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6180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基于NET技术实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TP3,TM7 密级 UDC 编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于.NET技术实现的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General System of Office Automation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NET Technique 学院(所、中心) 软 件 学 院 专业名称 软 件 工 程 (GIS) 研究生姓名 杜 龙 学号 7200203032 导师姓名 梁虹 职称 副 教 授 李斌 职称 高级工程师 二四年四月摘 要: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设备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办公活

2、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办公机构、办公人员、办公设备、网络环境、办公信息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办公自动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涉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与人机工程学等学科,是当今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供先进的办公信息处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提高办公管理和决策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NE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技术和产品的总称。.NET框架是一种新的计算平台,它在各个方面简化了在分布式Internet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开发。ASP.NET是.NET平台下进行B/S结构开发的主要技术。它是一种

3、创建动态Web应用程序的全新手段,它给开发人员提供了比以往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NET技术的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现过程,重点阐述.NET技术框架,以及二叉树在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流程定义中的应用。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开发本系统的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发展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目前的发展方向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介绍了本系统的设计方法;第四章介绍了.NET的技术内容;第五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实现以及系统开发所遇到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本文所阐述的系统均是在Microsoft Windows2003 Serv

4、er平台下用Visual Studion.NET编程实现的。本系统已投入部分单位使用。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系统,.NET,公文管理,流程定义,二叉树iAbstractThe system of Office Automation (OA) is a person-machine system of handling inform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advanced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the modern information equipments. It can help the personnel

5、to implement the task of office automation. The system of office automation comprises the OA organization, the OA personnel, the OA equipments,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the OA information. The office automation has already developed to be a new arisen course, it involves the computer and communic

6、ation technique, management and behavioral science, system engineering and person-machine engineering etc. it is nowadays very active in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computer. The purpose of office automation is to appl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ique, offer the advanced OA information means, enhance

7、 the efficiency and the quantity of OA management, improve the OA environment, and advance the level of OA science.NET is a gross that the Microsoft company release the technique and the product. .NET framework is a new calculation terrace, it simplifi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gram on the each aspect

8、 in the distribute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ASP.NET is the main technique that could develo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S .It is a new means for creating the dynamic web applying procedure. It provides the larger agilities and more functions to development personnel.This thesis not only introduces

9、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of OA in general under the .NET technique, but also expatiates the .NET framework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inary tree in the process definit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OA and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the OA system; the second

10、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ctuality, aspect of development, problem about the OA;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way; the forth part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content of .NET; the fifth part introduces realization of the OA syste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OA syste

11、m an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at last.The OA system is realized by Visual Studio.NET under the Microsoft Windows2003 Server.Key Words: Office Automation, .NET, Official Document Management, Process Definition, Binary Treeii目 录第一章 前言11.1 系统开发背景11.2 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21.3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2第二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42.1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

12、42.2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42.2.1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史42.2.2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72.3 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102.4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112.5 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13第三章 系统设计15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53.1.1公文管理153.1.2档案管理163.1.3系统管理173.2 系统功能设计173.2.1 系统总体结构功能图173.2.2 公文管理子系统183.2.3 档案管理子系统203.2.4 系统维护子系统213.3 系统设计的原则223.4 系统体系结构233.5 系统数据库设计243.5.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243.5

13、.2 公文管理子系统数据库逻辑设计243.5.3 公文管理子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28第四章 .NET技术284.1 为何选用.NET284.2 .NET的认识284.3 Microsoft.NET284.4 .NET结构284.5 .NET框架(Framework)284.6 ASP.NET28第五章 系统实现285.1系统功能模块实现285.1.1 公文管理实现285.1.2系统维护实现285.2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28总 结28参考文献28作者研究生期间技术工作情况28致谢28第一章 前言第一章 前言1.1 系统开发背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能的扩大和优化,政府机关和企事

14、业单位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日常办公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管理,使得办公自动化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OA)的开发与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可以顺畅组织内部信息流,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办公能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目前,OA系统已在政府部门及各大中小型企业推广开来。不过,关于OA系统的理解却大有差异。从简单的打字和文档管理,到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协同工作,从基于邮件和工作流等技术的通用办公应用,到基于办公、管理、决策的集成系统应用

