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4569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科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丘脑-垂体解剖与生理概述(F丘脑】下丘脑在维持人体食欲、生殖、体温等基本生理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关键点,确保了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系统变化。下丘脑-垂体系统是神经内分泌学(neuroendocrino1.ogy)的核心,构成了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内分泌调控网络系统。(一)位置与分区下丘脑(hypha1.amus)位于间脑的最下部分,组成第三脑室前下部的侧壁与底部,它前起终板及视交叉,后至乳头体的后端,平面连于中脑的大脑脚底,上方为丘脑下沟及前连合,下方与垂体柄直接相连。下丘脑在矢状切面从前到后可分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及乳头体区四区(

2、图18-3-1-1)。冠状面由内向外分为室周区、内侧区及外侧区三区。下丘脑细胞大小不一,以肽能神经元为主,一些细胞聚集成核团,主要有:视上区的视上核(SUPraOP1.iCnUCIeus,SON)室旁核(ParaVentriCUIarnUC1.eus,PVN);结节区的漏斗核、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乳头区的乳头体核和下丘脑后核。图18-31-1下丘脑核(二)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下丘脑包含众多的神经元,可分为非神经分泌型细胞与神经分泌型细胞。非神经分泌型细胞主要调节体温、摄食、睡眠等基本生理活动。神经分泌型细胞又可分为小细胞性神经元与大细胞性神经元。下丘脑神经分泌型细胞具有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特征,

3、对电兴奋和起源于脑部的神经冲动与神经递质均起反应,并能自身合成和释放神经激素。这样能将环境刺激产生的神经电生理信号转变为内分泌的激素信号,从而调节机体功能。1 .小细胞性神经元又称结节漏斗部神经元,位于第三脑室旁下部、下丘脑正中隆起,产生垂体促激素和抑制激素(或因子),经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控垂体分泌相关激素。2 .大细胞性神经元位于视上核和室旁核,视上核主要产生抗利尿激素(amidiuretichormone,ADH),室旁核主要产生缩宫素(又称催产素),它们沿轴突形成的视上核-室旁核-垂体束传输,储存于神经垂体内。()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1 .中枢神经递质与下丘脑-垂体激素分

4、泌的调节下丘脑存在大量的肽能神经元细胞,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其他的中枢神经细胞的纤维末梢。这种解剖学上的关系为单胺类神经递质控制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提供了解剖学基础。(1)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NE促进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hormonere1.easinghormones,GHR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1.easinghormones,TRH)的释放,刺激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和黄体生成素(1.uteinizinghormone,1.H),抑制催乳素(Pro1.aCtin,PR1.)的分泌。

5、(2)多巴胺(dopamine,DA):DA是最重要的PR1.释放抑制因子(PR1.inhibitingfactor.PIF),抑制PR1.分泌。DA还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1.easinghormone,GnRH)和ADH的释放、抑制a-促黑素(a-me1.anocytestimu1.atinghormone,a-MSH)和B-内啡肽的释放,并调控神经垂体分泌催产素。(3) 5-轻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与DA相反,5-HT促进PR1.分泌,并刺激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chormonere

6、1.easinghormone,CRH),从而促使ACTH释放。(4)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刺激下丘脑CRH和GHRH分泌,促进ACTH与GH的分泌。(5)组胺(histamine,HA):HA可刺激ACTH及皮质醇的释放,促进PR1.的分泌。对GH的基础分泌无作用,但可易化GH的诱发反应。对1.H和TSH基础分泌无影响,但可加强GnRH诱发的1.H分泌。2 .中枢神经对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直接调控下丘脑-垂体激素,构成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寒冷可引起TRH的分泌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刺激乳头可引起PR1.的分泌。应激状态可增加CRH的分泌,从而促进ACTH和皮质醇的合成、释放

7、。3 .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参见本篇第一章“概论”。(四)神经内分泌激素下丘脑为内分泌系统的最高调节中枢。除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由下丘脑分泌后贮存于神经垂体外,由下丘脑等脑组织分泌的各种释放激素及抑制激素(或因子)经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起调节作用。目前已明确为释放激素(或因子)及抑制激素(或因子)者的有: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为3肽,分子量为362.3%TRH在下丘脑的正中隆起浓度最高,但下丘脑外的脑组织中TRH约占总量的70%。TRH主要与腺垂体TSH和PR1.细胞膜上特异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促进TSH和PR1.的释放。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也受昼夜节

