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3926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效益综合评价【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一个行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38个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4万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密集型建设,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建筑业的难题,它不仅增加了管理方面的难度更阻碍了建筑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由于建筑工人总体素质普遍低下,导致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欠缺。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到来,为了达到安全施工的目标,又能尽可能合理降低安全经费投入,本文为评价安全投入的合理性引入了安全效益的概念,并运用模糊聚类法结合相关指标对建筑行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与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对安全效益予以评价。【

2、关键词】安全效益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投入模糊聚类法一、引言所有企业都在寻找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产出的方法。建筑企业也不例外,他们在寻找最佳投入产出比、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面对施工安全问题。影响施工安全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企业的安全投入,而后者是建筑企业唯一能够用来提升前两者的手段,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根本因素。当建筑企业不断增加安全经费的投入,却依然事故频发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否更多安全经费的投入就能改善工地的安全状况?怎样的安全投入是合理的?本文为评价安全投入的合理性引入了安全效益的概念,并运用模糊聚类法结合相关指标对建筑行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与经费

3、投入之间的关系对安全效益予以评价。二、安全经费投入对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提高的定性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大量的安全资金投入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安全效果。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是安全投入结构的不合理。优化投资结构应,加大能够显著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投入(如增加工伤事故案例的分析、宣传等);减少投入产出比低下的安全投入(如彩色印刷的施工安全手册改为黑白应刷等)。而对于固定性的投资(如安全帽、安全手套等),要做到不在此想投入上打折扣,同时严格控制做到不浪费,不超支。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并不是投入了大量经费,就会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及技能,并由此得出减少重复或无用投入的可行性。只有减少风险、规避风险,

4、在安全投入产出比高的项目上投资(如工人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术的购买),安全支出才能达到安全的目标以及较高投入产出。三、安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安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原则。安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筑企业在优化安全投入组合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项依据,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及建筑企业的最大盈利的重要前提。其构建的目的在于反映安全资金投入所得到安全产出的效率。将过去无法量化的安全投入效益用指标形式表示,并可以此检验优化安全投入的效果。安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从以下构建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型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由于安全效益评价指标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更关系到其施

5、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完成安全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2.安全效益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施工工人之所以存在不安全的行为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环境较差;以及其它组织上的、经济上的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将这个结果依据产生。原因进行分类概括,可以总结为三类影响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其分别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以及企业的安全投入。在安全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在依据上述原则的起初上,初步设定3类效益因子,即企业安全投入指数,施工人员安全指数,满意度指数。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 6个二级指标支撑的安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四、安全效

6、益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指标量化方法。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高低程度,很明显是由其在施工场地所希望完成安全行为的多少来反映的。施工人员安全技能的高低程度,则是由其在施工场地所完成安全行为的多少来反映的。对于如何判断施工人员的意识及行为是否安全,我国有相关行业的详细安全规定,本文以此作为最低应有安全意识与技能的判断依据。我们定义A1为参照我国相关行业规定的单个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指标,S1为参照我国相关行业规定的单个施工人员安全技能指标。其最大值A1m与S1m,为单个建筑施工人员的意识及行为完全符合所有国家规定。对于A1与S1的定量方法,我们采用记分法进行统计。对完全

7、符合国家规定的意识及行为记为“1”,部分符合及不符合记为“0”。对单个施工人员按照完整的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打分。由于每一个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渴望程度有所不同,且国家相关规定仅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安全施工,故除去A1、S1以外需要额外安全意识A2及安全技能S2的指标,其最大值为A2m与S2m。当总的安全意识A及总的安全技能S均为最大值Am、Sm时,施工人员基于人为因素的危险度最低。因此,我们定义:A=2i=1AiS=2i=1Si。A2与S2的计算方法与A1、S1略有不同,对由两人及两人以上提出的额外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记“1”,只有一人提出的额外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记为“0”。考虑到施工人员人

8、数众多,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由于施工场地的特殊性,往往新进员工会跟着有经验的员工学习,有经验的员工往往更有代表性,故在抽样方法上并不适用随机抽样。抽样方法为,随工龄增加而增加样本数量。工龄段分为1年以下,1年3年,3年以上。样本比例为,1年以下20%,1年3年40%,3年以上40%。由于建筑施工业属于高危的高强度劳动力行业,故建筑工人的工龄不会特别长,又由于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所以以上的样本比例是较为合理的。2.安全经费投入指标的量化方法。由于每个项目的总成本不同,所投入的安全经费的数值不具备可比性原则,无法有效用于评价体系,因此与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的评价方法相似,我们根据项目达到国

9、家规定的行业规范所需要投入的安全性成本与企业实际投入于项目的安全成本进行比较。由此得出的比值C作为安全经费的投入指标。3.满意度指数的量化方法。我们定义施工人员的满意度为W1,企业满意度为W2。施工人员的满意度W1量化方法为,施工人员认为施工场地的安全状况需要改进记“0”,无需改进记“1”。企业满意度W2的量化方法为,现阶段的安全投入超过安全投入预算的记为“0”,否则记“1”;施工场地发生安全事故的记为“0”,否则记为“1”。综合满意度量化为W=(W1,W2)五、安全效益综合评价建立三维坐标,分别以满意度,企业安全指数,施工人员安全指数作为坐标轴。将多个施工场地的状况以点的形式于坐标系内体现,

10、根据模糊聚类算法分析出安全效益程度高低的所在空间,在得到另一组项目数据后,即可带入求解。通过这一部分的对安全效益综合评价的探究,我们以量化的方法得出了安全效益评价的方法。至此,我们得出了决定安全投资投入产出比的重要因素:安全效益。并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给出了衡算安全效益的量化方法。参考文献:1罗云.安全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 2强茂山,方东平,肖红萍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投入与绩效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2004.3方东平,黄新宇,李强等.建设项目安全投入与安全业绩关系研究.建筑经济, 2001.4黄盛仁.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分析与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5黄新宇.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001.6方东平,黄新宇,Hinze J.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7 RafiqM. Choudhry, Dongping Fang.为什么工人从事不安全的工作行为:建筑工地因素的调查J. Safety Science 46 (2008) 566-5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