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359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4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锡太湖学院 信机 系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一、题目及专题:、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 、专题 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软硬件设计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不断出现,遥控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无线遥控器由于控制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介绍了一款通用的无线遥控器,采用AT89C51作为核心并采用专用的编码解码电路,由于其体积小,价格低廉,因此可以非常方便的移植到遥控机器人、遥控小车上等,实现远距离控制。本设计从实际出发要求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遥控装置,整个控制系统中运用了模拟电路和单片机等相关知识

2、,适合本科生作为毕业设计题目。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当无线遥控器的某个按键按下时,由单片机判断是否有按键发生并检测出键值。单片机根据检测到的键值发出相应的码值,无线发射器负责将按键信号以编码的形式在315MHz的频率上发射出去。无线接收器接收并放大发射信号同时解调出TTL电平信号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通过比较和识别接收来的无线遥控编码便可执行相应的遥控功能。 四、接受任务学生: 电信83 班 姓名 李佳明 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1年10月25日 至2012年 月 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 签名 签名 签名教研室主任 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 签名 系主

3、任 签名2012年 月 日摘 要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无线遥控和无线传输系统与有线和红外设备相比提高了移动自由度。由此使无线遥控装置和无线传输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对电缆连线的优点在于安装成本低提高了灵活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一般由指令键、指令编码电路、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发射电路等几部分组成。指令编码电路产生相应的指令编码信号,编码指令信号对载体进行调制,再由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由发射电路向外发射经过调制的指令编码信号。接收器一般由接收电路、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指令译码电路、

4、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几部分组成。接收电路将发射器发射的已调制的编码指令信号接收下来,并进行发大后送解调电路。解调电路将以调制定编码解调下来,即还原为编码信号。指令译码器将编码指令信号进行译码,最后由驱动电路来驱动执行电路实现各种指令的操作。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单片机AT89C51、无线发射接受芯片SZSAW系列的0733编码发射芯片和CZS-7接收解码芯片的硬件设计。具备无线遥控的功能。通过最后的硬件调试表明,该设计能完成期望的目标。 关键词:无线遥控、发射器、接收器、AT89C51、无线收发模块AbstractWireless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n

5、on-contact means of accused targets based on remote control,its wild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s , aviation and aerospace , home appliances.Wireless remote control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is more freedom than cable and infrared devices.So it makes the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and W- -irele

6、ss transmission system applicate more and more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 Relative to the advantage of cable , wirelesss low cost improve flexibility 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s.Remote control system is made up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in general. Transmitter is composed of sec

7、tions such as instruction keys , instruction coding circuit , modulation circuit , drive circuit , transmitter. Instruction coding circuit instructions encoded signal, the signal make a modulation to the carrier, then after driving circuit for power amplifier by the transmitter out launch signals af

8、ter modulation.Receiver is made up of receiving circuits, amplifier, demodulation circuit, instruction decoding circuits, driver, implementation of circuits.Receiving circuit launchers have been received modulation signal of the coded instructions, and zoom evacuation demodulation circuit.Demodulati

9、on circuit to reduce the development of encoding and demodulation off,it is restored as coded signals.Instruction decoder encoded instruction signal decoding, at last performed by the driver to drive circuit implementation instruction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hardware based on single-

10、chip AT89C51, wireless sending and receiving chips 0733 code launch of SZSAW series chip and CZS-7 receiver decoder.It has a function which is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By the hardware debugging showed that the design can be complet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ctations.Keywords:wireless remote control, t

11、ransmitters, receiver, AT89C51,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s目录摘要IIIAbstractIV目录V1.绪论12.硬件设计22.1无线通信22.1.1 无线通讯的先驱22.2 无线遥控32.2.1 无线遥控的分类32.2.2 无线遥控的应用42.3 设计思路42.4 无线遥控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方法52.5 单片机52.5.1 单片机的应用62.5.2 AT89C51单片机72.5.3 收发模块主要参数92.5.4 接收板发射板模块102.6 总体电路图描述444.24 或采用通用的非易失性编程器对程序存储器重复编程。122.6.1