8、律、体温、应激、饥饿及炎症等影响。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促进TRH分泌;5-轻色胺、生长抑素则抑制其分泌。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控TRH。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RH为41肽。主要来源于正中隆起,经垂体门静脉系统,释放至垂体。外周CRH分布于胎盘、淋巴细胞、自主神经和胃肠道。CRH促进垂体合成阿黑皮素原(Pro-OPiOme1.anoCOrtin,PoMC)(即阿片-促黑素-促皮质素原),与焦虑、情绪、觉醒、摄食、交感神经激活等相关。CRH还是应激反应的中枢调节者,各种应激均可增加前CRH原mRNA水平。在应激状态下CRH增强下丘脑生长抑素(SS)的释放,导致生长缓慢,

9、而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POMC系统抑制1.H的释放。CRH的垂体外作用与免疫、心脏功能、胃肠功能和生殖相关。它还是一种脑肠肽,可抑制胃酸分泌,影响胃泌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抑制胃排空。此外,CRH也参与血压、耗氧量及血糖浓度和行为的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促进下丘脑CRH的释放,也能直接刺激垂体释放ACTH,而*氨基丁酸(GABA)抑制CRH释放。I1.-1、I1.-6、TNF-a等炎症因子可促进下丘脑CRH的合成与分泌。糖皮质激素可直接或者通过作用于海马部糖皮质激素反应性神经元抑制下丘脑CRH神经元分泌CRH.ACTH对CRH神经元也呈负反馈调节作用。3 .促性腺激素释放

10、激素(GnRH)GnRH为10肽,分子量为1182。循环中GnRH来自下丘脑小细胞性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到正中隆起和垂体柄,GnRH通过垂体门静脉循环到达腺垂体与垂体促性腺细胞膜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调控1.H及FSH的合成和分泌。需注意的是,GnRH对1.H和FSH的调节与其分泌模式有关,特定频率的GnRH脉冲式分泌能够促进1.H和FSH的合成和分泌,持续的GnRH刺激则产生抑制作用。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乙酰胆碱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GnRH的分泌和释放;褪黑素则抑制GnRH分泌。强烈的精神刺激会干扰GnRH分泌而影响排卵。性激素通过改变下丘脑GnRH脉冲频率及幅度,进行正、负反馈

11、调节。多数时间下,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呈负反馈调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女性月经周期的卵泡晚期,雌激素水平大量增加,对下丘脑、垂体呈正反馈调节,引起1.HZFSH分泌高峰,促进排卵。亲吻素(kisspeptin)和甘丙肽样肽(GA1.P)神经肽系统可能触发了青春期生殖轴的启动信号。Kisspeptin还可能与负反馈向正反馈转换相关。4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RH为40或44肽。GHRH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弓状核及腹内侧核,从神经轴突下达正中隆起后部,入垂体-门静脉系统而起作用。GHRH促进腺垂体释放GH,它与SS共同调节GH释放。对GH细胞的增生和分化、GH基因的转录具有促进作用。

12、下丘脑腹内侧区有葡萄糖感受器,低血糖可使之兴奋而促进GHRH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兴奋腹内侧核,使GHRH分泌增多,而B-肾上腺素能兴奋剂则抑制腹内侧核,使GHRH分泌减少。兴奋弓状核的多巴胺能神经引起GHRH的分泌,且不被高血糖所抑制。边缘系统的5.轻色胺能神经末梢终止于正中隆起,当睡眠慢波出现时,5芙色胺生成增多,兴奋该神经末梢而促进GHRH的分泌。5 .催乳素调节因子(1)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roIaCtinreIeaSinginhibitoryfaCk)r,PIF):与其他垂体激素调控模式不同,生理状态下PR1.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抑制。多巴胺是最主要的P1F。各种内源性多巴胺受体拮抗