15、,基于不同的概念以及功能设计的OA系统在同一时期内并存。实际上,多样化的概念反映了OA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应用推动着技术发展,技术提高了应用层次。以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技术。但目前大多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采用的是基于Client/Server技术构架的OA系统,因此以Internet/Intranet技术构架的OA系统将有巨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在的市场流行着各种各样的OA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为用户考虑的少,软件的柔性构造功能差。一方面,软件的模块复用性很差,直接影响了软件的柔性构造功

16、能,而当用户的需求改变时,哪怕是轻微的改变,都需要开发商来解决,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率,对开发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另一方面很多OA软件过分强调了软件之间功能的横向对比,为用户考虑的实际功能比较少,结果导致软件大而全,而真正为用户接受的功能模块很少。2、开发手段单一,平台依赖性严重。很多OA开发商采用的开发模式是“群件平台+适当定制”的模式,问题是在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方面、定制复杂应用方面和集成其他软件和设备方面,由于群件平台建的太高,造成可供开发商发挥的空间太小,很多功能很难实现。3、技术含量低,创新设计少。目前大多数OA软件的设计还基本停留在Client/Server构架,很少见到有创新的

17、设计,使用传统的技术虽然可以满足一时之需,但从长远考虑就落后了。未来OA的趋势是Internet与Intranet进一步走向融合。为顺应这种趋势以保证系统的良好扩展,OA系统的设计应该立足于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设计采用三层结构,开发中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针对上述问题和目前OA系统的应用现状,本论文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以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NET为开发平台,采用B/S结构,以微软公司的Sql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结合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以在开发昆明市市委OA系统、云南省审计厅OA系统、昆明市审计局OA系统和禄丰县人民政府OA系统积累的技术经验,紧密结合目

18、前企事业单位的办公业务流程和管理特点,开发一套先进的、综合的、完整的、可直接应用于实际使用单位的、并且能有效的在局域网和广域网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的将具有以下特点。1、通用性强,具备目前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业务流程管理的通用功能,对于复杂和简单应用都适应;2、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信息组织,且易于与其它系统集成;3、对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均具有良好的支持能力。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控制手段;4、完全实现客户端零配置,能够真正体现移动办公所要求的技术条件;5、具有非常好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1.2 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本系统开发的目的是紧密结合目前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业

19、务流程和管理特点,开发一套先进的、综合的、完整的、并且能有效的在局域网和广域网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可有效地提高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应用单位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本系统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应用价值,无论是大的政府机关和集团公司,还是小的生产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可以直接使用本系统。该系统已在部分生产单位投入使用,且运行效果良好。1.3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办公自动化进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涉及的面较广,且影响到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所以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适应多数人的习惯,应用模块应以易于维护,易于扩充和修改,易于使

20、用为准则。同时紧密联系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和业务流程,尽可能的使系统功能涵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个应用领域,保证系统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同时,通过灵活的技术措施,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具体应用,并且具备良好的通用性。本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功能: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督察督办、信息采编、会议管理、人民来访等。本系统总的目标是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以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NET为开发平台,采用B/S结构,以微软公司的Sql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结合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在开发昆明市市委OA系统、云南省审计厅OA系统、昆明市审计

21、局OA系统和禄丰县人民政府OA系统积累的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业务的管理流程与特点,开发一套通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2第二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第二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2.1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设备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办公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办公机构、办公人员、办公设备、网络环境、办公信息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办公自动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涉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与人机工程学等学科,是当今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非常活跃的

22、领域。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供先进的办公信息处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提高办公管理和决策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办公自动化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电脑通过办公自动化软件达到无纸化办公的过程;即是采用先进的办公自动化技术,将应用单位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组成完整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并用其处理各部门的办公业务, 实现用户内部信息的网上共享和交流。办公自动化不仅能够实现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还能够完成公文批阅之类的工作流程,协同完成工作事务,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辅助领导决策,提高用户的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通过广域网,办公自动化

23、系统还可以实现单位同单位之间传递电子公文。办公自动化的最终目标是: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一个覆盖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部门的办公信息系统,提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其他专用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府信息网络,为领导决策和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提供服务,实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解决特定行政办公类需求的信息系统。擅长处理类似邮件、公告、公文流转类型的行政办公类应用需求。办公自动化系统且具有简单易用,投资很少,维护安装方便等特点,应包括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督察管理、信息管理、

