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doc
《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 北京什刹海导游词1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
2、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八十余亩。特别是府内的西花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就建在醇亲王府的西花园,她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_年,给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留下了许多痕迹,增添了不少亮色。康熙年间,明珠的府邸花园正是坐落于此。园中假山、竹林、小桥错落有致,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据说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年轻的纳兰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诗填词,今日立身树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边似回响着当年的唱吟之声,“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后来明珠获罪,这府花园又被和
3、坤所占,嘉庆即位后,花园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赐予成亲王,并特许成亲王引后海水入园。现在我们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亲王时修建的,平安石上“岁岁平安”四字便出自成亲王之手。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赐给了“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其在成亲王府的基础上添改修缮,建成醇亲王府。今天,醇亲王府已经成为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线,众多的游人慕名前来,只为心中那一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迹的景仰。梅兰芳故居梅兰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20_年是在什刹海西北隅护国寺街9号度过的,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为人们缅怀大师的观光景地。这是一座两进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间。现有馆藏文件3万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
4、,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陈列。郭沫若纪念馆千竿胡同往北大约30来米,前海西街18号,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迁居此处,在什刹海西畔这座古朴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后14个年头。走进纪念馆,草地上,郭沫若的铜像安坐在藤萝架前,双手轻轻放在膝头、目光平静而坦然。驻足绿荫下,闹市里久违的鸟鸣声,不绝于耳。院内最为显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和牡丹,那些曾经与主人朝夕相处的一草一木,浸润在主人真诚与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两厢已辟为陈列室,以图片和实物展示着诗人、学者兼战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厅、
5、办公室、卧室依旧是主人在世时的陈列。暖郎环绕小小的月季园,通向最北面的房间,正中的一间是郭沫若夫妇研磨书法的地方。伟人已去,故园依旧。一卷卷书稿,一幅幅书法佳作,保留着他的神韵。广化寺衣冠杂沓,车马骈阗的什刹海,历来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侣弘法结缘的首选之地。皆因梵刹林立,故名什刹海。什刹之一,饱经720_年沧桑的佛门古刹广化寺,坐落在鼓楼后西侧后海北岸的鸦儿胡同31号。广化寺坐北朝南,东临银锭桥,西傍宋庆龄故居,占地1.38万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分中、东、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筑严谨,僧房毗连,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内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广化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三次修建,清
6、宣统元年(1909)曾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鲁迅先生曾在此任职。1920_年8月对外开放。1982年北京佛教协会成立并将会址设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协会在广化寺西路祖堂内肇建了北京佛教音乐团,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奏“京音乐”即佛教音乐,并培养后继者。如今,广化寺不仅是信徒们礼佛的地方,佛教音乐、礼佛仪式等也已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什刹海民俗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刹品禅宗敬祠忆先贤汇通祠汇通祠也就是现在的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西海(积水谭)北沿的汇通河畔。元朝时期,这里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元大都城内、京杭大运河最北码头,漕运船只可直达这里。汇通祠坐朝南
7、,有山门一间,歇山调脊灰筒瓦顶,石券门,棋盘木门两扇,前殿及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硬山调大脊灰筒瓦顶。后院有二层后罩楼,祠后原有一暗红色的巨石一块,通体花纹如云,叩之如铜。巨石纹路中隐约似有一鸡一狮,人们俗称:“鸡狮石”。1988年9月27日汇通祠竣工。占地1100平方米的汇通祠按原建筑形式恢复修建。内有石狮、石亭、剑碑,假山叠石,错落有致,曲径路道,别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开。一座小岛重现人间,清水绕岛而过,随着湖水的流逝,仿佛又回到了久远而灿烂辉煌的历史。北京什刹海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以前的什刹海白天还是很清静的,但现在不同了。星巴克、烤肉季、客
8、家人、茶马古道等餐厅在晚上依旧红火,而新开张的“九门小吃”因汇集了11家由于前门改造而一度告别的老字号小吃店,白天就更是热闹非凡。出了烟袋斜街的狭长小巷,过了银锭桥,一路继续往西,来到宋庆龄故居旁的孝友胡同,突然眼前一亮,一个仿旧庭院式的四合院便是“九门小吃”了。绕过回廊,穿过一条窄窄的过道,过道如门外的胡同一样,整齐地摆了一溜桌子,张张有人落座。再到里面,空间突然大了,是个正经的饭庄大厅,只开了几盏橘色的灯,光线幽暗。右侧另有一过道,与刚才的过道平行,排了长长的队,这便是汇集了月盛斋、爆肚冯、茶汤李、年糕钱、奶酪魏、羊头马、豆腐脑白等十几种老字号的小吃街了。特别有意思的是许多包间的名称是以“
9、前门”、“崇文门”等北京地名来命名的,尽显老北京风味。到“九门小吃”吃饭,可得有时间观念。这里的营业时间是早上10:00-下午13:30;下午17:00-晚上21:00,过时就“关门大吉”。据称这里能容纳400人同时就餐,高峰时间就显得有些局促了,经常能看到手托餐盘急得找不到座位的人,最后只好站着吃,边吃边寻觅。一位工作人员说,因为空间狭小,有些老字号已经减少了一些菜品。北京什刹海导游词3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将军刘靖驻守蓟城时,命军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堰,开车箱渠、导高梁河水灌溉。高梁河水系下游即今什刹海一带。13世纪,蒙古灭金在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
10、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2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3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明中叶什刹海水面稻田增加而湖面锐减,在德胜桥东南,开挖一条直通下游水面的渠道岔河),与后海隔开,积水潭水由岔河直流到前海,南经西压闸入皇城,同时向西北,过银锭桥倒流入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内城由各旗分别管辖,今什刹
11、海地区属正黄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疏浚什刹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对什刹海进行了清淤工作,又在岸边上建立了水泥栏杆。1992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定为历史文化风景区。北京什刹海导游词4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足,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依然能够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依然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够咀嚼京味文化
![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doc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1-1/18/c6016a29-beef-49c1-a773-1b4373cac43f/c6016a29-beef-49c1-a773-1b4373cac43f1.gif)
![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doc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1-1/18/c6016a29-beef-49c1-a773-1b4373cac43f/c6016a29-beef-49c1-a773-1b4373cac43f2.gif)
![北京什刹海导游词介绍.doc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1-1/18/c6016a29-beef-49c1-a773-1b4373cac43f/c6016a29-beef-49c1-a773-1b4373cac43f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什刹海 导游 介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