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11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概论11平衡功能评定和协调功能评定PPT文档.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第三节 运动功能评定五、平衡功能评定,(一)概述,1、概念,平衡,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时,自动地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的姿势的过程,平衡能力,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基底时,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的能力称为平衡能力,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面,即接触面 支持面面积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稳定极限,指人体能够在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稳定极限是判断身体的稳定性以及平衡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2、平衡能力的分类,静态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 固定姿势的过程自动动态
2、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 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他动动态平衡 指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调 整姿势的过程,3、平衡反应,是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撑面发生改变时,机体为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保护性反应 平衡反应使人体不论在卧位、坐位、站立位均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或姿势,是一种自主反应,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平衡反应的形成时间有一定的规律 6个月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 7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 9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 是指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原文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
3、倒,三种调节机制,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踝调节机制 指人体站在一个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持面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时,身体重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髋调节机制 指人体站在一个较小的支持面上,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重心重新回到双足的范围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曲活动来调整身体重心和保持平衡,跨步调节机制 当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加,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化时,人体会自动地向用力的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重新建立身体重心支撑
4、点,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4、平衡的控制条件,人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正常的肌张力能支撑身体并能抗重力运动,但又不会阻碍运动,适当的感觉输入包括视觉、本体感觉及前庭觉的信息输入,大脑的整合作用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形成产生运动的方案,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使人体能保持身体某些部位的稳定同时有选择地运动身体的其他部位,骨骼肌系统能产生适宜的运动,完成大脑所制定的运动方案,(二)平衡能力的评定方法及标准,量表评价法 仪器评定法,1、量表评价法,属于主观评定法,不需要仪器和设备,方法简单方便,使用广泛 目前常用的有Fugl-Meyer量表、Berg量表等,Fug
5、l-Meyer平衡功能量表,包括从坐位到站位的量表式的平衡评定,内容比较全面,简单易行,结果分析:7项检查均按3个等级记分,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 少于14分说明平衡功能有障碍,评分越少,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可作为训练前后平衡能力变化的比较,2、仪器评定法,主要指利用平衡仪做静态和动态的客观定量分析 该仪器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精确地测量人体重心位置、移动的面积和形态,以此评定平衡功能障碍或病变的部位和程度,评定平衡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1)静态平衡测试,即静态姿势图法,在睁眼、闭眼、外界视动光的刺激下,测定人体重心平衡状态 能定量评测在姿势控制方面的功能缺损和监
6、测不平衡疾病的发展,以及证明药物等治疗引起的稳定性丧失,(2)动态平衡测试,令病人以躯体运动反应跟踪计算机荧光屏上的不同方位视觉目标,保持重心平衡,其测试参数同静态平衡测试 能反映人体的随意运动控制能力,六、协调功能的评定,(一)概述,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协调和平衡密切相关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二)评定方法及标准,可分为非平衡性和平衡性协调试验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站)时静止和运动的成分,这类试验包括对粗大和精细运动的检查 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的姿势、平衡以及静、动的成分,1、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的异常反应是运动逐渐偏离正确的位置和闭眼时反应质量下降 一般测试为坐位,2、平衡性协调试验,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在正常舒适的位置上站立双足并拢站立(窄支持基底)一足直接在另一足前方(足趾 碰及另一足足跟)地站立单足站站立,上肢的位置交替地放在 身旁、头上方、腰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