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686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吸虫(冯)课件文档资料.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吸虫概论,吸虫(trematode,fluke)在分类学上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吸虫种类繁多,已发现的吸虫有上万种。对兽类、家畜和人体具有重要致病作用的吸虫均属复殖目。,吸虫概论,(一)吸虫纲主要形态特征,1.成虫外形:呈叶状或长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不分节;2.附着器官:具有口、腹吸盘;,吸虫概论,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姜片虫,3.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肛;口咽食管 左右两个肠支;无体腔;4.生殖系统: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血吸虫除外。生殖系统最发达,代谢最旺盛;,(一)吸虫纲主要形态特征,吸虫概论,(二)生活史特点,1.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需要1-2个中间宿主,

2、是生物源性蠕虫。2.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螺蛳)。,吸虫概论,(二)生活史特点,3.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4.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多种幼虫(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进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终宿主)+无性生殖(中间宿主),吸虫概论,(二)生活史特点,5.囊蚴为感染期:大多为囊蚴,经口感染;6.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吸虫概论,华支睾吸虫,P120,Clonorchis sinensis,肝吸虫,概 述,(中)华支睾吸虫(C.sinensis):简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又名肝吸虫,可以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虫病。人感染本虫多是生吃或半

3、生吃鱼肉所致。,概 述,1874年McConnell 在印度加尔各答解剖一例病死的华侨木匠尸体时,在胆管内首次发现本虫,且成虫睾丸树枝状分支(枝),因而命名为中华支睾吸虫(C.sinensis)。,概 述,1908年在我国广东发现华支睾吸虫病人,以后陆续在汉口、北京、沈阳、香港、广西和上海等地发现本病例。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也长期流行,在1975年的西汉古尸中也发现了华支睾吸虫卵。已有24个省、市和自治区有本病流行。,2K多年前的西汉古尸,一、形态,1.成虫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仁。虫体大小为10-25mm3-5mm 附着器官:口吸盘,腹吸盘消化道有口、咽、食管及两支

4、肠管,肠管末端为盲端,14,一、形态,1.成虫 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 1 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呈树枝状分支,故称支睾吸虫。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子宫、卵黄腺等。子宫盘绕而上,内含大量虫卵。,(肝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肝吸虫)成虫(活),(二)虫卵1、形状:形如芝麻或灯泡2、大小:2917m,为常见蠕虫卵中最小的3、颜色:黄褐色4、卵壳:较窄一端有卵盖,盖周围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一小疣5、内容物:毛蚴,一、形态,虫卵扫描电镜图,一、形态,(三)幼虫,毛蚴呈卵圆形,周身有纤毛,一、形态,(三)幼虫,肝吸虫雷蚴,雷蚴袋状,有微弱的活动力,肝吸虫尾蚴,一、形态,(三)幼虫,

5、尾蚴烟斗状,分为圆筒形的体部和弯曲的尾部,肝吸虫囊蚴,一、形态,(三)幼虫,椭圆,黄褐色(138115 m),囊壁两层,透过囊壁可见口/腹吸盘及含有大量黑色颗粒的排泄囊,活囊蚴具感染性,宿主吞食含华支睾吸虫活囊蚴淡水鱼、虾,成虫,虫卵,尾蚴,后尾蚴经胆管壶腹逆胆汁流动方向移行经总胆管到达肝胆管/穿过肠壁或循血流经腹腔肝胆管内,经口,毛蚴,胞蚴,雷蚴,100D,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肌肉,鳞,鳃,23D,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1M,下水,(在人体外发育),(在人体内发育),囊蚴在消化道经胃蛋白和胰蛋白酶作用囊内逸出后尾蚴,后尾蚴,同体受精,产卵,(1600-4000/日)平均2400

6、随胆汁消化道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二、生活史,(一)生活史图解,成虫(肝胆管内),虫卵,毛蚴 胞蚴 雷蚴,尾蚴,囊蚴,童虫(十二指肠内),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虾,入水,循胆汁逆流而行,二、生活史,(一)生活史图解,人体内,人体外,经口,华支睾吸虫生活史,虫卵,毛蚴,尾蚴,囊蚴,童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第二中间宿:淡水鱼,在螺体内经胞蚴、雷蚴、尾蚴等阶段,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淡水鲤鱼科类 野生小型鱼类淡水虾,麦穗鱼(Pseudorosbora parva)感染率较高,淡水虾