13、剂,或鞍区病变(如颅咽管瘤、巨大垂体瘤)阻断了多巴胺神经元对正中隆起的神经投射或垂体门静脉系统血流,会导致垂体多巴胺浓度下降,PR1.升高。其他PIF还包括GABA、SS和降钙素等。(2)催乳素释放因子(ProIaCtinre1.eaSingfaCtor,PRF):包括TRH、催产素、AVP、血管活性肠肽(V1.P)。它们由投射到正中隆起的视旁下丘脑神经元产生。在特定的生理条件下,ADH血管紧张素H、NPY、P物质和神经降压素也刺激PR1.分泌。6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包括14肽(SS-14)与28肽(SS-28)两种,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脑组织中以SS-14为主,主要

14、起神经递质作用,而SS-28主要分布于胃肠道,主要参与神经体液调节作用。SS在下丘脑正中隆起浓度最高,其次为弓状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室旁核及内侧视前核、乳头体和其他脑组织中。SS对许多内分泌器官有抑制作用,可直接抑制垂体分泌GH。SS也能阻抑TRH诱发的TSH分泌。SS不抑制正常情况的PR1.、1.HsTSH或ACTH分泌。SS对胰腺、肠道和胆囊的内外分泌功能都有抑制作用。SS可阻断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V1.P瘤、降钙素瘤和部分胃泌素瘤等多种内分泌肿瘤的激素释放。SS通过与膜受体(SSTR)结合起作用。其膜受体分5种亚m,SSTR1-SSTR5,MSSTR2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剪接形式。所

15、有SSTR均与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偶联。SS与其受体结合后,活化抑制性G蛋白抑制激素颗粒向胞外释放(exocyt。-sis)。SS还通过活化抑制性G蛋白,激活铳酸盐敏感的酪氨酸磷酸酶,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不同的SSTR还与内向整流钾通道、电压依赖的钙通道、钠氢交换体、磷脂酶C调节有关。7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又称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为含有一个二硫键的9肽,分子量为1084。ADH主要由下丘脑视上核、少量由室旁核大细胞性神经元合成,与神经垂体激素载体蛋白(neu

16、rophysin,NP)结合而以神经分泌颗粒形式沿着神经轴突的微管系统向神经垂体转运,并储存于神经垂体。ADH主要受血浆渗透压调控: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兴奋位于第三脑室附近的渗透压感受器(渴觉中枢),当神经冲动传到视上核神经元神经末梢时,贮存的激素以胞溢方式释放入血。而血浆渗透压降低则抑制ADH释放。低血容量可兴奋位于左心房及大静脉内的容量感受器促使ADH释放,血容量扩张时则抑制其释放。体循环动脉压降低还可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使ADH释放。创伤等应激状态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ADH释放。谷氨酰胺能促进ADH释放,而GABA对其有抑制作用。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特异性V2受体结合

17、,使水通道蛋白磷酸化,加强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ADH可以直接使血管和内脏平滑肌收缩而升高血压。生理情况下,存在代偿性血管舒张机制,ADH的升压效果较弱,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例如其他血压调节机制被破坏(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或全身血管病理性舒张(如肝硬化、败血症),ADH可表现出强大的升压作用。ADH还可促进腺垂体合成和释放ACTH。&催产素(OXytOCin)为含有一个二硫键的9肽,与ADH仅差两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000。催产素主要由下丘脑室旁核合成,少部分由视上核合成。刺激乳房的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脊髓背根,沿着脊髓丘脑索上升至下丘脑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催产素

18、。精神紧张、麻醉和乙醇抑制催产素释放,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雌二醇、睾酮促进其释放。临产时子宫受到膨胀的刺激或宫颈受压迫和牵引,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促进催产素的释放。分娩后催产素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能促进分娩和防止产后出血。催产素还能促使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泌乳。9.其他神经肽除上述促垂体激素类神经肽外,在下丘脑及脑组织中尚发现下列其他几类神经肽:脑肠肽类,如血管活性肠肽(V1.P)、缩胆囊素肽(CCK)、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垂体腺昔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等:内源性阿片肽(EOP)类,如脑啡肽(ENK)、内啡肽(END)、强啡肽(DYN)等;垂体激素类,如腺垂体激素ACT

