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5960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新员工入厂必读.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员工入厂必读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前 言本书是为即将进入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人员而编写的入厂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用辅导教材。员工如果不具备充分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便去工作(作业),则必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本书若能为众多员工所欢迎,并能对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有所帮助,将不胜荣幸。 编 者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五日一 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安全、健康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所有人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必须从我作起,必须齐心协力,必须大家参与。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开始学习“职业健康安全”基本知识,职业健康安全是生产工人和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时刻铭记的基本知识。大家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要和及其、原材料打交道,这些机器原

2、材料当中,有些存在危险性或有害物质,因此,需要了解合理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要求:1、 认真刻苦学习时心不在焉,或者勉强应付,学过的内容就记不住,专心致志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学习的关键。2、 不耻下问不懂就问,直到弄懂,这绝不是什么羞耻之事3、 勤学熟记每项作业中讲授的内容应力求全部掌握,要具备准确的记忆和必胜的信心。同时,要善于自己动手实践,不明白的地方要向先于自己进厂的“前辈”或上司请教,争取尽快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4、 反复练习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时候:心理明白,但手脚不听指挥。只有反反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快而准,才能得心应手,工作出色。二

3、 职业健康安全规程遵守守则(或规程)等于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规程是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守规程对安全至关重要,凡是规定的东西,制定的规程,必须遵守。尤其是安全方面的规程,它是我们的前人流血丧生,用众多牺牲换来的,是为了避免同类伤亡事故不再重演而制定的,是血的教训和经验。工厂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这是依据本厂特殊情况二制定的。尽快牢记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十分重要。职业卫生方面也有同安全一样的保护健康的规程。往往有如有人认为职业卫生规程只是保护个人的,其实不然,不少职业卫生规程是保护所有员工健康的,即使一些保护个人健康的规程,例如:使用个体防护用具的规定,如果一个人不遵守,就会逐

4、渐影响到很多人都不去遵守。工作规程也就是所有人都必须一致遵守的制度。三 操作安全1. 安全操作A. 操作前的检查机械设备必须始终在正常状态下使用。机械设备的磨损、松动、变形、裂缝、泄漏(漏气、漏水、漏油等)、不正常声音等常常会引起故障。以至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每天工作前,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不正常,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通知管理人员,经维修并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B. 信号联络两人以上写作工作时,有时要规定联络信号,根据信号操作。不同国家、地区和工厂,联络信号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在确认、弄懂信号意思之后才能工作,并且要牢记所规定的信号。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信号标准,如:交通、起重等。C.

5、 严守操作程序因为费时而简化、省去规定的操作程序,有时会导致意外事故。操作规程必须遵守。D. 非正常操作当生产线中发生产品变形,或者遇到小的故障时,常常会进行一些操作程序中没有的操作,例如调试机器、检修、注油等,碰到这类情况时,必须向管理人员报告。当由自己来处理这类操作时,应先切断设备电源,证实安全之后才能操作。2.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对任何一点违章作业或不安全行为,都应互相提醒和制止,以杜绝事故的发生。绝对禁止的不安全行为(1) 设备操作、物体支撑和物品拿取的方法不正确、不牢靠;(2) 接近或进入危险场所,如:靠近正在运转的机器或起吊的货物,登上不安全场所等;(3) 对正在运转、通电或加热中的

6、机械装置进行清扫、加油或检修;(4) 突然启动机器,无信号、未确认安全便移动车辆、物体或者进行下一步操作;(5) 机械装置选择不当。使用目的不合规定,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装置;(6) 在机器运转状态下离开,把机器或材料放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或场所中;(7) 拆除安全装置,是安全装置失效;(8) 跳上或跳下车辆或机器。用手代替规定的工具作业;(9) 不用护具,选用护具有误,穿不安全服装;(10) 饮酒后、情绪异常或生病状态下作业。四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厉行4S,营造安全环境,创建安全车间凡是严格实行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工厂,必定职业健康安全成绩突出,生产效率上升。要创建无事故、舒适而明快

