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3744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内容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思考: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问题解决: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备课人: 时间:2013.3.4学情分析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重难点重点

3、: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

4、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单元知识结构与课时划 分本单元共13课时: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 除法3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知识技能: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数学思考: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问题解决: 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探索

5、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 ,实际操作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3、出示课题(1)、小

6、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各小组动手操作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学生观察汇报。学生自己取名。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4第 39 页(2) 、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 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

7、。(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教学过程学生交流、汇报(1) 、讨论论分配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独立思考并汇报。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巩固练习有12个苹果,有几种平均分法? (1)平均分成( ),每份( )。 (2)平均分成( ),每份( )。 (3)平均分成( ),每份( )。 (4)平均分成( )

8、,每份( )。板书设计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分,几个几个的分。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数学思考: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问题解决: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情感态度: 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课本P15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重点: 1、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

9、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 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 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2、 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3、 全班交流反馈,

10、及时评价。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观察画图交流信息。学生收集信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54、 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1、 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2、 练习三第4、5题。(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分的过程和结果。(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

11、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2、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教学过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学生观察画面,说出图中的信息。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独立操作。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巩固练习(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

12、摆( )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板书设计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一:24人要租几条船?问题二: 每条船限乘几人?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数学思考: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问题解决: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除法(一):教科书第18页例4及

13、做一做,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1-4题教学目标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 学法:小组合作研讨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 谈话,出示情景图。2、 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3、 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2)、教师板书。二、学习新知1、 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

14、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生想一想。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回答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7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3、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三、应用,加深

15、理解1、 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2、 挑战园地:(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四、课堂总结。教学过程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学生练习书写除号。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和老师共同总结巩固练习1、写出除法算式。 (1)18

16、除以3等于6。 (2)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 (3)被除数是20,除数是4,商是5。(4)16朵花,每4朵花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2、有10个苹果,全部分完可以他给几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列出算式) 3、有25个人要去机场乘飞机,有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车可乘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车可乘3人,问:可以怎样派车,把25人送到机场?哪一种派车方案比较合理?板书设计除法(一)问题: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平均分: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除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除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

17、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除法(二):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数学思考: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问题解决: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重难点教学方法

18、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研讨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 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1) 、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回答自由说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82、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 思

19、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2、挑战园地:(1)、练习四第4、5题。(2)、练习四第6题:四、 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学过程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学生思考、比较、讨论。(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老师共同总结巩固练习说出下列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

20、26=2 153=5 93=3 62=3 131=13 204=5板书设计商除数被除数除号除法(二) 20 4 = 5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练习课:课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数学思考: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问题解决: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让学生动脑、

21、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重难点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2、 学生举例。3、 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二、展开学习1、 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板书算式。联系生活

22、,举例子回答说给同桌听一听。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11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过程 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自由说巩固练习 1、完成第18页和19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20页练习四1-4题。

23、 同步练习: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问题: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平均分: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除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思考: 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解决: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24、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重难点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相结合。学案导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2、 动手操作,探究方法。(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3、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认真听(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学生交流想法。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25、时间:2013.3.124、 学生交流想法。5、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8、 小结。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 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四、课堂总结。教学过程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

26、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自由说巩固练习 1、完成第2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五1-3题。 同步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43=8 123=9 62=12 82=4 77=1 93=27 44=0 155=62 2、124=( ),你能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哪些数学问题?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4=12 123=4 124=3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

27、商。数学思考: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问题解决: 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重难点教法:讨论、指导相结合。 学法:小组研讨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2、指名汇报。【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二、探索学习1、 教学例

28、2(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汇报提出数学问题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14*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2、 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 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4、 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29、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过程回答问题: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和老师共同小结。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46题。 同步练习: 1、用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编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用3、10、

30、14、15、12、21、6、5、2、30、7、18、35写出你熟悉的除法算式。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3、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30个少,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有多少个?板书设计用26的口诀求商每行栽4棵树,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树?46一共栽了24棵树,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244一共栽了24棵树,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246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知识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商的方法。数学思考: 能够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问题解决: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

31、 接合教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课本P27、28页,练习五。:教学目标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商的方法。难点: 能够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方法重难点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相结合。学案导案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3、汇报。【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二、展开学习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2)

32、、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指名回答,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年级:二年级 备课人: 时间:2013.3.15(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2

33、)、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4、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三、拓展应用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过程(1)、出示题卡

34、,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同桌交流想法。汇报,看图,独立完成。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独立计算,交流汇报。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自由说。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712题。同步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8=4 ( )4=8 ( )6=24 77=( ) ( )4=3 ( )6=2552、在24、4、18、6这四个数中,选取三个数组成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

35、猴妈妈有16相桃子,想平均分给一些小猴子。猴妈妈最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63=18 183=6 只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的: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123=4 课后反思小学数学课时导学案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课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2、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数学思考: 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问题解决: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重点:解决简单的除法应用题。难点: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重难点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 学法:小组研讨法。学案导案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例3主题图。(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