19、H.GH、PR1.,MSH;另有神经肽,如神经降压素(NT)、P物质(SP)、血管紧张素n(AT-U)、降钙素、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心房钠尿肽(ANF)等。(五)下丘脑的其他生理功能下丘脑除了作为内分泌中枢,介导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关键部位,调控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外,同时还调控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多种基本生理功能。1 .为大脑皮质下自主神经的最高中枢。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的皮质下最高中枢位于下丘脑后部。当该区受刺激时则交感神经兴奋:而受到破坏时,则出现嗜睡、昏沉、体温降低等症状。调节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的皮质下最高中枢位于下丘脑的前部和中部,该部位兴奋时引起

20、副交感神经系统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当下丘脑视前区破坏时则副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2 .作为调节人体重要生命活动的中枢之一,参与以下生理活动:能量平衡和营养物的摄取:腹内侧核饱食中枢与腹外侧核摄食中枢调节食欲。血液中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均可对上述两个中枢起直接的刺激或抑制作用。水和渗透压的平衡:水的摄取和排出决定于血渗透压和血容量。当血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下降时会刺激下丘脑渴感中枢而诱导饮水,并可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分泌ADH以浓缩尿液减少肾脏排水。觉醒(防御)与睡眠:当下丘脑后区大脑脚处受刺激时可引起防御反应,遭到破坏时可表现为发作性嗜睡,甚至昏睡。(4)体温调节:下丘脑的前

21、部、前连合和视交叉之间与身体的散热有关,而下丘脑的后侧部,则可能与保热和产热有关。下丘脑前部病变则体温升高,后侧部病变可引起体温过低。(5)情感行为:情绪反应决定于丘脑与皮质的关系。当皮质完整时,如刺激乳头体、破坏下丘脑的后腹外核或视前核均可引起精神症状,导致兴奋或抑郁、定向力障碍、激怒及冲动行为等。(6)性的成熟和生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性的功能,使其成熟和生殖。当下丘脑视神经交叉前上部及弓状核、乳头体和灰结节等处受到刺激或破坏时则影响GnRH的分泌,可导致性功能低下或性早熟。调节心血管系统:下丘脑后方受刺激时,有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下丘脑前方受刺激时则血压降低及心率减慢。当整个下丘脑受损时,

22、则血压的变化不稳定,伴心率减慢。(8)生物钟(bio1.ogica1.c1.ocks):下丘脑功能的正常对维持机体的昼夜节律非常重要。当下丘脑损伤时,体温、睡眠与觉醒、内分泌激素的昼夜节律出现紊乱甚至严重失调。【垂体】垂体(PitUitaryg1.and)是内分泌系统中重要的调节中枢之一,直接参与各个内分泌腺的调节,并受靶腺激素的反馈调控。垂体由腺垂体与神经垂体组成。前叶大部分为腺垂体,分泌ACTH.GH、PR1.1.H、FSH及TSH等;后叶大部分为神经垂体,贮藏下丘脑分泌的ADH和催产素。(-)垂体解剖简述腺垂体来自外胚层的原始口腔,神经垂体来自外胚层的原始间脑。垂体呈卵圆形,位于颅底蝶鞍

23、内,其横径912mm,前后径7IOmm,高69mm,重约0.5g,女性妊娠期腺垂体可增大12倍。垂体通过垂体柄向上以漏斗部与下丘脑相连,外面被有坚韧的硬脑膜,顶部以硬脑膜内层形成的鞍膈与颅腔隔开,能够保护垂体免受波动的脑脊液压力的冲击。垂体上方有视神经交叉、视束及第三脑室底部,外侧毗邻为海绵窦,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眼支与上颌支,后方有大脑脚、脑间池及动眼神经根部,前下方凭蝶鞍的前壁及底与蝶窦相隔开。垂体的血供来自颈内动脉分支的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垂体上动脉分支后在垂体内又汇集形成一个特殊的门静脉系统。垂体上动脉进入垂体上端后立即分支,在正中隆起处构成丰富

24、的毛细血管丛,形成门静脉的初级丛,此组血管再集合形成若干条静脉干,沿垂体柄下行到前叶腺垂体,再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丛(前叶的血窦),垂体下动脉从垂体下端进入分布于神经垂体,静脉血入蝶鞍两侧的海绵窦中(图18-3-1.2)。图18-3-1-2垂体的血液供应(门静脉系统)和神经支配垂体的神经主要来自下丘脑,这些神经纤维的一部分终止于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丛,一部分直接通过漏斗部到达后叶,构成视上核及室旁核垂体束。另外,垂体也接受少量的交感神经。1 .腺垂体占腺体的大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示腺细胞排列成索状或团状,在细胞之间有丰富的血窦。其中包含有五种内分泌细胞,胞质中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体,并有大