24、会议管理等基本功能。2.2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2.1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个体办公自动化和工作流程办公自动化。第一代办公自动化:实现个体工作自动化。 1972年,靠磁芯存储技术起家的美籍华人科学家王安博士开创了王安公司,并推出了2200文字处理系统(Word Processing System),从此WPS一词正式出现。WPS把王安公司推向了事业的顶峰,使办公自动化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1985年3月,Intel公司推出了集成度为27.5万个晶体管的80386,1989年推出了集成度为120万个晶体管的80486,1995年又推出了集成度为51

25、0万个晶体管的80586(即奔腾Pentium微处理器)。由于微处理器速度和性能的不断提高,使个人电脑走向辉煌,为办公自动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硬件环境。 IBM于1981年推出的个人电脑之所以受到世人青睐,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个人机上的操作系统有了长足进步。首先是微软为IBM开发了MSDOS操作系统,两家公司分道扬镳后,1985年微软单独开发了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1994年IBM推出了OS/2 Warp,1995年8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1998年又升级为功能更加强大的Windows 98以及后来的Windows 2000。在这些争奇斗艳的操作平台上,Lotus公司首先推出了著

26、名的表格处理软件Lotus 123;Lotus合并到IBM后,先后开发了Lotus123 Office、OfficePro。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和办公套件的不断升级,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简报和幻灯片制作等功能,为办公自动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软件环境。 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是: 要有一台中档以上的个人(或商用)电脑并安装一个高版本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或OS/2 Warp Server)和一组跨平台的办公套件(如MS Office 97或Lotus OfficePro)。 它是面向办公室管理层和事务处理人员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它基

27、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要处理和存储对象,只限于企业内部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框架。如图2-1所示: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财政预算管理公文系统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计划制定管理传真服务管理会议安排管理图2-1 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框架 我们把这一时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称为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以个人电脑和办公套件为主要特征,应用基于文件系统和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以结构化数据为存储和处理对象,强调对数据的计算和统计能力,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向电子的飞跃,实现个体工作的自动化。 第二代办公自动化: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 从信息技术的

28、发展来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存在着以下不足: PC的负担过重,且价格偏高; 由于缺乏公共的基础通信平台,不仅通用性差、可再用性低,而且没有通信和协同工作的能力,不能建立统一的集成办公平台; 系统自适应能力差,只能按开发时确定的思路、流程和功能处理信息; 信息管理只限于企业内部,没有或缺少外部信息来源。 随着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1968年,美国正式制定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计划”。1969年,在美国西海岸的4个节点(4所大学)间首先联网,这就是Internet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是分布式结构,中介信息处理器就是今天

29、的路由器(Router),它负责网络运行中数据格式的转换、信息交换、信息流量的控制和信息错误的纠正等。 自1982年美国国防部把TCP/IP协议作为网络标准正式生效以来,就把以数百万台电脑分割的650张网联成一张大网,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因特网。1969年联网的计算机只有4台,1991年猛增到50万台,到1999年底全球陡增至1.5亿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联到了Internet上,在Navigator和Explorer等引擎的导航下,浏览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资源。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考虑把个人电脑联到因特网上,来解决第一代办公自动化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并扩展办公自动化的功能。 个人电脑联了网

30、,很多软件资源可以通过ISP的服务器从网上免费或廉价下载,瘦客户机、胖服务器的研究大大减轻了个人电脑的负担。使用基于对象关系型数据库(ORDB)和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增强了数据的通用性(Universality)和可再用性(Reavailability)。 基础通信平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通信和协同工作的能力。1995年,IBM公司CEO郭士纳(Gerstner)提出“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NetworkCentric Computing)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以网络为中心,以信息(或工作流)为主要处理内容的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

31、统具有以下特点: 以网络为中心,以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流(或工作流)为主要存储和处理对象; 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通信基础平台,不仅提高了办公的效率,减少了扯皮和内耗,还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框架如图2-2所示: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系统管理公共信息个人信息会议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电子邮件信息管理图2-2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框架这一时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更多地承担了一个信息通道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协同工作的环境,为办公提供一个自动化工具。在办公自动化覆盖到的办公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根据自己的权限,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工

