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4985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课堂嬗变 生命律动 启明中学 八年级 语文 导学案 课题 湖心亭看雪 编号:201229 主备人: 杨智 审核人: 武云龙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背诵并默写全文。预 习 导 学教师教学流程学生随堂笔记 【知识链接】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

2、音乐、戏曲。他的小品文可谓名副其实,长的不过千把字,短的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炼,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他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更定( )拏( )毳衣 ( ) 雾凇沆砀( )( )( ) 一芥( )铺毡( ) 更有此人( ) 喃喃( ) 长堤(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

3、人鸟声俱绝( ) (2)是日 ( ) (3)更定( ) (4)余拏一小舟( ) (5)拥毳衣炉火( )(6)雾凇沆砀 ( )(7)上下一白( ) (8)焉得更有此人( )(9)强饮三大白( )( ) 预 习 导 学教师教学流程学生随堂笔记 【合作探究】3、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 5、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 7、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8、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

4、什么含义 9、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 10、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 11、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 1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检测反馈纠错达标 【课堂练习】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拥毳衣炉火( )(3)与余舟一芥( )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1)概括画线部分的

5、内容_。这一部分采用了_和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与“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意境相同,是 “ ”。4、解释多义词:(1)白:上下一白( ) 三大白( )(2)余:余住西湖( ) 上下十余里( )(3)大:大喜( ) 三大白( ) (4)是:是日更定( ) 是金陵人( )(5)绝: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 )(6)更:时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5、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拓展应用纠错达标 6、翻译句子:(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7、结合文意写诗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8、 翻译全文:书写等级: 测评得分:我的问题:我的小结与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