25、小不等内含激素的颗粒。催乳素细胞:分泌PR1.,胞质颗粒直径最大,为4001.200nmo生长激素细胞:分泌GH,分为两型。颗粒致密型,颗粒直径为350450nm;颗粒稀少型,颗粒直径为100750n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AcTH及B-1.PH(3-促脂解素),颗粒直径为250400nm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包括FSH与1.H),颗粒直径为100250nmo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TSH,颗粒直径最小,为10020Onmo腺垂体结节部:结节部围绕神经垂体的漏斗。这部分的血液供应特别发达,前往远侧部的垂体上动脉在此分支,并合并成垂体门静脉。其中有类似远侧部细胞,主要为分泌TSH、F

26、SH1.H的细胞,有丰富的致密分泌颗粒。中间部:位于远侧部与神经垂体之间,在人胚胎时期有明显的裂隙,幼儿时期仍可见,但成年后合并消失。2 .神经垂体神经垂体包括正中隆起、漏斗柄及神经部。神经部由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组成,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细胞分泌的ADH(AVP)和催产素颗粒,在神经垂体激素载体蛋白(neurophysin)的帮助下沿着漏斗到达神经部,储存于神经纤维及其末端膨大成为大小不等的球状小体,又称为郝林体(He1.TingbOdy),当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神经元被兴奋时,储存于郝林体内的激素可释放到血液中。(-)腺垂体激素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B-促脂解

27、素(p-1.ipotropin,P-1.PH)、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1.)、促甲状腺激素(TSH)、促黑素(MSH)、黄体生成素(1.H)、卵泡刺激素(FSH),1.H及FSH又称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hormone,GnH)o1 .ACTH及3-1.PH在ACTH细胞中POMC基因表达产物为266个氨基酸的前体,然后被激素原转化酶裂解为ACTH.3-1.PH.p-EP和MSH等多肽。ACTH是由39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4500。垂体内ACTH含量约300p.g,每天分泌约IOOjig,其血浆半衰期515分钟。正常人的ACTH的血浆浓度呈现典型的昼夜节律

28、:晨4时开始升,7时前达到最高峰,约为IOOpgZm1.在午后还有一个小高峰,午夜达谷值,为010pgm1.0ACTH的合成和释放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CRH调节。AVP.VIP与NPY可促进ACTH分泌,而SP与SS则抑制ACTH分泌。神经递质中5-HT、NE及HA可刺激ACTH分泌,而GABA、DA及EOP则抑制ACTH分泌。TNF-a、I1.-6、I1.-2等细胞因子也可增加ACTH分泌。应激性刺激如低血糖、创伤、精神刺激、抑郁、致热原等,可通过高位中枢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增加CRH-ACTH的分泌。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对CRH-ACTH起负反馈调节作用。ACTH的主要作用为维持肾上腺腺体大

29、小、结构和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并分泌糖皮质激素。ACTH也促进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对盐皮质激素作用较小。2 .生长激素(GH)GH是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为22000。另10%的GH是分子量为20000的变异体,缺失了3246位氨基酸,其代谢清除更慢。垂体贮藏GH48mgGH的血浆半衰期为2050分钟,其分泌受饥饿、进食、睡眠、运动、血糖水平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GH的昼夜波动很大,在深睡1小时后GH分泌最高,且呈脉冲性分泌。GH主要受下丘脑释放的GHRH与SS的双重调节。外周胃肠黏膜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生长激素释放素(ghre1.in)能促进GH分泌。GH作用

