阅读。3网上搜索。4网上讨论。5网上展示。6网上答疑。,历史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l明确目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亦是如此。2.合理设计。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3重点突出。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4综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5教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

23、还要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并且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条件下或新的学习条件和情境中进行学习。6调动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学实际也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在运用计算机等技术上是学得快、用得活的,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老师。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典型问题:趣味教学中乱激趣,缺乏历史感悟,许多教师认识到了激发兴趣的重要性,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激趣的方法,胡乱激趣。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大量补充

24、课本外的内容,有的材料不符合史实,失去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有的和课堂教学内容相距甚远,和课堂教学目标相背离,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课本上明确写出一些重大事件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学生则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案例11:“文化大革命”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蜻蜒点水,划上几个知识点,再随便说上两句就过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谈,避免误导”。十年“文革”,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换来的经验教训应该让后代去感

25、悟、汲取。历史教育应该告诉后代历史的真相和教训,避免后人重蹈前人覆辙,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步骤一:通过感受历史场景,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步骤二:通过引导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步骤三:通过思考:“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进行拓展性学习,提炼历史认识,达到教育目的。,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相信学生的理性判断力,敢于让学生贴近真实的历史。第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来,注重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法。第三,要适度增加开放性,使学生在拓展性思考中体验历史学习的意义,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要激发学生的

26、学习兴趣,有兴趣才会积极思考。让学生感悟历史。让学生贴近真实的历史。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 合理使用乡土教材 注意历史和各门学科的联系 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典型问题:创新教学中追求标新立异,“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些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他们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总想着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前人不曾有过的结论。,案例12: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慈禧太后,学生根据自己在电视、小说中的所得,说慈禧太后和青年人很“玩得来”,说明她不是保守派;说慈禧太后并不想发动戊戌政变,只是因为荣禄告诉她有关谭嗣同秘访了袁世凯的事,就这一句话

27、才使慈禧太后大肆杀戮。教师对学生的这番阐述中的创新成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试问,这些结论正确吗?如果学生几番得到如此这般的肯定,他以后会怎样看待历史问题呢?,案例:2002年,青岛市第26中学李雪艳老师执教的一节历史课丝绸之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整个课堂分成三大板块:丝路花雨、丝路沧桑和丝路今朝。每一个板块都由学生唱主角,既有小组发言,也有小组之间不同的观点辩论。历史教学2002年第4期第34-36页。,典型问题:注重科学世界,忽略生活意义,案例对比:鸦片战争一课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落后了?”投影显示:中国落后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

28、么?如何从理论上认识中国的落后?第二个问题:“如何辩证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第三个问题:“如何评价林则徐、道光帝的禁烟活动?”投影显示:二人的阶级属性是否相同?禁烟的主现目的是否相同林则徐敢于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反侵略,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持林则徐,是否说明当时阶级矛盾缓和了?第三个问题:“如何认识战争发生及失败的必然性?”教师以战争发生的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分析为例,讲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以中国禁烟与战争发生之间关系为例,说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以中国战败具体原因与根本原因为例,分析政治、经济与战争的关系;最后,以中国战败的史实论证“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新生

29、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定论。资料来源:胡杰明文,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5期第57-58页。,美国孩子的一节历史课教学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教科书在说明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关系时,喻之为“家长和长大了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学生:通过回想他们的父母颁布新规定和强行让他们做什么事时的感觉,来领会这一关系。教师是怎样处理的呢?达塔说:“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结论: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我们的课所溢出的是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课堂上没有科学世界通往现实世界的桥梁,没有现实世界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所提

30、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 我们不难看出,达塔不是进行程式化的教学,其价值取向是: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生价值,“新”课程要求我们:应对新的教育理念,从新的起点出发,面对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拿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新的视野,建立新的教学策略,肩负新的责任,实践新时代斌予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新课程犹如大海波涛搅动着广大历史教师们的改革激情;新课程宛然一池湖水寄托着广大历史教师们的改革希望。“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若不是一句简单的豪言壮语的话,那么,它就是挑战,就是责任。愿“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一个虚空的话题,而是一个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品格。,谢谢听课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