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8405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第4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文档.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毒的危害,所致疾病约占传染病的80%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效药物有些所致疾病严重,病死率高或有后遗症持续性感染与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有关威胁健康的新病原体不断出现学习病毒学,要注意防治和控制,病毒(virus)的概念,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以复制方式增殖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种类多、传染性强,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第一节 病毒形态学,病毒体(Virion)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 病毒的大小纳米(nm),即1/1000微米,葡萄球菌(1000nm),牛痘病毒300250nm,A,B,C,D,E,F,G,立克次体450nm,

2、衣原体390nm,A、大肠杆菌噬菌体(65 95nm),B、腺病毒(70nm),C、脊髓灰质炎病毒(30nm),D、乙脑病毒(40nm),E、蛋白分子(10nm),F、流感病毒(100nm),G、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形状,砖形(痘病毒),子弹形(狂犬病病毒),病毒的形状,蝌蚪形(噬菌体),杆状(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结构,核心,衣 壳,包 膜Envelope,核 衣 壳Nucleocapsid,病毒体Virion,刺突,其他辅助结构,病毒的结构和组成 核心(core),成分核酸功能蛋白(非结构蛋白)种类dsDNA(+)ssDNA 逆转录病毒dsRNA(+)ssRNA(-)ssRNA功能决定病毒

3、的特性病毒复制具有感染性感染性核酸,成分蛋白质组成壳粒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无包膜的病毒核衣壳就是病毒体,病毒的结构和组成 衣壳(capsid),对称结构,20面体立体对称20面,12顶角,30棱五邻体,六邻体螺旋对称复合对称,包膜(envelope),成分蛋白质、多糖、脂类刺突 spike功能维护病毒体结构完整性具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具有抗原性,包膜,核心,基质蛋白,糖蛋白,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复制周期 replication cycle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宿主细胞生物合成被抑制或破坏,病毒复制周期,吸附 adsorption,病毒复制周期,穿入 pe

4、netration脱壳 uncoating,融合,胞饮,直接穿入,病毒复制周期,生物合成 病毒核酸复制病毒蛋白合成类型ds DNA ss DNAds RNA(+)ss RNA(-)ss RNA逆转录病毒、嗜肝DNA病毒部位DNA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痘病毒除外)RNA病毒在细胞浆内复制(正粘病毒、逆转录),双链DNA病毒的复制周期,(+)ssRNA病毒的复制周期,ExamplesPoliovirusHAV,(-)ssRNA病毒的复制周期,(-)ssRNA,(+)ssRNA,Translation,Transcription,Structure protein,RNAPolymerase,Para

5、influenza virus,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周期,单正链RNA双体结构逆转录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周期,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周期,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顿挫感染 abortive infection细胞不为病毒增殖提供酶、能量和必要成分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不能正常增殖所产生的子代病毒干扰现象 interference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一种病毒会抑制另一病毒增殖,一、病毒变异类型遗传物质变异基因突变条件致死性突变株如温度敏感株宿主范围突变株耐药突变株基因重组与重配两种或多种

6、病毒颗粒感染同一细胞,基因组发生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近缘关系病毒或宿主范围相似病毒),第三节 病毒遗传学,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基因组的整合引起病毒基因组的变异引起宿主细胞基因组的改变而导致细胞恶性转化人乳头瘤病毒、逆转录病毒等,非遗传物质的变异,基因产物的互补作用两株病毒同时感染细胞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或两种感染性子代病毒可发生缺陷病毒之间或感染性病毒与缺陷病毒或灭活病毒之间提供缺陷病毒需要的基因产物病毒的表型交换和表型混合表型交换:衣壳或包膜的转移表型混合:来自两亲代的镶嵌衣壳或包膜,表型混合和核壳转移,病毒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分子水平了解病毒、解决问题对医学理论和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7、,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灭活(inactivation)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灭活病毒仍保留某些特性,如抗原性、红细胞吸附、细胞融合等 机制破坏病毒的包膜病毒蛋白变性损伤病毒核酸,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物理因素温度病毒耐冷不耐热pHpH 59射线和UV,化学因素脂溶剂乙醚试验可鉴别病毒 有无包膜消毒剂其他抗生素中草药,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法,按科、属、种分类 病毒科名用-viridae后缀表示属名和种的后缀均用-virus表示例: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小 结,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病毒的遗传变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教学大纲,掌握内容病毒的概念及主要特征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病毒复制周期及异常增殖现象(顿挫感染、缺陷病毒)熟悉内容病毒遗传与变异病毒的干扰现象 了解内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病毒的分类原则,问题,什么是病毒?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及功能如何?病毒的复制周期主要分几个阶段?哪些理化因素对病毒产生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