7、的车间,关键在于及时处理无用物品,理顺有用物品,并且做到物品的拿取简单方便、安全保险。4S的基本原则 整理分开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及时处理无用物品。 整顿有用物品必须分门别类,拿取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清扫随时打扫和清洁垃圾、灰尘和污物。 清洁经常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五 安全标志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标志,争取伤亡事故为零。在工厂的危险物、危险区域、不安全处以及工人易出现纰漏的地方设置有安全标志。重要的是必须事先理解安全标志的意思。职业健康安全标志规程(1) 遵守标志(2) 不许挪动、拆除标志。(3) 标志被物体遮挡住或脏时,应加以修正,放在显眼处。注:请查阅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

8、使用导则六 服装服装不整洁,标志着精神松散,敞开的袖口或衣襟,有被机器夹卷的危险。火炸药生产场所和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场所,禁止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工作服的检查要点(1) 是否正确是用了规定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毒面罩等)?a. 是否穿了又可能被机器夹卷的服装?b. 袖口、裤角是否系紧,有无开线?c. 衣扣是否扣好?d. 是否披头散发?e. 禁带手套操作的工作是否戴了手套?(2) 穿戴是否便于工作?a. 工作服是否合身?b. 工作服是否沾有油污或被打湿(有着火或触电的危险)?c. 绝对禁止赤身工作。d. 穿的鞋是否影响工作(不得穿拖鞋或容易打滑的鞋)?七 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不得拆除

9、,必须经常检查当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或者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时,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变起到保险作用,从而可预防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安全装置是我们预防事故的有利助手,必须经常维护修理,同时应遵守以下事项:安全装置使用规则(1) 决不能因为影响工作效率而拆除,不得使安全装置失效。(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司,迅速请人修理。(3) 即使安全装置正常,也不得触摸危险部位,必须使用辅助工具。(4) 因修理机器而需拆下安全装置时,须切断电源,并加强信号联络。八 劳动防护用具正确选用防护用具经常有人说:“从高处点下来,幸亏戴了安全帽,才保住一条命”;“戴防毒面具钻进没有氧气的罐里,结果一去不返“。由此可见

10、,合理使用符合标准的护具是何等的重要。凡规定使用护具的地方一定要使用。护具的使用方法不当,有时也会导致不幸。例如:“戴的防尘面罩与面部有缝隙,吸进粉尘而危害健康“等等。因此,必须正确选用防护用具。安全帽的选用方法(1) 选择方法: 用途与工作内容相符 符合标准 尺寸合适 性能优良轻便(2) 使用方法: 正确佩戴,系紧帽带 不得使用曾经受到过严重冲击的安全帽 经常清洗内套 适时更换帽坯九 几项具体的安全措施1、 机械设备的危险性被夹进、卷入运转中的机器或者机器和墙壁之间而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使用手工工具或梯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也十分常见。A. 防止夹卷的措施(1) 盖着机器的危险部分的防护罩,栅

11、栏等,即使妨碍作业也不可拆除,如果发生防护罩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应迅速报告上司。(2) 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程序。(3) 穿戴整齐(不围围巾、不披头散发、用松紧带等扎好宽松袖口)。(4) 使用适合操作的护具和工具(注意:有些操作不准戴手套)。(5) 检修或清扫机器时,必须停机,并挂“修理中”等标牌。(6) 严格实行工前检查、定期检查制度,并确保检查及开机时的安全。(7) 加强工作作业时的配合和联络。(8) 自动化机器运转时,不得进入机器活动范围,进入时必须停机(随身携带电键开关和安全塞)。B. 防止手工工具事故(1) 选用适合操作的手工工具,经常检查手柄是否松动,锉刀有无磨损,随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12、,保持状态良好。(2) 经常擦拭工具或加工工件上的油污,防止打滑造成事故。(3) 错误的用法或乱用工具会导致事故,因此须按正确方法是用(4) 对周围和脚下等处检查之后再操作。C. 梯子、凳子使用安全(1) 使用前检查强度,特别要注意有无裂纹、腐朽和防滑垫。(2) 梯子支靠的角度为75度左右,支靠时,梯子顶端伸出去的长度应为60厘米以上。(3) 梯子上下部分用绳索固定,不能固定时,下面应有人扶住。(4) 地面应为水平面。不得凸凹不平。(5) 上下时面朝内,不得以不稳定姿势作业。(6) 梯凳仅用于身边的简易的作业,在有坠落风险处使用梯凳作业非常危险,这种情况下应准备专用脚手架。(7) 梯凳的铁扣必

