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208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标准英文名称:sport measurement and appraisal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系 学分数:1一、课程性质作为教育测量学一个分支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范畴内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育专业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其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解决本学科的理论问题的同时,注重解决有关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对体育问题的系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体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课程理念体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选

2、修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在体育中进行数据测量的方法、意义及作用,以及进行合理的评价,使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家发育及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从该学科研究内容的涵盖面来看,它与体育领域和非体育领域里的诸多学科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但是从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来看,它与体育统计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人体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建立在体育统计学的基础之上的,而人体形态及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等的测量都离不开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因此,体育统计学、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课程

3、是人体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先修课程。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面向体育教育系学生。目前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院校开展较为普遍的课程之一,也是进入体育行业需要掌握的一门实验技能课程。它通过把握体育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提升、运动员的选材、运动员的伤病处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体育测量与评价也是体育教育系学生进入教师行业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扎实技能,体育教育系学生面向中小学教师,对于他们,青少年运动员得选拔和训练十分重要,体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很好的指导体育教学系的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数据进行训练,指导学生达到最佳的运动成绩。体育测量与评价也是体育教学系学生进行体育科研所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实践的测量与评价,

4、可以反映出许多存在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训练手段,学生可以把这些有意义的实践通过测量与评价转化为科研成果,通过不断科研来提升自己的体育教学素质。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的学习倡导“启发性”学习。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在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应重点贯彻 “启发性”学习。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它具有严格的测量技能要求和扎实的理论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时,应把科学性放在首位。科学性的提倡需要教师在课堂要不断运用启发性学习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技能和应用,启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5、和动力。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具有实效性。体育测量与评价是研究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及各种运动能力及身体状况的基础课程。青少年发育时期是人一生的重要阶段,以及运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于他们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的是大部分青少年,因此,掌握本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体育测量的基本方法、体育测量过程,以及评价的相关知识。具体如下:1、由于系统地从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对于人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体型及生理机能特点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通过对人体的测量与评价来

6、阐明形态与机能能力及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阐明身体练习对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的影响等,以期使体育科学研究定量化。2、体育科学领域的测量与评价,不只局限于体格检查,还要把人类的体型、身体组成、发育成熟度及生理机能的检查,同正常与异常的发育、体育锻炼、运动成绩及营养状况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以便改善人体体质,提高运动成绩。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标,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启发性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技能,并能够初步应用相关知识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现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具备运用自身体育测量与评价素养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教学、训练的基本能

7、力。(二)课程分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起源与发展(2)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内容与分类。(3)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特点与作用。(4)掌握体育测量的技能2、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人体基本体形、体态的科学测量与评价。(2)能够进行人体内在系统的体育测量与评价。(3)能够具备体育测量与评价所需的基本理论能力(4)能够深入实践,结合体育测量与评价推动科研发展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体育测量与评价中蕴含的科学文化。(2)讨论体育测量与评价精神如何体现。(3)认知体育测量与评价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4)关注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最新发展动态。(5)培养学生体育测量与评价实践精神

8、和科学精神,并以此指导自我社会实践。四、课程内容(一)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说明:课程内容划分为三级,即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构成课程的主体框架,是教师必须讲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提高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是基础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丰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专题讲座】理论课程由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简史、体育测量与评价功能价值、体育测量与评价技法特点和体育测量与评价裁判4个部分组成。知识单元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拓展性内容能力培养目标第一单元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简史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体育测量与评价起源体育测量与评价应用现今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动态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基本历

9、史第二单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实质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测量的可靠性测量的有效性、客观性、身体发育的评价与预测理论前沿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科学素养第三单元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技能人体形态的测量心肺功能、一般运动能力、运动与营养、疲劳的测量 竞技运动员的测量与评价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技能五、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共16学时,其中理论知识占6学时、技能知识占10学时知识单元章次学时分配总学时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第一单元 体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知识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测量的可靠性220测量的有效性、客观性、身体发育的评价与预测22基本测量理论知识22第二单元 体育测量与