32、作,包括上级交办的事情、需要交给别人做的事情、需要与别人合作的事情、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及与别人共享的信息,也就是说,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员工能够对自己所要实施的任务和目标“知其然”,极大解决了员工的工作效率。2.2.2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引出了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电子管理、政府内部网、企业网、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化办公等一系列新概念。面对这些新概念,再提OA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迷惑,好象OA这个概念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我们暂且认为这一个阶段为O

33、A发展的新阶段。这一个阶段的主要标志应为互连网技术的普遍使用。 在新的时期,基于多年办公自动化建设经验和互连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办公自动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从网络的性质来看,办公自动化应定位于内部网(Intranet);从办公性质来看,办公自动化应定位于数字化办公;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办公自动化应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本质是提高决策效能为目的的。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的基础是对管理的理解和对信息的积累。技术只是办公自

34、动化的手段。只有对管理及管理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解,才会使办公自动化有用武之地,只有将办公过程中生成的信息进行有序化积累、沉淀,办公自动化才能发挥作用。 办公自动化的灵魂是软件,硬件只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保障。数字化办公的两个明显特征是授权和开放,通过授权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分层使用,使得数字化办公系统有可以启用的前提,通过开放,使得信息共享成为现实。 办公自动化建设与现阶段政府上网工程之间的关系。政府上网工程一直是近一两年业界炒作和关注的热点之一,政府上网工程是由于互连网的普及,政府部门把一些政务信息发布到Internet上,进而在网上建立与老百姓沟通的渠道,以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行为接受监督的目的

35、。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政府部门只是在网上存放一些静态的政府信息,实质性的工作却非常少。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人将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上网混为一谈。这种现象导致很多部门重上网工程轻办公自动化工程。甚至把上网工程误认为是办公自动化工程。实际上,从网络划分的角度,政府上网工程是外网建设,办公自动化工程是内网建设,办公自动化工程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政府上网工程是政府信息化的对外表现形式,办公自动化工程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远高于政府上网工程。只有办公自动化工程的建设并运转成功,政府上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发布,政府上网才有意义,否则政府上网工程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当然,政府上网工程的宣传对我国信息化

36、建设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办公自动化应该是尽快向数字化办公发展。所谓数字化办公即几乎所有的办公业务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理论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可能的。从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全面的数字化办公还有一段距离。首先数字化办公必然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现有管理体制发生变革,而管理体制的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另外管理人员原有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法律体系有很强的惯性,短时间内改变尚需时日。尽管如此,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数字化办公既不同于传统的OA,也不同于MIS的建设,它的结构是Int

37、ranet网的结构,它的构建思路是自上而下的,即首先把整个内部网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对象是网上所有用户,它必需有一个基础,我们称这个基础为内网平台,就好象PC必需有一个操作系统为基础一样。内网平台负责所有用户对象的管理、负责所有网络资源(含网络应用)的管理、网络资源的分层授权、网络资源的开放标准和提供常用的网络服务(如邮件、论坛、导航、检索和公告等)。在平台的基础之上,插接各种业务应用(可理解为传统的MIS),这些应用都是网络资源。用户通过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入网,网络根据用户的权限提供相应的信息、功能和服务,使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办公。 实现数字化办公必需有良好的技术支撑,考虑到数字化办公的授

38、权和开放这两个特点,首选技术应该是互连网技术及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技术。 实现数字化办公离不开工作流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以邮件系统为基础的工作流技术,或叫群件技术。现在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基于Intranet模式下的工作流软件也越来越多,这种类型的工作流直接使用消息传递中间件作为消息传递手段,不需使用专用的邮件系统做消息平台。这样整个工作流软件负载轻、开放性好、维护方便、并且易于和网上其他业务系统结合。这种技术也和电子商务所使用的技术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基于WEB的工作流软件将在未来的数字化办公领域占主导地位。 根据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走上健康快速发

39、展的轨道,在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应采取如下对策: 在组织实施方面,从传统的工业项目管理体制转向专业化和产品化实施体制,确保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系统持续的升级,走合作与分工并举的道路。由此可造就一批以办公自动化为业务核心的、规模较大的专业软件公司。 在技术选向方面:选择与世界发展潮流吻合的技术。现在还在流行的技术并不能代表未来一定能够流行。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要高,开放程度要好。关键应用主张自主开发,发展民族产业。在技术结构方面,尽快从Client/Server结构体系转Browser/Server结构体系,采用B/S思路,最终用户界面统一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是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系统负载轻