12、单片机最小系统122.6.2 复位电路132.6.3 振荡电路132.6.4 按键输入电路142.6.5 指示器电路142.7 发射模块电路设计152.8 接收模块电路设计152.9 总电路图163.软件设计173.1软件设计语言173.1.1 C语言简介173.1.3 C语言的优点183.1.4 C语言的结构183.2 程序框图及设计思想183.2.总程序194.总结205.致谢21参考文献22附录123附录224V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1. 绪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不断出现,遥控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无线遥控器由于控制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在

13、家里,电视遥控器的使用,遥控移门等等,都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出行中,汽车的遥控器使用也可以使用遥控器来保护汽车的安全。设想一下,如果生活中失去了遥控设施,那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本文介绍了一款通用的无线遥控器,采用AT89C5l作为控制核心并采用专用编码解码电路,由于其体积小、价格低廉因此可非常方便的移植到遥控机器人、遥控小车上等,实现远距离控制。 遥控器是一种无线发射装置,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光波经接收机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进处理器进行解码,解调出相应的指令来达到控制机顶盒等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要求。现在市场上已经

14、有许多比如汽车.电动装置等地方使用的遥控器,与红外遥控器比较:工业遥控器制作简单,遥控距离远,由于采用ASK调制方式发送,无方向性,穿透能力强!误码率低,安全可靠,受到广大电子爱好者的喜爱!如果您以为智能遥控器只能应用到智能电视的话,那么就错了。智能遥控器厂商为解决房间内过多遥控器的问题,研制出了多功能遥控器,把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功能全都集中到了一个控制器上,成为了一个智能遥控器。该遥控器可控制家中各种电器,如电灯、电视、空调等。所以,智能遥控器的应用广阔。 课题来源:无线遥控器由于控制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课题是根据设计特定功能的控制电路,控制各部分器件

15、达到无线传输的目的。 研究内容:对无线遥控系统的控制电路功能要求进行学习、研究,再进行方案设计,包括组成电路、器件选择等。然后绘制出控制电路图,要求电路设计和器件选择能达到无线遥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先分析研究需要用无线遥控时对控制电路的功能要求。再进行方案设计,包括组成电路、器件选择等,再研究51单片机,调制芯片PT2262和解调芯片PT2272,然后使用PROTEL绘制出控制电路图,进行电路的分析和确认。2.硬件设计2.1无线通信 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如今每一天大约有15万人成为新的无线用户,全球范围内的无线用户数量目前已经

16、超过2亿。这些人包括大学教授、仓库管理员、护士、商店负责人、办公室经理和卡车司机。他们使用无线技术的方式和他们自身的工作一样都在不断地更新。从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这样,制定一个有利于无线网自身发展的标准就提上了

17、议事日程。到1997年6月,IEEE终于通过了802.11标准。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络应用是透明的(如图一所示)。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对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在MAC层以下,802.11规定了三种发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 S

18、pectrum)技术;红外(In fared)技术;窄带(Narrow Band)技术。而扩频又分为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扩频技术(简称直扩),和跳频(Frequency Hopping,FH)扩频技术。直序扩频技术,通常又会结合码分多址CDMA技术。根据预测,今后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单只美国无线局域网销售额就将从1997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亿美元。 2.1.1 无线通讯的先驱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

19、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从最初的电报开始经过150多年的现代电信的发展是来自各界的成千上万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当中只有少数独立负责发明的人成了名,而大多数达到顶点的发明是许多个人的成果。这里汇集了部分对于无线电通讯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 克拉克,于1945年在“无线世界”中发表文章建议利用静止卫星实现世界范围的无线电覆盖。从此,卫星通讯成为世界通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巴登、比拉特恩和邵克莱,晶体管是由这三位物理学家于1947年发明的。晶体管可以检波,放大,整流并能将其打开和关闭。

20、莫尔斯,是电磁纪录电报的发明者,是点划电报码的开发者,即称为莫尔斯码。在1844年5月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地摩(60公里)发送了他的第一次电报。虽然电报现在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较多的现代通信业务代替,但莫尔斯的最初的概念仍在使用并且莫尔斯码仍然保持为发送信息的通用标准。 贝尔,不但在29岁时发明了电话,他在电信和航空方面有许多发明。 马克尼,在1924年,他发明了能提供世界范围通信业务的天波传输。马克尼的一生都贡献给无线电通信的发展。 波波夫,提出“是为了显示在一定距离不用导线传送信号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换句话说,发送无线电报,必须借助电磁发射”。 斯戳格,在1889年他发明了自动电话交换机。 赫兹