7、,保虫宿主,1、成虫寄生在,人是其_宿主 猫、犬等哺乳动物为重要的_宿主2、第一中间宿主:3、第二中间宿主:4、感染阶段:5、感染途径:6、感染方式:,二、生活史,(二)生活史小结,33,三、致病,(一)致病机制:1.成虫分泌代谢物及机械刺激 胆管上皮及周围增生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虫体聚集胆管阻塞 胆汁瘀积 阻塞性黄疸。2.胆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 胆管炎、胆囊炎、肝脓肿。,34,三、致病,(一)致病机制:3.慢性感染 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萎缩肝硬化。4.虫卵、死虫、脱落细胞 结石核心 胆石症。5.可诱发胆管上皮癌。,病变主要部位 肝次级胆管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危害 成虫引起患者肝受损,肝吸虫成虫

8、在肝胆管切片,肝吸虫病人之肝,急性胰腺管炎,原发性胆管性肝癌,38,三、致病,(二)临床表现:轻度感染:无症状或轻微的消化道症状;中度感染:上腹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肝区疼痛,肝肿大。病程长者可出现消瘦、贫血、浮肿;重度感染:肝硬化、腹水;儿童青少年感染:往往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并可出现发育不良、侏儒症。,四、实验诊断,询问病史在粪内或十二指肠液内查到本虫虫卵即可确诊,(一)病原学检查 粪便涂片法:可用直接涂片及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卵小,轻感染易漏检,阴性时需多次反复检查或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查集卵法:包括漂浮法和沉淀法,检出率比(直)高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法:随胆汁排出的虫卵因未

9、与粪便等杂物混合,易查到。检出率100%。操作麻烦病人痛苦,非特殊需要不用,四、实验诊断,(二)免疫学检查 皮试、IHA、ELISA、IFA,皮试(ST),间接血凝(IHA),ELISA,四、实验诊断,(三)B超及CT检查,C-T,USR,五、流行,(一)分布: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国内分布于24个省市自治区。以广东、黑龙江、山东、河南、辽宁、台湾等地区较为严重。,南通,人体病例很少。保虫宿主(猫)感染率97-100(市郊任意抓一只猫解剖,体内都发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猫,五、流行,肝吸虫病的流行与有适宜的第一、第二中间宿、终宿主及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有

10、关1.传染源:能排出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及保虫宿主(33种),猫,犬,猪,狐狸,野猫,獾,水獭,貂鼠,黄鼠,(二)影响流行的因素:,五、流行,2.传播途径:人食入生的或未熟的鱼虾而感染如广州的“鱼生”、“鱼生粥”等吃法 如鱼片切得很厚,粥的温度不够高时,杀不死囊蚴,厚的鱼片中的囊蚴90 需秒钟杀死囊蚴;鱼片1-3,粥的温度68-73,囊蚴需要分钟才能被杀死。,鱼生粥,鱼片,生鱼片,肝吸虫病在珠三角流行较广泛,广东省目前的平均感染率亦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主要为私人老板及干部。资料显示,江门市1989年肝吸虫病感染率只有4.19%,而2004年上升至27.11%,2008年上升至逾60%。江门市有关部

11、门在肝吸虫病调查中发现:感染人群以机关工作人员为多,其次是水乡村民,另外商界、小生意人也较多,而企业职工、公司职员感染率较低。,“见到就想吃,吃了就疼。农村的大事小情的筵席上都准备凉拌生鱼。,江,浙一带:“醉虾”。囊蚴在3.36醋酸的食用醋中不死;在酱油内需经才全部死亡,醉虾,五、流行,生吃螃蟹活吃虾?,另外,四川简阳以及山东、河南等省儿童有烧/烤小鱼直接吞食的情况。(外焦内生),造成本病的发生。,烤/烧小鱼,五、流行,值得注意的是 囊蚴在特定条件下,在螺体内形成。因此,人或动物是否可 因吃螺蛳而直接获得感染,有待进一步考证,大排挡,炒螺蛳,3.粪便管理不当用新鲜粪便施肥/厕所建在鱼塘上以新鲜 粪便养鱼或在池塘边刷洗粪具/马桶均可污染水源,养鱼塘,刷洗粪具,池塘旁建厕所,用人粪喂鱼,53,六、防治,1、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 首选药物:吡喹酮2、加强卫生宣传,不生食鱼虾。生、熟菜板要分开。3、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不能用人粪养鱼。,Thanks,肝吸虫的寄生部位、感染期、感染途径、感染方式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肝吸虫对人的危害肝吸虫感染的诊断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