40、,开放性好,系统维护升级方便。 系统设计方面:考虑到我国办公自动化的现状,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以快速原型法为主。在实施方面遵随统一规范和分布实施的原则。 在设计思想方面,从传统的面向业务的设计转向面向用户的设计,即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用户对象身上,设计视角范围是整个内部网,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业务设计。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到系统设计中去。 在实现方法方面,从传统的结构化设计转向采用复杂适用系统(CAS)理论进行实现,即从一般的业务需求中抽象出关键的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系统使用越久,积累的有价值的东西就越多。2.3 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应

41、用办公自动化于5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首先兴起,最初只是具有电子数据处理(EDP)的簿记功能,60年代被管理信息系统(MIS)取代,直到70年代后期才形成涉及多种技术的新型综合学科-办公自动化(OA)。80年代,国外办公自动化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著名的计算机软硬件公司都跻身于这一巨大的市场。作为办公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办公自动化不仅已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而且从各个方面促进了计算机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迅速普及,已有逐步超过7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趋势。进入90年代以来,办公自动化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语音、数字、文字图象、网络技术、人机工程

42、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推出了影象处理设备、文字处理机、办公室助理机、袖珍组织机、笔记本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我国办公自动化是8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1985年全国召开了第一次办公自动化规划会议,对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进行了规划。1986年5月在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自动化专家组第一次专家会议上,定义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层次和结构模式。随后国务院率先开发了中南海办公自动化系统。我国OA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代OA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个人电脑、办公套件为主要标志,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即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方式转向比特方式

43、。第二代OA系统,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为主要特征,实现了工作流程自动化,即将收发文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向工作流自动化方式。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工作流程自动化。不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工作间的协作大大加强,从而使政府/企业办公的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且,以Internet为基础,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移动办公,资源的利用不再受通讯技术的限制,从而实现政府/企业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第三代OA系统,是融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它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提供丰富的学习功能与知识共享机制,确保使用者能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向专家学习、向组织现有知

44、识学习,使员工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并因此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第三代OA的核心是知识,其突出特点是:实时通信、实时交流。2.4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人们把它归纳为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ic)。知识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以及创新(Innovation)、应变能力(Responsiveness)、生产率(Product

45、ivity)和技能素质(Competency)为主要内涵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事实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办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处理和行政事务了,其目的在于达到整个企业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公实际上是一个管理的过程,由于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事务处理对象瞬息万变,这就要求作为企业与机构日常业务处理基础平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灵活应变和开放交互能力。在办公管理中,工作人员之间最基本的联系是沟通、协调和控制,这些基本要求在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都将得到更好的满足。我们所说的知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系统,是帮助

46、企业发现知道什么,如何定位拥有专门知识的人,如何传递这些知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知识的系统。通过利用先进的协作技术,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帮助企业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恰好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演变同步,即由以数据为主要处理内容的第一代办公自动化发展到以信息为主要处理内容的第二代办公自动化,再发展到以知识为主要处理内容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完成了两个飞跃,即由数据处理向信息处理的飞跃,由信息处理向知识处理的飞跃。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中,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人员范围逐步扩大,由企业行政人员扩展到企业的管理层,再扩展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另

47、外,在运作机制上,也是从办公室的结构化数据处理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处理,再到有用知识的处理。从简单的电子邮件、群件,到构建Web应用等各种方式中获取、存储、提炼和再用知识。 在部署实施基于知识管理的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过程中,企业与机构需要: 把知识管理融入BPR(业务流程重组) 知识管理只有与业务流程紧密相连,才能获得成功。将知识创造与发布同企业的业务流程相结合,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开支,更重要的是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通过知识管理实现对业务流程中无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和再利用,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和效率。 改造企业文化 知识管理的成功首先取决于鼓励信息共享的企业文化。改造传统的企业文化、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立学习型企业 所谓学习型企业是指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竞争力的企业。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看书、办学习班,而是包括了企业在系统研究项目和产品开发、营销、技术支持过程中学习,强调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和团队学习。 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在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