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6040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的斜角肌松解思路课件文档资料.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锁骨上窝历来被视为针灸针刀等创伤性治疗方法的禁区,主要的原因是锁骨上窝的局部解剖结构非常复杂,在不可视的皮下交错着锁骨下动脉、静脉、颈丛神经以及胸膜顶部,操作稍有不慎,损伤到血管神经或胸膜,即会酿成严重的医疗事故。但临床上有些疾病表现在锁骨上窝出现疼痛、强直、牵拉等症状,必须在锁骨上窝进行针刀治疗,颈强直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病症,其头颈活动受限的原因,除椎体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炎性强直外,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远端附着点也是引起症状的原因之一。例如,颈活动受限与颈部斜角肌受损的关系就非常明显。,根据资料,目前针刀在颈强直的治疗中,通常进行的是横突及脊突间软组织的松解。而由于斜角肌止点部位的血

2、管神经异常丰富,操作上有相当的危险性,故其止点的松解术尚未见报道。,从09年至今5年里我们对29例强直性脊柱炎颈强直伴斜角肌止点剧痛者予其止点进行针刀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斜角肌的解剖:前斜角肌起于颈4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前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颈2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锁骨下动脉沟后方和第一肋间隙的肋间外膜。后斜角肌起于颈57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此肌可能缺如。,前斜角肌的前内侧是颈区间的纵行结构以及胸膜顶,其前、后、及外测是胸、颈与上肢间的横行血管及神经等(前斜角肌前有锁骨下静脉通过,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侧面观,胸膜界,斜角肌的作用:上提两

3、队肋骨,一侧斜角肌收缩,可使脊柱颈部向同侧倾斜,两侧斜角肌同时收缩则颈向前曲。,适应症:1.颈强直伴有颈部肌肉紧张疼痛。2.锁骨上窝疼痛伴第一肋有明显压痛点。3.斜角肌起始点松解术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治疗:1.体位:患者端坐位,两臂自然下垂。去除上衣,头稍偏向针刀部位对侧,完全暴露施术部位。2.定点:以患者所述痛点做一标记,并确定第一肋的部位。局部常规消毒。,3.进针刀:医者以左手拇指渐渐用力的压住痛点并前后拨动地直推至第一肋骨面,以分离皮下至骨面的血管神经至拇指侧面。并确定指下没有动脉搏动,患者没有上肢麻木等神经受压表现。,针刀紧贴拇指指甲面,刀口与患者冠状面平行,轻轻刺入皮下,并渐渐刺

4、入皮下组织直至第一肋骨骨面.,到达骨面后,持定针刀并慢慢放松左手拇指,使施术部位的皮肤等软组织恢复弹起复原,,针刀紧贴着骨面,在最酸胀处沿肋骨面切开35刀,整个操作过程中针刀一直不能离开骨面,不能进行纵横疏通等大幅度摇摆手法。术后压住刀口出刀。并按压3分钟,确定无皮下出血后以创可贴敷盖创面。,4.手法:(1)以左手拇指压住刀口,防止松解过程中伤口再度出血。(2.)令患者主动做术前可引起疼痛的动作,如旋转、侧弯、后仰等。(3)右手推患者头颈向对侧及后侧以牵拉斜角肌,使之彻底放松。,1.剥法病人仰卧位。医者站在病人的头端,一手从下端托住病人的头。将另一手的手指放在病人的颈下,用拇指寻找前斜角肌的上

5、部。紧压组织,慢慢沿肌肉滑动拇指,尽可能达到锁骨后间隙重复操作,寻找中斜角肌后斜角肌,2.深部按压法病人仰卧位站或坐在病人的头端。将手指尖放在颈根部斜角肌上,以对角线的方向斜向病人对侧胸部深层按压,持续按压直至放松,指关节的顺剥方法,五注意:1.对侧治疗方法同前,但需在一侧完全做完后再治疗另一侧。2.术后需再次确定患者伤口没有出血,休息半小时后方可离开。,六小结:1.根据斜角肌的功能,我们知道头部的后仰与转侧与之有相当大的联系,而颈强直的患者多表现为头固定于前曲位,不能上仰与侧弯或转动,严重时仅能看见自己的足尖前方的地面,不能抬头平视,除了颈椎周围的软组织炎性硬化外,斜角肌的病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有颈强直而没有锁骨上窝第一肋斜角肌止点压痛者,不可做斜角肌的松解。3.锁骨上窝由于解剖结构非常复杂和重要,针刀治疗具有相当的危险性,操作时要十分谨慎,对解剖不熟及针刀操作不熟者不可使用此方法。4.针刀后的手法非常关键,二十九例中第一例没有做斜角肌牵拉手法,患者术后虽然疼痛缓解明显,但枕墙距变化不大,而后二十八例我们均配以松解牵拉手法后枕墙距明显变化。即时效果最小2CM,最大约5CM。,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