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5697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基础标准简称电力系统基础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修读学期第3学期制订时间2022.08课程代码1342320课程学时64制订时间4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电机学后续课程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电网及自动化、毕业实习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闸门运行工证、电工证合作开发企业无执笔人合作者无审核人制(修)定日期2022.08二、课程定位电力系统基础是机电大类与自动化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前期理论课的延续,又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提。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主

2、要有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子技术等,后续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表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的能力;具有进行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能力;具有进行故障分析与计算的能力;具有进行电力系统频率与电压的调整的能力;具有提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的能力。三、设计思路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分析,并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好,理论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思路为:以职业教育特点出发,以项目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从电力系统的角度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目的来实施教学。四、课程培养目标完成

3、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1.专业能力(1)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描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框架的能力。(2)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计算、绘制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负荷各的参数及等值电路、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的能力。(3)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能力。(4)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进行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的能力。(5)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表述电力系统负荷的分类及特点的能力,具有进行电能损耗的计算;并掌握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能进行导线截面的选择的能力。(6)通过电力

4、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进行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的三相短路计算的能力。(7)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进行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的能力。(8)通过电力系统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的措施的能力。2.方法能力(1)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利用电力系统的计算方法,完成电力系统的计算,达到将计算结果应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要求。(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进行电力系统各种状况进行分析的能力。(3)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电力系统相关知识,并会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形成总结报告3.社会能力(1)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5、爱岗敬业,对待工作和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4)通过学习学会收集、分析、整理参考资料的技能,培养对新技术信息的掌握能力;(5)通过学习能够设计一般工作计划,行动方案;(6)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1)标准教学周为8周,课时为64节,每周4次课8课时。其中

6、1周用于复习和考试,课时数4节。理论课时安排为50课时,实践课时(含习题课)为10课时(2)实践项目包括:电力系统电压调节、频率调节以及导线的选择。(一)课程整体设计序号学习情境知识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时1电力系统概述(1)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运行生产的特点,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2)掌握电气设备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3)熟悉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中性点接线方式、负荷的分类;(4)熟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结构。(1)描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框架;(2)表述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及负荷的分类、电力线路的结构;(3)能说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会确定电气设备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能够在所学知

7、识基础上,结合以往学习和生活经历,认识电力系统,并做到知识的迁移。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62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1)掌握电力线路的参数及其等值电路;(2)掌握变压器的参数及其等值电路;(3)掌握发电机和负荷的参数及其等值电路;(4)熟悉标幺值的概念;(5)掌握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1)能表述标幺值的概念、特点,能进行标幺值的换算;(2)能计算、绘制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负荷各的参数及等值电路、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83电力系统潮流分析(1)熟悉电力网的功率

8、(1)能分析计算电力网的功率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IO与计算损耗、电压降落概念;(2)掌握开式网络的潮流分析;(3)掌握简单闭式网络的潮流分析。耗和电压降落;(2)能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计算能力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4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1)了解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2)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3)掌握电力系统无功平衡和电压管理;(4)掌握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1)能表述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2)能进行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能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结合以往学习和生活经历,做到知识的迁移。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

9、能力85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1)了解电力系统的负荷构成、分类;(2)熟悉电力网的电能损耗的构成、计算;(3)掌握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4)掌握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1)能表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意义;(2)能表述电力系统负荷的分类及特点,能进行电能损耗的计算;(3)会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能进行导线截面的选择。(1)能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结合以往学习和生活经历,做到知识的迁移。(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66电力系统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1)了解电力系统故障分类、特点、原因;(2)掌握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的三相短路

10、分析计算。(1)能表述电力系统故障的概念和分类,能分析故障的原因及后果;(2)能进行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的三相短路计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87电力系统不对称故(1)熟悉对称分量法,了解不对称故障的特(1)能表述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8障的分析计算点;(2)掌握电力系统元件序参数及等值电路的计算;(3)掌握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4)了解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的概念和分类;(2)会计算电力系统元件序参数,绘制正序、负序、零序等值电路;(3)能进行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

11、的分析计算。和计算能力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8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概述(1)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概念;(2)掌握同步发电机的机电特性:(3)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措施;(4)掌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1)能表述电力系统稳定性概念和分类;(2)能写出同步发电机的机电特性表达式;(3)会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的措施。能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结合以往学习和生活经历,做到知识的迁移。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69复习与考试全部理论知识能够灵活使用所学知识能够收集整理资料,做到有效

12、利用。通过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4合计讲授50学时、实践6学时、复习、考试与习题课8学时,共64学时(二)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概述学时6学习要求1 .学生了解电力系统基本组成和特点2 .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3 .学生能够掌握负荷的分类以及电力线路的结构。任务分解任务1电力系统基本组成和特点任务2电气设备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任务3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及负荷的分类任务4电力线路的结构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学时8学习要求L使同学们掌握标幺值及其计算方法2.使同学们掌握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任务分解任务1电力线路的

13、参数及其等值电路任务2变压器的参数及其等值电路任务3发电机和负荷的参数及等值电路任务4标幺值任务5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及计算学时10学习要求1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潮流的基本概念。2 .学生掌握潮流计算的方法。3 .学生能够潮流计算实训。任务分解任务1电力系统潮流的基本概念任务2开式网络的潮流分析任务3简单闭式网络的潮流分析任务4复杂供电网络的潮流计算任务5供电网络的潮流计算实训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学时4学习要求1.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频率与电压。2.学生电力系统的频率与电压调整任务分解任务1电力系统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任务2电

14、力系统无功平衡和电压管理学习单元情境设计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实训学时4L学生电力系统的频率与电压调整任务1电力系统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任务2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学时4学习要求L学生能够了解电力负荷和电能损耗。任务分解任务1概述任务2电力系统的负荷任务3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任务4降低电力网的电能损耗的措施学习单元情境设计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实训)学时2L能够针对不同需要选择导线截面任务1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学时8学习要求1 .学生能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 .能进行三相对称短路分析任务

15、分解任务1电力系统故障概述任务2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的三相短路任务3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任务4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任务5运算曲线法的应用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学时8学习要求1 .学生掌握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2 .学生掌握非全相运行计算。任务分解任务1对称分量法与不对称故障概述任务2电力系统不对称元件序参数及等值电路任务3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任务4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任务5电力系统的非全相运行计算学习单元情境设计单元名称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学时6学习要求L学生掌握发电机的机电特性。2.对电力系统的温泰和暂态进行分析。任务分解任务1

16、同步发电机的机电特性任务2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任务3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单元名称复习考试学时4学习要求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任务分解任务1复习任务2考试六、课思考核与书F价本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20%、40%o列表如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出勤平时作业100%10%20%40%30%小计30%40%30%(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平时作业、出勤占总成绩20%。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缺勤一次扣5分。正常请假不扣分。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共计6次,另有一次调研报告。五次作业每次12分计算,调研报告按8分计算。作业

17、成绩等级分A、B、C、D四类。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结论正确为A;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结论有少量错误为B;书写笔记难以辨认,结论有较多错误为C;作业不完整为D。调研报告独立研究完成,研究有深度为A;独立研究完成,研究成果一般化为C;研究成果与他人重复为C。(2)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占总成绩20%。共计四次实践操作。独立完成为A,在他人指导下完成为Bo(2)期末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考试方式为考试开卷。试卷中含超纲题目分值不低于3分,不高于10分。七、教材及相关资源推荐教材:电力系统基础陈光会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主要参考书:1电力系统基础于永源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电力系统基础张炜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电力系统基础李玉清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八、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习或教授过相关课程,对电力系统认识较深,并对电力系统最新技术有所了解。九、教学实训场所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