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4849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数学导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361”快乐课堂导学案 自学展示反馈 小学一级老师,恩施市实验小学个性修改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分类与整理象形图统计【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课前准备】教具:PPT课件学具:图形卡片【导学流程】一、精彩导入1.(示片2-3)导语:同学都喜欢看熊出没吗?熊大和熊二各开了一家文具店,老师准备带你们去看一看,想去吗?请看2.(示片4)熊大的文具店,熊二的文具店,仔细观察这两个文具店,你更愿意去哪一个文具店买东西,为什么?

2、学生:因为熊大的文具店是整理之后分类摆放的,看起来很整齐。3. 看来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作用可真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二、明确目标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象形统计图)那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呢?(示片5)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三、自学指导(一)独学:(示片6)学校举办晚会,买了一些气球,想请同学们把这些气球分分类,愿意吗?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图片,先自己想一想你可以把这些气球怎样分类,再跟你的对子说一说。3.展示汇报。四、学生独学依据自学指导解决问题,并尝试例题后的做一做。(自学后的检测) 五、议一议(一)对学与群学:(示片7)小组合作,看

3、看你们打算怎样分。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气球一样的图片,在信封里,现在请小组长拿出信封,小组合作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分好了就用最端正的姿势告诉我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把气球分成了几类?(示片8-9)按照形状(示片10)按照颜色教师:同样是这些气球,我们可以按照形状分,也可以按照颜色分。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用什么方式把你们分的结果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每种气球有几个? (二)组内小展示:教师将独学中的几个问题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可让23个小组准备一个问题),各小组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或排练,组内优秀的成果此时也在进行展示。组内小展示时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你是如何

4、分类的,按什么来分的,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依据分配与问题顺序逐个展示,展示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完整叙述,并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与帮助,最终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新知。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借助课件演示分类记录过程。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六、练一练(示片11)P29第2题。(示片12)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示片13)把车涂上颜色(示片14)那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分类呢?【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分类与整理(一)象形统计图 个性修改导学反思第二课时 分类与整理简单

5、统计表 【学习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课前准备】1 教具准备:PPT课件【导学流程】一、精彩导入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示片2)你是怎么分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三、自学指导(示片4)春天到了,爸爸带着全家一起去春游,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自学时,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并引导学生观察、组织语言

6、。四、学生独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在草稿本上做记录。五、议一议(一)对学与群学:(示片5)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小组交流,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示片6)指导看书: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二)组内小展示:教师将独学中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可让23个小组准备一个问题),各小组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或排练,组内优秀的成果此时也在进行展示。组内小展示时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依据分配与问题

7、顺序逐个展示,展示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完整叙述,并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与帮助,最终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新知。教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用什么方式把你们分的结果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示片8)大人孩子人数(示片9)真不错,这样记录,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大人和孩子各有都少人。那按男女有怎样记录呢?请同学们自己完成。2.(示片10)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可以怎样分呢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借助课件演示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六、练一练小结: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1.(示片1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

8、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2.(示片1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示片13)独立完成P31第6题。【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简单统计表个性修改个性修改导学反思第三课时 练习七 【学习目标】1.通过基本练习加深对匪类的理解并进行简单的计数。2.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蕴涵的信息。【导学流程】一、测一测(一)回顾梳理:利用灯片提出数学问题,并适当提示梳理方法。(示片3)春天来了,老师收集了很多树

9、叶想来做书签,你们能帮我分分类好么? (二)夯实基础:(示片4)春天来了小朋友门要出去活动啦,看看你们打算怎样分?完成课本3032页3、4、5、6、题二、议一议(一)对学与群学:1对子间相互检查习题完成情况,并帮助解决疑惑。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解决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疑惑。(学生交流时教师重点帮助小组解决难题。)(二)组内小展示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展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方法和思路,尤其对第4、6小题教师要重点解读。三、练一练(一)自我挑战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7题。(二)强化训练第32页第8题。【以上习题仅供选用,检查学生的

10、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对本次课的反思提供信息。】【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练习七个性修改导学反思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数数和数的组成 【学习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导学流程】一、精彩导入1.(示片2)数学课上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数。2.揭示课题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三、自学指

11、导(示片4-5)提出问题:1.画面上有几只羊? 2.你是怎么数的?教师: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板书课题)(示片6)3.结合实际,感受大数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儿见过比20大的数?举例说明,感受身边的大数。 。四、学生独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五、议一议(示片7)数数探索,认识单位“百”1借助学具,突破拐弯数2数小棒3了解百位4(示片8)巩固练习,培养估算意识(示片9)结合学具,理解组成1从你的小棒中,拿出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呢? 2(示片10)看到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对学与群学:1对子之间相互说说你的解决方法,并帮助解决疑惑。2组内交流自

12、学成果,并解决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疑惑。学生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操作并观察,引导发现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就可以了。 (二)组内小展示:教师将独学中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可让23个小组准备一个问题),各小组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或排练,组内优秀的成果此时也在进行展示。组内小展示时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依据分配与问题顺序逐个展示,展示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完整叙述,并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与帮助,最终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新知。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借助课件演示数组成的过程。六、练一练1.(示片1

13、1)数一数、填一填2.(示片12)圈一圈3.(示片13)40页,第11题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本次课的反思提供信息。【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数数和数的组成个性修改个性修改导学反思第二课时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导学流程】一、精彩导入1.(示片2)复习数数、引出读写2.(示片4)各种颜色纽扣有多少粒? 导语:大家数的真清楚,这些数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达成