13、须扣死。(8) 在不平稳处使用梯凳时,需用绳索、支柱等固定,或让人扶住。(9) 不得在高于1.2米的梯凳顶面上作业。D. 冲剪压机械事故预防措施(1) 使用安全压力机(冲床),或者安装上安全装置后使用。(2) 加工小件或者复杂工件时,使用辅助工具。(3) 装卸、调试模具时,须使用保险块。(4) 装卸、调试模具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5) 任何情况下,手或肢体都不能进入施压区。作业需要时,设备应处于停电状态。E. 带式输送机事故预防措施(1) 带式输送机必须安装紧急停机装置,并事先确认所在位置。(2) 在滚筒、皮带轮等旋转部位安装防护罩或围栏。(3) 在货物有可能掉落处安装防护罩或围栏。(

14、4) 不等登上运转中的传送带。(5) 发生故障需检修时,应切断电源。2、 化学物质的危险性不熟悉的物品不轻易触摸我们一般把比普通可燃物发生火灾危险性要高的着火性物质、引燃性物质及易爆性物质统称为危险物(即: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爆性物质:指具有因加热、受冲击或摩擦而着火、爆炸危险性质的物质。不少化学物质的名称很复杂,但大家一定要记住所在车间使用的物品的名称和危险物表示方法,并了解其通途、性能及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即:MSDS着火性物质:着火性物质包括遇空气而着火的物质,例如:红磷、黄磷;与水反应着火的物质,如:电石、金属钠、钾。引火性物质:天然气、煤气、乙炔和丙烷等易燃气体不仅容易起火,而且具有易

15、爆性,这类物质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火会发生爆炸。汽油、稀释剂等也具有易燃、易爆性。使用这类物质时,稍有不慎,便会酿成重大事故,因此,制定的规则必须遵守。其他爆炸事故的案例还有:装过油类的空油桶靠近火源而爆炸;炉火、篝火中加入清洗油过多引起爆炸;正在喷漆的房间遇火爆炸等等。因此,嘱咐过的事项必须牢记,危险的事决不能作。发生火灾、爆炸时,不要自己一个人去灭火,而应立即通知所有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全国统一。3、 电气的危险性防止触电事故。电具有肉眼看不见,操作简单等特点,因而必须加倍小心。尤其在夏季,高温多湿,衣着单薄,易出汗,触电危险性大大增加。如何防止触电事故(1) 掌握用

16、电知识。(2) 如果发现电线有异常,应迅速报告上司,请专业电工维修。(3) 配电箱盖(门)必须关闭,附近不得放置物品。(4) 接地线、接零线连接牢固。(5) 用电前检查漏电保护器或防触电装置是否正常。(6) 通电和断电前确认周围是否安全。(7) 移动电气设备前,应先断开电源。(8) 在架空电线等导电物附近工作时,须特别小心,不得触碰导电物。(9) 不得以赤身或接近赤身的状态工作。4、 作业行动中的危险性A 坠落坠落事故不但发生次数多,而且又可能造成重度伤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坠落危险的严重性。如何防止坠落事故(1) 必须尽量避免高处作业(2) 高处作业时(2米以上),铺设工作平台。(3) 无工作

