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4738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24免疫调节.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必修3 第二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复习目标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复习重点细胞的分化的实质;细胞的全能性1.基 一、通读教材二、梳理基础知识并探究疑难问题、免疫是机体的一种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和。2.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 )免疫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系统 (位于: ) ( ) 免疫活性物质: 。 ( )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由_和_构成3. 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_和_构成。免疫_免疫 _免疫 (第三道防线)_免疫4.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

2、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具有_、异物性、大分子性等特点。抗体:机体受到_刺激后,并能与其发生_结合的_。化学本质是_,主要分布于_,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体液免疫的概念_细胞免疫的概念_5、免疫失调(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_当作_进行攻击。如_、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2)过敏反应:已产生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或_。过敏原有:花粉、水果、海鲜、动物毛屑、青霉素等。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_,消退_;一般_破坏组织细胞;也_引起组织损伤; 有明显的_和_。6、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通过免疫系统,机体能够识别“自

3、己”,排除“非己”,能抵抗_的入侵,及时清除体内衰老、_、损伤、_的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7、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将_(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_、_等方法制成的制剂。接种后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与_。(2)器官移植:_的使用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三、考点探究:一、免疫细胞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

4、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典例】(2011深圳联考)下面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与细胞免疫无关;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而与体液免疫无关B尽管特异性免疫针对性强,对抗原的杀伤效果好,但机体最终将抗原清除还是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C人体免疫系统不只清除外来细胞,也可清除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D吞噬细胞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而与特异性免疫无关【解析】人体免疫系统能清除外来细胞和自己衰老或受伤的细胞。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关。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答案】BC二、体液免疫和细胞

5、免疫1、体液免疫的过程2、细胞免疫的过程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细胞T细胞分泌物质特异性抗体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免疫时间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长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作用过程免疫异常疾病过敏反应关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4、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

6、泌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4)初次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典例】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小鸡存活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甲组小鸡第二次注射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比第一次产生的多,反应更快C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

7、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解析】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特异性免疫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细胞的病毒。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是更快、更强。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答案】D三、免疫失调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

8、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课堂检测】1、(2011全国卷高考)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2、(2010福建高考

9、)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3、(2010广东高考)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 全身出现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 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4、(2010浙江高考)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

10、.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5、(2010海南高考)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6、(2009全国高考)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7、(2009浙江高考)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11、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8、(2009广东高考)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9、(2009重庆高考)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10、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1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原都是外来异物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 B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