10、评价基本技术人体形态的测量202心肺功能测定202身体素质测定202一般运动能力的测定202运动与营养成分、疲劳测定22合计16610 (二)教学建议1、教学组织与形式为达到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的总目标,课程教学可采用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把学生教学实践灵活组织在课堂教学中。长时间单纯的体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课程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把理论知识建议默化的灌输到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运用中,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明白体育测量与评价技法动作的规格,又能够了解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征,除此,还可以组织学生借助多媒体,通过视听觉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文化的渴望,了解

11、体育测量与评价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讨论能,以互帮互助的形式彼此相互促进,特别是在学生教学实践板块,学生自发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实际控制课堂变化的能力。2、教学方法与手段尝试“启发性”教学方法,在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可结合历史著名运动员的体育测量与评价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并进行讨论,最终再由教师进行梳理和评价;此外,也可以通过课下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查阅相关体育测量与评价书籍、影视等,并以讨论会的形式发表自我看法,以此启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点带信息技术手段,通过

12、观看多媒体等途径技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督促学生登陆相关网站下载教学视频,进行观摩和学习,以达到提高自身技能的效果;同时为同学们建立可共享的ppt教案、教学录像等学习资源,实现同学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促进。3、教学环境与策略(1)教学环境体育测量与评价需要基本的实验设备,组织好学生掌握和利用好实验设备是最基本的内容。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体育测量与评价专业队训练、组织听取体育测量与评价大家讲座,观看国内外高级别体育测量与评价比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体育测量与评价热情以及学生的体育测量与评价视野。 对于理论内容,除在技术课程进行渗透式传授外,亦采取“教学扩展”、“网络课堂”、“学科前沿”等

13、栏目,提供文字、视频、PPT、网站、体育测量与评价进展新闻等补充资料,供学生课外扩展学习。 (2)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主体等多变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策略。在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涉及体育测量与评价简史、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二个方面。对这这2个部分,课程计划安排按6个课时进行教学,但为了更好的使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为了更好的是同学们体验体育测量与评价技能背后所独具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严谨科学精神,需要把这2个方面灵活的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在技能知识方面,由于体育测量与评价需要一定的实验技能,在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套路的学习之前,需要对学生的

14、体育测量与评价基本技能进行1个学时的培养,在这种基础之上才进行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验操作。对于体育测量与评价套路学习也需要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在不断复习不断学习的动态变化中不断积累学生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技能。4、能力培养方案及相应说明(1)推行“启发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体育测量与评价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采用“揭谜底”的方式不断启发学生讨论和实践体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领会以及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规格和风格,同时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摄取相关体育测量与评价书籍、网络、影视等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体育测量与评价视野。(2) 注重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配

15、合,更需要学生间进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体育测量与评价技能的提高需要大家以彼此为镜,互相讨论、指导。(3)注重课外拓展学习,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仅凭课上很难使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需要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给学生布置课外拓展学习、实践的灵活作业,激发学生靠自己积累体育测量与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并以灵活提交作业的方式供大家讨论、点评,以此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4)加强过程考核,使成绩评价更客观加强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考核,将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的分值提到40分,减少学生日常不学习考前突击的坏毛病。(5)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在根据学生和教学总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模式,从心理学

16、和生理学方面对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适应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新方式。(三)学业考核与评定1、考核内容(1)知识 知识单元掌握理解了解第一单元体育测量与评价简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测量的可靠性测量的有效性、客观性、身体发育的评价与预测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最新动态第二单元体育测量与评价基础理论人体体态与技能的测量体育测量与评价在实践中的运用体育测量与评价比赛中技术的最新发展(2)能力利用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学习,掌握基础性体育测量与评价技能和理论知识,能够利用所学对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现状、传统体育测量与评价村落调研等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能够利用所学对体育测量与评价进行传播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现实意义,树立好掌握科学理论素养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体育研究能力。2、考核方法成绩评定分类:理论作业占35%、实验技能操作45%、出勤及课堂表现20%六、教材建设、选用及参考书1、体育体质测量与评价 孙庆祝 容仕霖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2、体育测量与评价谭平平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