17、平台时,安装脚手架。(4) 在工作平台的边缘和开口部位安装扶手或栅栏。(5) 不便安装扶手和栅栏时,须挂救生网或系安全带。B 搬运在大家周围的机器与机器空间的的空隙处和运输车辆进不去的地方,或者交接物品的时候,需要用手来搬运。这类“挪动物品的作业”中经常发生碰撞、物体掉落等事故。因此,应掌握可避免事故发生的搬运方法,做到安全搬运。如何防止搬运伤害(1) 尽量使用手推车、平衡提升装置等搬运机械或器具。(2) 重物或带边角易伤人等不易搬运的货物应多人共同作业或放进容器内搬运。(3) 在规定的搬运通道上运输。(4) 搬起货物时应伸直腰,腰脚用力;搬物行走时,所搬物品应靠近身体重心。C 腰痛有时我们会

18、突然感到一阵腰痛。不过如果平时注意身体活动的姿势,腰痛是能够充分预防的。预防腰痛的关键是在于量力而行,在于“合理的作业姿势”。蛮干是引起腰痛的元凶。工作中,尤其当搬运重物时,应遵循下述作业要点。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尽量保持上身挺直的姿势和行走,以及适当的下肢和腰部运动也很重要。如何防止腰痛(1) 曲膝下蹲若不蹲下去搬东西,会给腰部施加过重的负担,易拉伤腰。(2) 双臂尽量弯曲据说弯曲双臂紧靠身体时和伸直双臂紧靠身体时,腰部所承受的负担比例是1:3.(3) 尽量控制身体的倾斜角度身体倾斜角度越大,腰部受压越重。据说设直立时腰部负重为1,则倾斜角度为10度时为2倍,50度时为7倍。(4) 挺胸弓背

19、时的负担是挺胸时的2倍。(5) 背朝物品或工作台,不转身腰椎关节的结构便于前后运动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腰部肌肉变得僵硬时,若突然扭装身,容易拉伤腰。5、 有害物的危险性A、 一氧化碳不论是在工厂还是办公室,只要有用火处,便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气体略轻于空气,无色、无臭、无刺激。但它是一种可怕的气体,它会造成血液中缺氧,导致与窒息相同的状态。有中毒危险的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1) 视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浓度。(2) 通入新鲜空气,使一氧化碳的浓度降到50PPm(百万分之五十)以下。(3) 使用备好的呼吸护具(防毒面具无效)。(4) 一氧化碳浓度高或氧气少时,使用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送气面罩

20、。B、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种类繁多,各种工作场所甚至家庭均有使用。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能在常温下挥发气体,经呼吸管侵入体内。它还具有溶解油脂的性质,也可以从皮肤侵入体内。使用时应熟悉溶剂性质,尽量选用有害性小的容积妥善使用。使用有机溶剂的安全注意事项(1) 千万注意不得洒漏。(2) 切记容器加盖。(3) 禁用溶剂洗手。(4) 放置的物品不得妨碍局部通风装置工作。(5) 不得在烟火附近或火星飞溅处使用。(6) 必须使用规定的护具作业。(7) 不得擅自关闭局部通风装置或全面通风装置。(8) 不得站在下风处,尽力防止吸进有机溶剂气体。C、 粉尘因吸进粉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令人恐惧

21、的病,一旦得上此病,“终生不能康复”。预防尘肺病需改善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使工作场所不产生粉尘。如果难以做到这一点,则应使用防尘面罩。防尘面罩的正确使用方法(1) 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得从脸部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2) 规定使用的防尘面罩的地方必须使用。因为有些看起来很干净的地方存在大量的微尘。(3) 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4) 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D、 特种化学物质特种化学物质是指工业广泛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质中,引起工人患职业癌、皮癌、神经损伤等疾病危险性大的化学物质。目前有52种化学物质和其化合物被规定为特种化学物质。如何防止特种化学物质危害健康(1