14、什么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三、自学指导复习数位知识(示片5)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2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3如果用小珠子和数位表示40、27、33,你想怎么表示?思考:33的十位和个位上都有3颗珠子,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自学时,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并引导学生操作、观察,从而发现读数的方法和位置。四、学生独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读数方法。五、议一议(示片6)40的个位上一个珠子都没有,“0”不写行吗?(示片7)1、这些数你会读吗?2、对比发现,读数和写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读写100(示片8)1、这里一共有多少粒纽

15、扣?2、你是怎么知道的?3、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示片9)4、(示片10)100的读写5、(示片11)100怎么读写呢?(一)对学与群学:1对子之间相互说说你的解决方法,并帮助解决疑惑。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解决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疑惑。学生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操作并观察,引导发现100的读和写就可以了。 (二)组内小展示:教师将独学中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可让23个小组准备一个问题),各小组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或排练,组内优秀的成果此时也在进行展示。组内小展示时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依据分配与问题顺序逐个展示

16、,展示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完整叙述,并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与帮助,最终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新知。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借助课件演示读法和写法的过程。六、练一练1.(示片12)你能读出下面的数吗?2.(示片13)写出下面各数3.(示片14)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本次课的反思提供信息。【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100以内读法和写法个性修改个性修改导学反思第三课时 读法和写法的练习 【学习目标】1、进一步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2、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导学流程】一、测一测(一

17、)回顾梳理:利用灯片提出数学问题,并适当提示梳理方法。(示片3)数数:1从38数到612、全班10个10个数,从10数到1002.全班20个20个数,从20数到1003.59下一个数是多少?或前一个数是多少?4.“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呢?”(示片4)24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42又怎么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示片5)小结:同样的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示片6)数一数 (二)夯实基础:(示片7)按要求写数二、议一议(一)对学与群学:1对子间相互检查习题完成情况,并帮助解决疑惑。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解决对子之间不能解

18、决的疑惑。(学生交流时教师重点帮助小组解决难题。)(二)组内小展示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展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方法和思路,尤其对100以内的读法和写法教师要重点解读。三、练一练(一)自我挑战(示片8)找出数学书第23、36、50、79、87、100页,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100页有多厚(二)强化训练(示片9)想一想,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示片10)1.数出本班人数。2找一找生活中的数【以上习题仅供选用,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对本次课的反思提供信息。】【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练习个性修改导学

19、反思第四课时 数的顺序 【学习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课前准备】2 教具准备:PPT课件、计数器3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导学流程】一、精彩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张藏宝图,这里藏着许多有趣的秘密呢!我们快来看看吧!(示片3)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三、自学指导1认真观察,发现规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按照这个规律你能接着填出哪些数呢?(示片4、5)2多种活动,探究规律(示片6)3依据规律,拓展提升(示片7、8、9、10)给数找家:请你帮45和78找找家。

20、给数找家:请你把34和56送回家。学生自学时,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并引导学生操作、观察,从而发现规律。四、学生独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发现规律,找到顺序。五、议一议(一)对学与群学:1对子之间相互说说你的解决方法,并帮助解决疑惑。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解决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疑惑。学生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操作并观察,引导发现规律,找到顺序就可以了。 (二)组内小展示:教师将独学中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可让23个小组准备一个问题),各小组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或排练,组内优秀的成果此时也在进行展示。组内小展示时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

21、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依据分配与问题顺序逐个展示,展示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完整叙述,并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与帮助,最终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新知。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借助课件和教具演示找规律的过程。六、练一练1 按顺序连点成画(示片11)2. 第44页练习九,第2题。(示片12)这一部分需要及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适当纠正与补充。2找一找生活中的数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本次课的反思提供信息。【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数的顺序个性修改个性修改导学反思第五课时 比较大小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2进一步

22、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导学流程】一、精彩导入(示片3)1. 十位是7的两位数有( )2. 比79多1的数是( );2. 比79少1的数是( )。3. 74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导语:同学们真不错,全都算对了,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数学王国,一起来探究“数的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三、自学指导(幻灯片4、5)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比较大小的?为什么个位上的数字不用进行比较了

23、?学生自学时,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并引导学生观察。四、学生独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先进行独立思考。五、议一议1.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该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2.这两组数,在比较时,有什么区别吗?回忆我们是怎么比较的。(幻灯片6)3.快来说一说,100以内的数是如何进行大小比较的?4.依据方法,练习比较(幻灯片7、8)(一)对学与群学:1对子之间相互说说你的解决方法,并帮助解决疑惑。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解决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疑惑。学生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发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二)组内小展示:教师将独学中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分配

24、到不同的小组(可让23个小组准备一个问题),各小组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或排练,组内优秀的成果此时也在进行展示。组内小展示时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展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语言上作些帮助、指导。(三)全班大展示:依据分配与问题顺序逐个展示,展示时教师尽量让学生完整叙述,并在关键时刻适当点拨与帮助,最终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新知。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借助课件演示数比较大小的过程。六、练一练1结合情境,理解“多些少些”(幻灯片9、10)2.描述数量关系(幻灯片11、12)3.知道了三种颜色小球的个数,怎样描述它们的关系呢?4.(幻灯片1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词语?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本次课的反思提供信息。【课堂小结】学生自主谈体会与收获。【板书设计】比较大小个性修改个性修改导学反思勤于探索 求真至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