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科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科文档资料.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57 号 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防止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第五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机构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
2、追究刑事责任:(四)未遵守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感染的;(五)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内 容,一、职业暴露定义二、职业暴露的类型三、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四、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一、职业暴露的定义,职 业 暴 露 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 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病人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20 多种疾病),二、职业暴露的类型,医疗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
3、手术刀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医务人员大约有2-40%暴露于HBV 3-10%暴露于HCV 0.2-0.5%暴露于HIV,据估计,体液/组织类型,血液含血的液体潜在感染液体/组织:精液阴道分泌液人母乳脑脊液滑膜液 胸水腹水心包液羊膜液,直接接触高浓度病毒(实验室;疾病终末期)不具有潜在传染性,除非含有血液:粪便 鼻腔分泌物唾液 痰眼泪 汗液尿液 呕吐物,体液/组织类型,感性认识,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量。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毫微升血液。,医疗锐器伤的危害,身体危害: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CV、HBV等感染。美国CDC资料:2004年底已证
4、实有59名医务人员因血源性暴露感染HIV,其中48人因医疗锐器伤引起 心理危害:恐惧、悲伤等,甚至影响家庭和工作 经济危害:检查和追踪检查、预防用药、预防接种、因伤不能工作的损失等。社会危害:双向传播途径。HBV传染力强,一些国家限制HBV阳性医务人员为患者从事有创性操作。,2010年上半年我院职业暴露人员汇总,2010年上半年发生职业暴露18人,其中医生6人,护士7人,检验2人,工人2人,实习生1人,针头等利器暴露13人,血液暴露2人,唾液等分泌物暴露3人;其中2人进行了预防用药。,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
5、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三、标准预防的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三、标准预防的措施,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
6、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割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问题:戴手套是否能预防锐器伤发生?,不能,但:发生医疗锐器伤时,戴一层手套可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 戴两层手套则会减低70的接触血量 特别是在使用实心锐器时,戴手套的防护效果更好,1.紧急局部处理2.追查病人状况3.报告、建立档案 4.评估暴露危险程度5.相关项目检测6.预防用药 7.血清学追踪,四、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
7、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1.紧急局部处理,(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请不要用2%碘酊消毒伤口,1.紧急局部处理,2.追查病人状况,立即查看暴露源HBV、HCV、HIV、梅毒四项检测结果,追问病史。,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节假日报告有关HIV职业暴露立即电话报告,报 告,3.报告、建立档案,职业暴露事件报告表锐利器伤登记表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暴露于血液或体液登记表,建 立 档 案,3.报告、建立档案,刺伤深度 深度刺
8、伤引起感染几率大于浅度刺伤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 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接触路径 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时间长短 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锐器,(一)评估:刺 伤 相 关 因 素,健康状态 医务人员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成感染的几率接触的频率 接触频率高的人感染几率大安全措施 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确方式自我保护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实施,(二)评估:医务人员相关因素,对象暴露源暴露者时机抽血:现场处理完毕后立即送检:暴露后立即,最好在2小时内,5.相关项目检测,5.相关项目检测,24h内,越早越好,6.预 防 用 药,6.预 防 用 药,
9、HBV,意外暴露HBV 后预防,在意外接触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乙肝表面抗体)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g)。,6.预 防 用 药,丙型肝炎病毒 没有
10、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 丙型肝炎疫苗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只有确诊为血清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干扰素(IFN)、利巴韦林,6.预 防 用 药,梅 毒首选: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共3次青霉素过敏: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红霉素等),问题:被梅毒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需要注射长效青霉素吗?,虽然医学文献中证实梅毒可经皮肤刺伤传播,但被梅毒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后是否需要使用青霉素等预防性药物存在一定的争论。中国台湾医疗人员安全卫生中心仍然推荐对发生梅毒职业暴露后的医务人员预防性注射青霉素,并在暴露后3个月回访,追踪检查梅毒抗体。
11、,感染性疾病科建 议 转 CDC,H I V,6.预 防 用 药,6.预 防 用 药,暴露源抗-HIV阳性时,被暴露者应在数小时内(4小时)尽快开始抗HIV药物的预防性治疗,争取在24小时内进行,24-36小时后开始疗效不佳,但仍应使用抗HIV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应持续治疗4周。暴露源HIV不明且无法行HIV初筛试验时,被暴露者可权衡暴露程度和抗HIV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选择用药或仅追踪观察。,6.预 防 用 药,HIV 对于病人情况暂时未明,但有高危因素,出现可疑临床症状者,可在抽血检查等待结果同时,先预防服药一次。,问题:怀孕或哺乳的医务人员可以接受暴露后治疗吗?,怀孕或哺乳的医务人员可接受
12、乙型肝炎疫苗和(或)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HBV感染。因为孕期感染能引起母亲的严重疾病及新生儿的慢性感染,而疫苗对胎儿无害。HIV暴露后,医务人员如果已经怀孕,也不应排除进行暴露后的预防治疗。但是一些药物会引起胎儿损害或是对妊娠的安全性尚未确定,这些药物只有在用药的预期益处超过可能发生的危险时才考虑服用。怀孕的医务人员在预防用药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的潜在益处和危险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以便对治疗采取知情决策。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双汰芝)在内的药物尚不清楚是否在人类乳汁中排泄,因为药物可能进入母乳,建议服用这些药物时不要进行母乳喂养。,7.血清学追踪,问题:发生职业
13、暴露的医务人员在随访期是否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传播感染?,如果医务人员暴露于HBV后接受了暴露后治疗,就不太可能会被感染或将感染传播给其他人。HCV暴露后被感染及将感染传播给其他人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无需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但是应当避免捐献血液、血浆、精液及器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在随访期,特别是最初的612周,这是大多数感染者出现感染体征的时期,应采取预防HIV传播的措施。这包括不捐献血、精液及器官,不性交。如果需要性交,应正确使用避孕套以降低HIV传播的危险。妇女在随访期不宜给婴儿哺乳,以防奶汁将HIV传播给婴儿。,无论事故大小,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做好保密工作。,保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