22、) 防止飞散或洒漏。(2) 作业前须检查密封装置、局部通风装置是否正常。(3) 按规定操作规程作业。(4) 运输、贮藏时使用不会漏泄的容器。(5) 工作中不得吸烟或饮食。(6) 不得触摸战友化学物质的碎布类。(7) 使用防护服及护具作业。(8) 不得擅自带出车间或发到其他车间。(9) 不得穿工作服就餐或回家,因为有时工作服被污染肉眼看不见。E、 缺氧窒息缺氧窒息事故多发生在地下室,罐内或挖掘工地。由于缺氧窒息直接影响大脑活动、且事故多发生在狭窄、封闭或不常出入处,因此难以及时发现和抢救,往往导致重大伤亡事故。预防此种可怕的缺氧窒息须具备以下三要素l 检查氧气浓度l 通风换气l 抢救如何预防缺氧

23、窒息事故(1) 在进入坑窑或罐内等“缺氧危险场所时”,应充分通风换气(不得送入纯氧,有危险),使氧气浓度达到18以上以后才可进入。(2) 除工作人员之外,其他人员概不得进入“危险缺氧场所”。(3) 在“危险缺氧场所”工作时,应听从作业主任的指示,同时应经常通风换气,使氧气浓度始终保持在18以上。(4)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而不能通风时,须使用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护具。(5) 若在有滚落、坠落危险处发生缺氧窒息事故时,须系安全带、保险绳等。(6) 作业前须对护具等进行检查。(7) 万一发生缺氧窒息,救护人员须使用(4)所列的呼吸护具(防毒面具对缺氧空气无效),迅速将窒息者移动至屋

24、外露天处施以苏醒抢救。F、 加强通风换气为保证劳动者健康,车间须充分进行通风换气。尤其在高温多湿岗位和产生有机溶剂气体、蒸汽的场所,若不加强通风,则不仅会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感,还会导致其他由有害物造成的多种健康上的问题。自然通风时,应根据需要打开门窗。局部通风装置和全面通风装置的设置,应考虑有害物和操作人员的位置等因素,以利于提高通风效果(使用通风装置时,若打开门窗往往会影响通风效果)。十 健康检查接受体检,人人有责。有些向来自信自己无灾无病,一切正常的人,当他察觉自己身体有异常时,已无计可施。任何疾病,只要能够尽早发现,及时医治,治愈并不难。每年进行的定期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工人能够健康地

25、工作。体检时最重要的是积极配合,不厌其烦。体检注意事项(1) 如实报告过去的病历、工作经历和现在的自我感觉状况。(2) 切实听从医生指示。十一 应急处置倘若发生事故,首先应冷静地采取规定的应急措施,必须精神沉着镇定。所有工作岗位的人都在千方百计为避免事故和伤害而不断努力。然而,事故和伤害很难做到绝对不发生。万一发生事故,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u 人们一听说失火,变一涌而上,不了紧接着发生大爆炸,导致伤亡。u 为救出坑道内中毒的同事,未带护具便下了坑,结果自己也一道中毒。u 欲救触了电的同伴,慌忙去拉,结果自己也同样触了电。u 手指上扎了刺,因为是轻伤便未理会,不料伤口恶化,最后手指被截去。u 眼睛里进了渣,随便让人处理了一下,结果严重损伤眼珠,甚至有人失明。事故应急处置注意事项(1) 不要惊慌失措,保持情绪稳定。(2) 不得轻举妄动,草率行事。(3) 采取应急措施时应预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后果。(4) 快速而准确无误与他人联系。(5) 听从“先辈”、上司的指示。(6) 照平时的演练程序行动。(7) 在确定自己和他人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要先救护受伤人员。(8) 保护事故现场,有利于事故调查。(9) 不管是无伤害事故还是轻微伤害事故,任何事故都必须报告上司,不得隐瞒不报。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