30、于肝脏产生IGF-I,IGF-I对GHRH-GH轴起负反馈调节作用。营养不良促进GH分泌,而肥胖则抑制GH分泌。低血糖可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葡萄糖受体使SS减少导致GH的分泌增多。应激可通过内啡肽和脑啡肽使GH升高。熟睡1小时后,GH分泌明显升高,可能与5-轻色胺升高有关。在正常人多巴胺可刺激GHRH-GH升高。输入某些氨基酸(如精氨酸)可引起GH分泌增加。血浆GH升高,对下丘脑分泌GHRH具有直接的负反馈作用。ADH、雌激素可刺激GH释放。胆碱能神经递质和阿片肽可能通过抑制SS的释放调节GH分泌。a肾上腺素能通路的激活促进GH的分泌,如去甲肾上腺素、左旋多巴、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可乐定、精氨酸

31、和运动都经此途径促进GH分泌,B肾上腺素能通路激活则介导去甲肾上腺素抑制GH分泌的作用。GH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尤其是IGF-I介导促使骨骼增长,也促进各种组织器官增生。GH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GH还激活肝脏1.D1.受体的表达,促进1.D1.的清除。GH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抑制葡萄糖磷酸化,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肝脏糖异生,使血糖升高。GH使尿中钠、钾、镁、氮和无机磷排出减少,在活动性肢端肥大症中,肾小管再吸收磷增加,血磷轻度增高。3 .催乳素(PR1.)由腺垂体PR1.细胞合成和分泌,由199个氨基酸构成,分子量约为22000,在外周循环中以

32、单体、二聚体、多聚体形式存在,单体PR1.是最具生物活性的形式。血浆PR1.呈脉冲性波动亦呈昼夜改变,睡时持续升而,熟睡后期达高峰,可5倍于基值,直至次晨苏醒后迅速下降。妊娠第8周PR1.即开始升高,至38周达高峰,产后若不授乳则12周降至正常,哺乳期可出现短暂高峰,可上升1020倍。生理情况下,PR1.受到以多巴胺为主的多种下丘脑PIF抑制,在妊娠、分娩与产后哺乳者P1.F受抑制,垂体PR1.大量释放。对乳头的机械刺激可兴奋PR1.和缩宫素的分泌。左旋多巴和漠隐亭等多巴胺能物质,使血浆PR1.下降;多巴胺能阻滞剂如丁酰苯类的氟哌呢醇、吩嗟嗪类的氯丙嗪和奋乃静、甲氟氯普胺等使血中PR1.升高。

33、其他中枢神经药物如地西泮、利血平、舒必利、匹莫齐特、吗啡等均可引起PR1.增高。TRH促进血浆PR1.释放,雌激素促进PR1.细胞增生和促进PR1.分泌。NE和5-HT均可引起PR1.的分泌增加。而乙酰胆碱(ACh)则使PR1.分泌减少。PR1.主要促进乳汁的生成和分泌,尚能抑制GnH分泌。人类卵巢激素的生物合成需要PR1.的协同作用。4 .促性腺激素(GnH)包括1.H与FSH,属糖蛋白类激素,均含a与P两个亚基,两者的a-亚基相同,由89个氨基酸组成,而O-亚基则不同。FSH与1.H每日呈脉冲性分泌,加以每月周期性改变,故血浓度的变异范围颇大。FSH分泌率2050IUd,血浆半衰期6小时。

34、1.H分泌率5001000IUd,血浆半衰期70分钟。下丘脑通过分泌不同脉冲频率和幅度的GnRH调节垂体FSH与1.H的释放,而FSH.1.H及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的分泌具有反馈抑制作用:雌激素可负反馈调节GnRH,而排卵前高浓度雌激素则正反馈调节GnRH,促进GnRH和1.H、FSH的释放。营养状态、感官刺激及情绪波动对GnH的分泌均有显著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可使下丘脑GnRH释放,从而促进GnH的分泌,而5-轻色胺及褪黑素(me1.atonin)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卵巢分泌的性腺肽抑制素(inhibin)对FSH有抑制作用,而垂体分泌的活化素(ac-tivin)则对FSH有促进作用。

35、FSH促进女性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并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卵泡液分泌增加。FSH与男性睾丸支持细胞(又称Serto1.i细胞)和生精小管上FSH受体结合,促进精子成熟,协同睾酮促进睾丸精曲小管的生长及精子生长。1.H与卵泡膜细胞上1.H受体结合,促进卵巢源性雄激素及雌激素前体合成和分泌。协同FSH使卵泡成熟、排卵。随后使卵泡转变为黄体。FSH与睾丸间质细胞上1.H受体结合,促进间质细胞增殖,并合成分泌雄激素。月经周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互相调节的结果。周期第1天,卵巢中的小卵泡只产生少量的雌二醇,对下丘脑-垂体轴的负反馈较弱.H脉冲频率相对较快(每60分钟一次),FSH只是轻度升