21、,于18871888年在K a r i s r u h e大学发现电磁波。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证明了麦克斯威尔的电磁场的理论。赫兹的发现是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也是后来广播和电视的发展的基础。 伏特,研究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他发现第一个电荷,他是开发通信用电池的先驱。 特斯拉,研究交流电和高频无线电波。在1899年他演示了不用导线传送电能的实验,他发明了两个电路间感应耦合系统。他得到了一百多项专利,例如电容器的制造,电导体的绝缘,频率表等。 波特,他用终生来开发一种快速印字电报。当他成功的改进了各种装置后,在国际电器展览会上演示了能同时发送六种信息的设备。波特系统在全世界的地面和水上

22、通信链路使用70多年。 李德福利特,1906年他在夫莱名的二极管上又加上一个电极,他的三级管改善了接收并可以进行放大。 2.2 无线遥控无线遥控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非接触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无线遥控和无线传输系统与有线和红外设备相比提高了移动自由度。由此使无线遥控装置和无线传输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对电缆连线的优点在于安装成本低(无需布线、不用地下工程、没有电缆槽),提高了灵活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2.2.1 无线遥控的分类 无线遥控系统的种类和分类方法很多,主要几种方法有:按传输控制指令信号的载体分为:无线电遥控、红外线遥控、超声波遥控;按信号的编码方

23、式分:频率编码和脉冲编码;按传输通道数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遥控;按同一时间能够传输的指令数目分为:单路和多路遥控;按指令信号对被控目标的控制技术分为:开关型比例型遥控。 2.2.2 无线遥控的应用 采用红外技术发射不可见的光波的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相比有着明显的缺点:一方面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不能有障碍物,另一方面有效作用距离也受到限制。对于使用电缆或红外线的遥控系统来说,在接收器的方向性和距离方面都有较大的限制。而与此相反,无线遥控系统可以提供最佳的运动自由度。 现在通过应用最先进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免去繁琐的设计和安装工作了。工业的数据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双向传输数字、模拟、串行和CAN数据

24、,传输距离可达到300m。这种数据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数据传输是在DECT和433Hz的基础上实现的。采用微调控制装置可以快速和灵活地实现满足客户特定要求的应用。成套配置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可以灵活和安全地实现许多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数据传输任务。无线遥控系统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在工业界和大工业环境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的可能。在厂房公用设施方面如工业用门、门形框架、升降柜、照明和平台的控制等。在工业中如机器控制、装置控制、转运装置、压力机控制、地面和空中传送系统、动态仓储等。在建筑和道路修建以及农业方面也可通过无线遥控系统使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2.3 设计思路本次设计任务主要是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技术

25、,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发射模块电路、接收模块电路、键盘控制电路。根据无线芯片编码解码的特点,结合AT89C51优秀的处理器功能,设计了以AT89C51为控制核心的实现无线遥控技术的硬件电路图。如何实现无线传输: (1)编码键盘的选择:根据要求,只要实现无线遥控即能接收到发出的信号,所以在本设计中使用指示灯来指示是否接收到信号,因此采用单片机的键盘进行编码。 (2)串行编码及调制电路的选择 编码程序的作用是控制单片机读键盘,然后生成与键盘一致的编码,并利用单片机生成的四位并行数据再转变成串行数据通过调制后发送,因此通过串行编码芯片PT2262将不能发射的调频数字信号转化成中频,然后以串行的形式通过调

26、频天线将键控信号发送出去。 (3)信号接受及串行解码电路的选择:信号接收通过天线接收,两个三极管放大模拟信号,然后送到与PT2262配套的串行解码芯片PT2272中解码。 (4)控制电路的选择:把PT2272解码后的数据送入单片机P2.0P2.3中,通过程序编码的确认,通过单片机的P口来完成所控制的电路,控制设备采用发光二极管来做显示,灯亮表明工作。2.4 无线遥控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方法图2.1 无线遥控工作原理 在设计中,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各个电路的实际方法如下: (1)采用采用单片机系统采集、处理数据,处理器用通用的AT89C51芯片。 (2)采用SZSAW系列的发射电路模块实现键

27、值的发射。 (3)采用SZSAW系列的接收电路模块实现键值的接收。 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没有考虑信号编码方式,因为这些是由专门的芯片完成的。本设计仅利用单片机AT89C51对键盘进行监控,当有按键发生时便将其相应的键值经过单片机送与发射芯片,通过发射芯片将控制信号发射出去,由接受芯片完成信号的解调和放大。该设计中无线发射接受芯片采用的是SZSAW系列的0733编码发射芯片和CZS-7接受解码芯片,它的工作方式为频移键控FSK,因此发射信号比较稳定。0733发射芯片有四位数据端,CZS-7接收芯片除了四位数据端外还有一端为判断位VT端,当VT为1时表明没有接受到信号,反之则接受信号。芯片数据端的默认

28、状态均为低电平。2.5 单片机 单片机是无线遥控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无线遥控系统的整体功能主要是由它来控制完成的。 单片机就是一个电脑,只不过是微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

29、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 单片机目前常使用的编程语言是最低级汇编语言和较高级的C语言。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

30、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可以作为工作系统设计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因此,它可应用于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目前最常用的单片机为MCS-51,是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CPU的英特尔)生产的,89C51是这几年在我国非常流行的单片机,它是由美国ATMEL公司开发生产的,其内核兼容MCS-51单片机。 2.5.1 单片机的应用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 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

31、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从电饭褒、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音响视频器材、再到电子秤量

32、设备,五花八门,无所不在。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现代的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 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单片机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亦相当广泛,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2.5.2 AT89C51单片机 A

33、T89C51单片机的简介: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FLASH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

34、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2.2所示:图2.2 AT89C51单片机引脚图 AT89C51单片机的主要特性: 与MCS-51 兼容 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 寿命:1000写/擦循环 数据保留时间:10年 全静态工作:0Hz-24MHz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1288位内部RAM 32可编程I/O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5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AT89C51单片机的管脚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

35、P0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低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接上拉电阻。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低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

36、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

37、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 管脚 备选功能 P3.0 RXD (串行输入口) P3.1 TXD (串行输出口) P3.2 /INT0 (外部中断0) P3.3 /INT1 (外部中断1) P3.4 T0 (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 (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

38、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

39、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AT89C51单片机的振荡器特性: 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

40、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AT89C51单片机的芯片擦除:整个PEROM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 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2.5.3 收发模块主要参数 发射板主要参数

41、: 工作频率:315M Hz 工作电压:DC5V 编码IC:PT2272 脚位说明:GND VCC D0 D1 D2 D3 GND为- VCC为+ D0 D1 D2 D3为信号输入 接收板主要参数: 工作频率:315M Hz 工作电压:DC5V 工作电流:=3mA(5.0VDC) 编码芯片:PT2262 脚位说明:GND VCC D0 D1 D2 D3 VT GND为接地端 VCC为DC5V供电端 VT为解码有效输出端,只要发射器的数据码有输出,VT都能同步输出高电平 D0、D1、D2、D3为2272解码芯片的四位数据输出端,有信号是能输出5V左右的高电平,驱动电流约2mA,与发射器的四位数据

42、码输出一一对应。 灵敏度:优于-105dBm(50欧姆) 遥控距离:50-1000米(开阔地)接收模块不焊天线也能接收信号,为提高接收灵敏度,可以用一根长度约23cm的软导线直接焊接到天线孔处,图中RC所指的是振荡电阻,接收模块和发射器的振荡电阻需要匹配才能工作。 2.5.4 接收板发射板模块 PT2262/PT2272简介:PT2262/PT2272 是台湾普城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 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PT2262/PT2272 最多可有12 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

43、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7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 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发送端一直按住按键,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其17 脚为低电平,所以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 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 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 脚为低平期间31

44、5MHz 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受控于PT2262 的17 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 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电路具有省电模式,可用于无线电和红外遥控发射等应用。 PT2272特点如下: CMOS 工艺制造,低功耗 外部元器件少 RC 振荡电阻 工作电压范围宽:2.6-15v 数据最多可达6 位 地址码最多可达531441 种 PT2262引脚功能图: PT2262常用震荡电阻(直接接在OSC1-OSC2端):1.2M 1.5M 2.2M 3.3M 4.7M PT2272引脚图及管脚说明:如图2.3所示图2.3 PT2272引脚图名称管脚说明A0-A111-8、10-13地址管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1”,“f”(悬空), 必须与2262 一致,否则不解码D0-D57-8、10-13地址或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