36、高。FSH促进卵泡发育,使卵泡雌二醇产生增多,负反馈作用增加使1.H脉冲分泌降低至约每90分钟一次。随着优势卵泡不断生长,分泌更多雌二醇,雌二醇的正反馈作用被触发,导致GnRH释放增加,1.H和FSH爆发式分泌,作用于发育完善的卵泡壁,使卵泡壁分解,卵子排入输卵管,如遇到精子,即可受精。排卵后卵泡产生黄体,分泌大量孕酮和雌二醇,通过负反馈作用,1.H脉冲频率下降。如果卵子没有受精,黄体会在14天后自发退化,孕酮和雌二醇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剥落出血,同时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减弱,使FSH和1.H分泌增加,进入新的月经周期(图18-3-1-3)o对于男性_1.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睾酮

37、及其芳香化产物雌二醇对下丘脑起反馈抑制作用;FSH协同睾酮促使睾丸精曲小管生长及精子形成,精曲小管中Serto1.i细胞产生一种抑制素(inhibin),对下丘脑起反馈抑制作用,男性GnH的分泌无周期变化。80X瓦403632282420161284孕激素/(ng, m1.,)C 10-/5保二醉4yX3r 2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12-10-8-6-420甲2468101214排卵/天数图18-3-1.3月经周期中性激素的变化5.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属糖蛋白类激素,其蛋白质部分由a与P两个亚基组成。a-亚基与FSH、1.H及HCG的a-亚基相同。B-

38、亚基为特异性,垂体内TSH含量约300p,g,TSH的血浆半衰期约53分钟。TSH的分泌也有一定的昼夜节律,高峰在晚上23:00-2400,上午11:00最低。下丘脑分泌TRH促进垂体TSH合成和分泌。下丘脑对TSH分泌的调控还受生长抑素和多巴胺的影响,而甲状腺激素特别是TS对垂体TSH的分泌具负反馈作用。去甲肾上腺素能兴奋TRH的合成,从而促进垂体TSH的分泌。下丘脑弓状核与能量调节相关的瘦素反应组织、PoMC系统和神经肽Y/刺鼠相关蛋白(NPYAGRP)系统也调控TRH神经元,影响TSH分泌。空腹状态抑制POMC,激活NPY/AGRP,抑制TRH表达。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元也参与瘦素对TRH

39、的调控。雌激素增加基础TSH的分泌,而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TRH的释放,使垂体分泌TSH减少。TSH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血流增加,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变成高柱状。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6-促黑素(MSH)腺垂体散在分布的MSH细胞合成和分泌MSH0MSH可分为CI-MSHB-MSH、Y-MSH(Y1-MSH,Y2-MSH和Y3-MSH)。它们分别由13、22、11、12和27个氨基酸组成。MSH主要受下丘脑释放的MIF与MRF两者的双重调节。此外,CRHTRH5-HT和HA可促使a-MSH释放,而糖(盐)皮质激素、NE、肾上腺素(E)、DA和GABA则抑制MSH释放。MSH主要作用于黑色

40、素细胞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加深皮肤和毛发的颜色,还可使血压降低、心跳变慢等,并参与调节免疫功能。MSH还具有溶脂作用,刺激甲状腺功能,与雄激素协同刺激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并影响与性行为有关的活性物质。a-MSH可以通过影响GH分泌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并参与对PR1.和1.H分泌的调节,但抑制胰岛素的释放。a-MSH对各种炎症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退热作用。推荐阅读1. SH1.OMOM.ThepituitaryM.4thed.AcademicPress,2017.2. RONA1.DM1.Neuroendocrino1.ogyMZSH1.OMOM,RICHARDJA,A1.1.ISONBG,eta1.Wi1.1.iamstextbookofendocrino1.ogy.14thed.E1.sevier,Phi1.ade1.phia:W.B.SaundersCompany,2019:114-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